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給予我們的道理是什麼悲慘世界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2021-03-04 01:51:44 字數 5402 閱讀 4018

1樓:我是龍的傳人

1、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分析:雖然歷經重重劫難,可是到了最後真相大白,善良的人獲得了真正的幸福,而醜惡、貪婪的人得到了報應。同時在整個過程裡面,我們看到了當時社會的醜惡和不公平,好人因為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儘管改過自新,但是卻沒有人肯給他機會,從而受苦受難;而假惺惺的「偽君子」和自私貪婪的人卻為非作歹;但是幸運的是,作者留給我們一個悲慘的世界,卻沒留給我們一個悲慘的結局。

那些尋找正義,尋找愛情……的人最終都得到了幸福。

2、這個世界需要"平等、博愛、和平"。

分析: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所震撼。願我們身邊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願他們像純潔的天使般永遠守護著人們心中那份慈悲為懷的心,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隊伍中來。

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世界需要這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我們的生活,創造出一個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簡介《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尖銳矛盾和貧富懸殊,描寫了下層人民的痛苦命運,提出了當時社會的三個迫切問題:「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猛烈抨擊了資產階級法律的虛偽。全面反映了19世紀前半期法國的社會政治生活。

**的情節大致是這樣的:

農民出身的貧窮工人冉阿讓有一次看見姐姐的幾個孩子餓得直哭,於是去偷麵包,不幸被人抓住,判了5年徒刑。他幾次越獄,被抓回來又加判了共14年刑期,結果為了一塊麵包坐了19年的牢。出獄之後,冉阿讓到處遭人白眼,沒有工作,沒有飯吃,他發誓一定要向社會復仇。

這時,一個叫米里哀的主教感化了他,他決心行善積德,做一個好人。

他化名馬德蘭,在一個城市辦了個工廠,成為富翁。他為貧窮的人提供就業機會,給他們飯吃,給他們房子,他處處樂於助人,被市民們選為市長。  這時,市裡來了一個叫芒汀的姑娘,她原是農村姑娘,到城裡做工,被人誘騙生下一個女兒。

她把女兒珂賽特寄養在一個旅店老闆家中,老闆是個惡棍,趁機敲詐她,芒汀被迫賣掉美麗的頭髮、漂亮的牙齒,又賣身當了妓女,最後貧困交加,病得奄奄一息,冉阿讓聽說後立即去照顧她,答應在她死後撫養她女兒珂賽特。

這時,警察沙威正追捕失蹤多年的苦役犯冉阿讓,在馬德蘭市,他抓住了一個貧窮的工人,認為他就是冉阿讓,準備把他送進監獄,為了救這個無辜的工人,冉阿讓挺身而出,主動承認了自己的身份。他又落入警察手中,去監獄的路上,他設法逃脫了。冉阿讓馬上找到珂賽特,帶著她躲在一個僻偏的修道院裡。

多年過去了,珂賽特已長成了一個漂亮的大姑娘,她和一個共和黨人馬呂斯相愛了。2023年,巴黎爆發了共和黨領導的起義,遭到七月王朝的血腥鎮壓,馬呂斯身負重傷,冉阿讓冒著生命危險通過下水道把他救了出來。這時,沙威混進起義者隊伍進行偵察,被抓住後判處死刑,由冉阿讓去執行命令,槍斃沙威,但冉阿讓卻把沙威放了。

沙威在冉阿讓的高尚人格前羞愧難容,投河自殺。   珂賽特和馬呂斯結婚了,年輕人非常幸福。冉阿讓一個人過著孤獨的日子,最後他死在了珂賽特的懷裡。

2樓:匿名使用者

在這樣一個黑暗不公的社會裡,有一個始終與醜惡勢力相抗衡的人——冉阿讓。也許正是他的博愛、寬容及其高尚的靈魂,又重新喚回了人們內心深處的良知。每個人都有愛。

但有的人只愛自己,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冉阿讓的愛卻是給世上所有可憐的人、貧窮的人、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的。這個世上,凡是偉大的人都有一個高尚的靈魂。

而冉阿讓,正是這樣一個偉大的人。

3樓:匿名使用者

明白這個世界需要"平等、博愛、和平"!

悲慘世界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5

4樓:匿名使用者

在當時那個無情的資來本主義社會源竟然也有這樣bai的世外聖人存在,正是主教du的寬大和仁慈深zhi深感化了冉阿讓,是dao他重新燃起了冉阿讓心中那快熄滅的希望之火,使他徹底悔悟,開始新的生活。所以說,冉阿讓的命運並不是永遠都是那麼的悲慘,悲慘的是那時候的整個世界觀,就是因為有了主教這樣的人,整個世界才有了救世主,整個世界才有可能在水生火熱之中艱苦摸索前進。 在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讓開始變得樂於助人,見義勇為得到人民的愛戴,搖身一變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長。

這一切得轉變使我既倍感欣慰。從囚犯到市長,簡直是天壤之別,這無疑是人性的巨大轉變。 面對著窮困潦倒,世態炎涼,將會產生兩種人:

第一種是卑微低劣的人。他們醜陋、自私、貪婪的本性再也無法隱藏。就如書中的德納第,他為了錢財不惜一切,一會聲稱是演員,一會兒又變成了畫家,但他再高明也無論如何掩蓋不住他醜陋本性的事實。

5樓:尹甄甄

在特定的大環境下,個人的命運是很狹隘的,就如裡面的主人翁冉阿讓、芳汀、以及警察科威特和珂賽特,他們的命運似乎都被大環境所束縛著,這或許就是社會的悲劇吧。

6樓:相信陽光燦爛

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生活狀況

讀完悲慘世界後感悟到的道理

7樓:就為這個光明

選擇讀這本書是因為同名電影《悲慘世界》使我對愛有了全新的定義。這部電影是2023年上映的,由安妮海瑟薇主演的,以**劇形式出現,華麗卻也契合了浪漫主義文學的特質。主人公們唱著他們的不幸,唱著他們的簡單的願望。

他們說著,笑著,哭著,盡顯社會百態。

看完電影后,我仍意猶未盡,心中仍是想著各種情節。於是我第一次翻開了原著。當然,作者本身的魅力也是很大的原因。

眾所周知,作者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作家。 我曾多次拜讀名著《巴黎聖母院》,從書中可以看到作者雨果對於社會下層勞動人民的歌頌和深切的同情。而這本《悲慘世界》,則被譽為為最能代表雨果思想藝術風格的鉅作。

本書展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勞動人民被壓迫的殘酷現實。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能救眾人,因此,帶著悲憫的男主人公登場了。

冉阿讓,一個苦役犯,在牢裡的漫長歲月使他變得**而孤僻。他逃了出去,帶著對社會的恨意。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寬大為懷的主教伸出的援助之手,為他點亮了一盞明燈,並使他徹底悔悟。

從此,他棄惡從善,開始了新的生活。他化名馬德蘭,在一個城市辦了個工廠,成為富翁。他為貧窮的人提供就業機會,給他們飯吃,給他們房子,他處處樂於助人,被市民們選為市長,富有,有同情心。

窮人們所遭遇的一切都讓他感到切膚之痛。他給他們麵包,衣服,錢。為了救人,他一次次地冒著被認出來的風險。

他對芳町與珂賽特母女的關愛更是讓人動容。芳町原是一名女工,但因有私生女而被趕出工廠。被趕出工廠的芳町為了撫養女兒被迫賣掉美麗的頭髮、漂亮的牙齒,又賣身當了妓女,最後貧困交加,病得奄奄一息。

而工廠的主人正是改名換姓的冉阿讓。他在得知了實情後十分內疚,立即去照顧她。

而此時警察沙威正追捕失蹤多年的苦役犯冉阿讓,在馬德蘭市,他抓住了一個工人,認為他就是冉阿讓,準備把他送進監獄,為了救這個無辜的工人,冉阿讓挺身而出,主動承認了自己的身份。他又落入警察手中,去監獄的路上,為了實現芳町臨死前能見一面自己親生女兒的願望,他甚至再一次越獄。他救出了珂賽特,但芳町卻再也看不到女兒了。

冉阿讓用畢生的精力把珂賽特當作自己女兒一樣細心地照顧著。多年過去了,珂賽特長大了並和一個共和黨人馬呂斯相愛。然而,在2023年,共和黨領導的起義遭到了七月王朝的血腥鎮壓,馬呂斯身負重傷。

而冉阿讓冒著生命危險通過下水道把他救了出來。這時,沙威混進起義者隊伍卻被發現並被判處死刑。執行命令的冉阿讓卻把沙威放了。

沙威被冉阿讓所感化感到羞愧,因而投河自殺。最後的最後,冉阿讓在孤獨中死去了。但他給予人們的關愛在人們心中永存。

整本書中,被他施救過的人數不勝數。也許只有博愛才能解釋這樣的大愛無私了吧!

這樣一顆如此善良、無私的心,卻是出生在那樣黑暗醜惡的社會。鮮明的對比讓人不甚唏噓。我不禁聯想到現代社會的冷漠,和人與人之間的疏離。

我們的社會是繁華的,公平的。但每個人的神情卻是那樣的堅硬。正是缺少像冉阿讓那樣的人,我們的社會才少了一絲溫暖。

愛是偉大的,是奉獻,但博愛是施予者的苦行,是普度眾生的光亮。每個人都有愛的能力。但有的人只愛自己,愛和自己有關的人。

但有些人,則愛著芸芸眾生。

讀完整本書,像是經歷了冉阿讓的一生。是什麼讓他改變?我覺得是救贖。

被救贖與自我救贖使他得到重生。同時,救人又何嘗不是一種救贖。我為窮苦人不幸的遭遇感嘆過,我為他們不敢抗爭哀嘆過,我為冉阿讓的擔當和博愛讚歎過。

整本書彷彿展現了真實的畫卷,社會各階層躍然紙上。有時,我為冉阿讓的見義勇為喝彩,有時,我也為冉阿讓的重情重諾感嘆。更讓我感動的是,那些平凡卻又不平凡的窮苦大眾,為了反抗社會的黑暗和不公而做出的巨大貢獻。

最初我因為對書名的誤解而遲遲沒有讀這本書。悲慘世界,的確講述了社會底層遭遇的種種不幸。但是書名沒有告訴我們的卻是悲慘世界中仍存的溫情。

《悲慘世界》中芳汀這一角色揭示了什麼?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8樓:匿名使用者

芳汀。她是一個被****玩弄的涉世未深的少女,她是一名未婚媽媽,她是一個為了女兒奉獻了所有的偉大母親。

芳汀的悲劇從陷入愛情開始,天真爛漫、無父無母、生活艱辛的少女夢想借助男人改善生活,卻不想自己只是男人無聊生活中的調味品,最終逃不開被拋棄的命運。

一無所有的芳汀揹負巨大的壓力生下了珂賽特, 卻因為缺衣少食、無法養育,只得把孩子寄養在偶遇的陌生人德納第家中。

只可惜芳汀識人不清,誤把歹人當善類,就這麼輕易的把水靈靈的小娃娃留在了無賴家。

也是從這時起,芳汀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在視貞潔為生命的時代,芳汀未婚媽媽的身份被拆穿,迫不得已離開了工作崗位,在付不起房租和女兒生活費的節骨眼,故事走向並沒有如言情**一般峰迴路轉,而是急轉直下。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貪婪的德納第夫婦已經不滿足在生活費上勒索芳汀。

他們開始謊稱珂賽特患了重病,一次次寄去偽造的賬單,索要金錢。

現實的壓力逼迫芳汀賣掉了引以為傲的長髮與美麗的門牙,最終淪為娼妓。

曾經年少的美麗姑娘終於被生活踐踏的體無完膚,傷痕累累。

可是命運仍不滿足,它貌似認為芳汀還有一條命可以玩一玩,於是製造機會讓她碰到了一個紈絝子弟和一個自以為是的警長。

牢獄之災從天而降,不過命運似乎也懂得迴光返照的道理,芳汀在絕望之際終於遇到了一個靠譜的人,《悲慘世界》的男主角,冉阿讓。

他把芳汀從警局救出,送到醫院,承諾幫助芳汀接回孩子。

希望之光終於出現,看樣子,芳汀要迎來好日子了。

不過好巧不巧,冉阿讓正處在人生的岔路口,是繼續當市長還是勇敢的承認自己曾經犯下的罪行,這是一個問題,並且這個問題還影響著芳汀日後的生活。

所以,當警察出現在醫院,本就病入膏肓的芳汀,

一、驚嚇過度,

二、得知冉阿讓即將被逮捕,

三、見女兒無望,悲傷之下,再也承受不住,終於命喪黃泉,且死不瞑目。

其實,她死的那一刻最不幸福。長久以後,見到女兒並把她接到身邊親自撫養、給予她良好的生活環境,一直是芳汀的夢想與希望,也是她在那個動亂年代苦苦掙扎的唯一念想,可當她的願望真的要成真了,冉阿讓答應把珂賽特帶來時,她那一瞬間可謂是幸福到達了頂峰,但她被肺癆剝奪了生命,在最後一刻,之前的種種努力都成了白費,死亡降臨時,珂賽特依然不在身邊,芳汀是不幸福的,甚至是怨恨的,她已經遭遇了那麼多不幸,到了最後,依然沒有實現自己小小的願望 所以交友需謹慎,勿輕信任何人,尤其那些甜言蜜語。

悲慘世界是維克多 雨果在什麼情況下寫的,但是是什麼時期,為了

悲慘世界 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藝術風格,他以卓越的藝術魅力展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奴役勞動人民 逼良為娼的殘酷的現實。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醫治社會災難的良方。雖不乏現實主義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 環境的描寫,象徵和對比手法的運用等方面而言,仍然是一部浪漫主義的傑作。維克多 雨果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個...

夜鶯和老鷹的故事道理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給我們的啟示是兩點 一是不要放棄到手的利益,追求虛無縹緲的東西 二是無論處在什麼惡劣的環境下都要沉著面對,努力爭取,哪怕失敗了至少曾經努力過。首先我們談談老鷹,老鷹肚子餓了,它抓住了夜鶯,夜鶯是它的食物,這是眼前利益,夜鶯說讓老鷹把它放了,聽它唱歌,對它來說這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夜鶯說可以跟國王談得來...

蘇菲的世界帶給我們的感悟是什麼

經過一週的奮戰,終於將 蘇菲的世界 這本關於哲學的書讀完了。心中壓抑了很久,想借此抒發一下我小小的感受。這本書描寫了一個真實與虛構的故事,作者通過少校的筆,以蘇菲的口吻記述另一個世界的孩子希得的生活。蘇菲的哲學老師艾波特在一次又一次的講述中,帶著蘇菲從遠古的蘇格拉底到柏拉圖到亞里士多德 知道現代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