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誰能載舟,亦能覆舟。材料二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如一

2021-04-16 12:59:16 字數 2961 閱讀 7878

1樓:小蘋果

⑴唐太宗(1分)

⑵君來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源比是水;水能載bai船行du走,也能把船掀翻zhi

。(2分)他認識到人dao民群眾力量的偉大(1分)⑶反映了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2分)體現在北方各族尊奉他為「天可汗」。(1分)

⑷鏡子指魏徵,(1分)他重用的人才還有房玄齡、杜如晦。(2分)本題考查的是有關唐太宗的史實。「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誰能載舟,亦能覆舟。

」出自唐太宗,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載船行走,也能把船掀翻。他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材料二反映了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這種政策具體體現在北方各族尊奉他為「天可汗」。

材料三中的鏡子是指魏徵,唐太宗重用的人才還有房玄齡、杜如晦。

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二

2樓:毒蛇參綸

(1)認識bai到君民關係如同舟水,要維持du自zhi己的統治,就必須讓老dao百姓生存下去。吸取隋亡版的教訓。權

(2)是重視納諫的思想。

(3)在政治上,任賢納諫,整頓吏治;經濟上,輕徭薄賦,發展生產。同時大興學校,發展科舉。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材料二 唐太宗對侍臣說:「凡事皆須務本……

3樓:孫亦磊

1唐太宗認

bai識到君民關係如同舟水du,要保持自zhi己的統治就dao必須讓老百姓能生存下去回

隋朝才滅亡不久,

答他是親身經歷的 所以有這樣的認識

2材料2可以看出唐太宗 輕徭薄賦和存百姓的思想 材料3反映唐太宗的積極納諫的思想 唐太宗講這話的根本目的是 鞏固自己的統治

3業績:

1、吸取隋亡的教訓,調整統治關係。正確處理君臣關係,把君比作舟,把民比作水,提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2、正確處理君臣關係,善於用人,虛心納諫。使決策正確,政治清明。

3、經濟上重視農業生產,減免租賦,減少力役,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 發展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材料二:以史為鏡,可知

4樓:暖瞳

(1)說明要想使自己的統治長治久安,就必須與民休息,行仁政。

(2)隋朝滅亡的教訓。虛心納諫。

(3)推行科舉制度。

(4)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在成功時保持冷靜,節用戒奢等。

閱讀下列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請回答:(1)上述材料是誰引用的

5樓:揮劍毜

(1)唐太宗。

(2)他從波瀾壯闊的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力量的偉大並吸取了隋亡的教訓。

(3)他把君與民的關係比喻成水與船的關係。關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4)「貞觀之治」

(5)他的主要政績是:(1、輕徭薄賦,發展生產。2、注意「戒奢從簡」 3、合併州縣。4、任用賢才

重視納諫)(10分)

試題分析:(1) 唐貞觀後期,魏徵在著名的《諫太宗十思疏》中說:「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說:怨恨不在於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離。

水能載船也能翻船,所以應該高度謹慎。唐太宗對荀子和魏徵的這一觀點十分欣賞,在與君臣討論國家的治理問題時,多次引用和發揮了這一觀點。他在《論政體》一文中說: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2) 。因為唐太宗看到前面的王朝的滅亡很多都是因為農民的起義。說明唐太宗對君民關係認識深刻,認識到人民群眾的重要性。

(3)舟好比是君主,水好比是百姓。水可以載舟,也可以淹沒舟。說明唐太宗對君民關係認識深刻,認識到人民群眾的重要性,悟出人民百姓是王朝興亡的決定性力量,要以民為本,注重民生。

(4)在李世民統治期間,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都較大的發展,形成了非常繁榮昌盛的局面,史稱「貞觀之治」。

(5)唐太宗採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勵精圖治,使得唐朝出現了貞觀之治。 具體來說,唐太宗任用賢能,虛心納諫,重用魏徵等諍臣;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當時並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等等。

點評:唐太宗的為君之道特別是納諫用賢之風、他的反省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評精神為封建統治者提供了借鑑,成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範,對以後歷朝的治國策略產生深遠影響。唐太宗是我國古代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對推動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材料一 唐太宗說:「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材料二 唐太宗說:

6樓:予意在山水

材料12表明,唐太宗悟出抄什麼道理?唐太宗是怎樣處理君民關係的?

說明唐太宗對君民關係認識深刻,認識到人民群眾的重要性,悟出人民百姓是王朝興亡的決定性力量,要以民為本,注重民生。

處理:採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勵精圖治,使得唐朝實現了貞觀之治。 具體來說,唐太宗任用賢能,虛心納諫,重用魏徵等諍臣;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當時並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

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

7樓:匿名使用者

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必須以民為重。民富則國強。民為國家之本。人民意願極其重要。 要滿足人民的願望,人民才會擁護你,王朝才會長久。

8樓:岱久府

道理:以民為本

處理:經濟上——減少賦稅徭役,與民休息。

法律上——刪減死刑條款,慎用刑罰

9樓:匿名使用者

唐太宗吸收隋朝的教訓,悟出,民眾是國家的基礎,如果民眾不支援你,即使你歸為九五之尊,也很快會**。所以要關心民眾,關心他們的利益,這樣的唐朝的皇位才能長治久安。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話說「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1 帝王與百姓之間的關係 2治國之道 1 君民關係 2 告誡兒子要重視民生,重視老百姓 1.人君就是指帝王,黎庶指百姓,這個關係你清楚噻 通俗點說就是指百姓可以讓你在帝王的位置上坐起,也可以叫你下來 就這麼簡單 2.他說這些話是說給他們臣子些聽,要讓他們愛戴百姓 1 君民關係 2 告誡兒子要重視民生...

風雨共舟的近義詞,風雨造舟和風雨共舟是一個意思嗎

同舟共濟 患難與共 同心協力 風雨共舟 拼音 f ng y g ng zh u 近義詞 反義詞 用法 解釋 比喻共同經歷患難 出處 例子 他倆平日相處雖不甚和睦,但在面臨共同危難之時,還是 患難與共。這個詞的意思是比喻共同經歷患難。同義詞有同舟共濟 休慼與共 反義詞有過河拆橋,背信棄義 風雨造舟和風...

裝修什麼材料比較環保,家裡裝修用什麼材料比較健康環保?

中策裝飾推出裝修環保伯格德國6.0工藝 材料 l 澳洲澳鬆板 不易變形,強度高。l 德國可耐福石膏板 自重輕,環保 保溫 隔音 防火,防潮 粘結力強 高效防裂 具有優越的柔韌性。l 德國可耐福輕鋼龍骨 自重輕,防火,強度好 採用獨有側面加筋設計,可塑性高,生態環保,安裝方便。l 德國漢高柔性防水 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