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佛愛人是什麼樣的,佛說愛人就是不離不棄,你們說都

2021-03-27 21:29:58 字數 6840 閱讀 2351

1樓:匿名使用者

佛說的沒錯,愛一個人就是不離不棄,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愛到深處,一定對他愛護備至,寧願自己承受痛苦,也不願意所愛的人受到一絲一毫的傷害。因為他們懂的得愛是需要付出的,不是索取。所以,愛一個人,用情到深處,一定是不離不棄的。

這種人付出了真情,因而她們的心裡感到了甜蜜,這種感覺沒有經歷過的人是體會不到的。

2樓:木林森綠色家園

愛一個人,就是把他放在心裡,喜歡他的優點,還得包容他的缺點,有時覺得他真的哪都好,但有時和他生氣了也想離開他,但氣消了還是離不開他,你關心他的一切,願意跟他相依相伴一生。這就是愛一個的表現吧。這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

3樓:冰霜殘刃

有人問駱駝大海是怎麼樣的,有人問烏龜飛翔是什麼感覺,這回終於有人問佛愛是什麼滋味了,我想佛什麼都知道,卻除了愛。

他會博愛世間萬物,卻唯獨不會知道愛一個人是什麼滋味。

沒有愛過的人不懂什麼是愛,愛是一種只要對方開心幸福你願意付之一切的情感,而愛情是兩個相互願意為之付出的人在一起就是愛情。

如果只是不離不棄,其實老一輩的人都能做到,可是你問他們什麼是愛,他們可能誰都不知道,所以他們禁止早戀,也只用物質條件去衡量你的物件,因為他們眼中物質就是愛情。

4樓:雲翳五洲

佛說的愛一個人,不是我們理解的愛一個人。

佛的愛是讓一個人去除煩惱,而我們的愛是讓自己擁有,不在一個次元。

人的愛是自私的,是有標準的,在標準內可以容忍它的存在。但當超出這個標準,就會由愛生恨,由愛變煩惱。

佛的愛是無私的,因為了解愛的起源,包容一切慾望,為了開解煩惱,甚至犧牲自我。

母愛就像佛的愛,希望孩子能更好的生活。

男女之愛大多是一種慾望,能夠做到相濡以沫的幾乎沒有。當相互滿足,慾望就變成割不掉的煩惱,當煩惱變為矛盾,只能付諸法律。

人對動物的愛是一種喜歡,喜愛動物的可愛,漂亮,溫順,但當喜歡到了盡頭,動物就變成拋棄的可悲。

愛不是慾望,不是喜歡。

愛是像母愛一樣的包容,期盼;像母愛一樣給予無私的支援;像母愛一樣給予最大的保護港灣。

被愛的人,有一種溫暖,呵護,關注,支援的感覺。

5樓:活的魂有靈人

愛就是知足,只要有了知足就有了幸福。那什麼叫愛呢?聖經中說:

【林前13:3】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

【林前13:4】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林前13:5】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林前13:6】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林前13:8】愛是永不止息。…

6樓:星夜小雨點

愛不是說說而已~~

會情不自禁~~會每時每刻想起

會一直牽掛

會想要分享~~~

7樓:匿名使用者

佛說她明天變成一摳腳大媽/大漢,一隻手摳腳,一隻手摳鼻屎,**穿三天不換,腰上放一圈贅肉,兩邊臉肉皮鬆馳塌下來,頭髮裡有黑油,頭上長癤瘡,說話粗聲粗氣,一言不合就罵人祖宗十八代。

8樓:公子嶽緣

或許是喜歡,或許是慾望,或許是習慣,或許是依賴,或許是責任,或許是習俗,我相信兩個人在一起,他們彼此之間關係親密,出於各種原因。但唯一一點,我是從來不相信「真愛」是存在的。

佛說愛一個人的感覺很痛苦

9樓:匿名使用者

那是因為執念太深,執念太深的人,一般都得不到預期的回報,因為他們一開始所希望的回報就太不接近現實了。倘若真的愛一個人,在別人允許的範圍內用你自己的方式去愛就可以了,不要有太多欲望。可惜的是,大部分人對感情的投入和期望值是成正比的,只是回報不一定跟付出會成正比。

10樓:天文風

這叫:愛並痛苦著、笑並哭泣著;沒有人能例外;沒有痛苦的愛也是不完整的,因為它經不起推敲和考驗;實際上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人之所以痛苦,是在於追求偏執或錯誤的東西,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是非。你把它看作很正常,就不會難過。

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出自**?

佛說,愛一個人會讓你失去理智

12樓:

愛情如果太理智,就不是愛情,就是交易了。每個人在自己的愛情中都會有些瘋狂不理智的舉動,只是程度深淺罷了。關鍵看你自己怎麼看吧。

有句話送給你:愛情帶給你多少甜蜜,也會帶給你多少痛苦的。

佛說什麼是愛?

13樓:孤倚危樓

佛說:愛是著迷,是兩個靈魂的正負對撞。相撞的火花是最美的光芒。

佛說:情是不捨,是牽掛,是衷腸。是曾經滄海水,是垂淚到天亮。直叫生死相許,直叫寸斷肝腸。情無價,情傷。只要真心呵護,情就不移,地久天長。

佛說:不可見,不可奪,剪不斷,理還亂,很綿長。是歡樂,是憂傷。註定冥冥中,猶如千絲網。愛恨情仇皆是緣,一生一世在身旁。婆娑世界,佛渡一切有緣人。

(一)(梵tr!s!n!a^,藏sred-pa)十二因緣之一。又名愛支。也譯為『渴愛』,意指如渴者求水般激烈的欲求。

可分為色愛以至法愛的六愛,或欲愛、有愛、無有愛的三愛。緣認識而起的苦樂等感受一產生,對苦受就有憎避的強烈欲求;對樂受就有愛求的熱望。這些強烈的欲求或熱望,即是愛。

也就是以愛來表示對苦樂受所產生的愛憎之念。

《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三(大正27·119a)︰『云何為愛?謂雖已起貪愛、淫愛及資具愛,而未為此四方追求,不辭勞倦,是愛位。』《俱舍論》卷九(大正29·48c)︰『貪妙資具,淫愛現行,未廣追求,此位名愛。

』說一切有部將十二因緣分三世兩重因果,以愛、取、有為三因,然經量部謂此乃違背經說,而主張唯有由樂等三受引生的三種愛,是為愛支。

亦即為欲界苦所逼惱,於樂受所生欲愛(ka^ma-tr!s!na^),於色界初二三禪之樂受及第四禪非苦樂受所生色愛(ru^pa-tr!

s!n!a^),或唯於無色界非苦樂受所生無色愛(aru^pa-tr!

s!n!a^),是為愛支。

又,唯識大乘唯立一重因果,名愛取有三者為能生支,其中,愛為第六意識相應俱生煩惱,系正緣後有而起的潤生之惑。

(二)九結之一︰即愛結(anunaya-sam!yo-jana)。又譯為隨順結。指染著於境的貪煩惱。

《大毗婆沙論》卷五十(大正27·258a)︰『云何愛結?謂三界貪。然三界貪,於九結中總立愛結,七隨眠中,立二隨眠。

謂欲界貪,名欲貪隨眠,色無色界貪,名有貪隨眠。於餘經中,立為三愛,謂欲愛、色愛、無色愛。』

愛的最佳的定義應該是真心對待某個生命體或物體(可以是人、物品、動物),使其整體感到快樂,但被愛不一定感到快樂。

愛是無私的奉獻與給予,包括物質、感情、行動等形式。有愛的人有朋友,博愛的人朋友廣。愛是與生俱來的,所以可以認為是本性的特質,換言之,愛是作為人必須具備的本質之一。

雖然世界各民族間的文化差異使得一個普世的愛的定義難以道明,但並不是不可能成立(薩丕爾-沃爾夫假設)。

愛可以包括靈魂或心靈上的愛、對法律與組織的愛、對自己的愛、對食物的愛、對金錢的愛、對學習的愛、對權力的愛、對名譽的愛、對他人的愛數之不盡。不同人對其所接受的愛有著不同的重視程度。愛本質上為一個抽象概念,可以體驗但卻難以言語。

佛說: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真是佛說的嗎?

14樓:言笑居士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的容顏?

佛 曰:那只是曇花的一現,用來矇蔽世俗的眼;

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淨仁愛的心。

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

可有人讓它蒙上了灰。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

佛 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即遺憾;

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我問佛: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單?

佛 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

多數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

只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

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了擁有它的資格

我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

卻又怕不能把握該怎麼辦?

佛 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

和有情人,做快樂事;

別問是劫是緣。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 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門中說一個人悟道有三階段:

勘破 放下 自在

的確,一個人必須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15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講的是人人都有佛性,無論是誰,如果能拋開業障,見性開悟,找到心中的淨土 都可以成佛。所以佛的意思是,我不是什麼高不可攀的,佛只是過來人,而人是未來佛,潛心修學即可成佛

16樓:唯一de渴望

是佛說的也不是佛說的,這句話問的不對哦~

17樓:我愛黑澀會鬼鬼

我是不知道是不是佛說的,我只知道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很有佛偈的味道

18樓:匿名使用者

信則有,不信則無.

如果你信佛的,那麼這就是佛說的

不過我不信,所以我認為是人說的

19樓:獨上高樓

弗:古語做不是的意思,亻是人的意思,佛就是不是人

明天就是情人節了 我問佛 世界上有真愛嗎 佛說是什麼意思

20樓:引經據典正法

1、佛家不講愛情,佛講慈悲。

2、佛法為什麼不說愛,要說慈悲?因為愛裡面有感情,慈悲這個愛裡面沒有感情,它是純粹的理智。

3、慈悲跟世間所講的愛情是一樁事情,一個是覺悟,一個是迷惑。

4、愛情與慈悲在事相上沒有兩樣,在起心動念上不一樣,一個心迷,一個心覺。

5、迷了的時候叫**情,覺悟了就叫慈悲。

6、佛菩薩這個愛心叫做慈悲,是永恆不變的,它是理性的,它是心性、真理自然的流露。

7、佛菩薩為什麼能夠捨己為人?慈悲心在那裡推動。

8、世間人帶著感情這個愛是假愛,靠不住,為什麼?它會變化,愛到最後會變成怨家、仇敵,所以那種愛是假的,不可靠。

9、凡夫的愛情,這個愛裡面不平等,這個愛裡面沒有真誠。為什麼沒有真誠?那個愛會變的,靠不住。

10、我們中國祖師大德們常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

11、你為什麼在娑婆世界受苦受難,在這裡搞六道輪迴呢?就是你的愛慾沒斷,這是六道輪迴生死的根本。

12、世間人把愛慾看得很重,認為這是正當的,這個都是迷惑顛倒。

13、惟獨佛菩薩看得清楚,知道六道輪迴怎麼發生的,就是在這一念錯誤。

14、果然能把愛情看破、放下了,你決定超越六道輪迴。

15、唸佛,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如果愛情這一關看不破,還是不能往生。

16、唸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在**?就是愛慾不斷。

17、愛情這條繩索捆住你,阿彌陀佛拉都拉不動,沒有法子,一定要把這個斷掉。

18、把愛情斷掉絕對不是絕情無義,跟諸位講穿了,你那個愛情是假的,不是真的,是騙自己又騙別人,虛情假意。

19、怎麼知道是假的?今天愛得不得了,明天又吵架了,後天又離婚了,你看這不是假的嗎?**是真的!

20、許多青年男女在戀愛的時候,多甜蜜!過了不久,變成仇敵,變成冤家。可見得那種愛情不是真的,假的。

21、諸位冷靜去想一想,愛情到底是真的是假的,你就會覺悟。

22、古人結婚是為道義,為人倫,為家族幸福,不是為愛情。

23、現在人結婚是為愛情,愛情是脆弱的,愛情會變,所以婚變的事情層出不窮。

24、有一些人不懂佛法,聽說佛法要永斷情愛,於是乎他就反對了。他說人與人之間要沒有愛情,那還有什麼意思?

25、佛是不是情與愛不要了呢?不是的。你要曉得,他這個「斷」實在是轉變,把情愛轉變成智慧。

26、佛經上常講:「轉煩惱成菩提」。情愛是煩惱,佛教給我們,要把煩惱轉變為般若智慧。

27、般若智慧裡面有沒有愛呢?有。那個愛不叫**情,叫慈悲。

28、世間人所講的愛情,都是虛情假意,不是真的;轉變成智慧,那就是真的,永恆不變。

29、一定要轉煩惱成菩提,你才能夠悟入佛法,你才能脫離六道輪迴。

30、你看自古以來,中國、外國的文學作品裡面,寫的是什麼東西?都是情與愛,所以他永遠不能夠脫離六道輪迴。

31、佛法講「慈悲」,佛菩薩是真正愛世人,他是真正有愛有情。

32、慈悲是真正的愛情,永恆不變。

33、慈悲是從自性真心裡面流露出來的,它那個根源不變,所以流出來的作用、現相也不變。

34、六道凡夫都沒有真心,都沒有真情,也沒有真愛。

35、凡夫那個心靠不住,全是虛情假意,不能相信。

36、你如果相信別人會對你好,那你是糊塗,你是迷惑顛倒。

37、六道凡夫用的是妄心,說的話都靠不住,不要當真,你要當真,決定要上當。

38、你不但不能相信人,對自己都不能相信,為什麼?自己的感情都會變化。

39、今天我對這個人好,明天我又對他不好了,自己都靠不住,還能靠別人嗎?

40、佛給我們講,沒證得阿羅漢以前,別相信自己。自己都不能相信,怎麼能相信別人?

41、這個世間人,全都是虛情假意,全都是用妄心,你要當真,你虧可吃大了!

42、世間種種的境緣,一切人事物,平常看得越淡越好,不要認為看得這麼淡,好像這個人絕情寡義,但是往生容易。

43、你愛情太重,往生就發生障礙。

44、你愛情重了,就要搞六道輪迴,就要搞三惡道。

45、愛情不是好東西,生生世世害我們;害得這個樣子,還捨不得離開它,這是太愚痴了,一定要覺悟。

46、我們要到極樂世界去,當然要把愛情放下,還有留戀,還有牽掛,還有放不下的,那就去不了!

47、這個事實的真相,你要看破,你從此以後,這一切恩恩怨怨要把它捨棄。

48、不要想愛情,想阿彌陀佛,想阿彌陀佛就好。

什麼才叫佛?我是說做到什麼樣才叫佛

做到以下三點,才叫 佛 一 自覺。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知道萬法唯心,且能在生活中以此觀照,活在當下,照而寂,寂而照。二 覺他。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告訴有緣人,讓他們也因此而覺悟,即向眾生開示佛的知見,讓眾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也就是說,讓有緣眾生成為覺悟者。三 覺行圓滿。自己能將覺悟的宇宙人生真諦落實...

什麼樣的人跟佛有緣,什麼樣的人是與佛有緣的人!懂佛的入!

能夠學習佛菩薩的思想,能夠實踐佛菩薩對我們的教導,能夠行善積德的人,就是與佛有緣。我為你講解一下吧。首先,佛菩薩的思想,記錄在佛經裡,比較著名的佛經有 心經,金剛經,無量壽經等等。很多 都很難懂,如果要學習的話,可以參考佛經的白話文版。一時不明白也沒有關係,慢慢來。佛菩薩對我們的教導,之一就是八個字...

請問傳說中的 阿彌陀佛 是什麼樣的佛 主管什麼

阿彌陀佛 a m tu f 其名號梵音為 amit yus 無量壽 amit bha 無量光 別名無量壽佛 無量光佛 觀自在王佛 甘露王。密號為清靜。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與觀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合稱 西方三聖 據記載,在很古的時候,他原是世自在王佛時的法藏比丘,受到世自在王佛的教化,自願成就一個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