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農業生產有關的科學成就體現在,農業科技成就的資料

2021-06-02 02:16:21 字數 5016 閱讀 8905

1樓:大乖總

現代農業科學的形成只有100多年的歷史,但其發生、發展的過程源遠流長。古代天文、物候、曆法、測量等知識的形成,實際上都與人類早期的農業生產實踐有關,是當時人們對農業生產條件、季節更替規律,以及土地利用方法等探索成果的反映。

後來,人們從企圖認識農業環境,進步到設法改變環境條件和農業生產物件本身,就又促進了土壤耕作、施肥、灌溉,以及作物的品種選育和栽培、家畜的飼養和繁育等方面知識的逐步系統化。篇幅浩瀚的中國農書,為古代農業研究的光輝成就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19世紀中葉以後,自然科學如生物學、化學、生理學、遺傳學、昆蟲學、微生物學、土壤學和氣象學等的研究成果,及其實驗方法逐漸被應用於農業,促進了農學研究從經驗水平到現代農業科學的質變。2023年李比希的經典著作《有機化學在農業和生理學上的應用》的發表,一般認為標誌著現代農業科學系統發展的開始。

從此,以實驗為基礎的各門農業科學先後形成。農業化學在作物栽培中的應用,導致了化學肥料工業的建立和植物生理學、植物營養學的發展,作物栽培技術也因而更加科學化。孟德爾遺傳定律和基因學說的提出,導致現代作物育種學的誕生。

隨著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解剖學和遺傳學等學科的原理用於畜牧生產,家畜的育種、繁育和飼料科學以及獸醫學等也迅速發展起來。

20世紀初,動力機械特別是內燃機拖拉機和其他機動農具逐步推廣,以畜力為農業動力的局面發生變化,加速了農業機械化的程序。由此而形成的農業機械科學,為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率提供了理論基礎。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合成化學工業興起,促進了對各種農藥、除草劑和農用塑料等的研究,植物保護手段日益改進。隨著細胞遺傳學和分子遺傳學的發展,遺傳工程等生物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研究開始取得成果,預示著育種技術的一場新的革命。而生態科學和系統科學在農業中的應用,則從巨集觀上為農業科學的發拓了新的途徑和領域。

與此同時,由核技術、電子計算機和遙感、遙測等提供的新的研究手段,也已經和正在使農業科學研究更加精密化。由於農業科學技術的進步,農業生產者不但已有可能幾倍以至幾十倍地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各種動植物產品的單位產量,有效地改進產品的品質,並極大地減輕因有害生物和不良自然條件而造成的損失。農業科學已經成為農業生產力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農業現代化和高速度地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的必要條件。

當然,農業生產力的提高,並非僅僅得益於自然科學。農業經濟科學的發展,對於人們更加自覺地依據經濟規律來進行農業生產,變革和改進農業中的生產關係合理組織農業生產力,改善農產品的生產、流通、分配環節和不斷提高經濟效益,也起了很大作用。

在農學方面,反映漢代農業科技成就的著作主要有哪些?

農業科技成就的資料

我國農業取得的成就

2樓:e拍

1、在品種培育方面,挖掘出一批優異種質資源及基因,基本完成了水稻、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的基因圖譜繪製和測序工作,以及豬、牛、羊等動物的基因組測序,建立了中國荷斯坦牛分子育種技術體系。

2、在技術研發方面,黃淮海平原中低產地區綜合治理、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3、動植物疫情防控和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研究取得重要進展,重大動植物疫病監測預警技術體系趨於完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研發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4、在科技進步作用下,40年來我國糧食畝產從2023年的135公斤提高到2023年的367公斤,糧食總產量由2023年的3億噸連續邁上4億噸、5億噸、6億噸臺階,肉類總產量連續20多年穩居世界第一。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農業的生產結構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但數千年來一直以種植業為主。由於人口多,耕地面積相對較少,糧食生產尤佔主要地位。

在傳統觀念中,種植五穀,幾乎就是農業生產的同義語。50年代以後,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等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增長,但它們在農業總產值構成中的比重,總的變化不大。

2023年以後由於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並確定了「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方針,農村經濟從較為單一的經營向多種經營的商品經濟轉化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等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增長,情況才開始出現引人注目的變化。

農業生產結構的形成與變更受多種因素制約,主要有:自然條件;歷史形成的生產習慣和居民生活習慣;生產力的狀況;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

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特別是農業發展的長遠方針與農業政策,都往往要求適當調整農業生產結構,但是,這些要求都只是影響著農業生產結構的變更。

農業生產結構的重大改變,主要取決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發展水平,它使人類有可能改造自然條件來改善動物和植物的生長條件,或者改造動物和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去適應自然條件。

3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農業作為世界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農業的發展作出

了積極貢獻,其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農產品產量大幅度增長,實現了供求的基本平衡,豐年有餘。去年全國糧

食總產達到4.62億噸,比2023年增長51.6%,年均增長2.3%,相

當於 同期人口增長速度的2倍,而近年來中國人均佔有糧食已達400公斤;在

糧食儲備 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大為提高的情況下,其它農產品

產量也均有較 大幅度增長,扭轉了主要農產品長期短缺的局面,實現了主要農產

品的供求基本平衡 ,部分農產品相對過剩,出現了買方市場;目前,我國人均每

天攝入的熱量為270 0大卡,蛋白質和脂肪分別為70克和50克以上,達到

世界平均水平。

二是農民生活得到顯著改善,正在向小康目標邁進。去年全國農民人均收入達

到 2253元,扣除物價變動因素,實際比2023年增長3.3倍;農業貧困

人口由 2023年的8000萬人減少到目前的3000萬人,佔農村總人口的

比重下降到 了3%左右;農民的吃、穿、住、用、行等各方面生活條件得到顯著

改善,前年農民 恩格爾係數已達52.56%。

三是我國農業的基礎條件和支撐體系得到極大改善和提高。去年全國有效灌溉

面 積已達5385萬公頃,佔播種面積的50%,化肥施用量為4146萬噸,

比19 78年增加5倍,農村用電量達到2421億千瓦小時;大力實行科教興

農,制定《 農業科技發展綱要》,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

力,加強農業科 技推廣力度,搞好種子工程、豐收計劃等農業科技推廣

工作。此外,我國是擁有8億多農村人口的農業大國,又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國家,

人 均耕地0.1公頃,農戶平均經營規模為0.41公頃,耕地目前的複種指數

已達1 60%,每公頃糧食產量達4.3噸,養活著世界上最大的人口群體,為

世界農業的 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從解放初期到現在中國農業農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現在農民其實很多都是機械化或者說大規模的種植了,從各方面來講,中國農民已經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秦漢到三國魏晉南北朝在農學方面,反映漢代農業科技成就的著作主要有哪些?

中國古代主要農業成就都有那些?

5樓:尚品核緣坊

中國古代主要農業成就有「水稻,蠶,桔,茶,溫室栽培,水利石碾,嫁接技術,海塘工程」等。

1.水稻:中國最早栽培,在湖南澧水河畔澧州城頭山發現了宇宙中最早的稻穀,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大概3000多年前傳入朝鮮、越南、日本等國。

2.蠶:蠶絲是古代絲綢的主要原材料,新石器時代中國就有培育,2000多年前傳入日本、朝鮮、越南,後傳入希臘和歐洲諸國。

3.柑橘、枇杷、荔枝、紅杏、李子,商周時期,桔在唐代傳入日本,後傳入其他國家。

4.茶:茶文化在中國歷史悠久,在商周時期就有培育,唐代傳入日本。

5.溫室栽培:一直以為是國外的技術,沒想到在我國秦漢時期就有,古人還是相當有智慧的,這項技術比國外早1000多年。

6.水力石碾:是一種用石頭和木材製成的,使穀物破碎和去皮的工具,我國最早出現在魏晉時期。

嫁接技術:一種植物人工繁殖的技術,把一種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種植物的莖或根上,使得接在一起的兩個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株,這項技術始於魏晉時期。

7.海塘工程:自漢、唐起,江、浙、福建沿海人民為防禦潮水災害而開始修建江海堤防。

海塘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開發過程中佔有相當重要地位。海塘從區域性到連成一線,從土塘演變為石塘,建築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6樓:亦木靜汐

(一)古代中國的農業經濟

1、   古代中國農業主要耕作方式的變革

1、原始農業的產生:「刀耕火種」、「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時代

3、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中國古代農業的傳統耕作方式形成。

漢代牛耕逐漸普及全國。東漢時出現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這種耕作方式便於牛耕普及。

2、 古代中國的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以小農戶個體經營為主的農業經營方式,是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3、古代水利建設概況

1、夏商周:農田水利有較大發展。

2、春秋戰國:戰國時秦國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鄭國在秦國修的鄭國渠。

都江堰位於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中國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蜀地「天府之國」富庶之源,至今仍發揮著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3、秦:靈渠

4、兩漢:西漢漢武帝親到黃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東漢王景治黃河才基本解除了黃河水患。

5、隋煬帝:開通了大運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運河。

6、唐朝:設專職**管理水利事業,各地興修了不少水利工程,還創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

7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呂氏春秋·上農》在描述農耕之利時不無誇張地張,一個農夫耕種肥沃的土

地可以養活九口人,耕種一般的土地也能養活五口人。戰國時期農業收益的增加促進了個體小農經濟的形成。

中國是一個典型的農耕文明國家,農業是國家的根本。國家的稅收基本**於農業,國家的上層階級**於地主,國家的兵員和徭役人員則**於下層的農民。國家必須有強有力的措施將農民束縛在土地上,被迫耕種土地、繳納賦稅、服從徭役。

重農抑商、抑制土地兼併、海禁、閉關鎖國都是農耕文明的反映。在中國古代社會,商人依附於農業,沒有社會地位。因此,商人及時發家致富了,也會買田置業,變成地主階層。

找寫農業生產與農民生活的詩詞,有關農村生活的古詩

1 觀刈麥 唐代 白居易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譯文農民終年沒有閒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夜裡吹來暖暖南風,地裡小麥蓋壟熟黃。婦女用筐挑著食物,孩子提壺盛滿水湯。相伴到田裡送飯食,...

與華北平原相比,西北地區綠洲農業生產的優勢條件是

a.太陽輻射強 b.熱量充足 c.水資源豐富 d.土壤肥沃 首先排除c,因為西北內 地區非常乾旱,年降容水量不足100mm,而華北地區年降水量大於500mm。再排除d,因為西北地區風沙多,土壤肥沃程度不足華北平原。再排除a,因為西北地區的緯度與華北平原相當,因此輻射條件基本相當。選擇b。因為西北地區...

二十四節氣與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有什麼聯絡

二十四節氣 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曆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是用來反映季節的,將一年劃分為春 夏 秋 冬四個季節,反映了四季的開始。小暑 大暑 處暑 小寒 大寒等五個節氣反映氣溫的變化,用來表示一年中不同時期寒熱程度。雨水 穀雨 小雪 大雪四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