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峰的南極探險

2021-03-05 09:19:21 字數 5521 閱讀 6246

1樓:鰲擲鯨呿

中國科學考察站 長城站

2023年2月 在南極南設得蘭群島的喬治王島南端建立我國首個南極科考站———長城站。

建 於:2023年12月31日開建,1985 年 2月20日建成

位 於:南極洲西南,喬治王島南部(南緯62°12′59″、西經58°57′52″,不在南極圈內)。該地距離北京距離17501.949千米,與北京的方位每為170°38′27″。

大 小:站區南北長2千米,東西寬1.26千米,佔地面積 2.52平方千米,平均海拔高度10米。

中國南極長城站是中國在南極建立的第一個科學考察站.中國為對南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而在南極洲設立的常年性科學考察站。位於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的喬治王島西部的菲爾德斯半島上,東臨麥克斯維爾灣中的小海灣——長城灣,灣闊水深,進出方便,背依終年積雪的山坡,水源充足。

長城站自建站以來,經過

三、五、十三次隊擴建,現已初具規模,有各種建築25座,建築總面積達4200平方米。其中包括辦公棟、宿舍棟、醫務文體棟、氣象棟、通訊棟和科研棟等7座主體房屋,還有若干棟科學用房,如固體潮觀測室、 **觀測室、地磁絕對值觀測室、高空大氣物理觀測室、衛星多普勒觀測室、地磁探測室等,以及其他用房,如車庫、工具庫、木工間,冷藏室和蔬菜庫等。

長城站是座小小的科研城,科研人員不僅在這裡可以從事氣象觀測、固體潮觀測、衛星多普勒觀測、**觀測、地磁絕對值觀測,高空大氣物理觀測等,還可在生物實驗室、無線電波傳播實驗室、地質實驗室、地貌和第四紀地質實驗室、地球物理實驗室和微機房裡進行綜合研究、實驗、分析和資料處理。

中國南極考察隊員在長城站全年開展氣象學、電離層、高層大氣物理學、地磁和**等專案的常規觀測。在每年的南極夏季期間,除常規觀測外,還進行包括地質學、地貌學、地球物理學、冰川學、生物學、環境科學、 人體醫學和海洋科學的現場科學考察工作。

中山站2023年2月 在東南極大陸伊麗莎白公主地的拉斯曼丘陵地區建立了我國第二個南極科考站———中山站。

中國南極中山站,是中國第二個南極考察站,建立於2023年2月。經過20多年的擴建,建築面積達到5800平方米。2002-2023年,中鐵建工南極施工隊連續8次參加中國南極科考站的建設工作,先後負責中山站和長城站的拆除任務,以及永久性科考站中山站和長城站的建設任務,為中國南極科考工作提供了強大的後勤保障作用。

2023年11月11日,中國科考船「雪龍」號從深圳起航遠赴南極,開始我國第27次南極科學考察,此行將完成中國南極「十五」能力建設中山站改造專案收尾工作。

中國南極「十五」能力建設中山站、長城站改造專案,總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包括綜合樓、車庫、綜合庫、空間物理觀測棟、連廊、廢物處理棟、汙水處理棟、鍋爐房、高頻雷達機房、室外總體和油罐基礎等建築單體30餘棟;其中,中山站改造專案共完成鋼結構安裝437噸,高強螺栓安裝11836套,彩鋼板安裝11260.8平方米,預製混凝土構件安裝185.97立方米,現澆混1306.

48立方米,室外保溫管道安裝700多米。

崑崙站2023年1月27日,中國第25次南極科考隊在南極「冰蓋之巔」——冰穹a地區,建設中國第一個南極內陸科考站——崑崙站。

這是迄今為止人類在南極大陸海拔4000米以上地區建立的唯一一個科學考察站,這使我國南極科學考察活動

實現了從南極大陸邊緣向南極大陸腹地的歷史性跨越,它標誌著我國 在從極地考察大國向極地考察強國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關鍵一步,是我國極地考察工作者在人類探索極地的歷史上創造的一個新的奇蹟,也是我國南極考察歷史上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事件。

根據規劃,崑崙站的目標是建成可供15至20人夏季科考的度夏站,3至5年後,再逐步升級擴建為滿足科考人員越冬的常年站。 崑崙站的總設計師、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張翼博士告訴《中國新聞週刊》,此次設計的主體建築面積為348.56㎡,「儘管面積不大,但設施可謂一應俱全」。

張翼介紹說,整個建築按照功能分為住宿區、活動區和保障區,包括宿舍、醫務室、科學觀測、衛星通訊、廚房、浴室、廁所、汙水處理、發電機房、鍋爐房、製氧機房和庫房等。總的設計原則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既要滿足各種用途的需求,同時又要給駐站人員留出足夠的活動空間。 「冰穹a周圍方圓上千公里都是無人區,景觀也極其單調,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給人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

」張翼說,「在那裡,最大的挑戰是人的心理壓力,科研人員在科考站至少要待上2個月。因此,在房屋設計上,要儘可能彌補環境對人心理造成的影響。」 為此,考察站的室內設計與傢俱的選用多采用溫暖、豔麗的色彩;同時,在寸土寸金的崑崙站,張翼還「奢侈」地設計了一個近3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動室。

這個既可作為會議室、又能當餐廳的區域,在他看來,最重要的目的是給駐站人員一個足夠大的交流空間。「充分的交流能顯著地緩解人的孤獨感。」張翼相信,這個大活動室將成為科考隊員最常去的地方,「開會、用餐、聊天都可以」。

 在保證公共空間的同時,設計師也給每個駐站人員留出了基本的私密空間。在崑崙站,共設有10間宿舍,每間雖然不足5平方米,但只住兩個人,基本可以保證隊員之間不會互相干擾。 張翼說,這種宿舍有點類似於火車上的小包廂,也是上下鋪,但床更寬、更長,屋裡有專門的空間放行李,還有一張可摺疊的工作臺,「至少我住在裡面,會覺得舒適」。

 但這畢竟不是普通的火車包廂。比如,在每個床頭有一個供氧終端。科考隊員通過它,可以補充氧氣,緩解缺氧造成的不適。

位於南極最高點的冰穹a,含氧量僅有海平面的60%。 不僅如此,冰穹a的溫度非常低,即使夏季平均溫度也在-30℃左右,科考隊員在室外活動很容易疲勞。 為此,在淋浴之外,張翼還依照一位曾登頂冰穹a的科考隊員的建議,在浴室裡硬「擠」進了一隻浴桶,「它既可緩解疲勞,也能讓人迅速地恢復正常體溫,應該很管用。

」 第一次 2023年 中國第13次南極考察期間,8名考察隊員歷時13天,向冰穹a方向挺進了300公里。

第二次 2023年 中國第14次南極考察期間,8名考察隊員歷時17天,向冰穹a方向推進了464公里。

第三次 2023年 中國第15次南極考察期間,10名考察隊員進入冰穹a地區。

第四次 2023年 中國第18次南極考察期間,8名考察隊員在距中山站170公里處架設了1臺自動氣象站。

第五次 2023年 在中國第21次南極科學考察期間,13名考察隊員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到達冰穹a最高點。

第六次 2023年 北京時間1月12日14:45,17名中國南極科考隊員成功登上冰穹a,開展各項南極內陸冰蓋考察。

光著膀子攀登文森峰

南極當地時間12月27日17時28分至30分,北京時間12月28日凌晨4時28分至30分,「2003南美南極登山隊」成功登頂南極最高峰———海拔5140米文森峰。隨後,大家下撤到海拔4100米c2營地,酣然大睡 。

起床後,聽說「昨天」登頂的隊伍有兩支。一支是先於我們兩小時出發的德國隊———在漫無邊際的雪原上,我們曾一路追趕前面的德國隊。

這次登山裝備中,有一項裝備我沒有帶上,就是頭燈。因為這個季節南極正是極晝,沒有黑暗,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危險 。

在經過一個近70度的大冰坡時,寒冰矗立在我們面前。我們以「之」字隊形向上攀登。途中,風不大,太陽厲害,走走就汗流浹背了。

我熱得實在受不了了,就把一支胳膊露出來,將衣袖綁在腰上。王石也顧不得斯文,將一支衣袖解了下來。最滑稽的是,雖然熱得受不了,低溫卻令我半月未刮的鬍子掛上「霜條」,有點像狼狽的聖誕老人。

除了短暫的交流,隊員們攀登中一路無語。文森峰的峰頂是三個埡口,分別冒著三個山尖。我們上的是右面的山峰,它比其它兩面要高出幾十米。

2023年12月2日王勇峰和李致新攀登文森峰時,就錯把二峰當主峰了。有隊長和嚮導帶路,我們不會再像王隊當年一樣白白耗費體力了 。

悶著腦袋爬了7個鐘頭,大家幾乎同時登頂!峰頂的高山風很大,但是我們非常開心激動,紛紛各自單位的旗幟拍照、攝像,我當然不忘一展四川**報業集團·華西***的報旗。我每次到峰頂都要揀塊石頭作紀念,已收藏了乞力馬紮羅、麥金利、珠峰峰頂的石頭,這次,自然不忘揀上幾塊像綠玉般漂亮的文森綠石頭作紀念。

c2下起小雪,天氣開始變壞,我們都為提前登頂的英明抉擇而竊喜。大家在帳篷裡圍作一團,討論的是,明天,我們下撤到大本營返回蓬塔阿雷納斯後,究竟吃羊排呢還是吃中國餃子……

攀登文森峰日程表

2023年12月9日 北京誓師,劉建宣佈代表本報衝擊七大洲最高峰

2023年12月16日北京出征,經巴黎轉機抵達智利

2023年12月18日抵達智利最南端城市蓬塔阿雷納斯

2023年12月19日簽署「生死狀」

2023年12月23日抵達南極文森峰地區

2023年12月25日海拔2600米c1營地

2023年12月27日海拔4100米突擊營地

2023年12月28日海拔5140米文森峰頂 2023年11月26日,中國南極礦產所副研究員金慶民,在南極考察中,勝利地登上了南極最高峰--文森峰,成為我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赴南極考察登上文森峰的女科學家,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金慶民,2023年生,湖南省酃縣人。

2023年以優異的學習成績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她在畢業分配第一志願欄內,一連填寫了6個新疆。從此,新疆地質隊有了一名女隊員。

2023年10月至2023年5月,金慶民參加了我國第三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在歷時50余天的海上航行中,雖然她暈船,仍處處關心別人,主動承擔義務廣播工作。她在南極喬治王島中國長城站工作了77天,除參加搬運器材外,還和同志們一道完成了菲爾德斯半島南部地區1:

1萬地質填圖。回國後,建立了燦巖系的地層層序,劃分出拉班系和鈣鹼系列兩類岩石,獲得了燦巖地質體向赤道遊移2度的資料,還完成了燦造岩礦物,冰雪的氫氧同位素的研究。以金慶民為主撰寫的兩篇**,已被召開的南極國際會議採用。

2023年11月25日至12月5日,歷時10天,金慶民做為我國唯一的女性,參加由中國、美國雙方聯合舉辦的攀登南極最高峰--文森峰的登山科學考察。文森峰位於西南極地高原的埃爾斯沃斯山地區的北部,地勢極端險惡,氣候變幻莫測,被人們稱為死亡之地。至今仍是地質學研究的空白區。

在金慶民之前,全世界沒有一名女性踏上這塊神祕的土地--文森峰。

中方的三名代表是:國家優秀的登山隊員李致新、金永峰和48歲的金慶民。在登機出發之前,一位飛行員走過來,向中方每個人交了一份檔案。

金慶民接過一看,是份照會。寫的是:美國**非常支援中國到南極探險考察,但鑑於此次去處險惡,恐有不測。

本**對你們中國人員的生命概不負責。並要求只有在此照會上籤上自己的名字,方可登機。這是一份生死合同,金慶民略有思索後第一個在照會上寫上金慶民三個大字。

2023年11月26日,金慶民乘坐的飛機於凌晨1時打破了南極腹地的沉寂,降落在文森峰的腳下。這時金慶民才感到南極確實是另一個世界,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帶,最低溫度零下88度,是地球上唯一沒有人居住的地方。這裡沒有飛鳥,也沒有樹木和小草。

沒有活著的動植物,這確實是名符其實的死亡之地。金慶民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 。

當天,金慶民同另外兩名男同志開始向文森峰進軍。決定搶在氣候多變之前儘快登頂。金慶民為了不讓另兩名男隊員照顧自己,完成各自的探險考察任務,她斷然與另兩名隊員分手。

單槍匹馬完成自己的考察任務。麥克·登,走到金慶民面前說:你知道,你一個人單獨考察意味著什麼?

萬一你的帳篷被颳走怎麼辦?萬一你掉進了冰縫怎麼辦?萬一你在上山時來了暴風雪怎麼辦?

金慶民回答說:我有28年的野外工作經驗,請你們放心吧!她每天在高差達400米的雪峰、冰川上艱難地行走,連續工作十幾小時。

4天中在長達10公里,寬7公里的70㎞²的範圍內,獨自一人了探險考察。共測繪了5條地質剖面,採集了40公斤巖礦標本及古地磁標本,對文森峰古生代變質岩的地層層序、巖情特徵、含礦性等進行了概略瞭解。別說金慶民一人在這70㎞²的南極茫茫冰海中考察,就是在國內的70㎞²的田野上一個人走路,也會有幾分擔心。

可見,金慶民為了探險考察有多麼大的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