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江村》中的尾聯第一句是但有故人供祿米還是多病所須唯藥物

2021-03-29 04:44:38 字數 2996 閱讀 2918

1樓:匿名使用者

該詩尾聯「多病所需唯藥物」另一版本又作「但有故人供祿米」,你認為哪一句好?試說明理由。

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是杜甫經多年漂泊,流寓成都郊外浣花溪畔草堂時的作品。清澈的江水曲曲彎彎環抱著小村,長夏時節,這江邊村落無處不顯得清幽靜謐——樑間燕子自在翩飛,水中鷗鳥相互嬉戲;老妻畫紙,誠樸可親,稚子作釣,天真可愛--所有這些,在詩人眼中成就了一幅恬美安適的畫面,使他感到家庭和樂的幸福,心靈得到寧靜的滿足。

「情因景生,景為情設」,從物態人情方面,詩人寫足了江村的幽事,表達了家人團聚的愉悅,無復他求的閒適。那麼,這種愉悅、閒適與陶淵明棄官歸隱後所收穫的田園之趣,與王維隱居輞川所體會到的恬淡之樂是不是有不同的意味呢?是不是融入了他們各自的人生體驗?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聯絡他們不同的身世經歷。

陶淵明的一生大致分為兩個時期:前期的從政,後期的隱歸。他沖淡放達、熱愛鄉土、躬耕田畝的性情並不表明他早年的出仕求進是被迫的。

作為晉大司馬陶侃之後,步入仕途、承續家風乃是社會的通常要求;而作為一個少有高趣,心存不滅理想的熟讀儒家經書的知識分子,欲在社會中尋求成功,也須得進入社會的權力組織;即便是為了供養家小,維持較舒適的生活,也得去做官。那麼,他的最終掛冠而去卻是為了什麼呢?從他「不願為五斗米而向鄉里小兒」的表白以及「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的傾訴,可以感受到其孤潔高傲的人格理想與汙濁昏朽的社會現實的背道而馳。

正是經歷了醜惡官場的歷練,感到深深厭倦之後,才有毅然背棄的舉動,因此,在《歸園田居》《飲酒》等詩中所描繪的田家之樂及恬適心境就是一種主動、自覺選擇的結果,是終於能夠按自己本心生活的如釋重負般的感覺。

王維少年得志,二十一歲中舉,即官居大樂丞,但此後他卻歷盡宦海浮沉,先是被貶濟州,爾後重作京官,因參與張九齡改革失敗再次被貶,於安史之亂中被俘,平亂後又再陷顛簸。閱盡滄桑、大起大落的人生旅跡,使得王維自小潛隱的佛家思想終於明朗化,從中年開始就選擇了亦官亦隱、「以禪誦為事」的生活方式,追求一種圓融和諧、閒靜無波的內心。這是真正的「為隱而隱」的生活,透出一種雍容自在、空靈敏銳的智慧。

無論是「空山新雨後」的清新淨朗,還是「獨坐幽篁裡」的蕭疏散淡;無論是「紛紛開且落」的木末芙蓉,還是「時鳴春澗中」的夜宿山鳥,它們無不著上了詩人充滿禪機的智者的色彩,體現了難得的內心靜美和喜悅。

而杜甫,在安史之亂的苦難年月裡卻飽經憂患,顛沛流離,輾轉漂泊,好不容易才在西蜀覓得一塊暫時苟安之地。依附朋友而在浣花溪畔建築的這座草堂並不是他前半生人生追求勝利實現的標誌,而是他人生追求徹底破滅的結果,所以草堂體現著他現在安定的生活,也體現著他存在價值的低賤和卑微。從而,江村的安寧、愉悅和閒適就明顯地帶有一種劫後餘生的辛酸、悲苦,帶有一種恍如夢中的不真實感。

「多病所須唯藥物」「但有故人供祿米」,究竟哪一句更好呢?實際上,它們用在詩中都有道理,都與詩的整體意境、詩人的身世遭際相連。

先看「多病所需唯藥物」句。上面我們已經感知了詩人幽居江村的快樂與閒適只是表面的,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年老多病之身所需的唯有藥物,能滿足這微薄的希望,微賤之軀夫復何求?

而我們體會:亂離之世,命如螻蟻,藥物又有何用,不過苟延殘喘而已;正是暫得安寧,家人相聚,才想到珍惜生命,也好讓這艱難得來的快樂延續下去,這應該是很樸素很低微很不得已的一種希望。可這希望能否滿足呢?

將尾聯下句「微軀此外更何求」連起來讀,就會發現那只是一種奢望。讀到此,想到此,我們會不會為老杜的辛苦艱難的生存境況而灑下同情之淚?

再看「但有故人供祿米」句。它使我們明白前面所描述的和樂安靜的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祿米」的基礎之上的。而把尾聯兩句連起來讀,其內在情緒與其說是慶幸,不如說是一種無奈,一種辛酸。

經過大半輩子的流離轉徙,執著追求,被社會時代之流衝撞激盪,竟落得生活無著,渺無歸屬。儘管故人嚴武對自己關懷備至,但人生的失敗感不能說不緊緊地壓抑著一個自尊的男人的剛強的心,更何況這樣的投靠還只是暫時的,不穩定的,一旦失去了「故人供祿米」的條件,生活又將陷入困頓流離之中。因此,對前途隱隱的擔心和無盡的憂傷還時時地折磨著詩人的內心,使他即使在眼前家人團聚的情境下仍有濃重的如夢似幻感。

我們讀杜甫這一時期的詩,滿足背後潛在的痛苦是一條主旋律。踏訪成都郊外武侯祠所感受的千古寂寞(「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辛苦結成的茅廬為狂暴的秋風所破所感受的憤懣無奈(「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長期無人登門所感受的被拋棄般的無邊孤獨以及突然客至的欣喜雀躍(「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客居他鄉、依人為生所感受的春色無賴、江燕擾人的滿腹愁懷(「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即遣花開深造次,便教鶯語太丁寧」「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

銜泥點汙琴書內,更接飛蟲打著人」「厚祿故人書斷絕,恆飢稚子色淒涼」「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愁」)……所有這些詩句,都讓我們真切地感到自我存在價值卑微的痛苦感。但這種個人身世的悲苦並沒有在詩人心中積澱成難以擺脫的精神重負,他生命的血肉始終與苦難的大地和民眾相連,在深切的憂患與痛苦中傾注了自己的一腔熱血。從年輕時起,他就自負「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之才學,素懷「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之壯志,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為己任,表現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蓬勃昂揚的朝氣。

以後不論他遭遇多少挫折與打擊,體驗到多少理想乖違的痛苦,他都沒有改變自己憂國憂民的初衷。因此,這種辛酸和憂傷的體驗不僅僅緣於個人的生活經驗,更緣於對國家、人民苦難的真誠關注。「何時眼前突兀現此屋,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長路關心悲劍閣,片云何意傍琴臺?王師未報收東郡,城闕秋生畫角哀。」(《野老》)「洛城一別四千裡,胡騎長驅五六年。

草木便衰行劍外,兵戈阻絕**邊。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恨別》)……當我們突然讀到這些詩句,突然體驗到杜甫那博大的胸懷和磊落的心地,我們聽夠了太多的懷才不遇的悲嘆,見夠了太多的韶華流逝的淚水的心靈會不會有如同電擊般的感覺?會不會從心底感激杜甫,感激他對我們精神的引導?

2樓:匿名使用者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是 但有故人供祿米..

3樓:匿名使用者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古詩中的聯第一句和第二句是首聯三四句是什麼聯五六

聯 是指律詩中兩句之間的關係說的,律詩一般是八句,兩句為一聯,共分四聯。一 二兩句為第一聯,又叫首聯 三 四兩句為第二聯,又叫頷聯 五 六兩句為第三聯,又叫頸聯 七 八兩句為第四聯,又叫尾聯。一二句,首聯。三四句,頷聯。五六句,頸聯。七八句,尾聯。詩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分別叫什麼?律詩通常每首...

第一句歌詞是歌名的歌有那些,第一句歌詞是歌名的歌有那些

第一句歌詞是bai歌名的歌曲有du很多 但是一下子zhi也想不到多少 dao 老歌比較多 專 很認真的幫你找過了 屬 吸汙能夠幫到你 孫燕姿 hey jude 林憶蓮 為你我受冷風吹 王心凌 我會好好的 姜育恆 再回首 莫文蔚 忽然之間 高勝美 千年等一回 楊鈺瑩 我不想說 等你一萬年 那英 霧裡看...

《暮江呤》是什麼一句是寫半江瑟瑟半江紅的原因

您好,這bai首詩寫 du半江瑟瑟半江紅 zhi,天氣晴朗無風,江水dao緩緩流動專,江面皺起細小屬的波紋。受光多的部分,呈現一片 紅 色 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深深的碧色。詩人抓住江面上呈現出的兩種顏色,卻表現出殘陽照射下,暮江細波粼粼 光色瞬息變化的景象。詩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悅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