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有什麼在世界上領先的科技,有什麼尖端技術,是中國自己研製出來的嗎

2021-03-31 18:58:53 字數 5657 閱讀 9908

1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幾乎沒有,只有少數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技術。

2樓:匿名使用者

膠囊攝像探測儀,目前只有以色列和中國研發出來了。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人這個智商能有什麼成就啊

我國在航天技術領域主要取得了哪些成就

4樓:yang天下大本營

2023年6月,自行研製的運載火箭騰空而起。

2. 2023年,我國用長征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

3. 2023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

4. 2023年,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射成功。

5. 2023年10月12日上午9點整「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6. 2023年9月25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並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突破和掌握出艙活動相關技術。

7. 2023年9月29日,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實「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8. 2023年11月3日1時36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飛船完成首次交會對接。

分類

按航天器探索、開發和利用的物件劃分,航天包括環繞地球的執行、飛往月球的航行、飛往行星及其衛星的航行、星際航行(行星際航行、恆星際航行)。

按航天器與探索、開發和利用物件的關係或位置劃分,航天飛行方式包括飛越(從天體近旁飛過)、繞飛(環繞天體飛行)、著陸(降落在天體上面)、返回(脫離天體、重返地球)。

如今,航天的作用已經遠遠超出科學技術領域,對國家和國際的政治、經濟、軍事與社會生活都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5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中國航天在世界航天發展中獨樹一幟、氣勢恢弘,在全年全球實施的114次的航天發射中,中國航天發射活動次數達到創紀錄的39次,首次摘得世界航

2019最有成就的是:

嫦娥四號任務是2018-2019跨年的中國航天大戲。2023年5月21日,嫦娥四號「開路先鋒」鵲橋中繼星發射升空。12月8日,「嫦娥」本尊開始本月之旅。

2023年1月3日,月宮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嫦娥」軟著陸成功,成為第一個抵達月背的探測器。此後,玉兔二號月球車月面巡視探測拍下第一張月背環拍圖,著陸器生物科學實驗成功生長出第一片月球綠葉,玉兔二號經受住了第一個月夜超低溫的考驗並被成功喚醒,嫦娥四號著陸地被命名為天河基地……條條重磅新聞接連刷屏。此刻,嫦娥四號正靜默休眠在第二個月夜中,等待著太陽從月球地平線冉冉升起。

2023年前兩個月,中國嫦娥四號是世界航天名副其實的主角。接下來,嫦娥四號還將開展一系列科學實驗,而每一個科學實驗的過程都可能是引人注目的航天事件,而每一項實驗成果都有望成為本年度重要的航天成就。

與嫦娥四號任務交相輝映的是,其「妹妹」嫦娥五號將於2023年底奔月,任務是實現中國首次月球取樣返回,這也是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中第三步的戰略安排。也就是說,與「姐姐」不同單程奔月不同,嫦娥五號實現月面軟著陸後,將不僅開展月面探測活動,而且還要取得月面樣本,在踏上歸途時將其帶回來。對嫦娥五號任務的實施過程,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今年1月底舉行的釋出會上,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彭兢這樣描述說,嫦娥五號發射後將繞地軌道飛行,之後經過地月轉移軌道被月球引力捕獲,轉入環月飛行。

在月面預定區域著陸,採集月球樣品,經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月地轉移和再入**等過程,最後將月球樣品安全送至地面。至於帶回的樣本,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月球探測衛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顧問葉培建在多個場合下均透露是月球表面的土壤,重量為2公斤。

長五遙四託舉「嫦娥」

長五遙三送「實踐20」

值得注意的是,送嫦娥五號奔月出徵的是長征五號火箭。按照飛天順序命名慣例,該火箭的全稱將被確定為「長征五號遙四火箭」。熟悉中國航天的朋友馬上就會敏銳地意識到,遭遇發射失利的長征五號將在2023年底將會精彩亮相,迎來一次飛天機會。

長征五號又稱「大火箭」「胖五」,中芯級直徑達5米,是目前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和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分別達到14噸級、25噸級。2023年11月3日,長征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2023年7月2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工程的第二發試驗箭即「長五遙二」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後發動機推力瞬時大幅下降,致使發射任務失利。

技術團隊徹查工作並找到背後的技術原因,認真完成了技術歸零,重新投產和組織地面實驗。人們一直在等待長征五號再次飛天。託舉嫦娥五號飛天,助力其奔月無疑是長征五號一次大展身手的良機。

長五遙四火箭與嫦娥五號聯袂演出,註定將成就2023年最激動人心的航天大戲。

說到這裡,細心的讀者可能由此做出以下的聯想和推斷:發射失利的是「長五遙二」,發射嫦娥五號是「長五遙四」,這就意味著在發射「嫦娥」之前,長征五號還會有一次發射,這就是長征五號發射失利後的首飛即「長五遙三」出戰「江湖」。這正是2023年中國航天的規劃重點內容之一。

航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楊保華透露說,根據計劃,長五遙三火箭將在今年7月中下旬復飛,其實施的航天任務是發射實踐20號衛星,這是基於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研製的新技術試驗衛星。此次發射任務意義重大,一方面通過實施此次任務,全面驗證長征五號火箭的運載能力、軌道設計等,另一方面,考核驗證長征五號與東五平臺的協調匹配性,為後續任務奠定基礎。

火箭海上發射迎來首秀

重大衛星專案高歌猛進

1月21日,長征十一號火箭上演「一箭四星」的航天大戲精彩紛呈,但是志存高遠的中國火箭科技工作者正在為該型撰寫新的演出劇本。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十一號火箭副總指揮金鑫透露說,按照計劃,將對該型火箭開展首次海上發射基礎試驗及海洋飛行試驗,試驗地點就在中國黃海海域。

低緯度海上發射獨具特點和優勢。不僅可以遠離人口稠密區和繁忙的空域,減少對居民或民航航線影響,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赤道區域地球最高自轉線速度,增加火箭的運載能力,降低發射成本。掌握海上發射技術是中國航天科技工作者孜孜以求的一大奮鬥目標。

中國現役火箭中,長征十一號作為唯一固體燃料火箭,各方面效能指標最適宜完成海上發射任務;另一方面,長征十一號在實踐中表現出優異的效能,「服役」以來實施了6次任務,均準時發射、精確入軌,可謂當之無愧的「金牌火箭」。可以期待,中國航天發射力量在黃海海域集結將為世界奉獻新的精彩。

2023年被稱業內人士稱為「北斗年」。中國自主導航系統「北斗」掀起建設高潮,長征10送「北斗」,把18顆的北斗衛星精準發射入軌,完成北斗三號基本系統星座建設,覆蓋能力和導航定位精度大大增強,實現了從區域到全球的偉大跨越。

2023年,北斗導航系統建設繼續延續高歌猛進的發展建設勢頭。據介紹,全年將出動7枚長征運載火箭,計劃再發射10顆北斗衛星,進一步完善北斗三號系統,向著全面完成全球組網建設目標衝刺。

6樓:匿名使用者

知道有料 提問

我國航天領域新成就

7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6月自行研製的火箭騰空而起2023年我國用長征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中國近年來在軍事**上的成就有哪些

8樓:匿名使用者

1、電磁軌道炮搶先上艦

2023年年初,一組搭載神祕炮塔的中國坦克登陸艦**在網際網路迅速流傳。美媒認為,出現在登陸艦上的這種特殊**是全球首款上艦測試的電磁軌道炮。

電磁軌道炮是將電磁作用力作為動力,可發射極高速的炮彈,有著巨大的潛在優勢。此前美海軍只進行過電磁軌道炮原型樣機的陸上發射試驗,但進展緩慢。

2、「東風-26」成軍

2023年,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在記者會上宣佈,「東風-26」彈道導彈經過試裝試用和作戰檢驗,具備了整建制裝備部隊的條件,已正式進入火箭軍戰鬥序列。它是中國新一代中遠端彈道導彈它的射程彌補了火箭軍近程導彈和遠端導彈之間的空白,被外界冠以「**快遞」的綽號。

3、003航母已經開建

海軍領域的成就是最矚目的,在所有人關注的航母事業上,不僅第一艘國產航母圓滿完成了3次海試,第二艘國產航母也登上船臺進入分段建造階段。據悉,代號003的新航母將摒棄蘇制航母的滑躍式甲板,採用電磁彈射型直通甲板,從而可停放更多的艦載機,出動頻率更高。

另外,在解決了連續供電的難題後,中國電磁炮也在今年早些時候登艦完成測試,這是中國在高新**領域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標誌。另外在水下,據國外智庫機構**,中國除了加緊建造新一代戰術、戰略核潛艇外,還在擴建現有的彈道導彈核潛艇部隊,未來094核潛艇的預計數量將達到8艘。

4、殲-20戰鬥機

空軍方面,新訊息同樣目不暇接:殲-20正式形成戰鬥力、運-20加油機完成首飛、直-20正式服役、轟-20呼之欲出、空警-500開始量產、ag-600完成水上起降、國產向量發動機驚豔亮相,同時楊偉總師也表示,這項技術已經被應用在五代機殲-20上,將進一步提高其戰鬥力,擺脫對俄製產品的依賴。

值得一提的是無人機領域,中國幾乎成為了世界最強的無人機大國。先有沈飛的大型隱身無人機「暗劍」亮相。之後在珠海航展上,我們又見到了採用飛翼式佈局的「彩虹-7」隱身無人機,以及世界第一款無人預警機jy-300。

5、國產「凌雲」高超音速飛行器

在導彈領域,中國已經向高超音速進發,先後**了「凌雲」「星空」兩款試驗型飛行器,速度都達到6馬赫以上。此外配備高超音速技術的東風-17導彈也完成了試射,給外界極大的震撼。

陸軍方面也並沒有落下,11月,央視首次**了我國新型坦克的正式命名:15式主戰坦克。這是繼我國99系列主戰坦克後的又一重點裝備,也是資訊化作戰體系下的重要產物,預計服役數量將達上千輛。

9樓:匿名使用者

國產001a型航母

我們知道航母是一個大國的標誌,如果說一個軍事大國沒有航母,那顯然是不可能的,從中國引進和改造瓦格良號航母成遼寧艦,再到中國在今年4月份國產001a號航母的順利下水,其過程見證著中國近10多年來,艦艇製造工業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10年,再造幾艘航母,也並非難事!

殲20隱身多功能戰鬥機

殲20在2023年立項,在2023年的時候才進行首次升空飛行測試,而過了10年後,也就是今年才正式公開亮相,這款由成飛研製的單座雙發**戰鬥機可以說是囊括了中國人數10年來的強國航天夢,利劍已出,天下為動!

高速鐵路技術

我們知道在古時候打仗,最為常用的一招就是騎兵突襲,而這一招的關鍵就是速度要快。到了21世紀,雖然已經不會再用騎兵這樣的兵種,但是兵貴神速這個道理,我們都是懂的。中國在近些年來十分關注高鐵技術,其一是為老百姓的日常出行帶來便捷,其二就是能在突發的戰爭時期能夠迅速的進行戰鬥人員和物資的支援!

反衛星**技術

美軍最為厲害的並非是f-22第五代超級戰鬥機也不是核動力航母,而是其遍佈全球各地的***衛星導航系統,憑藉這一**,美軍能夠指**打**,而一旦這樣的衛星導航系統被反衛星**摧毀,那麼美軍部隊再厲害也是沒有了牙齒的老虎,根本不足為懼!

根據相關的新聞報道,中國不久前試**「dn-3」型導彈,而這款導彈的打擊範圍高度在2萬公里到3萬6千公里之間,而這裡正是是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衛星使用的軌道。

死光a超遠距高能鐳射**

眾所周知,鐳射**是一種定向能**,在短時間內能夠利用強大的定向發射的鐳射束直接毀傷目標或使之失效,屬於尖端科技**裝備,在20世紀60年代,中國就開始研究鐳射技術,希望能夠在鐳射**方面有所作為,不得不說,中國人是十分聰明的。

根據資料顯示,中國研發的死光a超遠距高能鐳射**威力強大,可瞬間摧毀30000多千米內的敵方目標令其徹底報廢,甚至可以將其裝載在衛星**上,從外太空對地球表面進行攻擊,據悉,死光a重型鐳射**的科學技術至少領先世界15年!

東風21(不是21d啊21是老祖宗)

這是中國的一張軍事**的王牌,最早以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形式出現。就是因為這一導彈的出現才讓美國不敢在中國近海範圍內活動,也正是由於東風21的問世,中國在軍事能力上有了重大的進步,而且對美國海軍也有一定的反擊能力。望採納

現在世界上的戰爭造成那些桅現在世界上的戰爭造成那些危害?????????

現代戰爭的危害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科學技術迅速發展,使現代的戰爭變成了高科技的戰爭。現代戰爭對人類生命與健康的傷害及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將遠遠超過以往的常規戰爭。廣島上空的蘑菇雲 1945年8月6日凌晨2時45分,在這一值得歷史沉思的時刻,三架美國b 29大型轟炸機從太平洋上的提尼安島起飛,向距離...

現在世界上什麼動物最少,世界上最少的動物是什麼什麼

世界12種瀕臨滅絕動物 1.別名白暨 白鰭豚,屬於喙豚科,學名為lipotesvexillifermiller,屬於鯨目 cetacea 白暨豚科。識別特點為 吻突狹長,長約300毫米。額部圓而隆起。背鰭三角形,位於身體的3 5處,有低 脊與尾鰭相連。頭頂的偏左側有一個能啟閉自如的呼吸孔。尾鰭水平向...

現在世界上最貴的東西是什麼世界上最貴的東西是什麼

史上最貴的遊艇 306億人民幣 歷史至尊 history supreme 以45億美元的 被匿名的馬來西亞富豪買走,成為富豪們最奢華的玩具。名字十分威武,歷史至尊捨我其誰!從外形看該遊艇並不值者錢,但注意是鍍金!之所以貴因為使用了大量的固體金和鉑金還有100000千克的 它擁有由隕石製成的牆壁特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