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語本心是什麼意思,佛語經典語錄什麼意思

2021-05-14 16:11:57 字數 5554 閱讀 4372

1樓:冥想音主站

佛語本心,指諸佛如來,所言諸法,皆指本心。佛法乃心法,修佛修心,離心求法,無有是處。

2樓:因緣法

佛語,《金剛經》講,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佛即如來。

本心,本來的那個心,真心,也叫本性、自性。不是我們的肉團心,是清淨心,無掛礙心,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它有什麼特點呢?六祖惠能大悟後講得很透徹: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佛教說眾生只有一個本心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說,眾生的佛性是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的。眾生皆可作佛。

4樓:嗡阿吽

人的見聞嗅嘗覺知 本是一性 即地水風火四大結為六根 隔越 見聞嗅嘗覺知 各不相通 性體似同而非異 動用又相背 似異而非同 或同或異 二不可定 而失去了準確性

佛語經典語錄什麼意思

何為本心???本心是什麼意思?

5樓:莫道無情

本心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ěn xīn,指原來的心願。舊指天生的善性;天良。

語出《孟子·告子上》:“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釋義:從前為了(道義)寧死也不肯接受(施捨),現在為了宮室的華美而接受了;從前為了(道義)寧死也不肯接受(施捨),現在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

從前為了(道義)寧死也不肯接受(施捨),如今卻為了所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而接受施捨。這種行為不是可以停止了嗎?(如果不停止的話,)這就是所說的喪失了人的本性。”

6樓:難受君丶

本心是一個漢語詞彙,指原來的心願。舊指天生的善性;天良。

語出《孟子·告子上》:“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此之謂失其本心。”

原文:此之謂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在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

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7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一般人做不了自己的主人,控制元件不住內心的念頭。讓他亂飛。甚至都覺察不到自己的真心。

這一切都是心太散亂。所以要通過禪定來過濾。散亂的心。

達到集中心力。瞭解自己的本心

8樓:ss情瘦

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正確或者絕對錯誤的,但是你心中肯定有你對於這些事情的判斷,我想這就是本心,守住這份心不要被人影響一直往前走

9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真心本性。也叫真如。

佛語本心是什麼意思?

10樓:匿名使用者

如來佛祖的話,《金剛經》,如來佛祖的話是真的。真正的演說家。作為演講者。

不要總有。沒有不同的語言。如來佛祖是一樣的。

心,心,原心,又稱自然,自我。不是我們的肉團心是純潔的心,沒有掛礙的心,所以沒有恐怖,遠離夢想。它的特點是什麼?

惠能大武后很徹底:

當本性的自我,這個自我清潔。

當大自然的性質,這不是出生和熄滅。

什麼時期,從何而來。

在這個自然時期沒有動搖。

當它是自性的時候,我們可以制定數以千計的法律。

本心的意思,什麼是本心

11樓:匿名使用者

本心解釋:1.原來的心願2.舊指天生的善性;天良

12樓:晚風無人可問津

本心拼音:

[běn xīn]

[釋義]

本來的心願。

舊指天生的善性;天良

本心是什麼意思?

13樓:完美假知己

本心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ěn xīn,指原來的心願。舊指天生的善性;天良。

語出《孟子·告子上》: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佛者,心也,空性是也,本質本心是也”什麼意思

14樓:小錦蓮蓮

說的白話些就是,修佛主在修心,那修到什麼樣的心境呢?空的心境。

那什麼是本心,本心也是本我,本我與外在那個被**執著有偏差的我是不一樣的,本我就是每個人都有的佛性。

那為什麼本我是性見空呢?

用最簡單的表述就是,空杯,本我是可以裝下一切的空杯,而外在的我因為有執著,有立場,有各種念想所以是一個放滿了東西的杯子。只有空的杯子才能選擇,才能接受外來的各種資訊與能量。人的本質就是那個空杯,空的杯子才是最原始的那個。

只有完全接受,才能建立感應。

我們再來看‘心’吧,心是空的?我們全身上下的血都是靠它**,我們說它有,其實它沒有,我們說它沒有,它隨時都有。

至於怎麼修成本心?天天在那裡念阿彌陀佛就可以了?呵呵,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o(∩_∩)o~

15樓:匿名使用者

佛者,心也,空性是也,本質本心是也,能覺一切之本體,萬物之源,亦名太極是也,何為太極?無極而太極,即沒有極性、沒有屬性、沒有色相、無生無滅的本質,故名為佛性,名為法身,名為真如,名為摩尼珠,名為如來藏,此佛身,非色身,非因緣身,非有漏之身,若是如此,誰人學佛? 如【大佛頂首楞嚴經】所言:

七大即如來藏性·周遍法界,清淨本然,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妙明真心,本非因緣,亦非自然性,無生,故不滅,我非虛無,此心非得,無從得處,故然不失,是本然存在。有者當有,無者當無,初有終有,初無終無,無中生有,有滅成無,皆是戲論,是動靜法。

金剛經:離一切相,名為諸佛,即名為諸佛。離於外相,求證真心,才能成佛,離於形體。

佛同虛空,不生不滅,本質是也,故人信服,有法可依,有理可遁,有行可修,有佛可成,不著相狀,不著於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若著於相,即是非佛,著相即為所縛,何可名佛?何名生死解脫?何能讓人信服?

離相證心,如如不動,不生不滅,乃名成佛。

《大寶積經》卷八七:“無生者,非先有生,後說無生,本自不生,故名無生。因此,故【壇經】言:

即心即佛,見性成佛,一切萬法以心為本,離於本質本心,一切言說與取著,煩惱及生死,悉皆無所安立之處,如樓無基,如樹無根,無有是處,此同虛無論、斷滅見。

如來的智慧,就是妙明真心本來的清淨,並因此而能夠圓照整個宇宙一切。所以,真正的絕對唯心主義,其實就是唯質,而一切主觀與客觀的談論,都是著著本質運動所產生的虛假表相,如同戲論,沒有絕對定義可言,徙有其表。 是故,釋伽牟尼在菩提樹下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後的第一句話是: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本有真心,因不見著,妄取外物,終不可得,抱攬諸塵,攀緣成身,亦不得久,頭外安頭,終不可得。

虛空實無增減,世人之煩惱與生死,皆因顛倒取相妄想而有,如人在夢中,不死言死,不見自心,若見地獄,何名為死?此假相終不常不實不久,何以能取當為真?以為常法?

亂立定義? 是故,金剛經中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識一切相無人無我,亦無我所有,即能明心見性,名為見如來,見心根本,見心本質,常而不壞,一切苦樂生死,皆唯自心所現,心卻不壞。

又引《楞伽經》,以印眾生心地,恐汝顛倒不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經》以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夫求法者,應無所求,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

不取善不捨惡,淨穢兩邊俱不依怙,達罪性空念念不可得,無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羅及永珍,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

汝但隨時言說,即事即理,都無所礙。菩提道果,亦復如是。於心所生,即名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

若了此意,乃可隨時著衣吃飯,長養聖胎,任運過時,更有何事。汝受吾教,聽吾偈曰:“心地隨時說,菩提俱亦寧。

事理俱無礙,當生即不生。”

所以,佛並不是指某人,人是本質所暫時依住的現象,見到不生不滅的本質,並能迴歸的人,才叫佛,本質即為佛,本質若不是佛,佛的法力與智慧又從何得來?妄想所得?終不實際,佛就因有法力,才得以在亂世中稱雄,而不像耶穌那樣被人陷害。

若實無此心此質此體,一切人物,即同虛無,若從虛無中生,何覺何受?何樂何苦?何動何靜?

本質雖有,不以色見,本質雖小,不等於無。因心自迷,不見自心,故有妄動,因有妄動,故有現象,因有現象,故有世界,若能歸心,得還本質,名為得佛,法力亦得,故佛說虛空,不說虛無,無有是處,天堂地獄,唯心所現,離心則無地獄,亦無能苦能受能得者,故創世論,即同虛無論,無中生有,此為外道戲論,戲不見心者。

認識自心的本質,才能真正認識全宇宙太空,空而不空,只是其本性沒有妄動造作,暫無形相現象而已,空間本質,本來無相,如同空氣,如同於水,即沒有色相,乃至人相、我相、壽眾相,壽者相,一切相,都是運動現象,現象無常,人即非常,非常者,即為不實,不實者,即非真實。,所以,依止於自心本質,才名為依住於真實,依住於佛、法、僧,名為成佛,離於虛妄攀緣之性,則能離身。

本質本身就是絕對的實在,所以世界會有質量守恆,能量守恆定律,若是如此,虛無即不存在,無中生有則是戲論,一切事物都只是本質的動靜之相而已。所以,離於本質這個實在之外,怎麼可能還有另一個真實的存在?水怎麼可能容得下浪成為真實?

水因會動,浪即不實,本質亦然,本質一動,萬物不實,物尚不實,人亦不實,一切人與物皆非真實常在,所以無神,一切都基於本質,基於空間本身平等分散的結構。

整個宇宙空間,如同本質之海,星球萬物,悉皆依止於空間本質而能運動、漂浮、承載,若太空是無,則人怎能呼吸?怎能在太空運動?是故,本質即是空間,空間即是本質,本質運動,名為時間,所以,時間與空間,不可分割,世界萬物,都只是本質運動所暫時形成的現象而已,而不是真實,本質無色,一切色相都是運動所產生的虛幻影像,故把星球或物質看當宇宙,即為顛倒,如人只見雲,而見不到整個天空,則如井蛙,目光狹隘,執迷表相,以為真實,卻然不知,此實非實,因動而聚。

一切本質,本來沒有形相,也不一定要住於形相,比如,沙子要住於樓才有自己嗎?人取著於水,水就歸自己所有了嗎?它們本就不歸自己所有,最終還會因動而歸,人身亦是,故名四大皆空,無有絕對的自體、實體,即名無人無我,執著有我,就是眾生無明顛倒,故有萬物假相,如水執浪,如空執雲,如種執樹,如柴執火,以為自身,終不可得,此是因緣所生,緣起性空,從和合生,從攀緣生,非真實生,非絕對生,非神所生。

所謂因緣生法者,即和合所成之動相是也,動聚靜散,非有我也。

佛語中的 無相為體相用無窮 是什麼意思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無相為體,相用無窮 無淚 無言 無聲都當歸屬於空無寂靜,但這空無寂靜的得來,卻是源自於徹骨的苦樂悲歡,並且空無寂靜與苦樂悲歡交織反覆,無際無窮,是為宇宙人生。絕真理之眾相名無相 即眾生相 體是最根本的 內在的這話可以這麼解釋 以眾生相 眾生百態的樣子 作為最根本內在的修...

佛語中的天龍八部到底是什麼意思,佛經中的天龍八部是什麼意思

天龍八部,佛教術語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 天眾 及 龍眾 最為重要,所以稱為 天龍八部 八部包括 一天眾 二龍眾 三夜叉 四乾達婆 五阿修羅 六迦樓羅 七緊那羅 八摩睺羅伽。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 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如 法華經 提婆達多品 天龍八部 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 ...

永恆是什麼意思,永恆的經典是什麼意思

永恆本義即永遠 恆久意思,含義是說精神和世界永遠存在 不變,象徵人們對生命和世界的美好願望。反之則是片刻 短暫的。永恆,就是永遠 永遠不變或永遠存在。通常是指人類感知或知覺認為永遠不變的事物,曰永遠,永恆,長久,無止境。例子 1.巴金 家 三二 他跟她的中間隔著了一個永恆。他們永遠不能夠接近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