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最在出現龍的記載是在什麼時候

2021-03-05 09:17:07 字數 6404 閱讀 2864

1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上關於龍的記載

根據傳說中,龍常出現在大海和江河或翻飛在空中,以下有一些古今目擊龍的出現的資料: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出現在武陽赤水,逗留九天後離去,當時曾為此建廟立碑。

東晉永和元年(西元345年)四月,有一黑一白兩條龍,出現在龍山。燕王慕榮皝親率朝臣,在距離龍二百多步的地方,舉行了祭祀活動。

明清時期的地方誌中,還不時發現有關龍的記錄。據《臨安府志》記載,崇禎四年(西元2023年)雲南石屏縣東南的異龍湖中發現巨龍,「須爪鱗甲畢露,大數圍,長數十丈」龍山和異龍湖中出現龍,可能不止一次。不然它不會有「龍山」和「異龍湖」之稱 !

《唐年補錄》記載,唐鹹通末年某日,有青龍墜在桐城縣境內,因喉部有傷,當場死去。龍全長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佔一半。尾呈扁平狀。

它的鱗片跟魚差不多,頭上有雙角,口須長達兩丈,腹下有足,足上有紅膜。

郎瑛《七修類稿》記載,明代成化末年某日,廣東新會縣海灘上墜落一條龍,被漁民活活打死。此龍約一人高,身長數十丈,酷似畫中龍,只有腹部呈紅色。

南宋紹興三十二年(西元2023年),太白湖邊發現一條龍,巨鱗長鬚,腹白背青,背上有鰭,頭上聳起高高的雙角,在幾裡之外都能聞到腥味。當地群眾用席子遮蓋它的身體,官府還派人親自祭祀。一夜雷雨過後,龍消失了。

它臥過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溝。

《永平府志》記載,道光十九年(西元2023年)夏天,有龍降落在灤河下游的樂亭縣境內,蠅蚋遍體。當地群眾為它搭棚以遮蔽陽光,並不斷用水潑灑它的身體。三天後,在-場大雷雨中,龍離開了原地。

西元2023年8月,松花江南沿的扶余縣陳家圍子村後,數百人圍觀一條趴在沙灘上的黑龍。據仍然健在的目擊者任殿元說,該龍長約20多公尺。這個動物外形像四腳蛇,臉形和畫上的龍差不多,長著七八根又粗又硬的長鬚,身子的前半部分直徑約一公尺多。

四個爪子深深扎進沙灘裡。它全身都是鱗片,形狀像鱷魚鱗。任殿元至今仍滿腹疑團,那條巨型動物為什麼長得那麼像畫上的龍?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龍形圖案來自於2023年前的興隆窪文化查海遺址(興隆窪文化因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的發掘而得名,敖漢旗緊鄰遼寧省,查海遺址在遼寧阜新縣)發現了一條長約19.7米、用紅褐色石塊堆砌、擺放的龍。興隆窪文化的這條龍的發現,把中國人崇龍的歷史上推到了2023年前。在早期,古人對大多自然現象無法做出合理解釋,於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圖騰具備風雨雷電那樣的力量,群山那樣的雄姿,像魚一樣能在水中游弋,像鳥一樣可以在天空飛翔。

因此許多動物的特點都集中在龍身上,龍漸漸成了"九不像"(具有九種動物的特徵)的樣子,這種複合結構,意味著龍是萬獸之首,萬能之神。

3樓:匿名使用者

龍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早期,距離今天的時間不會少於八千年。這個時期,原始先民已不單純地、被動地依靠上天的賞賜了,他們把獵獲的野馬野牛野豬等等畜養起來;也不單單吃那些是採拾得來的野果了,而是有選擇地種植穀物以求收穫。他們能夠熟練地取火用火,學會了用木頭搭簡單的房子,開始磨製石器、骨器,手工製作陶器,逐漸定居下來,從事生產活動了。

生產活動使人們同大自然的接觸越來越寬泛,自然界作為人之外的不可思議的力量對人們精神世界的撞擊也越來越大。 為什麼魚類穿遊不居,灣鱷聲形俱厲,蛇類陰森恐怖,蜥蜴形色怪異?為什麼雲團滾滾,電光閃閃,雷聲隆隆,大雨傾盆?

為什麼海浪翻卷,虹貫長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這些動物的行為和變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對古人來說,是無法科學解釋的。 他們模糊地猜測到,應當有那麼一個力大無窮的,與「水」相關的「神物」主宰著指揮著操縱著管理著這些動物和天象,像一個氏族必有一個頭領那樣;或者說,這些動物和自然天象是這個「神物」的品性體現,像人要說話,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罵一樣。

龍,作為一種崇拜現象,一種對不可思議的自然力的一種「理解」,也就從這個時候起,開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出土的「龍形堆塑」,為我們的「時間定位」提供著證據。查海遺址屬「前紅山文化」遺存,距今約2023年。

「龍形堆塑」位於這個原始村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內,由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石塊堆塑而成。龍全長近20米,寬近兩米,揚首張口,彎腰弓背,尾部若隱若現。這條石龍,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

(有文章稱,山西省吉縣柿子灘石崖上有一幅距今達一萬年的魚尾鹿龍巖畫,當是龍的最早的雛形。這幅巖畫未見發表,其面目如何,還不得而知。)接下來還有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出土的距今達七八千年的陶器龍紋,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出土的距今達七千年的彩陶細頸瓶龍紋,河南濮陽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龍紋等。

龍的模糊集合過程的起點在新石器時代,經過商、周至戰國時期的長足發展,到秦漢時便基本成形了。這個「基本」有兩個意思,一是說構成龍的框架、要素、樣式,秦漢時都基本具備了;二是說龍是一個開放的、不斷納新的系統,它並不滿足秦漢時的基本成形,之後的歷朝歷代,直到今天,還都在不斷地加減、變衍和發展。

4樓:匿名使用者

有人的時候就開始了,希望採納謝謝

中國歷史有文字記載是在什麼時候?

5樓:五子棋盤

同學,你好!你問的比較含糊,我找了幾項資料整合了一下不知是不是你想要的:

1.一般認為有文字的中國歷史從晚商開始。而且甲骨文已經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就是說在此之前文字肯定存在了很長時間,應該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

夏代以前的一些遺存中發現很很多疑似象形文字的符號,但是一直以來還沒有得到解讀,並且中國人認為有夏朝,外國史學家並不承認,因為到目前為止找不到能證明夏朝存在的證據。

2.公元前841年發生在西周首都鎬京的國人暴動,又稱彘之亂然後實行「共和」。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有文字紀年的確切年代。

中國歷史最在出現龍的記載是在什麼時候?

6樓:英淑英鄢溪

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龍形圖案來自於2023年前的興隆窪文

化查海遺址(興隆窪文化因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的發掘而得名,敖漢旗緊鄰遼寧省,查海遺址在遼寧阜新縣)發現了一條長約19.7米、用紅褐色石塊堆砌、擺放的龍。興隆窪文化的這條龍的發現,把中國人崇龍的歷史上推到了2023年前。在早期,古人對大多自然現象無法做出合理解釋,於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圖騰具備風雨雷電那樣的力量,群山那樣的雄姿,像魚一樣能在水中游弋,像鳥一樣可以在天空飛翔。

因此許多動物的特點都集中在龍身上,龍漸漸成了"九不像"(具有九種動物的特徵)的樣子,這種複合結構,意味著龍是萬獸之首,萬能之神。

7樓:繁振英成畫

歷史上關於龍的記載

根據傳說中,龍常出現在大海和江河或翻飛在空中,以下有一些古今目擊龍的出現的資料: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出現在武陽赤水,逗留九天後離去,當時曾為此建廟立碑。

東晉永和元年(西元345年)四月,有一黑一白兩條龍,出現在龍山。燕王慕榮皝親率朝臣,在距離龍二百多步的地方,舉行了祭祀活動。

明清時期的地方誌中,還不時發現有關龍的記錄。據《臨安府志》記載,崇禎四年(西元2023年)雲南石屏縣東南的異龍湖中發現巨龍,「須爪鱗甲畢露,大數圍,長數十丈」龍山和異龍湖中出現龍,可能不止一次。不然它不會有「龍山」和「異龍湖」之稱

!《唐年補錄》記載,唐鹹通末年某日,有青龍墜在桐城縣境內,因喉部有傷,當場死去。龍全長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佔一半。

尾呈扁平狀。它的鱗片跟魚差不多,頭上有雙角,口須長達兩丈,腹下有足,足上有紅膜。

郎瑛《七修類稿》記載,明代成化末年某日,廣東新會縣海灘上墜落一條龍,被漁民活活打死。此龍約一人高,身長數十丈,酷似畫中龍,只有腹部呈紅色。

南宋紹興三十二年(西元2023年),太白湖邊發現一條龍,巨鱗長鬚,腹白背青,背上有鰭,頭上聳起高高的雙角,在幾裡之外都能聞到腥味。當地群眾用席子遮蓋它的身體,官府還派人親自祭祀。一夜雷雨過後,龍消失了。

它臥過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溝。

《永平府志》記載,道光十九年(西元2023年)夏天,有龍降落在灤河下游的樂亭縣境內,蠅蚋遍體。當地群眾為它搭棚以遮蔽陽光,並不斷用水潑灑它的身體。三天後,在-場大雷雨中,龍離開了原地。

西元2023年8月,松花江南沿的扶余縣陳家圍子村後,數百人圍觀一條趴在沙灘上的黑龍。據仍然健在的目擊者任殿元說,該龍長約20多公尺。這個動物外形像四腳蛇,臉形和畫上的龍差不多,長著七八根又粗又硬的長鬚,身子的前半部分直徑約一公尺多。

四個爪子深深扎進沙灘裡。它全身都是鱗片,形狀像鱷魚鱗。任殿元至今仍滿腹疑團,那條巨型動物為什麼長得那麼像畫上的龍?

請問,中國最早關於龍的記載是在**~!?

8樓:匿名使用者

龍最早出現在2023年前的一座原始社會的墓葬中,現在陳列於河南省濮陽市博物館裡,這是一條用貝殼砌成的龍,它造型粗獷,樣子像是蜥蜴,沒有豔麗的顏色,考古學家稱它為「中華第一龍」。

在早期,古人對大多自然現象無法做出合理解釋,於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圖騰具備風雨雷電那樣的力量,群山打了那樣的雄姿,像魚一樣能在水中游弋,像鳥一樣可以在天空飛翔。因此許多動物的特點都集中在龍身上,龍漸漸成了:駱頭,蛇脖,鹿角,龜眼,魚鱗,虎掌,鷹爪,牛耳的樣子。

這種複合結構,意味著龍是萬獸之獸,萬能之獸,萬能之神。

特別注意,龍只有五根手指,有四根手指的就不是龍,而是蜥蜴鱷魚之類的動物。

龍作為華夏先民的圖騰,起初不過是剛剛採自荒山的一塊毛石,粗礦而簡陋。在歷史老人的手中,它被不斷裁切、琢磨。商周予它威武,漢唐給它大度;龍在魏晉如竹林七賢,仙風道骨;在遼金則如草原野馬,恣肆奔騰,帝王貴胄使它至貴至尊,民間百姓讓它入鄉隨俗。

古籍記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說為細長有四足,馬首蛇尾。一說為身披鱗甲,頭有須角,五爪。

《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其名殊多,有鱗者謂蛟龍,有翼者稱應龍,有角者名螭龍,無角名虯。小者名蛟,大者稱龍。

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在神話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龍王),在民間是祥瑞象徵,在古時則是帝王統治的化身。

《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唐玄宗時,詘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

宋徽宗大觀二年(2023年)詘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202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

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南海敖欽、西海敖閏、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

龍王神誕之日,各種文獻記載和各地民間傳說均有差異。舊時專門供奉龍王之廟宇幾乎與城隍、土地之廟宇同樣普遍。每逢風雨失調,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時,民眾都要到龍王廟燒香祈願,以求龍王治水,風調雨順。

考古專家認為,早期的龍就是一種頭上帶角的蛇,是一種純粹的爬行動物;而有些人則認為,龍最初形成地,龍頭很像豬,龍身則與蛇身相同;還有人指出,龍是由鱷魚蛻變而成的。

關於龍的起源,在經歷了長期的研究和考證,人們終於取得了一個較為一致的共識:龍是多種動物的綜合體,是原始社會形成的一種圖騰崇拜的標誌。

龍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早期,距離今天的時間不會少於八千年。這個時期,原始先民已不單純地、被動地依靠上天的賞賜了,他們把獵獲的野馬野牛野豬等等畜養起來;也不單單吃那些是採拾得來的野果了,而是有選擇地種植穀物以求收穫。他們能夠熟練地取火用火,學會了用木頭搭簡單的房子,開始磨製石器、骨器,手工製作陶器,逐漸定居下來,從事生產活動了。

生產活動使人們同大自然的接觸越來越寬泛,自然界作為人之外的不可思議的力量對人們精神世界的撞擊也越來越大。

為什麼魚類穿遊不居,灣鱷聲形俱厲,蛇類陰森恐怖,蜥蜴形色怪異?為什麼雲團滾滾,電光閃閃,雷聲隆隆,大雨傾盆?為什麼海浪翻卷,虹貫長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

……這些動物的行為和變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對古人來說,是無法科學解釋的。

他們模糊地猜測到,應當有那麼一個力大無窮的,與「水」相關的「神物」主宰著指揮著、操縱著、管理著這些動物和天象,像一個氏族必有一個頭領那樣;或者說,這些動物和自然天象是這個「神物」的品性體現,像人要說話,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罵一樣。

龍,作為一種崇拜現象,一種對不可思議的自然力的一種「理解」,也就從這個時候起,開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出土的「龍形堆塑」,為我們的「時間定位」提供著證據。查海遺址屬「前紅山文化」遺存,距今約2023年。「龍形堆塑」位於這個原始村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內,由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石塊堆塑而成。

龍全長近20米,寬近兩米,揚首張口,彎腰弓背,尾部若隱若現。這條石龍,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有文章稱,山西省吉縣柿子灘石崖上有一幅距今達一萬年的魚尾鹿龍巖畫,當是龍的最早的雛形。

這幅巖畫未見發表,其面目如何,還不得而知。)接下來還有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出土的距今達七八千年的陶器龍紋,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出土的距今達七千年的彩陶細頸瓶龍紋,河南濮陽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龍紋等。

龍的模糊集合過程的起點在新石器時代,經過商、周至戰國時期的長足發展,到秦漢時便基本成形了。這個「基本」有兩個意思,一是說構成龍的框架、要素、樣式,秦漢時都基本具備了;二是說龍是一個開放的、不斷納新的系統,它並不滿足秦漢時的基本成形,之後的歷朝歷代,直到今天,還都在不斷地加減、變衍和發展。

龍的雛型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已萌芽,是以夏族圖騰為主體虛擬的想象物。古人對它有種種解釋。有說[tng]蛇沒有腳而能飛(見《荀子

在美國曆史教材中,又是如何記載中國歷史的

對於歷史,我們從小就開始接觸,先是大人們以口述的方式而進行的總括引導,其次就是從初中開始一直陪伴我們走過高中甚至大學的歷史課。從中國的古代文明經過層層江山易主直至現代文明,我們在這個學習的道路上不知重複了多少個回合,其中的繁榮衰敗,跌宕起伏,我們都已文字的方式把它看的明明白白。而我們學到和看到的都是...

中國歷史上犯罪最少是哪個朝代中國歷史上最精彩的朝代是哪個朝代?

關於這個問題說法很多,有說夏朝的,有說晉朝的,還有說西漢初年的,經查證,認為三國後期人口最少,公元265年,三國加在一起人口總計才767萬,也就是當年,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逼曹奐禪位於他,改國號晉,史稱晉武帝。當時的人口少於到元初1274年的887萬。五胡十六國時期,當時北方漢人十不存一,南方也只有約...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偉人可能是誰,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十個偉人可能是誰

前三 李世民 開創了貞觀之治 漢武帝劉徹 使西漢王朝在統治 經濟 軍事和思想上實現大一統 秦始皇 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 集權封建國家 單指古代史 近現代涉及政治問題,不好說 1 李世民 2 鐵木真 3 努爾哈赤 4 孔丘 5 武則天 6 鄭和 7 嬴政 8 劉徹 9 耶律阿保機 10 岳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