漢代有著名的「鹽鐵會議」,能不能作相對詳細的描述?謝謝

2021-06-05 12:49:08 字數 5407 閱讀 8956

1樓:

為什麼要召開這次會議

據《漢書·車千秋傳》記載,漢昭帝「始元六年,詔郡國舉賢良文學士,問以民所疾苦,於是鹽鐵之議起焉。」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鹽鐵會議。會議的參加者除賢良文學六十餘人外,還有丞相車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及丞相的屬官丞相史,御史大夫的屬官御史等。

會議的召開,與當時的大將軍霍光、諫大夫杜延年有關。杜延年曾多次向霍光建議:「宜修孝文時政,示以儉約寬和,順天心,說民意,年歲宜應。

」於是「光納其言,舉賢良,議罷酒榷鹽鐵,皆自延年發之」(《漢書·杜延年傳》)。杜延年之所以建議「修孝文時政」,誠如班固所言,是鑑於「國家承武帝奢侈師旅之後」,「年歲比不登,流民未盡還」。所以,相當嚴峻的社會形勢才是這次會議的真正起因。

而杜延年的建議只不過正確地反映了這種形勢罷了。

漢武帝時,國家財政空虛,階級矛盾激化,官吏胡作非為。武帝死後,昭帝即位,從這時到鹽鐵會議召開的六年間,上述狀況依然存在。例如,漢武帝時的農民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了,但歷年遺留的流民問題仍相當嚴重,以致使漢昭帝不得不多次下詔予以解決。

始元元年,下詔「遣故廷尉王平等五人持節行郡國,舉賢良,問民所疾苦、冤、失職者。」二年三月,「遣使者振貸貧民毋種、食者。」八月,下詔:

「往年災害多,今年蠶麥傷,所振貸種、食勿收責,毋令民出今年田租。」四年秋七月,又下詔:「比歲不登,民匱於食,流庸未盡還,往時令民共出馬,其止勿出。

」(上所引均見《漢書·昭帝紀》)漢昭帝頻頻下詔,說明流民問題已嚴重威脅到統治階級的安全。人民流離失所,固然主要為天災所致,但也不能排除人禍的因素。

漢武帝打了一輩子匈奴,但四夷問題並沒真正解決。就在漢武帝死去的當年冬天,匈奴便入侵朔方,「殺略吏民」,迫使漢朝廷不得不「發軍屯西河,左將軍桀行北邊」。第二年,即昭帝始元元年夏,益州的廉頭、姑繒,牂柯郡的談指、同並等西南夷二十四邑皆反,漢朝廷派水衡都尉呂破胡招募吏民及發犍為、蜀郡的軍隊急急忙忙前去鎮壓。

(見《漢書·昭帝紀》)始元四年冬,西南夷姑繒、葉榆復起事,漢派水衡都尉呂闢胡擊之,「闢胡不進,蠻夷遂殺益州太守,乘勝與闢胡戰,士戰及溺死者四千餘人」(《漢書·西南夷傳》)。始元五年,「匈奴發左右部二萬騎,為四隊,併入邊為寇」(《漢書·匈奴傳上》)。至於鹽鐵會議以後,漢與匈奴、西羌、西南夷、烏桓等民族之間的關係多有緊張,這是人所共知的。

漢武帝實行嚴刑酷法,這種狀況,以後不但沒有改變,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漢成帝就曾說:「今大辟之刑千有餘條,律令煩多,百有餘萬言,奇請它比,日以益滋,自明習者不知所由,欲以曉喻眾庶,不亦難乎!

」這樣殘酷的法律,毫無疑問主要是針對勞動人民的。這一點連漢成帝都不否認。他曾說:

如此煩多的法律,「於以羅元元之民,夭絕亡辜,豈不哀哉!」(《漢書·刑法志》)

漢代,景帝以前的幾個皇帝基本上堅持一種節儉的政策。但到武帝時,開侈糜之風,他本人的情況不必說,連官吏們也爭相奢侈,「室廬車服僭上亡限」(《漢書·食貨志》)。直到漢成帝時,雖然已是危機四伏,「然俗奢侈,不以畜聚為意」(《漢書·食貨志》)。

由武帝之世所帶來的各方面的嚴重問題,震動了漢昭帝和執政大臣,迫使他們不得不認真回顧以往的政策得失。這就是鹽鐵會議的背景。

激烈的辯論

這次會議由丞相車千秋主持,以桑弘羊、丞相史、御史為一方,賢良文學為一方,雙方脣槍舌戟,進行了激烈的論戰。論戰情況記錄在桓寬的《鹽鐵論》中。就其主要內容看,大致有四個方面。

第一,關於鹽鐵官營問題。大夫派主張鹽鐵官營,認為鹽鐵官營利國利民,有益而無害。如御史說:

「今大夫各修太公、桓、管之術,總一鹽鐵,通山川之利而萬物殖。是以縣官用饒足,民不睏乏,本末並利,上下俱足。」又說:

「大夫各運籌策,建國用,籠天下鹽鐵諸利,以排富商大賈;買官贖罪,損有餘,補不足,以齊黎民。是以兵革東西征伐,賦斂不增而用足。」(《鹽鐵論·輕重》,以下只注篇名)他們還認為,鹽鐵官營消除了象吳王劉濞那樣的地方**勢力。

賢良文學則主張取消平準、均輸、酒榷制度,罷鹽鐵官營。他們認為這些政策是「與民爭利」(《本議》),造成「國家衰耗,城郭空虛」(《輕重》)。文學提出:

「安民富國之道,在於反本,本立而道生。順天之理,因地之利,即不勞而功成。夫不修其源而事其流,無本以統之,雖竭精神,盡思慮,無益於治。

」(《憂邊》)賢良提出:「方今之務,在除飢寒之患,罷鹽鐵,退權利,分土地,趨本業,養桑麻,盡地力也。」(《水旱》)總之,在賢良文學看來,富國安民的根本一條在於搞好農業,即他們所說的「反本」、「修源」。

第二,關於漢與匈奴的關係問題。在對匈奴的關係上,大夫派主戰,賢良文學主和;大夫派崇武備,賢良文學尚德服。

賢良認為,「用軍於外,政敗於內」(《備胡》),對外用兵,會給內帶來憂患。文學認為,繁重的兵役、徭役,已經對社會構成了嚴重威脅:「長子不還,父母愁憂,妻子詠歎。

憤懣之恨發動於心,慕思之積痛於骨髓」(《徭役》)。建議「方今為縣官計者,莫若偃兵休士,厚幣結和,親修文德而已」(《擊之》)。

大夫派的看法則與此相反,他們針對賢良文學主和的說法,指出:漢興以來,對匈奴執行和親政策,「所聘遺單于者甚厚」,但匈奴的侵擾活動卻日甚一日。由於此,漢武帝才「廣將帥,招奮擊,以誅厥罪。

」漢武帝抗擊匈奴是「功勳粲然,著於海內,藏於記府」(《結和》)。他們還進一步闡發說:「兵革者國之用,城壘者國之固」,沒有它,匈奴就會「輕舉潛進,以襲空虛」,其結果「禍必不振」(《和親》)。

在對匈奴的總的策略上,賢良文學主張「義之服無義」(《論勇》),認為地利不如人和,武力不如文德」,「在德不在固」(《險固》),「文猶可長用,武難久行」(《徭役》)。又主張「去武行文,廢力尚德,罷關樑,除障塞,以仁義導之」(《世務》)。桑弘羊則強調,「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於人」(《險固》)。

匈奴「反覆無信,百約百叛」(《和親》),想用德服,是難以辦到的。

第三,對儒家與法家的評價問題。大夫派以變法治國者自居,對儒家及所謂賢者大加貶斥。他們斥責儒家「道迂而難遵,稱往古而訾當世」,「處其位而非其朝,生乎世而訕其上」(《論誹》)。

批評儒者硜硜然死守一道而不識時務,譏笑「孟軻守舊術,不知世務,故困於樑宋;孔子能方不能圓,故飢於黎丘。」(《論儒》)

賢良文學則反駁說:原則的東西是不能變的,就要死守。這不變的原則就叫「百世不易之道」。

文學說:「聖王之治世,不離仁義,故有改制之名,無變道之實。上自黃帝,下及三王,莫不明德教,謹庫序,崇仁義,立教化。

此百世不易之道也。」對此,「修而昌」,「變法而亡」(《遵道》)。

對法家的看法,二者也完全不同。如大夫派認為,李斯之學,學以致王;文學認為,李斯之學,學以殺身(《毀學》)。

從對儒法的辯論又進到對所謂賢者的爭鳴。賢良文學極其推重賢者,認為「賢者所在國重,所去國輕」。而大夫派則認為賢人「損益無輕重」,有無賢人於國家無多大關係(《崇禮》)。

至於雙方由此引起的互相攻擊,更是隨處可見。

第四,關於德與刑的問題。大夫派堅持法治,認為「法者止奸之禁也。無法勢,雖賢人不能以為治」(《申韓》)。

又說:「繩之以法,斷之以刑,然後寇止奸禁」(《大論》)。大夫派還主張酷法嚴刑,認為「令嚴而民慎」,「法疏則罪漏」(《刑德》)。

賢良文學則強調德教,主張簡法寬刑。他們說:「法令眾,民不知所闢。」(《刑德》)「罷民不畏刑法」,故「嚴刑峻法,不可久也。」(《詔聖》)

總之,在一切重大政治問題上,大夫派與賢良文學都表現出了相互對立的主張。

2樓:匿名使用者

這次會議由丞相車千秋主持,以桑弘羊、丞相史、御史為一方,賢良文學為一方,雙方脣槍舌戟,進行了激烈的論戰。論戰情況記錄在桓寬的《鹽鐵論》中。就其主要內容看,大致有四個方面。

第一,關於鹽鐵官營問題。大夫派主張鹽鐵官營,認為鹽鐵官營利國利民,有益而無害。如御史說:

「今大夫各修太公、桓、管之術,總一鹽鐵,通山川之利而萬物殖。是以縣官用饒足,民不睏乏,本末並利,上下俱足。」又說:

「大夫各運籌策,建國用,籠天下鹽鐵諸利,以排富商大賈;買官贖罪,損有餘,補不足,以齊黎民。是以兵革東西征伐,賦斂不增而用足。」(《鹽鐵論·輕重》,以下只注篇名)他們還認為,鹽鐵官營消除了象吳王劉濞那樣的地方**勢力。

賢良文學則主張取消平準、均輸、酒榷制度,罷鹽鐵官營。他們認為這些政策是「與民爭利」(《本議》),造成「國家衰耗,城郭空虛」(《輕重》)。文學提出:

「安民富國之道,在於反本,本立而道生。順天之理,因地之利,即不勞而功成。夫不修其源而事其流,無本以統之,雖竭精神,盡思慮,無益於治。

」(《憂邊》)賢良提出:「方今之務,在除飢寒之患,罷鹽鐵,退權利,分土地,趨本業,養桑麻,盡地力也。」(《水旱》)總之,在賢良文學看來,富國安民的根本一條在於搞好農業,即他們所說的「反本」、「修源」。

第二,關於漢與匈奴的關係問題。在對匈奴的關係上,大夫派主戰,賢良文學主和;大夫派崇武備,賢良文學尚德服。

賢良認為,「用軍於外,政敗於內」(《備胡》),對外用兵,會給內帶來憂患。文學認為,繁重的兵役、徭役,已經對社會構成了嚴重威脅:「長子不還,父母愁憂,妻子詠歎。

憤懣之恨發動於心,慕思之積痛於骨髓」(《徭役》)。建議「方今為縣官計者,莫若偃兵休士,厚幣結和,親修文德而已」(《擊之》)。

大夫派的看法則與此相反,他們針對賢良文學主和的說法,指出:漢興以來,對匈奴執行和親政策,「所聘遺單于者甚厚」,但匈奴的侵擾活動卻日甚一日。由於此,漢武帝才「廣將帥,招奮擊,以誅厥罪。

」漢武帝抗擊匈奴是「功勳粲然,著於海內,藏於記府」(《結和》)。他們還進一步闡發說:「兵革者國之用,城壘者國之固」,沒有它,匈奴就會「輕舉潛進,以襲空虛」,其結果「禍必不振」(《和親》)。

在對匈奴的總的策略上,賢良文學主張「義之服無義」(《論勇》),認為地利不如人和,武力不如文德」,「在德不在固」(《險固》),「文猶可長用,武難久行」(《徭役》)。又主張「去武行文,廢力尚德,罷關樑,除障塞,以仁義導之」(《世務》)。桑弘羊則強調,「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於人」(《險固》)。

匈奴「反覆無信,百約百叛」(《和親》),想用德服,是難以辦到的。

第三,對儒家與法家的評價問題。大夫派以變法治國者自居,對儒家及所謂賢者大加貶斥。他們斥責儒家「道迂而難遵,稱往古而訾當世」,「處其位而非其朝,生乎世而訕其上」(《論誹》)。

批評儒者硜硜然死守一道而不識時務,譏笑「孟軻守舊術,不知世務,故困於樑宋;孔子能方不能圓,故飢於黎丘。」(《論儒》)

賢良文學則反駁說:原則的東西是不能變的,就要死守。這不變的原則就叫「百世不易之道」。

文學說:「聖王之治世,不離仁義,故有改制之名,無變道之實。上自黃帝,下及三王,莫不明德教,謹庫序,崇仁義,立教化。

此百世不易之道也。」對此,「修而昌」,「變法而亡」(《遵道》)。

對法家的看法,二者也完全不同。如大夫派認為,李斯之學,學以致王;文學認為,李斯之學,學以殺身(《毀學》)。

從對儒法的辯論又進到對所謂賢者的爭鳴。賢良文學極其推重賢者,認為「賢者所在國重,所去國輕」。而大夫派則認為賢人「損益無輕重」,有無賢人於國家無多大關係(《崇禮》)。

至於雙方由此引起的互相攻擊,更是隨處可見。

第四,關於德與刑的問題。大夫派堅持法治,認為「法者止奸之禁也。無法勢,雖賢人不能以為治」(《申韓》)。

又說:「繩之以法,斷之以刑,然後寇止奸禁」(《大論》)。大夫派還主張酷法嚴刑,認為「令嚴而民慎」,「法疏則罪漏」(《刑德》)。

賢良文學則強調德教,主張簡法寬刑。他們說:「法令眾,民不知所闢。」(《刑德》)「罷民不畏刑法」,故「嚴刑峻法,不可久也。」(《詔聖》)

總之,在一切重大政治問題上,大夫派與賢良文學都表現出了相互對立的主張

有劃痕的鏡頭能不能買

不要買,鏡頭是相機的心臟啊!不要買啊!千萬別買!就算刮痕不是在鏡面中心也不要買!ps 我的相機是富士 z200 畫素1000萬 光學防抖 手動操作 全自動 感光元件 ccd 面部識別 支援 光學變焦 5倍 最高解析度 3264 2448 影象解析度 3264 2736 3648 2432 3 2 2...

朋友能不能作刑事自訴案中的被告辯護人

辯護權是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一項基本 權利,也是一項基本的憲法權利。實際專 上,辯護權並不僅僅是犯屬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權利,而是每個公民 每個人的一項基本權利,因為從理論上來說,每個人都可能受到刑事指控,因此,每個人都需要並享有辯護權。辯護業務是律師辦理刑事案件的主要業務,根據法律規定,律師在刑事案...

在玫瑰花裡放醋能不能保鮮,玫瑰花醋有什麼作用啊?

玫瑰醋的做法,好喝還能做護膚品,一舉多得 玫瑰花浸醋怎麼做 玫瑰花開的季節,可以採新鮮玫瑰泡入白醋中,靜置一週,變成紅色時照上述用法洗用,會有更驚人的美容效果,用於美容護膚的白醋我用海天袋裝的那種 純香米醋 比較經濟划算,用於食用的天浩園的白米醋,香!而且不太酸,用來涼拌菜。醋對於軟化血管,美容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