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學家對人眼是如何看到東西的解釋

2021-03-29 10:06:20 字數 1056 閱讀 2539

1樓:豪情直上雲霄

對光的直線傳播的認識

早在春秋戰國時《墨經》已記載了小孔成像的實驗:「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於上,首蔽上光,故成景於下……」。指出小孔成倒像的根本原因是光的「煦若射」,以「射」來比喻光線徑直向、疾速似箭遠及他處的特徵動而準確。

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描寫了他做過的一個實驗,在紙窗上開一個小孔,使窗外的飛鳶和塔的影子成像於室內的紙屏上,他發現:「若鳶飛空中,其影隨鳶而移,或中間為窗所束,則影與鳶遂相違,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又如窗隙中樓塔之影, 中間為窗所束,亦皆倒垂」。進一步用物動影移說明因光線的直進「為窗所束」而形成倒像。

對視覺和顏色的認識

對視覺在《墨經》中已有記載:「目以火見」。已明確表示人眼依賴光照才能看見東西。

稍後的《呂氏春秋·任數篇》明確地指出:「目之見也借於昭」。《禮記·仲尼燕居》中也記載:

「譬如終夜有求於幽室之中,非燭何見 ? 」東漢《潛夫論》中更進一步明確指出:「夫目之視,非能有光也,必因乎日月火炎而後光存焉」。

以上記載均明確指出人眼能看到東西的條件必須是光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認為:光不是從眼睛裡發出來的,而是從日、月、火焰等光源產生的。這種對視覺的認識是樸素、明確、比較深刻的。

顏色問題,在我國古代很少從科學角度加以探索,而著重於文化禮節和應用。早在石器時代 的彩陶就已有多種顏色工藝。《詩經》裡就出現了數十種不同顏色的記載。

周代把顏色分為 「正色」和「間色」兩類,其中「正色」是指「青、赤、黃、白、黑五色」。「間色」則由不同的「正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戰國時期《孫子兵法·勢篇》更指出:

「色不過五 ,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可見這「正色」和「間色」的說法,與現代光學中的「三原色」 理論很類似,但缺乏實驗基礎。清初博明對顏色提出」五色相宣之理,以相反而相成。

如白 之與黑,朱之與綠,黃之與藍,乃天地間自然之對,待深則俱深,淺則俱淺。相雜而間,色生矣」 (《西齋偶得三種》) 。這裡孕育了互補色的初步概念,雖未形成一定的顏色理論,但從半經驗半思辨的角度看也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2樓:微笑雙

這個嘛~~~我也不太清楚!!!呵呵呵

對科學家的建議對科學家的建議

首先,我很佩服民間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很多民間科學家都在創造一些理論,來解釋我們身邊的各種現象。但是,現代物理 數學等都已經是從底到上比較完整的學科了。有基礎理論,數學推導,實驗證明等。想輕易的推翻這些理論,至少很難被主流科學家們所承認。而且物力 化學 生物等自然科學離不開實驗,想要理論被承認,必須要...

科學家對蟲洞的認識是多少,科學家說的“蟲洞”是什麼?

60多年前,阿爾伯特 愛因斯坦提出了 蟲洞 理論。那麼,蟲洞 是什麼呢?簡單地說,蟲洞 是連線宇宙遙遠區域間的時空細管。暗物質維持著蟲洞出口的敞開。它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嬰兒宇宙連線起來,並提供時間旅行的可能性。它也可能是連線黑洞和白洞的時空隧道,也叫 灰道 下面我為大家舉個例子 假如說大家都在一個長方...

科學家是怎麼評的,「科學家」這個稱號是怎樣評出來的,是如何認定的啊?

科學家是指專門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士,包括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這兩大類。所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人員,達到了一定的造詣,獲得了有關部門和行業內的認可,均可以稱之為科學家。按照這樣的說法,無論是數學家 物理學家和化學家,還是哲學家 文學家和思想家,都應當屬於科學家的分類。科學家 scient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