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反映了西方先進交通工具對中國的影響。這種情形,最早在中國出現大致應該在什麼時候A

2021-03-30 15:32:12 字數 5178 閱讀 8844

1樓:手機使用者

c試題分析:汽車

抄是第二bai次工業革

命的產物du,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zhi死的,因此排除

daoab項,c項正確,汽車誕生在2023年,清末汽車傳入我國,故選c。d項是錯誤的,當時早已經傳入中國汽車。

點評:近代由於西方列強的侵略,工業文明逐漸地發展,新式交通工具也在大量的進入中國,但是在半殖民地的中國,新式交通業的發展只是在通商口岸發展的較快,並且大都是引進而不是中國自己生產。與此同時,中國人的衣食住行、禮儀等社會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西方文明影響著近代中國社會。

四五十年代歐洲來往中國的交通工具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飛機、火車、輪船、汽車。

3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製成了第一輛用汽油內燃機驅動的汽車;2023年,美國人亨利﹒福特製造出他的第一輛四輪汽車

反映了當時中國對西方認識的什麼特點

4樓:沐欣餐飲

(27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文明一詞由已久,經歷幾千年的變遷,才有今天的含義:是人類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一般分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詞於古希臘的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質含義為人民生活與城市和社會集團中的能力。」中國漢語傳統的「文明」內涵對行為和舉止的要求更高,對知識與技術次之。

材料二:文明在歐洲最早具有「進入人類開化狀態的程度」含義以區別於野蠻落後狀態是出現在18世紀中後期的法國。

材料三:中國古代長期以以文明自居,而以其他沒有中國式行為和舉止的國家和民族包括西方國家視為野蠻,稱西方人夷、番、鬼。20世紀初中國把西方的 「modem」翻譯成「文明」,「文明」一詞被指為西方傳的文化,非常盛行,如看「文明戲」。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古希臘的「文明」內涵與古希臘什麼因素有關?中國漢語傳統的「文明」內涵為什麼對行為、舉止要求特別高而對知識與技術次之?(6分)

(2)材料二中,「文明」作為區別於野蠻的開化狀態的意思,反應了18世紀法國的什麼思想潮流?有何影響?(4分)

(3)閱讀材料三,20世紀初中國「文明」內涵的變化,反映了當時中國對西方認識的什麼特點?原因是什麼?中國近代接受西方「文明」給中國近代帶怎樣的影響。(7分)

(4)新中國成立以,中國吸收了世界那些物質和制度文明的成果?建國以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中國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那些貢獻?(8分)

(5)談談你對世界文明的看法。(2分)

(1)根據材料一「英文中的文明...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質含義為人民生活與城市和社會集團中的能力...中國漢語傳統的「文明」內涵對行為和舉止的要求更高,對知識與技術次之」中,根據所學,古希臘的「文明」內涵主要與民主政治、商品經濟相關。

中國漢語傳統的「文明」對知識與技術次之主要是由於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的影響。

(2)根據材料二「文明在歐洲最早具有「進入人類開化狀態的程度」含義以區別於野蠻落後狀態是出現在18世紀中後期的法國」中的「文明」作為區別於野蠻的開化狀態,實際上反應了18世紀法國理性主義,結合所學不難概括出其影響。

(3)根據材料三「中國古代長期以以文明自居,而以其他沒有中國式行為和舉止的國家和民族包括西方國家視為野蠻...20世紀初中國...「文明」一詞被指為西方傳的文化,非常盛行,如看「文明戲」」即可概括出20世紀初中國「文明」內涵的變化及其反映的特點。

其原因主要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中國近代接受西方「文明」給中國近代帶來的影響主要從政治、經濟等方面的近代化分析。

(4)根據所學,新中國成立以,中國吸收世界物質和制度文明主要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蘇聯的建設經驗和教訓、西方的市場經濟制度和國家干預經濟建設的道路、經濟全球化的機遇等。中國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的貢獻主要由: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外交政策、一國兩制、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等。

(5)對世界文明的看法比如:文明具有多樣性、文明之間互相借鑑互相學習、反對把本國的文明強加給他國等。

西方文化對中國的影響

5樓:仙人掌的憂傷

1、現在西方文化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是體現在多個方面的,節日、飲食、**、語言,電影,心理等多個方面都對中國文化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2、節日方面來說,年輕人熱衷於過西方的節日如聖誕節、情人節等,而中國自己的具有傳統民族特徵的七夕節卻鮮有人關注。電影方面來說,現在的很多人都喜歡看美國大片。

3、與中國傳統民樂相比學習西洋樂器的人偏多,例如西洋樂器中的代表性的鍵盤樂器,其相對於其他樂器家族而言,有不可比擬的優勢,那就是其寬廣的音域和可以同時發出多個樂音的能力,作為獨奏樂器也具有豐富的和聲效果和管絃樂色彩,所以鋼琴被譽為樂器之王。

6樓:一槓青年

西方文化指的是最初形成於南歐、北歐;盛行於西歐、北歐、北美、澳洲的文化,包括西方世界中共同的標準、價值觀、風俗等。在歐美,與西方這個詞相對應的是東正教乃至整個**教、伊斯蘭國家,或者亞洲、或者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而在中國來看,西方某些人認為屬於東方的東正教文化等顯然也屬西方文化。

近代歷史上政治意識形態意義上的的東西方陣營中,有人將其對應於前蘇聯共產主義國家。在文化意義上,馬克思共產主義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西方文化和以中華文化和其他東方文化相對應。

7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比較

輪船、火車等交通工具傳入中國,對中國近代社會產生的影響不包括 ( ) a.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

8樓:酆蓉榮

d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工業革命影響的分析、理解能力。輪船、火車等交通工具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第一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英國開啟中國大門,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美國、法國完成工業革命後,英法聯合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美國成為**,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所以d項表述錯誤,符合題意要求。

中國 一詞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9樓:我是一個麻瓜啊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西周初年。

目前所見到的最早的證據,是2023年在陝西雞賈村出土的一口「何尊」(尊為古代的灑器,用青銅製成)上的銘文。

銘文寫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則遷告於上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之闢民』」(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後,就舉行了一個莊嚴的儀式報告上天:「我已經據有中國,自己統治了這些百姓。

」)銘文的前面還提到「惟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禮」;可見是周成王時的紀錄。

在《尚書》的《梓材》一篇中,也記載了周成王追述往事的話:「皇天既會中國民越厥疆於先王」。

10樓:

主回答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是在周代。

最早見於中國第一部官方史書——《尚書》的「梓材」篇中「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意思是指「天神已經把中國的人民和他們的土地託付給周朝的先王」。

擴充套件資料

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三篇提到「中國」。但《詩經》中的此類「中國」實為「國中」,還不是真正指國家。從漢代開始習慣上將漢族在中原建立的政權稱為中國。

此時中國就不再僅僅指地理上的中原之國,更兼正統的涵義。「中國」一詞已經有著2023年•的使用歷史,但一直只是作為一種:代指性名詞來使用。

辛亥革命以後,2023年成立**,當時合漢、滿、蒙、回、藏五大民族為一家,定名為中華,全稱「中華**",簡稱」中國「,至此中國才真正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意義的正式名稱。2023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時,定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也簡稱」中國「。

中國--詞義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餘其宅茲中國,自之闢民」,同時以「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的代稱出現。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書經》曰:「冕服採裝曰華,大國曰夏」。

《尚書正義》注:「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華」,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

《左傳》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華是指漢服,夏指行周禮的大國,故中國有禮儀之邦、衣冠上國之美譽。

漢語中的「中國」一詞,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區,後演變為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中國以外則稱為四夷,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11樓:0o柳小兔

最早出現在西周。

國寶重器何尊2023年出土於寶雞,其造型雄奇,銅尊內膽底部發現有一篇一百二十二字的銘文,而其中「宅茲中國」(指天下之中)是「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

根據於省吾先生在《釋中國》一文的論證,目前所見到的最早的證據,是2023年在陝西雞賈村出土的一口「何尊」(尊為古代的灑器,用青銅製成)上的銘文。銘文寫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則遷告於上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之闢民』」(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後,就舉行了一個莊嚴的儀式報告上天:

「我已經據有中國,自己統治了這些百姓。」)銘文的前面還提到「惟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禮」;可見是周成王時的紀錄。

擴充套件資料

何尊(he zun,ritual wine vessel),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家一級文物,是中國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作的祭器。2023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今寶雞市陳倉區),收藏於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尊內底鑄有銘文12行、122字銘文,其中宅茲中國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記述的是成王繼承武王遺志,營建成周(今河南省洛陽市)之事。

尊高38.8釐米,口徑28.8釐米,重14.

6公斤。圓口稜方體,長頸,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獸面紋,角端突出於器表。

體側並有四道扉稜。造型渾厚,工藝精美。

何尊的主要材料有銅、錫和鉛等金屬成分,三者所佔比例也不同。早期銅佔以上,有的錫僅佔有0.8%,中期錫、鉛比例分別為5-8%、1-6%,有所增加,晚期則以鉛替錫的趨勢更明顯。

何尊口圓體方,通體有四道鏤空的大扉稜裝飾,頸部飾有蠶紋圖案,口沿下飾有蕉葉紋。整個尊體以雷紋為底,高浮雕處則為卷角饕餮紋,圈足處也飾有饕餮紋,工藝精美、造型雄奇。銅尊內膽底部發現了一篇一百二十二字銘文,而其中「宅茲中國」大意為:

我要在國家的中心管理天下。這是「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此器造型紋飾都有獨到之處,莊嚴厚重,美觀大方,主體感極強。

圓口方體,有四道大扉稜裝飾。

下圖反映了什麼歷史事件

重慶談判 從左至右 張鎮 毛 赫爾利 周 王若飛 1945年8月,赴重慶談判前與美國駐華大使等合影 1945年 重慶談判 讀下圖,請回答 1 下圖反映的是什麼歷史事件?讀下圖 請回答 1 上圖反映的是什麼歷史事件?1 七七事變。2 1937年7月7日。3 盧溝橋。4 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中國人民全...

讀下圖漫畫《井》,回答小題小題1 該漫畫反映的問題,不正

小題1 c 小題2 c 試題分析 小題1 漫畫中井越來越深,說明人口增長 過快對自然資源和生專態環境產生了 影響屬。所以本題選擇c選項。小題2 人口數量多,人口增長快,容易產生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困難,社會秩序混亂。所以本題選擇c選項。點評 新中國成立後,人口增長速度較快,呈直線上升趨勢 我國人...

陶器反映了什麼

陶器工藝品是我國最古老的工藝美術品。遠在新石器時代就有風格粗獷 撲實的灰陶 紅陶 白陶 彩陶和黑陶等。商代已出現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質的硬釉陶 瓷器創制於東漢時期,唐代在製作技術和藝術創造上達到了高度成熟。宋代制瓷業蓬勃發展,名窯湧現。明清時代陶瓷從製坯 裝飾 施釉到燒成,技術上又超過前代。中國陶瓷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