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玄學的主要特徵,魏晉玄學在民間是怎樣的

2021-04-01 16:44:46 字數 4427 閱讀 7115

1樓:匿名使用者

1,本末有無 :「貴無論」

「貴無論」是探索現象界背後的真實本體,作為世界本性的「道」,是絕對的「無」,是「寂然無體,不可為象」的.王弼用「以無為本,以有為末」的本體論結構的模式來解釋「有」及「無」兩者的關係.本體與現象是不一樣的,甚至是相反的,「道」是超言絕象不可名狀的,不是一般人所能認識的物件,只有「與道同體」的聖人才能把握.

2,動與靜 :「本靜末動」

王弼認為「凡有起於虛,動直於靜,故萬物雖並動作,卒復歸於虛靜,是物之極篤也」.本體是永恆的,寂靜不動,動是相對的,是物質現象世界的東西.

3,言意之辯 :「得意忘象」和「得象忘言」

王弼的言意之辨實包含著兩方面的意義,一是有形的現象世界,即「共相的言象意」;認為屬於思想層面的「意」,雖然是很抽象深微,不能直接用屬語言層面的「言」表達,但「言」可表達「象」,「意」則可以通過「象」而顯示.即是可以用「言」和「象」來盡「意」.另一是無形的本體,即所謂「殊相的言象意」;是不可用「言」和「象」盡意,只能用「微言」來啟發,用意會進行內心體驗.

王弼清楚區別「言」,「象」,「意」三者不同,對於處理語言和思想有很大啟示.

4,聖人有情無情 :「以性統情」

王弼認為聖人,也有同於常人的喜怒哀樂之情.故「聖人茂於人者神明也.同於人者五情也」.但聖人能「物物而不物於物」.

5,自然名教 :「名教本於自然」

自然為本,名教為末,自然為治之道,名教為治之具,自然為文化理想,名教為此理想的載體,故名教本於自然.

重要成就與影響 :

王弼從「以無為本」對本末,體用,一多,名教與自然等概念進行了新的解釋.他開創的玄學,不僅為儒道融合開闢了道路,而且為中國傳統文化與外來的佛教文化的融合開闢了道路,宋明理學汲取了玄學本體論,建立了以儒家思想為主體,三教合一的思想體系.從周敦頤的「無極而太極」,張載的「太虛即氣」,到程朱的「體用一源,顯微無間」,陸王的「宇宙是吾心」的心體物用論,都汲取了王弼玄學體用論的思想方法.

2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魏晉玄學,與世俗所謂玄學、玄虛實有不同。觀念應出自《老子》,王弼注《老子》時,曾提出「玄者,物之極也。」「玄者,冥也。

默然無有也。」,乃是探索萬物根源、本體等層次的觀念。對於當時所流行的相關論題,魏晉人又稱為 「名理」之學,詳加分析事物觀念,考究「形名」、「言意」等論題。

漢末隨著儒家經學的衰微,黨錮諸名士遭到政治暴力的摧殘與壓迫,一變其具體評議朝廷人物任用的當否,即所謂清議,而為抽象玄理的討論;另一個原因就是魏初正始年間的改制運動,倡自何晏,夏侯玄.作為一種新思潮的魏晉玄學,它吸收道家精神形態,所討論的問題,是從《周易》,《老子》,《莊子》三本經典而來.以老莊思想為骨架,究極宇宙人生的哲理,即『本末有無』的問題,以講究修辭與技巧的談說論辯方式而進行的一種學術社交活動.

其發展並非要取代儒家,而是要調和儒道,使儒道相容.

魏晉玄學可分前後兩期.魏末西晉時代為清談的前期,是承襲東漢清議的風氣,就一些實際問題和哲理的的反覆辯論,亦與當時士大夫的出處進退關係至為密切,可概括地分為正始,竹林和元康三時期,在理論上有老或莊之偏重,但主要的仍是對於儒家名教的態度,即政治傾向的不同.正始時期玄學家中,以何晏,王弼為代表,從研究名理而發展到無名.

而竹林時期玄學家以阮籍,嵇康為代表,皆標榜老莊之學,以自然為宗,不願與司馬氏政權合作.元康時期玄學家以向秀,郭象為代表.東晉一朝為清談後期,清談只為口中或紙上的玄言,已失去政治上的實際性質,僅止作為名士身份的裝飾品,並且與佛教結合,發展為儒,道,佛三位一體的趨勢.

魏晉玄學在民間是怎樣的

3樓:情感新港灣老師

魏晉玄學在民間是以道教形式存在。

所謂魏晉玄學,與世俗所謂玄學、玄虛實有不同。觀念應出自《老子》,王弼注《老子》時,曾提出「玄者,物之極也。」「玄者,冥也。

默然無有也。」,乃是探索萬物根源、本體等層次的觀念。

對於當時所流行的相關論題,魏晉人又稱為 「名理」之學,詳加分析事物觀念,考究「形名」、「言意」等論題。

魏晉玄學本體論的特點 5

4樓:快樂科學大師

就是天道自然、人法自然,意思是不要受迂腐的世俗人情禮教的束縛

5樓:霍昭君

玄學的發展經歷了不同階段。按照東晉史家袁巨集的劃分,夏侯玄、何晏、王弼為正始名士;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為竹林名士;裴頠、王衍、庾■、王承、阮修、衛玠、謝鯤為中朝(即西晉,往往特指元康年間)名士,將玄學劃分為三個階段。當代學者基本上承認這一劃法,但認為西晉玄學的代表人物應是裴頠和郭象,並提出東晉也自成一個階段。

正始玄學正始玄學(約240~249年)以王弼、何晏為代表,為玄學發展的第一階段,由漢末才性問題的討論演進到玄學本體論的範圍。尤以王弼對中國哲學的影響最大。正始名士形成與魏明帝太和時期,被稱之為「四聰八達」, 主要人物有何晏、夏侯玄、諸葛誕、荀粲、裴徽等,曹芳登基第二年,改年號為正始(公元240-249年),「四聰八達」分子紛紛掌權,史稱「正始名士」,影響了年輕一代的思想。

之後又有王弼、鍾會等少年思想家總結並昇華了早期正式名士的思想成果,奠定了早期玄學的理論基礎。   何晏、王弼等祖述老莊,用道家思想解釋《周易》。時人注重《老子》、《莊子》和《周易》,稱為「三玄」,是魏晉玄學家最喜談論的著作。

他們以為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無」是世界的本體,「有」為各種具體的存在物,是本體「無」的表現。王弼還從哲學上**自然與名教(一般指以正名分、定尊卑為主要內容的封建禮教和道德規範)的關係,宣稱名教出於自然,尊卑名分是自然的必然結果,應當反映自然。

何晏作《道德論》、《論語集解》,王弼注 《周易》、《老子》,著《論語釋疑》,皆以道家思想解釋儒家經典,企圖齊一儒道,調和自然與名教的矛盾。王、何等玄學家承襲東漢清議的風氣,就一些哲學問題問難析理,反覆辯論,稱為「清談」,這是玄學發展的獨特方式。玄學家的著作也多采用問答辯論的文體。

王、何等人出自儒家,身居顯位,而又寄託心神於老莊,顯示超脫世俗的姿態,既能辨護世家大族放達生活的合理性,又能博得「高逸」的讚譽,所以玄學在短時間內蔚然成風。竹林玄學  竹林玄學(約255~262年)以嵇康、阮籍為代表,為玄學發展的第二階段。在哲學上嵇、阮與向秀利用了王弼體系的內在矛盾分別發展了王弼「崇本息末」與「崇本舉末」的思想,使正始時期的玄學向兩個方面發展。

嵇康、阮籍作為竹林名士,主要活動時期應在司馬氏當政時期,嵇、阮崇尚自然,認為「自然」乃是宇宙本來的狀態,是一個有規律的和諧的統一整體,其中沒有任何矛盾衝突。而人類社會又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本應是一個無利害衝突的和諧整體。他們認為名教破壞了這種和諧狀態,因此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湯武而薄周孔」。

對司馬氏集團以名教掩飾政治上的腐敗極為不滿,否認自然與名教一致。向秀與嵇、阮相反,認為自然與名教不相矛盾,用「稱情」、「得性」解釋「自然」,提出「有生則有情,稱情則自然」的主張,認為人的慾望與自然「不得相外」。在有無關係上承認有一個「不生不死」的生物之本作為萬有生生化化的根據,但引進了「自生」、「自化」的概念,成為玄學發展中從王弼的貴無向裴頠、郭象的崇有過渡的中間環節。

  對司馬氏集團以名教掩飾政治上的殘酷、腐敗極為不滿﹐否認自然與名教一致。此時嵇康著《難〈自然好學論〉》、《與山巨源絕交書》;阮籍有詠懷詩,著《大人先生傳》,表達了激烈的批判名教思想。   太康十年(公元290年),晉惠帝即位。

元康元年,太后賈南風掌權,而後出現了9年的和平年代,即元康時代。元康年間,隨著西晉開國元勳自然生命的結束,西晉前期的禮法派已不復存在,禮法派的子弟開始了玄學化過程,與玄學家族的後代融為一體,於西晉元康時期走上了歷史舞臺,史稱「元康名士」。元康名士分為兩代,一為中年穩健派,以王衍、樂廣、裴楷為代表;一為「元康放達派」,以王澄、阮瞻、庾顗、謝鯤等「八達」為代表。

西晉玄學  西晉玄學(約263~316年)以裴頠、郭象為代表,構成玄學發展的第三階段。這一時期,玄學仍朝兩個方向 發展:一是嵇、阮「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由貴無派發展到極端,使當時一些名士如阮瞻、王澄、謝鯤等人,繼承嵇、阮思想中頹廢的一面,嗜酒極欲,追求表面形跡上的放達。

這種放浪形骸的拙劣模仿完全窒息了玄學貴無派在思想上的創造力,使它走向沒落。二是沿著向秀的思想發展為裴頠和郭象的崇有論哲學。裴頠(267~300),裴秀之子,作《崇有論》,指斥時弊,批評「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風氣,重新肯定名教的作用。

哲學上提出「至無者無以能生,始生者自生也」的觀點,反對在萬有之外去尋找事物的本體,認為萬物是「自生而必體有」,沒有別的東西作為其存在的根據,從而完成了從貴無向崇有的過渡。郭象(252~312)進一步發展了裴頠的崇有論思想,提出「無不能生有」、「物各自造而無所待焉」等新的命題,並在萬物「自生」說的基礎上提出「獨化」的概念,把崇有論推向極端。 東晉玄學  東晉玄學(約317~420年)以張湛為代表,為玄學發展的第四個階段。

這時司馬氏政權南遷,社會矛盾尖銳複雜,進一步導致思想上的空虛。因此超生死、得解脫的問題便成為玄學的中心內容。張湛注《列子》,綜合崇有、貴無學說,提出「群有以至虛為宗,萬品以終滅為驗」的思想,把世界和人生視為瞬息萬變,稍縱即逝,虛偽無常,主張採取「肆情任性」的縱慾主義人生觀,把玄學引入了絕境。

這在政治上反映了門閥士族的沒落。東晉以後,玄佛合流,般若學各宗大都以玄學語言解釋佛經。因此,討論非有非無的佛學取代了討論本末有無的玄學,中國哲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魚類的特徵 簡單回答 ,魚類的主要特徵是

魚類的 由表皮和真皮組成,表皮甚薄,由數層上皮細胞和生髮層組成 表皮下是真皮層,內部除分佈有豐富的血管 神經 感受器和結締組織外,真皮深層和鱗片中還有色素細胞 光彩細胞,以及脂肪細胞。魚鱗軟骨魚的鱗片稱盾鱗。硬鱗與骨鱗通常由真皮產生而來。現存魚類的魚鱗,根據外形,構造和發生特點,可分為楯鱗 硬鱗 側...

脣形科植物的簡要特徵,脣形科的主要特徵是什麼,舉出該科常見的5種藥用植物

脣形科植物為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半灌木或灌木,極稀喬木或籐本,常具含芳香油的表皮,有柄或無柄的腺體,及各種各式的單毛 具節毛 甚至於星狀毛和樹枝狀毛,常具有四稜及溝槽的莖和對生或輪生的枝條。根纖維狀,稀增厚成紡錘形,極稀具小塊根。偶有新枝形成具多少退化葉的氣生走莖或地下匍匐莖,後者往往具肥短節間及無...

事業單位有什麼特徵,事業單位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快看!事業單位的含義以及具體特徵,還有三大崗位介紹!事業單位的主要特徵是什麼?1.設立的目的不同設立事業單位時為了向社會提供某方面的公共服務。2.履行的職責任務不同事業單位的職責是為國民經濟和社會各方面提供服務,包括改善社會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等等。3.執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