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建構主義

2021-03-04 00:37:26 字數 4908 閱讀 7195

1樓:縱橫豎屏

建構主義是一種關於知識和學習的理論,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基於原有的知識經驗生成意義、建構理解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常常是在社會文化互動中完成的。

建構主義的提出有著深刻的思想淵源,它具有迥異於傳統的學習理論和教學思想,對教學設計具有重要指導價值。

建構主義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亞傑(j.piaget)。他是認知發展領域最有影響的一位心理學家,他所創立的關於兒童認知發展的學派被人們稱為日內瓦學派。

皮亞傑的理論充滿唯物辯證法,堅持從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觀點來研究兒童的認知發展。他認為,兒童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

擴充套件資料:

1,建構主義知識觀:

(1)知識不是對現實的純粹客觀的反映,任何一種傳載知識的符號系統也不是絕對真實的表徵。它只不過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解釋、假設或假說,它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它必將隨著人們認識程度的深入而不斷地變革、昇華和改寫,出現新的解釋和假設。

(2)知識並不能絕對準確無誤地概括世界的法則,提供對任何活動或問題解決都實用的方法。在具體的問題解決中,知識是不可能一用就準,一用就靈的,而是需要針對具體問題的情景對原有知識進行再加工和再創造。

(3)知識不可能以實體的形式存在於個體之外,儘管通過語言賦予了知識一定的外在形式,並且獲得了較為普遍的認同,但這並不意味著學習者對這種知識有同樣的理解。

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學習者自身基於自己的經驗背景而建構起來的,取決於特定情況下的學習活動過程。否則,就不叫理解,而是叫死記硬背或生吞活剝,是被動的複製式的學習。

2,建構主義學習觀

(1)學習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收資訊,而是主動地建構知識的意義,這種建構是無法由他人來代替的。

(2)學習不是被動接收資訊刺激,而是主動地建構意義,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背景,對外部資訊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自己的意義。

外部資訊本身沒有什麼意義,意義是學習者通過新舊知識經驗間的反覆的、雙向的相互作用過程而建構成的。因此,學習,不是象行為主義所描述的「刺激?反應」那樣。

(3)學習意義的獲得,是每個學習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新資訊重新認識和編碼,建構自己的理解。在這一過程中,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因為新知識經驗的進入而發生調整和改變。

(4)同化和順應,是學習者認知結構發生變化的兩種途徑或方式。同化是認知結構的量變,而順應則是認知結構的質變。同化-順應-同化-順應……迴圈往復,平衡-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相互交替,人的認知水平的發展,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學習不是簡單的資訊積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舊知識經驗的衝突,以及由此而引發的認知結構的重組。學習過程不是簡單的資訊輸入、儲存和提取,是新舊知識經驗之間的雙向的相互作用過程,也就是學習者與學習環境之間互動的過程。

3,建構主義學生觀

(1)建構主義強調,學習者並不是空著腦袋進入學習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種形式的學習中,他們已經形成了有關的知識經驗,他們對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

即使是有些問題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鑑,但是當問題呈他們面前時,他們還是會基於以往的經驗,依靠他們的認知能力,形成對問題的解釋,提出他們的假設。

(2)教學不能無視學習者的已有知識經驗,簡單強硬的從外部對學習者實施知識的「填灌」,而是應當把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習者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新的知識經驗。教學不是知識的傳遞,而是知識的處理和轉換。

教師不單是知識的呈現者,不是知識權威的象徵,而應該重視學生自己對各種現象的理解,傾聽他們時下的看法,思考他們這些想法的由來,並以此為據,引導學生豐富或調整自己的解釋。

(3)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需要共同針對某些問題進行探索,並在探索的過程中相互交流和質疑,瞭解彼此的想法。由於經驗背景的差異的不可避免,學習者對問題的看法和理解經常是千差萬別的。

其實,在學生的共同體中,這些差異本身就是一種寶貴的現象資源。建構主義雖然非常重視個體的自我發展,但是他也不否認外部引導,亦即教師的影響作用。

2樓:匿名使用者

建構主義是關於知識本質的哲學觀點。具體來說,它代表了一種本體論的立場。

建構主義有許多不同的口味,但一位以建構主義觀點而聞名的傑出理論家是讓皮亞傑,他關注人類如何在他們的經驗與想法之間的相互作用中產生意義。他認為自己是一位遺傳認識論者,這意味著他對知識的起源感興趣。他的觀點傾向於關注與個人發生的事情有關的人類發展,而不同於受其他人影響的發展。

檢視更側重於人的發展在社會世界的範圍內包括的社會文化或社會歷史角度看維果茨基和情境認知的角度**金,吉恩·拉弗和艾蒂安溫格 ; 布朗,柯林斯和杜古德; 紐曼,格里芬和科爾,[4]和芭芭拉羅戈夫。

建構主義理念影響了許多學科,包括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和科學史。[6]建構主義在幼年期間,考察了人類經驗與其反應或行為模式之間的相互作用。讓皮亞傑稱這些知識體系。

方案不要與模式相混淆,模式來自模式理論,它來自資訊處理對人類認知的觀點。皮亞傑的方案是無內容的,而圖式(複數圖式)則是概念; 例如,大多數人有「祖母」,「蛋」或「磁鐵」的圖式。

建構主義並不是指具體的教育學,儘管它常常與建構主義相混淆,而建構主義是由西摩帕珀特開發的教育理論,受伯爵建構主義和經驗學習理念的啟發。

皮亞傑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教育學習理論和教學方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是教育改革運動的一個基本主題。對建構主義教學技術的研究支援是混合的,一些研究支援這些技術和其他與這些結果相矛盾的研究。

建構主義創始人皮埃傑(jean piaget)

3樓:甄樺寶貝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也譯作結構主義,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亞傑(j.piaget)。他是認知發展領域最有影響的一位心理學家,他所創立的關於兒童認知發展的學派被人們稱為日內瓦學派。

皮亞傑的理論充滿唯物辯證法,他堅持從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觀點來研究兒童的認知發展。

他認為,兒童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兒童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涉及兩個基本過程:「同化」與「順應」。

同化是指把外部環境中的有關資訊吸收進來並結合到兒童已有的認知結構(也稱「圖式」)中,即個體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資訊整合到自己原有認知結構內的過程;順應是指外部環境發生變化,而原有認知結構無法同化新環境提供的資訊時所引起的兒童認知結構發生重組與改造的過程,即個體的認知結構因外部刺激的影響而發生改變的過程。可見,同化是認知結構數量的擴充(圖式擴充),而順應則是認知結構性質的改變(圖式改變)。認知個體(兒童)就是通過同化與順應這兩種形式來達到與周圍環境的平衡:

當兒童能用現有圖式去同化新資訊時,他是處於一種平衡的認知狀態;而當現有圖式不能同化新資訊時,平衡即被破壞,而修改或創造新圖式(即順應)的過程就是尋找新的平衡的過程。兒童的認知結構就是通過同化與順應過程逐步建構起來,並在「平衡棽黃膠鈼新的平衡」的迴圈中得到不斷的豐富、提高和發展。這就是皮亞傑關於建構主義的基本觀點。

在皮亞傑的上述理論的基礎上,科爾伯格在認知結構的性質與認知結構的發展條件等方面作了進一步的研究;斯騰伯格和卡茨等人則強調了個體的主動性在建構認知結構過程中的關鍵作用,並對認知過程中如何發揮個體的主動性作了認真的探索;維果斯基創立的「文化歷史發展理論」則強調認知過程中學習者所處社會文化歷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礎上以維果斯基為首的維列魯學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動」和「社會交往」在人的高階心理機能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有這些研究都使建構主義理論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為實際應用於教學過程創造了條件。

什麼是建構主義

4樓:___耐撕

建構主義是一種關於知識和學習的理論,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基於原有的知識經驗生成意義、建構理解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常常是在社會文化互動中完成的。

建構主義的提出有著深刻的思想淵源,它具有迥異於傳統的學習理論和教學思想,對教學設計具有重要指導價值。

建構主義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亞傑(j.piaget)。他是認知發展領域最有影響的一位心理學家,他所創立的關於兒童認知發展的學派被人們稱為日內瓦學派。

皮亞傑的理論充滿唯物辯證法,堅持從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觀點來研究兒童的認知發展。

他認為兒童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

5樓:專名網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由於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情境」:

學習環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這就對教學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說,在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教學設計不僅要考慮教學目標分析,還要考慮有利於學生建構意義的情境的創設問題,並把情境創設看作是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協作」:

協作發生在學習過程的始終。協作對學習資料的蒐集與分析、假設的提出與驗證、學習成果的評價直至意義的最終建構均有重要作用。「會話」:

會話是協作過程中的不可缺少環節。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必須通過會話商討如何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計劃;此外,協作學習過程也是會話過程,在此過程中,每個學習者的思維成果(智慧)為整個學習群體所共享,因此會話是達到意義建構的重要手段之一。「意義建構」:

這是整個學習過程的最終目標。所要建構的意義是指: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絡。

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建構意義就是要幫助學生對當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該事物與其它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絡達到較深刻的理解。這種理解在大腦中的長期儲存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圖式」,也就是關於當前所學內容的認知結構。由以上所述的「學習」的含義可知,學習的質量是學習者建構意義能力的函式,而不是學習者重現教師思維過程能力的函式。

換句話說,獲得知識的多少取決於學習者根據自身經驗去建構有關知識的意義的能力,而不取決於學習者記憶和背誦教師講授內容的能力。

簡述三大流派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本觀點

1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者認為,學習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他們的基本假設是 行為是學習者對環境刺激所做出的反應。他們把環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隨之的有機體行為看作是反應,認為所有行為都是習得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應用在學校教育實踐上,就是要求教師掌握塑造和矯正學生行為的方法,為學生創設一種環境,...

心理學上認知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有何異同

心理學上的認知學習理論與建構主義的關係是辯證統一的關係。相同點 兩者都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在頭腦中積極主動地對知識進行加工,再形成意義 兩者都認為學習是在學習者大腦中已有的認識結構為前提進行的。不同點 認識學習理論認為知識是客觀的,而建構主義認為客觀的東西沒有什麼意義,意義是人建構起來的,知識只是人們建...

什麼是支架性學習?認知表徵?知識建構?結構不良問題?這

答案都有呢!教育心理學中的,問題表徵,是什麼意思,請用通俗的話來解釋,謝謝啦 表徵 representation 是資訊在頭腦中的呈現方式。表徵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體。概念 idea 是人類在認識過程中,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質特點抽象出來,加以概括,是本我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