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培養哪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孩子的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從哪些方面更好

2021-04-01 09:02:14 字數 5217 閱讀 4660

1樓:快樂玩繪本

尊老愛幼,勤儉節約,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幫助孩子養成這些良好的行為習慣,能讓他終身受益。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3646435

1.尊老愛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古話讓我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每個人必備的好品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榜樣。在面對長輩時,我們父母要有禮有儀,言語得當,不和長輩發生正面衝突和爭吵,背地裡不說長輩的壞話。

另外,長輩不能過於溺愛孩子,對於孩子不當的言行舉止,要及時地進行制止和糾正。

2.勤儉節約。

在物慾橫流的當下,人們對金錢的追求,讓勤儉節約這樣的美德漸行漸遠。

全家人圍著孩子一個人轉,把家裡的所有好東西都拿給他,讓他養成了養尊處優,目中無人,鋪張浪費,大手大腳的惡習。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只會成為一個好吃懶做的紈絝子弟。

勤儉節約的美德則會讓孩子意識到財富是身外之物,它是有限的資源,只有通過我們腳踏實地,辛勤付出,努力勞動,才能夠賺得豐厚的物質和財富。勤儉節約不是過去物質貧乏時代的需求,而是每個歷史時段我們都需要具備的品行。

我們父母應為孩子準備一個儲錢罐,教會孩子將剩餘的錢放進儲錢罐裡,並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記賬習慣,幫助他們從小養成勤儉節約。

3.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名校的校訓,也是深植於我們內心的一種精神力量,它激勵人心,讓我們每個人擁有了攀登困難高峰的勇氣。

在孩子的成長曆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擁有自強不息精神的孩子,不容易形成一顆脆弱的玻璃心,更能夠披荊斬棘,奮勇向前,獲得成功。因此,我們父母要多為孩子讀自強不息的傳統故事,鼓勵孩子在遇到困難時要勇於拼搏,奮力向上。

孩子的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從哪些方面更好

2樓:匿名使用者

1、生活習慣

生活是人生第一課,也是最基本的課程,生活習慣的好壞,不僅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兒童綜合素質的體現。

2、文明禮貌習慣

禮貌看起來是種外在行為的表現,實際上它反映著人的內心修養,體現一個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識。

3、道德習慣

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兒童才能和別人友好相處,積極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具有高度責任感,將來才能成為社會上成熟可敬的人。

4、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兒童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成績有很大的影響,與兒童的成材直接相關。它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性學習。

5、口語交際的習慣

家長或老師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要有"教育"的覺悟和意識,引導孩子用普通話交談,說規範的語言,培養孩子準確把握語言的能力。

擴充套件資料

一、綜合心理學家解釋,行為習慣有如下特點:

1、習慣是自動化的行為方式;

2、習慣是在一定時間內逐漸養成的,它與人後天條件反射系統的建立有密切關係;

3、習慣不僅僅是自動化了的動作或行為,也可以包括思維的、情感的內容;

4、習慣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由此習慣可能起到積極和消極的雙重作用。

二,提高正確的分析和判斷能力。良好的行為習慣來自於對行為的正確認識。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選擇正確的行為方式,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

三,對自己提出明確的要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事無鉅細,都要對自己提出明確,具體而又嚴格的要求,並且認真依照去做,時間長了,自然就成為習慣了。

四,培養自己頑強的意志力。形成好的行為習慣要靠持之以恆的精神。意志力薄弱,控制能力差的人很難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

五,建立督導機制。良好行為的建立除靠自身努力還要靠同學朋友,老師和家長的監督與指導,內因外因共同起作用,就更有利與良好習慣的建立。

參考資料

3樓:12345a幫助

(一)生

活習慣生活是人生第一課,也是最基本的課程,生活習慣的好壞,不僅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兒童綜合素質的體現。它包括飲食、起居、排便、衛生等習慣,做到按時睡眠、起床、安靜睡眠並有正確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細嚼慢嚥,飯前便後正確洗手、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等。玩具玩完後必須放回原處,逐漸養成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和愛清潔,講衛生,有條理的好習慣。

我不小、我能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早晚自己穿衣、洗漱、鋪床疊被

(2)用完的用具放回原位,桌面鋪位乾淨整潔。

(3)自己整理書包、書桌、書櫃、房間。

(4)自己的小件衣服自己洗

(5)幫助父母學做家務事

(二)文明禮貌習慣

禮貌看起來是種外在行為的表現,實際上它反映著人的內心修養,體現一個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識。父母要教育孩子,學習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如「您好」「請」 "謝謝」 「對不起」 「請原諒」。同時,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文明舉止,見人要熱情打招呼,別人問話要先學會傾聽,並有禮貌地回答,保持服裝整潔,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三)道德習慣

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兒童才能和別人友好相處,積極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具有高度責任感,將來才能成為社會上成熟可敬的人。它包括各種行為規則,尊敬關愛長輩,不隨地大小便、不損壞花草、樹木、愛護公共財務,遵守交通規則,能換位思考、團結友愛等等。

(1)誠實、守信、不說謊話,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2)尊敬師長、團結同學、不打架、不罵人

(3)與客人主動打招呼,多用禮貌用語

(4)遵守公共場所秩序,不大聲喧譁、追逐打鬧

(5)講究衛生、穿戴整潔、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

(四)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兒童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成績有很大的影響,與兒童的成材直接相關。它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性學習。學習好的孩子學習習慣都比較好,而學習不好的孩子多數並不是因為腦子笨,而是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不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遊戲,不需要父母的督促、陪伴能自覺完成學習任務,學習專心認真,經常進行廣泛的閱讀,知道珍惜時間,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等。

1.提前預習的習慣

幫助學習"暫時落後"的孩子迅速趕上去的最佳途徑是預習.通過預習,不但可以縮短孩子在學習上的差距,使他在課堂上顯得更自信,更有勇氣,而且可以讓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條學習的路徑,積累一些自學的方法.

2.及時複習的習慣

據研究證明,人的記憶分三個階段: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上課時認真聽課就是把知識從人的大腦中由瞬時記憶變成短時記憶,及時複習可以使知識從短時記憶轉化時長時記憶.

3.主動識字的習慣

對大多數孩子來說,學習的最大困難是識字,而大量、機械的識字不但枯燥乏味,還會使孩子失去學習語文的信心.多采用兒童詩識字、韻語識字、詞串識字、閱讀識字等途徑,能為學生識字提供多樣的語境,有利於激發孩子主動識字的願望.

4.經常閱讀的習慣

當孩子有閱讀的願望時,家長和老師要及時抓住這個時機,儘可能提供一些適合孩子閱讀的材料,如兒歌、童謠、童話、故事及淺顯的五言古詩,也可以是幼兒園已學歌曲的歌詞、民歌、民謠和一些外國的優秀兒童作品、中國的《三字經》等.選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讓"閱讀"成為"悅讀".

5.口語交際的習慣

家長或老師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要有"教育"的覺悟和意識,引導孩子用普通話交談,說規範的語言,培養孩子準確把握語言的能力.

6.善於提問的習慣

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輔導孩子學習時,多啟發鼓勵孩子提出問題.對孩子的提問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給予鼓勵,逐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不能著急.

7.規範書寫的習慣

儘管電腦日益普及,但硬筆書寫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傳遞資訊和知識的技能,寫一手好字或者寫一手規範的漢字仍是一個優秀人才應具備的素質之一.在幫助孩子養成認真寫字的問題上,家長要有書寫意識,一方面強調寫字姿勢,握筆姿勢,另一方面滲透一些必要的書寫知識,如字的基本構成、間架結構、佔格問題等.因為兒童容易受暗示的影響,所以書桌整理得越乾淨,越能靜下心寫好字,減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錯字、別字、漏字等現象.

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有哪些

4樓:匿名使用者

1、行動不粗魯,言語不粗俗。

「語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做為一名現代家長,在孩子的教養過程中,應注意教育他學會禮貌用語,比如正確地稱呼大人,對別人說「謝謝、請、對不起」等禮貌用語。還有一種情況,孩子說話雖然不帶髒字,但說話的態度不好,語氣急躁甚至嚴厲。

因此家長在教養過程中,要讓孩子學會說話和氣、舉止文雅、活潑大方,形成待人誠懇、落落大方的良好習慣。

2、不亂翻亂拿別人的東西。

有一些小學的老師曾經在聊天中提及,自己班裡有些孩子會有亂翻別人東西的習慣,同學的書包、課本、老師講臺上的作業本經常被翻得很亂,甚至錢包也會不翼而飛,多次教育總是無效。

這便是習慣成自然的緣故。當孩子第一次亂翻家長東西的時候,家長就要及時制止並進行教導,即便他當時只有兩三歲。每一個行為習慣都是日積月累的過程,經常亂翻家人的東西成為了習慣,日後就很難再改了。

3、用完東西放回原處。

很多家長都會抱怨,自家孩子總是把書和玩具扔得到處都是,家裡顯得特別凌亂,每天都要不停地收拾。

生活細節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管理能力,對自己物品的管理,讓自己生活的環境整潔有序,這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具有重要意義。所以,要讓孩子從小養成做事有頭有尾的好習慣。

4、先到先得原則。

對於學齡前孩子而言,小朋友之間的相處就是他們最大的交際活動。在這個活動過程中,他們會遇到很多相同的愛好,比如幼兒園的同一款玩具、書店的同一本圖書、遊樂場的同一架鞦韆。

讓孩子明白誰先拿到誰先玩兒的原則,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秩序感,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並逐步建構起自律的品質和智慧。對於孩子而言,規則保障了他最大的自由;對於未來的社會而言,他們將會是社會秩序的自覺維護者和執行者。

5、不打斷別人的話。

打斷別人說話是一種非常無禮的行為,不管是誰,自己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人一嘴插進來,這種感覺都不會太好。

作為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傾聽和表達的一個平衡點,要讓孩子明白,當他想要表達意見的時候,最好先讓別人把話說完。這樣既是做人的基本禮貌,也是讓別人認真聽他說話的關鍵。

6、做錯事情要道歉。

孩子犯錯後,家長不可聽之任之,要讓孩子明白,勇於承擔責任的孩子才是受歡迎的。

很多學齡前的孩子不會道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懂得是非觀念,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家長應耐心告訴孩子為什麼錯了、錯在**、需要如何做才是正確的。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道歉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但孩子有可能因為害怕承擔後果而不敢承認錯誤,這時候,家長應鼓勵孩子知錯就改,給予孩子安全感,避免讓孩子對道歉產生畏懼感。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呢

一 循循善誘,向幼兒提出明確而嚴格的要求。二 不斷鼓勵,讓幼兒在練習中慢慢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三 注意矯正幼兒任何一點細小行為的錯誤 四 通過遊戲活動,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五 老師以身作則,做幼兒表率 六 家園配合,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循循善誘,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作為老師要明確不同年...

如何培養中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如何培養中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高中生,如何培養做作業的良好習慣 如何培養中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立足課堂,面向全體,有機滲透學習習慣的培養。2.優化環境,家校同步,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3.以學生為本,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如何培養初中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如何培養中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中學是學習成長非常關鍵的 如何培...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用事實激勵,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自己的體驗,或者一些和行為習慣相關的比較典型的故事,激發兒童努力養成好習慣的熱情 對年齡小的兒童可以少講點,對年齡大的兒童可以多講點。想要培養孩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我比較看重的就是家長的示範引領為要。我們家裡就是做什麼事情都是我在做示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