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第一副春聯是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體現春聯什麼的特點

2021-04-21 05:54:49 字數 6205 閱讀 9557

1樓:樂培勝樹雀

體現出春聯的特點是:既對仗工整,又講究平仄。寓意深刻,讀起來朗朗上口,給人以美的享受。還體現出人們對吉祥的期盼。

歷史上的第一副春聯是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其中什麼對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新年對佳節,納對號,餘慶對長春

3樓:超級蕭玄

新年對佳節,餘慶對長春,都是地名

4樓:只看還說

沒那個分不開v刊你看電視

5樓:匿名使用者

新年對嘉節,納對號,餘慶對長春

中國第一副春聯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

7樓:阿離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中國歷史上第一幅春聯,作者是五代後蜀的皇帝孟昶。據《宋史蜀世專家》記屬載,孟昶「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末年(公元九**年),學士幸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孟昶在除夕讓學士在桃木板上寫的這兩句,成了中國最早出現的一副春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意為新的一年繼續接受著上年的恩賜,新春佳節一起期盼春天常在。

語句非常應景,雖然不甚工整,但由於名人的大v效應,很快便流行來。孟昶於是成為中國春聯創作第一人。

孟昶寫完春聯的第二年,趙匡胤北宋的伐蜀大軍勢如破竹,和以往歷次伐蜀一樣,一攻破劍門,蜀國馬上就投降,毫不拖泥帶水。

北**定四川后,派來一位**知成都府,成為四川的最高長官。此人名叫呂胤,字餘慶,因避太祖諱,以字行,也就是都叫他呂餘慶。

呂餘慶簽發了一道地方命令,四川人民既然已經成為大宋子民,以後每年二月二十六,都要過「長春節」,這個節是趙匡胤的生日。

8樓:星_雨_星_雲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後蜀皇帝孟昶

9樓:匿名使用者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我國的春聯己有千年的歷史,其中「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對聯。是對還是錯?

10樓:匿名使用者

上聯:新年納餘慶,

下聯:佳節號長春。

確實是中國最早的一幅對聯。

11樓:匿名使用者

錯,前邊說的春聯,後邊對聯,前後不對應

春聯的來歷

12樓:匿名使用者

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據說五代時的後蜀國國君孟昶是個喜歡標新立異的國君,在公元964年歲尾的除夕,他突發奇想,讓他手下的一個叫辛寅遜的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了兩句話,作為桃符掛在他的住室的門框上。這兩句話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上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

下一句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由此開始,桃符的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變化,這不僅表現在開始用駢體聯語來替代「神荼」、「鬱壘」,而且還擴充套件了桃符的內涵,不只是避邪驅災,還增加了祈福、祝願的內容。

這就成了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春聯長方形桃木板)。

《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 孟昶令學士 辛寅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

不過宋代不同史料對此說法不一,也有說是 辛寅遜或 孟昶的兒子孟喆所撰。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 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

古時,在除夕當天或前一天要「設桃梗、鬱壘、葦茭」於門上,《風俗通》雲:「黃帝上古之時,有神荼與鬱壘兄弟二人,效能執鬼。桃梗,梗者更也,歲終更始,受介祉也。

虎者陽物,百獸之長,能擊鷙,性食鬼魅者也。」在門上畫虎或神荼、鬱壘兄弟像,便是貼門神的最初樣式。門神改繪為初唐名將秦瓊、尉遲恭二人。

桃木具有神性,在門上懸「桃梗」驅鬼。「桃梗」後來換成了「桃符」,「桃符」又稱「桃板」,唐代時,在其上寫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五代時,有人在桃板上寫吉祥字句,便成了春聯的前身。自宋代開始,將春聯寫在紙上,貼春聯的時間也改在了大年除夕,此亦相沿成俗。

貼春聯已演化為一種祈福納祥的民俗文化活動。

13樓:念江

春聯——是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桃梗」演變而來的。《淮南子》上說,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著滅降福的咒語,一年一換。

五代後蜀皇帝孟昶在過春節時心血來潮,令人將桃樹削片,他提筆在上面題寫了聯句:「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春聯了。至於春聯這一名稱的正式誕生,則在明朝。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後,曾在除夕時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須寫春聯一副,以綴新年」。以後,春聯得以推廣,沿襲至今過年時,各家各戶都要貼春聯。

14樓:世霽邗靜竹

傳說明代

以前習俗

是過年的時候掛「桃符」

就是用桃木做個小

牌子在上面寫

上字掛在

門上以避邪

據說東晉

有個官買了所房子

是王羲之的舊居

王羲之搬走的時候自家的桃符掛們上沒拿走

那個官就想把桃符上寫的字刮掉重新寫個字

結果他颳了三分厚發現字還在

這就是「入木三分」的來歷

扯遠了後來

明朝的時候

朱元璋有次

新年將近的時候微服出巡

在一家飯鋪給人家提了一幅對聯

然後店家覺得好

要寫下來貼門上

然後老朱說那就用紅紙吧

喜慶然後朝中大臣聽說這

事兒就家家戶戶都用紅紙寫

對聯貼門上慶祝

新春後來就流行了

15樓:匿名使用者

春聯亦名「門對」「春貼」,是對聯的一種,因為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最後簡化為直接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

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辟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所以,一到大年三十,人們把早已準備好的春聯貼在大門上,辭舊迎新,希望給家中帶來好運。

16樓:匿名使用者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華人們過春節的重要標誌。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

17樓:深吻話別

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所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

」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國時,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

《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

不過宋代不同史料對此說法不一,也有說是辛寅遜或孟昶的兒子孟喆所撰。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

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和「春聯」。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現在貼春聯已成風俗,紅色的對聯貼在大門上,房子頓時生輝。

正如詩云:「喜氣臨門紅色妍,家家戶戶貼春聯;舊年辭別迎新歲,時序車輪總向前。」

18樓:白土知道

春聯,起源於桃符。"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

"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

"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

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19樓:匿名使用者

春聯,俗稱門對子。每年春節,家家戶戶在門上貼上大紅的春聯,更增添了喜慶氣氛。

春聯源於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寫上「神荼」,「鬱壘」二神名,以驅鬼避邪。每逢春節,人們總要用新桃符替換舊挑符。王安石「千門萬戶

20樓:匿名使用者

春聯是用來驅趕傳說的一隻年。

21樓:小豔子

不過這也算是結束以後我們

的生活越來越幸福。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事情我知道我們不懂為什麼現在的生活如此不幸福只有別人能知道的事了……我們可以看到一句歌詞嗎……我們在路上等著你呢……好看好看呢……我們在學校工作效率問題進行

對聯知識大全

22樓:

對聯又稱為楹聯,是一種源遠流長,雅俗共賞的應用文體。它要求言簡意賅,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言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更是中華名族的文化瑰寶。

23樓:

對聯知識講解

一、 關於對聯的一般常識

對聯,又稱春聯、楹聯(貼在圓形木柱上的對聯,又稱抱聯)

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今體詩)。古體詩分為古風、樂府兩部分。而近體詩(今體詩)的近(今)是針對唐朝人而言的,分為絕句(四句)和律詩(八句)兩種。

詩以兩句為一聯,律詩由此分為首、頷、頸、尾四聯,其中頷聯、頸聯必須對仗,而對聯即源於這兩聯。

最早人們在房子門口懸掛桃枝,用以驅鬼,後來改用桃木板,並在板上隨意畫圖案,有「鬼畫桃」一稱。古代桃板上多寫兩個神的名字:神荼(shēng shū)、鬱壘(yù lǜ),後來慢慢變成了對聯。

五代後蜀時期,國君孟昶在桃木板上寫下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兩句詩。有人說這是最早的對聯,並由此認為五代後蜀是對聯的發源地。後蜀距今已有一千餘年,但2023年的考古發現,唐代就有了對聯,據此對聯的誕生至少又提前了三百年。

二、 對聯的格式、體律

1、 對聯講究平仄

南北朝的沈約提出「四聲」,即平、上、去、入。而在今天我們使用的普通話中,「平分陰陽、入派三聲」,今天的「四聲」乃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古:平、上、去、入

今: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例: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杜甫)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2、 對聯講究對仗

從嚴格與否來分,對仗分工對、寬對兩種。工對要求天文對天文,地理對地理,動詞對動詞,虛詞對虛詞。

例:想當年初來兮也曾是油頭粉面少年英俊

到而今將去也只落得肺病砂眼老氣橫秋

從內容上來分,對仗分為正對,即上下句意思相近,例:海為龍世界,雲是鶴家鄉;反對,例:杭州岳墳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上品的對聯多是反對;流水對,例: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要注意的是,對聯中是不允許出現流水對的,這種大忌稱為「合掌」,例: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滕王閣序》

序,分三類,書序、贈序(唐宋)、序記(多記於宴會後)。

3、 對聯講究格

格是一種修辭手法。通過舉例來了解格。

例1:**萬稅 天下太貧 (諧音)

例2: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迴文)

(西安一茶樓,名叫天然居,所貼對聯)

例3:豔色天下重 秋聲海上來 (嵌字)

(四大花旦之一的陳硯秋,當年在上海唱紅後,到北京演出時,別人給他寫的對聯)

(豔、秋,每句開頭的第一個字,稱「鶴頂格」)

例4:普天同慶,當慶當慶噹噹慶

舉國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 (反覆)

(寫於抗戰勝利後)

例5: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浮雲長常常長常長常消)

(北戴河 孟姜女祠堂上的對聯)

例6:磨礪以須,天下有頭皆可剃 (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幾許?)

及鋒而試,世間妙手等閒看 (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

(太平天國以理髮店為掩護,作為聯絡據點。其理髮店的對聯,石達開的改寫。須:等到。及:趁。)

有誰知道一副畫的名字畫的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罪犯 那幅畫

fdsafsafdsafdsfsafsdfsafdsdfsdfsafd 有一幅畫,是一個留著長髮光著上身的女人抱著一個花瓶的那幅畫,叫什麼名?是叫陶,是謝楚餘畫的,抱陶女 正確的名字為 陶 這是謝楚餘1997年初完成的一幅油畫作品。好像是一幅外國的,少女盤的髮髻,很柔,好像有點 尋找一副名畫和名畫的...

一副對聯,請賜下聯,求一副春聯的下聯,上聯是,三羊開泰好運來,請你給對下聯?

一,一絲,一絲白,一絲白髮,一絲白髮懸,一絲白髮懸頭,一絲白髮懸頭邊 兩,兩行,兩行淚,兩行淚雨,兩行淚雨溼,兩行淚雨溼衣,兩行淚雨溼衣衫 四,四十,四十分,四十分鐘,四十分鐘了,四十分鐘了啊,四十分鐘了啊 空格 三,三壺,三壺斷,三壺斷腸,三壺斷腸對,三壺斷腸對影,三壺斷腸對影只 一,一泓,一泓秋...

過年了,新年新氣象,我決定寫一副春聯貼在我的書房門口激勵自己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發奮圖強。一書寫一人生 幾筆繪君華年 書香墨為客 水淡心做主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做與孓牛 四年級語文題 過年了,新年新氣象,我決定寫一副春聯貼在我的書房門口激勵自己,怎麼寫?要求上聯 下聯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橫批 勤學苦練。學海無涯你不走,書山有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