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陀山觀音菩薩像開光奇觀是怎麼回事

2021-03-31 19:53:58 字數 6121 閱讀 1386

1樓:匿名使用者

在普陀山普濟寺,我們見到了全山方丈戒忍大師。對於2023年在南海觀音銅像開光法會上出現的奇異天象,他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據戒忍大師回憶,2023年的農曆九月二十九日,即陽曆10月30日的那一天,準備進行南海觀音銅像開光。在24、25日之前一直在颳風下雨,如果這樣的天氣再繼續下去,法會的客人就沒辦法如期到來,就會影響到開光法會的順利進行。

就在所有人都感到一籌莫展的時候,原本厚重的烏雲竟然在一夜之間悄然退去。當天凌晨三點半,戒忍大師特意起身上殿察看天氣,發現天上星光朗朗,他不禁鬆了一口氣,看來天公作美,今天開光應該是沒問題了。

但是沒有想到,開光之前,鋪天蓋地的烏雲再度席捲天空,一場傾盆大雨似乎已不可避免。戒忍大師當即通知準備雨衣4000件,以備法會使用。4000件雨衣買好了,天空依舊烏雲密佈,絲毫沒有放晴的意思。

本來預定8點鐘準時進行的開光,也因故延遲了15分鐘。

8點15分,開光法會正式開始。戒忍大師宣佈:「南海觀音聖像開光法會正式開始!」話音剛落,彷彿有一雙無形的巨手在這一瞬間撥開了烏雲,一束陽光透過雲層直射下來

見此奇異天象,在場的人們紛紛跪倒,虔誠地頂禮膜拜。戒忍大師抬起頭望向空中,他彷彿看到雲中露出了觀音菩薩像,就在空中俯視著法會上的眾人……

對當時出現的天象奇觀,也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如果這種天象不是出現在那一天、那一刻,不是出現在普陀山,或者這樣的佛教儀式不在那一天、那一刻舉行,又或者開光的時間沒有推遲,那麼,人們還會賦予這種天象以神異色彩嗎?

這種天象奇觀出現的時間是如此巧合,簡直就像人工控制的一樣。所以現場目睹的人無不歡欣鼓舞,同時自然而然地跟觀音信仰、觀音顯靈聯絡在了一起。

不要說是有佛教信仰的人,就算是沒有佛教信仰的普通平民百姓,在此時此地,在這樣一個氛圍當中,在這樣一個儀式當中,他怎麼可能不把天象奇觀跟觀音信仰聯絡在一起呢?

或許正是從古至今眾口相傳的各種靈異傳說,給普陀山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而那神祕的小白花,對於普陀山來說更是具有特殊的意義。

擴充套件資料

普陀山南海觀音立像總高33米,其中臺基高13米,銅像高18米,蓮花座為2米·重70多噸。由河南洛陽銅加工廠承建·頂現彌陀,基本採用飄海觀音形像,端莊慈祥。

大佛材料採用仿金銅精密鑄造,由96塊銅壁板組成,溶入佛面**6500克。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為「南海觀音」題字。南海觀音立像處,恰是當年慧鍔留不肯去觀音之新羅礁上首龍灣崗墩,這座南海觀音銅像已成為普陀山新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南海觀音——「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觀音信仰在中華民族可謂婦孺皆知,影響深遠。普陀山佛教協會為莊嚴菩薩道場,弘揚大士聖德,乃廣納群言,發起建造南海觀音露天立像,俾諸眾瞻禮獲福,得大吉祥。「南海觀音慈悲大千,普陀新景光照千秋。」

2樓:匿名使用者

一九九七年拍攝的一段真實資料!普陀山觀音銅像開光儀式,清晨還萬里無雲,突然黑雲密佈,暴雨突襲。後來雨暫停了,一道白光正好照到銅像,有人大叫觀音顯聖了,被人拍下

什麼是宗教

3樓:初夏的塵埃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

華嚴五教章卷一有『分教開宗』之說,即將宗教二字分開解釋,一般以宗為主觀的、個人的主義信念;教則有客觀教說之意。又一宗之教旨,亦稱宗教。此外,或以宗為無言之教,以教為有言之宗;或以宗為宗門,教為教門。

4樓:匿名使用者

宗教是哲學和科學的衍生物,是世界被解構和還原之後生成的作為保護補償產物!因此不同區域和不同文化下產生的不同宗教卻有著相似之處,典型的康德二律背反產物。

宗教也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

當今世界主要的宗教有:**教(包括天主教、新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包括遜尼派、什葉派)、印度教、猶太教、佛教、道教、神道教等。

古時由於人類對宇宙的未知探索,以及表達人渴望不滅解脫的追求,進而相信現實世界之外存在著超自然的神祕力量或實體,使人對該一神祕產生敬畏及崇拜,從而引申出信仰認知及儀式活動體系,與民間神話一樣,其也有自己的神話傳說,彼此相互串聯,本質是一種精神寄託和終極關懷。

宗教可大概分為原始宗教、國民宗教、世界宗教等。

一、原始宗教,又稱部族宗教,太古時代之宗教及未開化社會之宗教,如自然崇拜、精靈崇拜、圖騰崇拜、巫覡教等。

二、國民宗教,又稱民族宗教,指行於部族、民族、國家等一定地域內之宗教,如日本之神社神道、印度之印度教、以色列之猶太教、中國之道教、儒教等。多與所處地域之社會風俗、習慣、制度等有密切之關係,而未必有宗教開祖或依據之經典,如日本神道,並無特定之教,而系以原始宗教為基礎,根據國家組織而發展。又如我國之道教,有其特定之教祖,亦有其特殊之教格而適合國民之傳統,故難以傳入他國。

三、世界宗教,如佛教、**教、伊斯蘭教等。此型別宗教多隨個人之自由意志接受信仰,而順從組織內之信條、儀禮、戒律等。通常多由特定之開祖所創倡,並以開祖之行跡及教說為中心,形成該教之教理與經典。

教團之成立,多站在超越民族、國家等立場而創立,故其教法系以人類全體為中心,具有世界性與普遍性之性格。惟世界性之宗教雖以全體人類為中心,然實際上常以救濟個人為基礎,故具有探索心靈內面與側重個人實踐修行之特性。

拓展資料

**教信仰是以耶穌**為中心,以聖經為藍本,核心思想是福音,即上帝耶穌**的救恩,充分彰顯了上帝對全人類和整個宇宙捨己無私的大愛。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耶穌**)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教與佛教、伊斯蘭教並稱三大宗教。但是,**教無論從規模,還是從影響方面,都堪稱世界第一大宗教。**教在人類發展史上一直有著極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和深遠影響。

至今主要發達國家,除了日本,都是**教文化主導的國家。尤其在歐洲、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的廣泛地區,無論是政治、經濟、科學、教育、文化和藝術,**教塑造了人類文明的方方面面。中國也是20世紀除了南美、非洲、亞洲的韓國等地,**徒人數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

我國的宗教政策是什麼?

5樓:特特拉姆咯哦

1,宗教政策是 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裡,有信仰這個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個教派的自由;

由過去不信教而現在信教的自由,也由過去信教而現在不信教的自由。簡單的來說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既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這就是我國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它是全面的、完整的政策。

2,這一政策有法律上的保障——憲法(國家根本**)。任何強迫不信教的人去信教的行為,如同強迫信教的人不信教一樣,都是侵犯了別人的信仰自由,都是違法的行為。

因為我國的憲法、刑法、民法、選舉法、兵役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都對保護宗教信仰自由和信教公民的平等權利作了明確、具體的規定。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都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3,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同時也規定: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6樓:宋濂

我覺得應該把宗教取締了,嚴重妨礙農業生產,還有工業生產。

宗教的四要素指的是什麼?謝謝!很急!

7樓:莫憶千

宗教觀念、宗教行為、宗教體驗和宗教體制。

宗教作為一種社會化的客觀存在具有一些基本要素。這些要素分為兩類:

一類是宗教的內在要素,其中有兩部分:

1、宗教的觀念或思想;

2、宗教的感情或體驗。

一類是宗教的外在要素,也有兩部分:

1、宗教的行為或活動;

2、宗教的組織和制度。

一個比較完整的成型的宗教,便是上述內外四種因素的綜合。

擴充套件資料在近代宗教學中,有三種研究方法最有影響,一是宗教人類學和宗教歷史學,二是宗教心理學,三是宗教社會學。它們對宗教的本質和基本特性的看法各有側重,在此基礎上對宗教提出了不同的界說。

宗教人類學和宗教歷史學一般強調以宗教信仰的物件(神和神性物)為中心來規定宗教;宗教心理學則著眼於宗教信仰者個人內心世界對神或神性物的內在體驗;宗教社會學則往往以社會為中心來看待宗教,把宗教對於社會生活的影響和功能視為宗教的核心和基礎。

可以這樣概括:在把握和規定宗教的本質問題上,第一種是以宗教信仰的物件(神或神性物)為中心;第二種是以宗教信仰的主體(人)為中心;第三種則是以宗教信仰的環境(社會)為中心。

8樓:匿名使用者

宗教是一種社會化的客觀存在,具有一些基本的要素。可以歸納為宗教四要素:

1、宗教的觀念或思想(內在因素)

2、宗教的感情或體驗(內在因素)

3、宗教的行為或活動(外在因素)

4、宗教的組織和制度(外在因素)

一個比較完整的成型的宗教,便是上述內外四種因素的綜合。這四要素是相互伴生、相互制約的。這四個基本要素在宗教體系中有一定的關係和結構。

從邏輯上看,四個要素在宗教體系中實際上有四個層次。

1、基礎層/核心層:宗教觀念(主要是神道觀念)

2、第二個層次:宗教體驗(以神道觀念為邏輯前提所產生)

3、第三個層次:宗教行為(即宗教的崇拜行為,是宗教觀念和體驗的外在表現)

4、最外層:宗教體制(是宗教觀念信條化、宗教信徒組織化、宗教行為儀式化、宗教生活規範化和制度化的結果,它處於宗教體系最外層,對宗教信仰者及其宗教觀念、宗教體驗和宗教行為起著凝聚固結的作用,保證宗教這種社會現象最為社會結構的一部分而存在於社會之中。)

根據宗教四要素,可將宗教定義為:

宗教是關於超人間、超自然力量的一種社會意識,以及因此而對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為,是綜合這種意識和行為並使之規範化、制度化的社會文化體系。

各種型別的宗教規定都離不開神或神性物的觀念。具有超人間、超自然的神、或神性物的觀念,在宗教體系中構成核心的、本質的要素。但是,宗教並不單純是一種主觀的觀念,而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文化系統,包含有比神觀念更廣泛的內容。

支配著人類生活的外部力量,或具體或不具體,一旦被人們的幻想超人間化、超自然化以後,它就變成了某種神祕或神聖的東西。這種虛幻的宗教觀念要想成為信眾共同崇拜的物件,就不能始終侷限在主觀的幻想世界之中,而必須把它表象為信眾可以感知和體認的感性物。因此,各種宗教都把其所崇奉的神聖物件客觀化為某種具有感性形態的象徵系統。

例如,原始宗教所崇拜的圖騰;天主教把十字架、聖母像等作為上帝的象徵和神聖事物,把耶穌**作為上帝和聖靈的感性象徵。

有了宗教崇拜的偶像或其他象徵表現,還必須有宗教象徵物的安息之所、供奉之地,以便為信仰者提供宗教活動的場所。例如:寺廟、教堂。

這說明宗教的神不僅是信仰者主觀的觀念,還客觀化、社會化了,並進一步體現在宗教信仰者的行為中。這些行為是信仰者用語言和肉體進行的外在活動,是內在的宗教觀念和宗教感情的客觀表現,即崇拜活動。各種宗教都通過一定的儀式把這些原為自發而分散的宗教行為規範化、程式化,並附加上神聖的意義。

這些行為和活動是規範的、有組織的,具有鮮明的社會性。

宗教的社會性更具體的表現為宗教組織和制度的建立。在原始社會,宗教信仰和活動把每一個氏族成員凝結在氏族社會的組織當中。在階級社會,由於多種宗教的同時共存和彼此競爭,以及新興宗教和教派的不斷出現,導致了各種形式的衝突和鬥爭。

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不同的宗教組織。宗教組織的出現,進一步消除了原始宗教信仰上的自發性,使宗教成為以宗教組織為基礎的社會性宗教。為了對外立異和對內認同,宗教組織把本教的基本宗教觀念教義化、信條化,並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各種戒律規範和教會生活制度。

這種共同的禮儀行為、共同的教義信條、共同的教會生活制度、共同的戒律規範,強化了宗教的社會性,把廣大信仰者納入共同的組織和體制,規範了他們的信仰和行為,影響以至決定了他們的整個社會生活,這就使宗教在現實生活中成為了一種重要的社會力量。而宗教的教義、信條、行為規範、禮儀規定等常通過文化、藝術、哲學、道德的形式表現出來,不僅鑄型信仰者的信念和靈魂,更規定他們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因此宗教是一種社會文化體系。

[參考書目]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新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3年12月(2023年5月重印),第74頁至79頁。

拜觀音菩薩許願怎麼許啊普陀山觀音菩薩許願可以都許不同願望嗎

佛家沒有許願bai之說。許願是世du俗的說法。佛家之說zhi發願。許dao願好像用什麼東西和佛專菩薩交換,把屬佛菩薩看低了。佛菩薩大慈悲,把救助眾生視為己任。發願比如四弘誓願。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此四弘誓願是菩薩所立,凡是大乘行者皆宜牢記和實踐。...

觀音菩薩的像舊了怎麼辦,觀音菩薩像舊了,我掲下來該怎麼處理好

有歷史的東西才有價值,有內涵的東西才有魅力,樓主,你供的是觀音菩薩,而不是喜新厭舊的心態。善哉善哉。多舊 如果是破損缺失了的話,就請人重鑄 併到相關寺廟開光 請回去 如果只是色澤表面問題,不打緊就不要動唄。像無新舊,是你的環境好了心氣高了 觀音菩薩像舊了,我掲下來該怎麼處理好?反正不要亂扔,找寺廟 ...

觀音菩薩像的擺放風水常識,如何擺放

遠離廁所和臥室,擺放高度腰部以上。桌上不能有別的雜物,不能有其他物品高過菩薩像 家中觀音擺放風水 家中觀音怎麼擺放 供奉觀音的食物只能是素守齋,只適合用鮮花及水果供奉,所以倘若與其他神祗放在一起,那麼其他神佛亦不可用三牲拜祭了,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佛像和觀音菩薩應該是我們最最敬仰和恭敬的,放在你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