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鳳凰臺,李白。一詩表達詩人怎樣的感情

2021-03-05 09:17:03 字數 5081 閱讀 1085

1樓:相遇在人海

律詩分為四聯: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

首聯就是第一句。頷聯就是律詩第二句,一般要求對仗。

答:開頭兩句李白以鳳凰臺的傳說起筆落墨,用以表達對時空變幻的感嘆!李白年輕時第一次來到黃鶴樓,站在樓上看長江遠景,心潮澎湃,即刻詩性大發。

怎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心頭」。儘管如此,李白始終沒有忘記這件事,也沒有忘記《黃鶴樓》這首詩。後來,李白登金陵鳳凰臺時,用崔顥這首詩的韻律寫下了《登金陵鳳凰臺》。

金陵為六朝古都。詩人登上鳳凰臺,觀賞壯美的長江,憑弔歷史、感慨當今,所有的人都會成為匆匆的歷史過客,惟有眼前的自然美景是永恆不變的。全詩將歷史與現實、自然的景與個人的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一氣呵成,抒發了有志難酬的感慨。

其頸聯氣勢磅礴、構思巧妙、對仗精工,佳句天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一詩,以其曠達高遠與略帶黯淡色彩的吟詠,成為文學史上獨特的鳳凰詠歎調

2樓:在煙幹辰

以登臨鳳凰臺時的所見所感而起興唱嘆,把天荒地老的歷史變遷與悠遠飄忽的傳說故事結合起來攄志言情,用以表達深沉的歷史感喟與清醒的現實思索。表達了世人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尤為深遠的思想感情。

《登金陵鳳凰臺》

唐代: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譯文: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來悠遊,鳳去臺空只有江水依舊東流。吳宮鮮花芳草埋著荒涼小徑,晉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雲霧中隱現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鷺洲分成兩條河流。總有奸臣當道猶如浮雲遮日,長安望不見心中鬱悶長懷愁。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登金陵鳳凰臺》是李白集中為數不多的七言律詩之一。此詩一說是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作者奉命「賜金還山」,被排擠離開長安,南遊金陵時所作。

一說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後所作;也有人稱是李白遊覽黃鶴樓,並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後寫的,是想與崔顥的《黃鶴樓》爭勝。

《登金陵鳳凰臺》是唐代的律詩中膾炙人口的傑作。開頭兩句寫鳳凰臺的傳說,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覺得重複,音節流轉明快,極其優美。「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於此山,乃築臺,山和臺也由此得名。

在封建時代,鳳凰是一種祥瑞。當年鳳凰來遊象徵著王朝的興盛;而「如今」鳳去臺空,就連六朝的繁華也一去不復返了,只有長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著,大自然才是永恆的存在。

登金陵鳳凰臺,李白.一詩表達詩人怎樣的感情

3樓:life無明小魚

以登臨鳳凰臺時的所見所感而起興唱嘆,把天荒地老的歷史變遷與悠遠飄忽的傳說故事結合起來攄志言情,用以表達深沉的歷史感喟與清醒的現實思索。表達了世人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尤為深遠的思想感情。

《登金陵鳳凰臺》

唐代: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譯文: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來悠遊,鳳去臺空只有江水依舊東流。吳宮鮮花芳草埋著荒涼小徑,晉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雲霧中隱現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鷺洲分成兩條河流。總有奸臣當道猶如浮雲遮日,長安望不見心中鬱悶長懷愁。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登金陵鳳凰臺》是李白集中為數不多的七言律詩之一。此詩一說是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作者奉命「賜金還山」,被排擠離開長安,南遊金陵時所作。

一說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後所作;也有人稱是李白遊覽黃鶴樓,並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後寫的,是想與崔顥的《黃鶴樓》爭勝。

《登金陵鳳凰臺》是唐代的律詩中膾炙人口的傑作。開頭兩句寫鳳凰臺的傳說,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覺得重複,音節流轉明快,極其優美。「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於此山,乃築臺,山和臺也由此得名。

在封建時代,鳳凰是一種祥瑞。當年鳳凰來遊象徵著王朝的興盛;而「如今」鳳去臺空,就連六朝的繁華也一去不復返了,只有長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著,大自然才是永恆的存在。

4樓:博學的小灰灰

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而創作的懷古抒情之作.以登臨鳳凰臺時的所見所感而起興唱嘆,把天荒地老的歷史變遷與悠遠飄忽的傳說故事結合起來攄志言情,用以表達深沉的歷史感喟與清醒的現實思索.

5樓:相遇在人海

律詩分為四聯: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

首聯就是第一句。頷聯就是律詩第二句,一般要求對仗。

答:開頭兩句李白以鳳凰臺的傳說起筆落墨,用以表達對時空變幻的感嘆!李白年輕時第一次來到黃鶴樓,站在樓上看長江遠景,心潮澎湃,即刻詩性大發。

怎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心頭」。儘管如此,李白始終沒有忘記這件事,也沒有忘記《黃鶴樓》這首詩。後來,李白登金陵鳳凰臺時,用崔顥這首詩的韻律寫下了《登金陵鳳凰臺》。

金陵為六朝古都。詩人登上鳳凰臺,觀賞壯美的長江,憑弔歷史、感慨當今,所有的人都會成為匆匆的歷史過客,惟有眼前的自然美景是永恆不變的。全詩將歷史與現實、自然的景與個人的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一氣呵成,抒發了有志難酬的感慨。

其頸聯氣勢磅礴、構思巧妙、對仗精工,佳句天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一詩,以其曠達高遠與略帶黯淡色彩的吟詠,成為文學史上獨特的鳳凰詠歎調

登金陵鳳凰臺尾聯表達作者什麼情感

6樓:b知道專業戶

這裡的「浮雲蔽日 」,是指朝中奸佞當道 。 「長安」指朝廷 ,「長安不見 」是指自己

遠離朝廷 ,不被重用,所以才使人無限的憂愁。面向唐都長安現實,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圍,自身報國無門,十分沉痛。寄寓愛君之忱,抒發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尤為深遠。

7樓:步旺詩素

詩的第一句點題。「鳳凰臺上鳳凰遊」,很自然地將鳳凰臺的得名點了出來,起句自然飄逸。而接著的一句,卻是那樣的無限感慨:「鳳去臺空江自流」!一個「

自」字,道出了多少歷史興亡的喟嘆。這裡的「鳳凰」,一語雙關,既點明瞭鳳凰臺的由來,又有人世的滄桑蘊含其中。韻致高逸,寄慨遙深。

接著的三、四兩句承上,以「吳宮」、「晉代」一聯,概指了鳳凰臺作為六朝故都所見證的歷史興亡。語言平緩而對仗精工,寄寓著無限的悲涼。「吳宮花草」,表現昔日吳王的苑囿的似錦繁華和如今的湮沒幽徑。

「晉代衣冠」,是表現當年東晉的豪門權貴,是何等的榮耀,如今他們的孤冢卻散落在荒煙蔓草之中。

這一聯浸透了無限的淒涼。

登金陵鳳凰臺中的愁表現了詩人什麼的感慨

8樓:胡火林

《登金陵鳳凰臺》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極少寫律詩,而他的這首詩,卻是唐代律詩中膾炙人口的傑作。詩雖屬詠古蹟,然而字裡行間隱寓著傷時的感慨。開頭兩句寫鳳凰臺的傳說,點明瞭鳳去臺空,六朝繁華,一去不返。

三、四句就「鳳凰臺」進一步發揮,東吳、東晉的一代風流也進入墳墓,灰飛煙滅。

五、六句寫大自然的壯美。對仗工整,氣象萬千。最後兩句,面向唐都長安現實,暗示皇帝被*邪包圍,自身報國無門,十分沉痛。

此詩與崔顥《登黃鶴樓》相較,可謂「工力悉敵」。其中二聯,雖是感事寫景,意義比之崔詩中二聯深刻得多。結句寄寓愛君之忱,抒發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尤為深遠。

但李詩就氣魄而言,卻遠不及崔詩的巨集偉。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兩句有深刻的寓意:「浮雲」喻奸佞小人,「日」喻指皇帝。

詩句暗示皇帝已經被奸佞所包圍,朝政已經腐敗。這兩句詩還表達了詩人報國無門的沉痛心情。

《登金陵鳳凰臺》,是通過對金陵鳳凰臺的憑弔, 借景抒情,表達了詩人憂時傷世的心情,是他創作中

一篇著名的七言律詩。

詩的第一句點題。「鳳凰臺上鳳凰遊」,很自然地 將鳳凰臺的得名點了出來,起句自然飄逸。而接著的

一句,卻是那樣的無限感慨:「鳳去臺空江自流」!一 個「 自 」字,道出了多少歷史興亡的喟嘆。這裡的 「鳳凰

」,一語雙關,既點明瞭鳳凰臺的由來,又有 人世的滄桑蘊含其中。韻致高逸,寄慨遙深。

接著的三、四兩句承上,以「吳宮」、「晉代」一 聯 ,概指了鳳凰臺作為六朝故都所見證的歷史興亡。

語言平緩而對仗精工,寄寓著無限的悲涼 。「吳宮花 草 」,表現昔日吳王的苑囿的似錦繁華和如今的湮沒

幽徑。「晉代衣冠」,是表現當年東晉的豪門權貴,是 何等的榮耀,如今他們的孤冢卻散落在荒煙蔓草之中。 這一聯

,浸透了無限的淒涼。如今登臺,放眼望去,

那吳宮晉苑、六代繁華,早已看不見了,只有那歷盡滄桑的青山依舊,綠水長流。那遠處的三山,半落在

青天之外,雲霧繚繞;白鷺洲橫臥江心,使二水分流, 波濤洶湧,描繪出了悽迷的水闊山遙的景象。這無盡

的江山勝蹟,留下了多少歷史興亡故事,令人詠歎不 已,惆悵難忘。因此,接下去的最後一聯,詩人很自

然地回到眼前的現實,抒發了深沉的憂慮和關切:「總 為浮雲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這裡的「浮雲蔽 日

」,是指朝中奸佞當道 。「浮雲」比喻奸邪,「日」比喻君主。《古詩·行行重行行 》:「浮雲蔽白日,遊 子不顧返。

9樓:亦夢之城

1、表現了詩人報國無門的傷感。

2、全詩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3、註釋

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鳥來這裡遊憩,而今鳳凰鳥已經飛走了,只留下這座空臺,伴著江水,仍徑自東流不息。

當年華麗的吳王宮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沒在荒涼幽僻的小徑中,晉代的達官顯貴們,就算曾經有過輝煌的功業,如今也長眠於古墳裡了,早已化為一抔黃土。

我站在臺上,看著遠處的三山,依然聳立在青天之外,白鷺洲把秦淮河隔成兩條水道。

天上的浮雲隨風飄蕩,有時把太陽遮住,使我看不見長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憂愁。

4、創作背景

《登金陵鳳凰臺》是李白集中為數不多的七言律之一。此詩一說是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作者奉命「賜金還山」,被排擠離開長安,南遊金陵時所作;一說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後所作。「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於此山,乃築臺,山和臺也由此得名。

金陵鳳凰臺李白古詩注音,《登金陵鳳凰臺》(唐)李白的拼音是什麼?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登金陵鳳凰臺 唐 李白的拼音是什麼?登金陵鳳凰臺唐李白的拼音 登金陵鳳凰臺 唐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 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

分別概括登金陵鳳凰臺頸聯和頷聯的內容,並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怎

譯文古老的鳳凰臺曾有鳳凰翔集遨遊 鳳去臺空唯有長江流水日日依舊。東吳時代的宮苑雜草埋沒了幽徑 晉代的名門望族也都成古墓荒丘。高聳的三山有半截露出青天之外 白鷺洲把秦淮河分割成二派支流。只因為浮雲能夠遮蔽光輝的白日 登高不見長安城怎麼不使人發愁?2 編輯本段 作品鑑賞 該詩雖屬詠古蹟,然而字裡行間隱寓...

登幽州臺歌整首詩採用怎樣的表現手法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

登幽州臺歌 採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 報國無門的感情,全詩的感情基調是悲涼的。登幽州臺歌 是唐代詩人陳子昂的傑出代表作。原文是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意思是 往前不見古代招賢的聖君,向後不見後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蒼茫天地悠悠無限,止不住滿懷悲傷熱淚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