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作品談談雨巷一詩象徵手法的運用

2021-03-04 00:26:42 字數 6039 閱讀 8819

1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雨巷》在藝術上一個重要的特色是運用了象徵主義的方法抒情。《雨巷》創設了一個富於濃重象徵色彩的抒情意境。在這裡,詩人把當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

這裡沒有聲音,沒有歡樂,沒有陽光。而詩人自己,就是這樣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獨者。他在孤寂中懷著一個美好的希望。

希望有一種美好的理想出現在自己面前。詩人筆下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徵。

然而詩人知道,這美好的理想是很難實現的。她和自己一樣充滿了愁苦和惆悵,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夢一樣從身邊飄過去了。留下來的,只有詩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現實中彷徨,和那無法實現的夢一般飄然而逝的希望!

詩作寫成後差不多一年,作者將它投寄到《**月報》。當時**《**月報》編輯的葉聖陶一看到這首詩就非常喜歡,稱它「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並送給作者「雨巷詩人」的稱號。這一年,作者才22歲。

《雨巷》中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徵性的意象。

分別比喻了當時黑暗的社會,在革命中失敗的人和朦朧的,時有時無的希望。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徵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並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2樓:喬木查

《雨巷》的多重情緒內涵

1、現實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

雨巷這首詩運用了什麼藝術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結合全詩分析

3樓:燦燦

藝術手法

抒情意境

《雨巷》創設了一個富於濃重象徵色彩

的抒情意境。在這裡,詩人把當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這裡沒有聲音,沒有歡樂,沒有陽光。

而詩人自己,就是這樣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獨者。他在孤寂中懷著一個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種美好的理想出現在自己面前。

詩人筆下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徵。然而詩人知道,這美好的理想是很難實現的。她和自己一樣充滿了愁苦和惆悵,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夢一樣從身邊飄過去了。

留下來的,只有詩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現實中彷徨,和那無法實現的夢一般飄然而逝的希望!

象徵主義的方法抒情

《雨巷》在藝術上一個重要的特色是運用了象徵主義的方法抒情。象徵主義是十九世紀末法國詩歌中崛起的一個藝術流派。他們用世界末的頹廢反抗資本主義的秩序。

在表現方法上,強呼叫暗示隱喻等手段表現內心瞬間的感情。這種藝術流派於「五·四」運動退潮時期傳入中國。第一個大量利用象徵主義方法寫詩的是李金髮。

戴望舒早期的創作也明顯地就受了法國象徵派的影響。他的創作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注意挖掘詩歌暗示隱喻的能力,在象徵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體現了這種藝術上的特點。

詩裡那撐著油紙傘的詩人,那寂寥悠長的雨巷,那像夢一般地飄過有著丁香一般憂愁地姑娘,並非真實生活本身地具體寫照,而是充滿象徵意味地抒情形象。我們不一定能夠具體說出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內容,但我們可以體味這些形象所抒發但朦朧的詩意。那個社會現實的氣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種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寫的形象裡,是既明白又朦朧的,既確定又飄忽地展示在讀者眼前。

想象創造了象徵,象徵擴大了想象。這樣以象徵方法抒情的結果,使詩人的感情心境表現得更加含蓄蘊藉,也給讀者留下了馳騁想象的廣闊天地,感到詩的餘香和回味。朱自清先生說:

「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徵派。他譯過這一派的詩。他也注重整齊的音節,但不是鏗鏘而是輕清的;也照一點朦朧的氣氛,但讓人可以看得懂。

」「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處。」(《中國新文學大系· 詩集·導言》)《雨巷》朦朧而不晦澀,低沉而不頹唐,深情而不輕佻,確實把握了象徵派詩歌藝術的幽微精妙大去處。

《雨巷》一詩中重疊和反覆手法的運用有什麼表達效果

4樓:super木頭人

這種重疊和反覆從格式上來講使詩文上下連線更為流暢,讀起來更為傷口;

從意境上更能表達作者營造出的繾綣,幽靜的感覺。

《雨巷》內容簡介: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作者通過對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的描寫 , 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並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也有人把這些意象解讀為反映當時黑暗的社會的縮影,或者是在革命中失敗的人和朦朧的、時有時無的希望。

《雨巷》作者簡介:

戴望舒(2023年11月15日-2023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後曾用筆名夢鷗、夢鷗生、信芳、江思等。中國現代派象徵主義詩人、翻譯家等。

他先後在鴛鴦蝴蝶派的刊物上發表過三篇**:《債》、《賣藝童子》和《母愛》。

曾經和杜衡、張天翼和施蟄存等人成立了一個名謂「蘭社」的文學小團體,創辦了《蘭友》旬刊。2023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歲。

擴充套件資料

《雨巷》寫作背景:

《雨巷》產生的2023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於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後的幻滅與痛苦,心彙總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

在這裡,詩人把當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及內心的苦悶迷茫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雨巷——黑暗而沉悶的社會大環境與內心苦悶的小環境)

戴望舒是20 世紀30 年代現代詩派獨具特色、頗有影響的詩人,是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左聯成員,曾被日本憲兵拘捕入獄,曾對大革命寄以美好的願望。因發表《雨巷》,人們稱他為「雨巷詩人」。

詩人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在隱居鄉下時寫的,《雨巷》可視為此時他的代表作。它在低沉的氛圍裡抒發了沉重的情緒。..它的深層含義表現的是詩人對愛情、理想、光明等美好事物有所追求而不可得,對黑暗統治有所不滿又無可奈何的愁苦心境與幻滅情緒。」

5樓:百度使用者

這種重疊和反覆從格式上來講使詩文上下連線更為流暢,讀起來更為傷口;從意境上更能表達作者營造出的繾綣,幽靜的感覺。

運用象徵手法的現代詩

6樓:千島雲

《雨巷》

戴望舒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悽清,又惆悵。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悽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個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裡,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這首詩裡就是用雨中丁香結做為人們愁心象徵的,很顯然,戴望舒從這些詩詞中吸取了描寫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來構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這種吸收和借鑑是很明顯的,但是能不能說《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舊詩名居「丁香空結雨中愁」的現代白話版的擴充和稀釋呢?我認為不能這樣看。

在構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時,詩人既吸取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創造。第一,古人在詩裡以丁香結本身象徵愁心,《雨巷》則想象了一個如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與古典詩詞中套用陳詞舊典不同,也與詩人早期寫的其他充滿舊詩詞調子的作品迥異,表現了更多的新時代氣息。

「丁香空結雨中愁」沒有「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更能喚起人們希望和幻滅的情緒,在表現時代憂愁的領域裡,這個形象是一個難得的創造。第二,在古代詩詞裡,雨中丁香結是以真實的生活景物來寄託詩人的感情的。詩人依據生活的經驗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創造。

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藝術想象的產物。

7樓:匿名使用者

求一首象徵手法的現代詩,最好附小於300字的鑑賞。...

3人回答

預設排序

千島雲 lv.182017-11-26

《雨巷》 戴望舒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悽清,又惆悵。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悽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個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裡,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

全文145881

踩啾su lv.92018-07-28

象徵手法舉例

8樓:破碎的沙漏的愛

「象徵主義」代表作《雨巷》象徵手法分析

1、第二節:

丁香一樣

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額憂愁。

這裡把感覺分化了。顏色是視覺,芬芳是嗅覺,都是直觀可感的;「丁香一樣的憂愁」,憂愁是抽象的,丁香是可感的,這是運用象徵派的手法,把抽象的憂愁寫成丁香一樣的淡紫色的可感、可嗅。這就是法國象徵主義者強調的「客觀對應物」在感覺上的分化、組合。

2、第三節: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地彳亍著,

冷漠、悽清,又惆悵。

這裡的重複形成了詩歌的節奏。注意這一句「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這句話很重要,「我」的感受不能直接講出來,這個姑娘其實是「我」的情緒的「對應物」。

「默默」是指「我」心裡的感受沒有講出來,冷漠、悽清、惆悵,是她的特點,其實也就是「我」的情結特點。

3、第四節:

太息一般的目光

用「可聽的」(嘆息)形容可視的(目光)。這是通感的手法,是象徵派常用的。

4、第五節:

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地

描述的一切都是朦朧的,所有的意象構成了一種內在的和諧:油紙傘、丁香一樣的姑娘,緩慢的動作,悠長的雨巷等等。

5、第六節:

在雨巷的哀曲裡,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是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在這裡,還是有非常細緻的五官感覺,顏色、芬芳、眼光、惆悵等,是一一消散了。

這裡,姑娘的消失,充分說明了,或者暴露了戴望舒的象徵派的追求,這個姑娘是不是存在過,這並不是他關注的。這個姑娘在詩裡,好像並不曾存在過,只是詩人的一種幻覺,她之所以重要、有價值,就是因為她被營造成自己情感的客觀對應物。

讀過中文系的,都知道戴望舒還有一首《我用殘損的手掌》,抒發對祖國的感情、對淪陷區、大後方的感情不是調動全部的感覺,而是集中在手掌的觸覺上。

我用殘損的手掌

摸索這廣大的土地:

這一角已變成灰燼,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

手指沾了血和灰,

手掌粘了陰暗,

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

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

最後一節:

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

其實詩人並沒有碰見,這全是詩人想象中的情景。這個姑娘是詩人情緒的客觀對應物。是什麼情緒呢?失戀。這個失戀的感情很優美,緩慢,很悽清。

《雨巷》出來後,得到葉聖陶極高的評價,說它開始了「新詩節奏的新紀元」。這個節奏是由不斷地重複形成的——語句、意象的重複。這個節奏比胡適那個《蝴蝶》好多了;和《死水》相比》,它的節奏又自由一些,《死水》的節奏嚴格得多。

總之,這首詩用了象徵主義手法,但沒有象徵派的那種「以醜為美」。戴望舒這個人很有意思,他參加過左聯,也譯過蘇聯的文藝理論、革命**,思想上是革命的,但他不去參加遊行,寫的詩從來也不革命。

結合作品分析杜甫的悲劇命運,結合作品說明一下,為什麼杜甫的」詩史」能夠作為歷史詩的特徵?

杜甫的詩被稱為 詩史 可是作為 詩史 的杜詩並不是客觀的敘事,用詩體去寫歷史,而是在深刻反映現實的同時,還通過獨特的風格表達出作者的心情。清人浦起龍說 少陵之詩,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會寄焉者也。讀杜心解 少陵編年詩目譜附記 杜甫的詩大部分涉及玄宗 肅宗 代宗三朝有關政治 經濟 軍事以及人民生活的重...

雨巷一詩中有怎樣的藝術特色結合原文分析詩歌《雨巷》的藝術特色

你好!請見 雨巷 在藝術上一個重要的特色是運用了象徵主義的方法抒情。象徵主義是十九世紀末法國詩歌中崛起的一個藝術流派。他們一世界末的頹廢反抗資本主義的秩序。在表現方法上,強呼叫暗示隱喻等手段表現內心瞬間的感情。這種藝術流派於 五四 運動退潮時期傳入中國。第一個大量利用象徵主義方法寫詩的詩李金髮。戴望...

幫忙找一首象徵手法的現代詩,運用象徵手法的現代詩,急

雨巷 戴望舒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冷漠,悽清,又惆悵。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