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與電視劇的三國演義有什麼不同之處例子一一列出

2021-05-29 17:22:20 字數 6328 閱讀 2407

1樓:愛哭鬼爻妹紙

就「隆中對」談《三國演義》原著及電視劇改編的得與失

孟繁冶、柴春發

「隆中對」一經陳壽寫進《三國志》,便廣為流傳,千古不朽。一千七百年來,有多少政治家、軍事家、歷史學家為之折腰讚歎,感佩之至;又為多少平民百姓所津津樂道,成為古而不老的話題,何以如此?因為,它不僅一出臺,便成為劉備及其蜀漢數十年不變的政治、軍事戰略目標,而且還是古今中外最有遠見最具科學性的軍事戰略之一。

這項長遠的軍事戰略,儘管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沒有也不可能準確無誤地實施,但它幾乎左右了三國之間政治、軍事和外交關係,它曾直接或間接地影響過一個時代,其意義之大,不言而喻。

諸葛亮這一番對策,不僅使劉備「茅塞頓開」「情好日密」,而且成為後人崇拜諸葛亮,並將其視為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的最科學最具說服力的依據。

由此我們可知,「隆中對」在三國歷史上、在《三國演義》**中、在《三國演義》電視劇裡,都居十分關鍵的地位。這裡,筆者擬對《三國志》、《三國演義》**和《三國演義》電視連續劇中關於「隆中對」的用筆情況加以比較,試圖以斑窺豹,洞察作家、藝術家們力求完美的良苦用心和藝術態度。

《三國演義》原著與《三國志》

為了便於說明問題,我們有必要將《三國志•諸葛亮傳》中「隆中對」的內容移錄如下:

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短淺,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若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此間,諸葛亮在對天下大勢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為劉備設計的政治軍事戰略,深刻地影響了三國曆史的發展,也自然成為《三國演義》這部歷史文學鉅著中或隱或現的一條主線。因此,作者在「定三分隆中決策,戰長江孫氏報仇」一回中,對「隆中對」的寫作是十分重視、謹慎的,幾乎是照搬了《三國志》的原文,個別地方小有改動,卻也恰到好處,表現了作者的獨到見解和深厚功力。謹舉幾例,試作比較。

《三國志》 《三國演義》

(1)自董卓已來 自董卓造逆以來

(2)荊州……此用武之國 荊州……此用武之地

(3)天府之國 天府之土

(4)天下有變 待天下有變

(5)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6) 此亮所以為將軍謀者也

第(1)組,《三國演義》比《三國志》原文多了「造逆」二字。「自董卓已來」只是用人物交待了一個時間概念,加上「造逆」二字,其作用有三:使文句更形象、生動。

此其一。使時間概念更具體準確,是董卓反叛東漢朝廷以來,不是董卓出生或死亡以來。此其二。

「造逆」兩字不僅道出了下文「天下豪傑並起」的具體時間,而且還說明了「天下豪傑並起」的原因,為下文作了一個鋪墊。

第(2)組,將「用武之國」改做「用武之地」,第(3)組將「天府之國」改為「天府之土」,都是一字之易,但均比原文準確、貼切。

第(4)組,《三國演義》在《三國志》原文的「天下有變」四字前加一個「待」字,既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便於說唱,又使意思表達得更加準確、完備。因為,儘管諸葛亮具有長遠的戰略眼光,他的預見具有科學性,但「天下有變」決不是以哪個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任何一種事物的發展變化,都要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制約,何況天下大勢?

再者,也並非劉備跨有荊、益之後,馬上就會「天下大變」,「天下大變」是歷史的、社會的機遇,只可等待,而不能強求。還有一層意思,即諸葛亮認為佔有荊、益之後,就有了穩固的根據地,也就等於掌握了統一天下、恢復漢室的主動權。所以,一個「待」字,包羅俱全,各種意思盡在其中。

第(5)組,將「孰敢」二字改為「有不」,更有力地說明了諸葛亮戰略方針的正確性、合情合理性。在諸葛亮看來,劉備若能依言行事,跨有荊、益之後,再伺機出兵中原,光復漢室,上應天意,下順民心,天下百姓不是不敢不擁護劉備,而是沒有不衷心擁護劉備的。此外,作為人物的語言,結合主人公諸葛亮的思想意向,將「孰敢」改為「有不」必然大大增強語言氣勢,增強諸葛亮政治主張的說服力、感染力。

第(6)組,是《三國演義》的作者,讓諸葛亮發表自己的見解主張之後,來了一句總結:「此亮所以為將軍謀者也」,這是《三國志》所沒有的。作為史書,作為惜墨如金的陳壽老先生,他是不會也沒有必要再將這句話寫進《諸葛亮傳》的。

這句話寫進《三國志》是畫蛇添足,但寫進《三國演義》卻令人物形象飽滿生輝,作為文學作品,從人物語言表達來講,諸葛亮具體詳備地談了自己的主張之後,最後來一個概括總結,突出了中心思想,增強了語言效果,這也是作者的獨到之處。

如上所述,《三國演義》原著對「隆中對」修改的成功之處還可以找出一些,但這並不說明它的完美無缺,似乎是有些該改動的地方沒有改動,而有些改動的地方也未必妥當,如《三國志•諸葛亮傳》寫道:

亮答曰:「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

《三國演義》原著中將「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這句話全部刪除,不能算恰當。因為,這句話起的是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承接上句,對「豪傑並起」是一個很好的補充說明,說明了豪傑並起對漢**政權造成的嚴重危害,反映了當時天下大亂的程度,也說明諸葛亮對天下大勢瞭解得透徹,把握得準確。連線下句,提到「跨州連郡者」自然想到「曹操比於袁紹」。

如果沒有《三國志》中這句話作比照,《三國演義》的表述也未嘗不可,但兩相比較,就有高下優劣之分了。

再者是《三國演義》創設的一個情節,即諸葛亮讓劉備觀賞「西川五十四州之圖」以後,有「先取荊州為家,後取西川建基業」的話,這句話中的「西川」一詞與「西川五十四州之圖」中的西川,是同一概念,這樣安排是正確的。但與諸葛亮對策中心內容中的「益州」這一地域概念不符。當然,西川的地域所指與益州的管轄範圍是大體一致的,但畢竟是兩個不同的名稱,這就有點前後矛盾。

《三國演義》原著與電視劇

我們應該肯定,從某種意義上說,《三國演義》電視劇的編導相對於原著的寫作,難度要大得多。這是因為,第一,原著的成書經歷了幾百年的時間,而電視劇的產生則是幾年的工夫。第二,由於原著成書之前,歷史知識的普及遠不如現在廣泛而深入。

故而演義成書之後,人們幾乎把它當成了三國曆史,以至於知道《三國志》者並不多。演義與史著的對比性是微弱的。第三,演義的寫作雖然要以歷史為依據,但它畢竟不是史學意義上的歷史著作,而是文學作品。

而電視劇與原著的關係就不然,它們是對同一題材內容的兩種表現手法。原著純粹是以文字形式來表現作品內容的,而電視劇則是靠聲像手段來展示原著內容的,用現代的傳播手段,讓原著更貼近社會。它必須忠實於原著,哪怕是人物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受到原著的牽制和約束。

第四,人物語言不好處理。原著雖然在當時也屬於白話,但當時的語言環境與今天相比,畢竟有很大的差距。在電視劇中如果讓一千七百年前的人物說今天的大白話,會使稍有歷史、文學常識的人感到索然無味,同時也破壞了歷史劇整體風格的統一,何況還有原著人物語言的限制。

反之,如果原封不動地照抄照搬原著的人物語言,一味地之乎者也,就又存在一個理解接受問題。有人推斷,我國觀眾的平均文化水平是初中一年級,即使這樣,讓廣大觀眾在電視螢幕上理解明白歷史語言也是困難的。因此,劇中對人物語言的改編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度,才能既不失原著的風格,又能讓廣大觀眾理解接受,這的確是不易把握的。

儘管還有許多我們不可理解的難題和障礙,但我們仍然認為:編導們對原著中「隆中對」的處理,還是相當成功的,不少地方不僅彌補了原著的缺陷,而且有創新、有提高。我們也不妨將劇中諸葛亮的對策全部抄錄下來,與原著作個比較。

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曹操〔的〕(演員念出此字,字幕不顯)勢力不及袁紹,而終能攻克袁紹者,既靠天時,更得益於人謀也。今曹操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之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之。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此乃上天賜與將軍之地,難道將軍無意於此嗎?

荊州的西部是益州,道路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而今劉璋闇弱,雖民殷國富,而不知撫卹軍民,故而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是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若渴,若能跨有荊州益州之地,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東吳,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演員讀yuān)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豈能不簞食(演員讀sì)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所言,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

此乃西川五十四州之圖,先取荊州為家,後取益州建立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此乃亮為將軍謀劃之大業。

從總體上說,這段話改寫得相當成功:首先是忠實於原著,忠實於歷史,與原著相比沒有大的出入,特別是在中心思想、主要內容方面,基本上保持了原著面貌。二是語言風格曉暢文雅。

曉暢而不俗氣,文雅而不深奧,既保持了原文的風貌,又能讓觀眾接受。基本上實現了原著的文雅與電視劇的普及相統一的要求。

有幾個地方的修改,尤其值得稱道:

第一,改編後的最後一段話得體妥當。人所周知,諸葛亮的對策內容分作三個部分,三層意思,也就是興復漢室的三步走戰略:第一步佔據荊州,取得一個立足點;第二步兼併益州,跨有兩州,建立一個鞏固的根據地;第三步,待時機成熟,從荊、益兩地同時出兵,摧毀曹操勢力,以達到興復漢室的最終目的。

這三步走戰略,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既有短期行為,又有中期目標,更有長期計劃。戰略本身嚴密周詳,順情合理。但《三國志》的記載,對一般讀者來說,並不明瞭。

《三國演義》原著的描述,雖然也點明瞭這一點,但拖泥帶水,還不利索,而電視劇中,讓諸葛亮在緊接前面具體詳細的條分縷析之後,用三句話概括了三步走的戰略主張,乾淨利落,簡潔明瞭。再配上諸葛亮向劉備展示西川五十四州之圖的情節,更顯得恰當自然。

特別是劇作者將原著中「此亮所以為將軍謀者也」改為「此乃亮為將軍謀劃之大業」作為整個對策的結束,使這番對策首尾照應、結構嚴謹,使諸葛亮的戰略計劃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擺在劉備和觀眾面前。而原著是讓諸葛亮說了「此亮所以為將軍謀者也」這句話之後,又展示五十四州之圖,再概括三步走戰略,明顯地混亂、重複。其效果是無法與電視劇相比的。

第二,將原著中「非惟天時,抑亦人謀」改為「既靠天時,更得益於人謀」,既通俗明白,又突出了曹操以弱勝強的主要原因在於「人謀」,強調了人才的作用。

第三,《三國志》及《三國演義》原著中都有「此誠不可與爭鋒」這句話,電視劇在「與爭」二字之間補了一個指示代詞「之」字,一字之易,不僅使這句話讀起來上口、聽起來順暢,而且聯絡上文指代明確。

第四,將原著中「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一句的「有不」二字,改為「豈能不」三字。前已有述,《三國演義》原著將《三國志》中這句話的「孰敢」改為「有不」,說明了三步走策略必將得到人民的廣泛支援,增強了語言氣勢。而電視劇更進一步,將原著中的「有不」改為「豈能不」。

意謂:天下百姓沒有理由不擁護支援恢復漢室的大業,更進一步說明了諸葛亮主張的正確性、合理性,更好地表達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五,將原著中「後取西川建立基業」一句中的「西川」換為「益州」二字,使諸葛亮的一番對策前後照應,概念統一起來。糾正了原著中使用「西川」二字造成的前後矛盾,概念不一的問題。

第六,劇作將諸葛亮向劉備展示五十四州之圖的情節與他最後的概括總結安排在一起,使諸葛亮從語言到圖示,從理論到形象,全面透徹地陳述了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這樣安排水到渠成,自然可信。

類似上述劇作的成功之處還可舉出不少例子,但我們硬要雞蛋裡頭挑骨頭的話,也就不敢說「天衣無縫」了,實際上,理論也好,實踐也好,絕對的完美是不可能的。

如,電視劇中,諸葛亮在分析天下大勢以後,說道:「難道將軍無意於此嗎?」相對劇作的總體語言風格,這句話無異於白衣服上綴了一個黑補丁,缺乏統一和諧。

前已有述,儘管劇作對原著作了不少地方的修改,使人物語言儘量的通曉明白,但仍不失其文雅優美的總體特色,這句話似乎改的過於淺白直露了。

再者「百姓豈能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一句,從通曉明白的目的考慮,是否還有修改的餘地?

多餘的話

一紙小文,本該就此打住,但筆者還要說幾句多餘的話:

「隆中對」在全劇中的地位固然重要,而就其全劇內容而言,它是一個小小的情節,但窺一斑而見全豹,通過對「隆中對」的剖析,我們可知,編導為一個情節的改編就付出瞭如此艱辛的勞動,而要將一部內容龐大、情節複雜的歷史鉅著搬上螢幕,編導們要付出多少心血代價,非親身實踐者是說不清、道不明的。

就常理而言,對這部如此氣勢恢巨集、波瀾壯闊的成功之作,不該再對一些細情末節去咬文嚼字,吹毛求疵。但我們認為,《三國演義》不僅寫活了一個三國時代,而且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結晶。它對歷史、對現實,在中國、在世界影響之深遠廣泛,古今中外的名著能與之匹敵者,恐怕是屈指可數的。

將這樣一部劃時代的歷史鉅著由書本搬上電視螢幕,編導人員以及眾多的文學、史學工作者,應該懷一種什麼樣的心情?持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大家肩頭上的負荷有多重?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數的,有了這點感受和認識,咬文嚼字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選自《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3期)

舊三國演義電視劇各集名稱,三國演義老版的每集集名字叫什麼如 單刀赴會 千里走單騎

總共有五個部分。第一部 群雄逐鹿 1 第一集桃園三結義 2 第二集十常侍亂政 3 第三集董卓霸京師 4 第四集孟德獻刀 5 第五集三英戰呂布 6 第六集連環計 7 第七集鳳儀亭 8 第八集三讓徐州 9 第九集孫策立業 10 第十集轅門射戟 11 第十一集宛城之戰 12 第十二集白門樓 上 13 第十...

有關《三國演義》的問題,與三國演義有關的問題

收二川 收取東川 西川,即荊益二川,為蜀漢基業打下了地盤 六出 六出祁山,劉備死後,為完成輔漢興劉的大業,諸葛亮六次北伐中原,每次都是從祁山出兵 七擒 七擒孟獲,南蠻王孟獲造反,諸葛亮帶兵鎮壓,為收復南蠻人心,七次擒住孟獲而不殺,終使孟獲心服口服外帶佩服,發誓永不造反 排八陣 擺設八卦陣 八陣這是戰...

三國演義電視劇中郭嘉出現的都在幾集

官渡後郭嘉遺計定遼東,滅袁紹二子,約在18集之後20集以前 郭嘉 170 207 字奉孝,潁川陰翟 今河南禹縣 人,東漢末年曹操手下著名軍事家 謀士。世人稱他為 鬼才 郭嘉初投袁紹,袁紹對其非常恭敬。郭嘉住數十日後,對袁紹謀士辛評 郭圖說 夫智者審於量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