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寫的一首詩《望嶽》,是近體詩還是古體詩

2021-06-04 20:46:59 字數 5720 閱讀 7035

1樓:枯木刀

望嶽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臨絕頂,

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期漫遊齊趙時所作,詩寫泰山景色的雄奇秀麗,以及登上日觀峰的新奇感受。杜甫早年,近體詩還未定格,更未流行。杜甫本人,則是在晚期才喜歡上律詩的。

很多古代名詩,都是古體詩,而非近體詩。例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並非五絕。

根據詩律對照,《望嶽》顯然不是近體詩。

首先,近體詩要求押平聲韻。是否是近體詩,這點最容易判斷。

其次,五律基本要求二四五分明。也是顯著特點。如無拗救,既為出律。

第三,律詩要求頷聯、頸聯採用對偶句。本詩並不工整。

另外,還有孤平、三連平那些講究,由於當時古人發音已不可考,我通常就當合律算了。

不是近體詩,絕不妨礙《望嶽》是一首大氣磅礴的好詩。很多後人對這首詩讚不絕口,不是由於它的韻律,而是由於它的意境。如果當時近體詩已經定格,相信詩聖能夠把這種意境更加完美地體現出來。

2樓:亞氏思維

這是首古體詩。

教你怎麼識別近體和古體,近體的律詩和絕句都講究如下的平仄:

七言比如: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言比如: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望嶽》的平仄是這樣的:

仄平平平平...明顯不按照平仄相間,而是連平,而且上聯尾與下聯首又不符合粘的法則,是首典型的五古。

解釋嘛,參照下百科的吧。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歎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麼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於句首的虛字,這裡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很別緻。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齊魯青未了”,是經過一番揣摹後得出的答案。它既不是抽象地說泰山高,也不是象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崔崒刺雲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裡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這一句描寫出地理特點,寫其他山嶽時不能挪用。

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嶽樓》詩說:“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他特別提出這句詩,並認為無人能繼。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註腳。“鍾”字,將大自然寫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後背日的一面為“陰”,由於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判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

“割”本是個普通字,但用在這裡,確是“奇險”。由此可見,詩人杜甫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作風,在他的青年時期就已養成。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盪漾;因長時間目不轉睛地望著,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

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的讚美之情。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最後兩句,寫由望嶽而產生的登嶽的意願。不僅表現了詩人要攀登泰山的誓言,也寫出了作者要攀登人生頂峰的誓言。“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一定要”。

如王勃《春思賦》:“會當一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上春。”有時單用一個“會”字,如孫光憲《北夢瑣言》:

“他日會殺此豎子!”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

3樓:甫正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 近體詩用韻甚嚴,無論絕句、律詩、排律,必須一韻到底。出韻(又稱“落韻”)是近體詩的大忌。

2 近體詩以平韻為正例,用仄韻的絕句與律詩非常罕見。仄雲律詩很象古風,往往也可認為“入律的古風”,因為近體詩畢竟是以平韻為主的。

3 五律和七律之外,偶然又有些六言律詩,同五七言三韻小律一樣,都是很罕見的形式。

很明顯,這詩屬於近體詩。再說,杜甫是格律詩的集大成者。。。

4樓:匿名使用者

近體詩。近體詩是相對於古體詩而言的,講究平仄對仗。律詩和絕句都是近體詩的範疇。杜甫的《望嶽》是一首五言律詩,當然屬於近體詩。

5樓:蒙童

這個是古體詩,杜詩用古韻。不是所有8句中有貌似對偶句子的就歸分到近體中。如果要是較真兒的話也能把他劃分到特拗式仄韻五律中的。

至於解釋就不回答了!!

6樓:匿名使用者

近體詩 近體詩講究平仄壓韻對仗

杜甫寫的一首詩《望嶽》,是近體詩還是古體詩

7樓:蘇堤舊事

古體唐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大類,這兩類的區別,是體裁上的區別.即近體詩是講究格律的,特別是講究平仄和對仗,古體詩是不大講究格律的,它不要求平仄和對仗.(當然,這樣講是一種很粗略的說法.

)近體詩是在齊樑時代開始萌芽,而到初唐時期正式形成的一種格律詩.它的特點是:

(1) 字數固定.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律詩每首八句,絕句每首四句,句數都是限定的.也有“三韻律詩”,但很少見.

也有所謂“排律”,句數可超過八句,最多可多至一百五六十韻(三百多句),但是句數都是偶數的.近體詩每句一般是五言或七言,六言的很少見.所以,字數固定可以說是近體詩的一個共同特點.

(2) 用韻嚴格.這指的是:一首詩必須一韻到底,中間不能換韻;一首詩必須用同一韻的字,不許出韻;一般只用平聲韻.

(3) 講究平仄.

(4) 講究對仗.

第(3)(4)兩點是近體詩的本質特點.

古體詩是相對於近體詩而言的.作為一種體裁,古體詩的特點是不大講究格律.凡是詩歌,多多少少總是要講究一些格律的,比如押韻,這就是一種格律;字句比較整齊(四言、五言或七言),這也是一種格律.

這些因素,古體詩都是具備的,所以不能說古體詩完全不講格律.但古體詩格律的要求不像近體詩那麼嚴,即前面所說的近體詩在字數、押韻、平仄、對仗四方面的要求,古體詩都沒有.也就是說,古體詩不同於近體詩的地方在於:

(1) 字數句數不限,可以是

四、五、七言,也可以是雜言;最少可以是兩句,如傅玄《雜言》;最多可以達三百多句,如《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共357句.

(2) 押韻不嚴格,可以換韻,可以通押,可以用平聲韻,也可以用仄聲韻.

(3) 不講平仄.

(4) 不講對仗.

古體詩也叫古詩.作為一種體裁來說,在近體詩產生以前的詩歌,包括《詩經》《楚辭》、漢樂府、漢魏六朝

五、七言詩,都可以稱為古體詩或古詩.在唐代近體詩產生以後,唐代的詩人除了寫近體詩外,還繼續寫這種不大講究格律的詩,包括四言、五言、七言、樂府等,也都可以稱為古體詩.但是在習慣上,往往把“樂府”另立一類,而把其餘的稱為古詩,特別是把五言的和七言的稱為古詩,這是狹義的古詩.

8樓:閭曉士之雙

望嶽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臨絕頂,

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期漫遊齊趙時所作,詩寫泰山景色的雄奇秀麗,以及登上日觀峰的新奇感受。杜甫早年,近體詩還未定格,更未流行。杜甫本人,則是在晚期才喜歡上律詩的。

很多古代名詩,都是古體詩,而非近體詩。例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並非五絕。

根據詩律對照,《望嶽》顯然不是近體詩。

首先,近體詩要求押平聲韻。是否是近體詩,這點最容易判斷。

其次,五律基本要求二四五分明。也是顯著特點。如無拗救,既為出律。

第三,律詩要求頷聯、頸聯採用對偶句。本詩並不工整。

另外,還有孤平、三連平那些講究,由於當時古人發音已不可考,我通常就當合律算了。

不是近體詩,絕不妨礙《望嶽》是一首大氣磅礴的好詩。很多後人對這首詩讚不絕口,不是由於它的韻律,而是由於它的意境。如果當時近體詩已經定格,相信詩聖能夠把這種意境更加完美地體現出來。

杜甫寫的一首詩《望嶽》,是近體詩還是古體詩

9樓:饒書公鴻軒

這個是古體詩,杜詩用古韻。不是所有8句中有貌似對偶句子的就歸分到近體中。如果要是較真兒的話也能把他劃分到特拗式仄韻五律中的。

至於解釋就不回答了!!

10樓:容霜柳會

近體詩。近體詩是相對於古體詩而言的,講究平仄對仗。律詩和絕句都是近體詩的範疇。杜甫的《望嶽》是一首五言律詩,當然屬於近體詩。

11樓:資花薩佳悅

望嶽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臨絕頂,

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期漫遊齊趙時所作,詩寫泰山景色的雄奇秀麗,以及登上日觀峰的新奇感受。杜甫早年,近體詩還未定格,更未流行。杜甫本人,則是在晚期才喜歡上律詩的。

很多古代名詩,都是古體詩,而非近體詩。例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並非五絕。

根據詩律對照,《望嶽》顯然不是近體詩。

首先,近體詩要求押平聲韻。是否是近體詩,這點最容易判斷。

其次,五律基本要求二四五分明。也是顯著特點。如無拗救,既為出律。

第三,律詩要求頷聯、頸聯採用對偶句。本詩並不工整。

另外,還有孤平、三連平那些講究,由於當時古人發音已不可考,我通常就當合律算了。

不是近體詩,絕不妨礙《望嶽》是一首大氣磅礴的好詩。很多後人對這首詩讚不絕口,不是由於它的韻律,而是由於它的意境。如果當時近體詩已經定格,相信詩聖能夠把這種意境更加完美地體現出來。

怎樣賞析《唐詩三百首》中杜甫給妻子寫的經典情詩《月夜》?

12樓:老好人

蘅塘退士編寫《唐詩三百首》時,按照五言古詩、七言古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樂府幾個詩體進行了分類。但是蘅塘退士的分類並不嚴格,有一些並不嚴格符合近體詩的作品被選入了五律七律中,另外樂府、絕句中也有古體近體之分,很容易造成今天讀者的誤解。因此欣賞一首詩先從辨別詩體開始

詩體 五言律詩辨別一首詩的詩體形式是最基本的要求,很多朋友背了不少詩也搞不清什麼是七絕、什麼是七律,分不清古體詩和近體詩。

如果詩體都搞不清楚還要寫舊體詩,自然也很難那麼碰巧寫出一首合格的詩來。至於“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 聽聽就罷了,這句話對於沒有受過基礎訓練的現代人來說,是做不到的。

五言古詩杜甫的《月夜》是一首五言律詩,不過並不是所有五言八句的詩都是五律,例如杜甫的這首《望嶽》就不是近體詩(格律詩)而是古體詩。

這首詩為什麼不是五律呢?簡單說,五律(近體詩)不能押仄韻:了、曉、鳥、小;不能三平調:

夫如何、生層雲。更細一點的講解可以看看我文章下面的連結《什麼是近體詩,什麼是古體詩,什麼是格律詩,什麼是新格律派?》。

五言律詩這首《月夜》是標準的五言律詩:首句不押韻的仄起仄收式,押平聲【寒】韻:看、安、寒、幹。

遙憐小兒女、何時倚虛幌,都是平平仄平仄,這是近體詩“平平平仄仄”的常用變格,稱為鯉魚翻波。中間二聯對仗,其中第二聯是寬對。黏連也無誤。

所以說這是一首標準的五言律詩。

寫一首冬至的詩,冬至寫一首詩

小至 唐 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冬至 唐 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朋友,請採納...

寫雨的一首詩寫一首冬至的詩

描寫雨的古詩 1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2 漁歌子 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3 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4 清明...

杜甫的一首帶有菜的七絕詩是什麼杜甫的一首七言絕句

園官送菜 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守者愆實數,略有其名存。苦苣刺如針,馬齒葉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沒在中園。園吏未足怪,世事固堪論。嗚呼戰伐久,荊棘暗長原。乃知苦苣輩,傾奪蕙草根。小人塞道路,為態何喧喧。又如馬齒盛,氣擁葵荏昏。點染不易虞,絲麻雜羅紈。一經器物內,永掛粗刺痕。志士採紫芝,放歌避戎軒。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