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除了紀念屈原還紀念誰,端午節在紀念屈原之前是紀念誰的?

2021-03-26 18:25:08 字數 3816 閱讀 5098

1樓:christy_舒

端午節的由來,各本其源,有「屈原說」、「伍子胥說」、「曹娥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等,但「屈原說」最受認同。

紀念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就有了端午龍舟競渡、吃粽子的風俗。

紀念伍子胥

伍子胥助吳伐楚,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吳王夫差不聽。子胥便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

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紀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

惡日

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直至**時期,社會上還有「躲端午」的習俗。端午節的另一類民俗活動,就是為了驅災辟邪的目的而發展起來的。

與夏季時令相關

有學者的考證,端午的起源、形成與夏季的時令有著密切的關係。2023年,劉德謙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說》中,認為端午來自夏、商、周時期的夏至。他援引歲時風物名著《歲華紀而》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

「日葉正陽,時當中夏。」也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

中國的很多節日與節氣之間存在對應關係,「端午」與「夏至」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夏至提醒人們高溫到來,在陽光雨水充足、有益於農作物生長的同時,蚊蠅開始滋生,疫病流行。以夏至為分界的自然界變化,影響到古代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過去科技水平不發達,人們在認識到這一現象後,為了提示這一關鍵時日,就要舉行一定的儀式。

2樓:匿名使用者

紀念賽龍舟,吃粽子這一習俗

3樓:匿名使用者

曹娥和伍子胥還有屈原

端午節在紀念屈原之前是紀念誰的?

4樓:寵寵欲動闖天涯

在屈原前的端午是紀念伍子胥的。

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

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

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

5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

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6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浴蘭節」、「蒲節」、「女兒節」等。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眾說不一,有「辟邪說」、「祭龍說」、「紀念屈原說」、「紀念勾踐操演水師說」、「紀念伍子胥或曹娥說」等。

根據民俗學者的研究,辟邪說為正確的說法。「祭龍說」只是對端午節部分習俗的解釋,不能用來說明整個端午節的起源。「紀念屈原說」等其它說法是民眾以編故事的方式對端午節的趣味性解釋,並不是科學的說法,實際上在這些傳說產生之前端午節早已經存在了。

「紀念屈原說」是影響最大的端午節傳說,為這個古老的節日增添了新的習俗和文化內涵,甚至有喧賓奪主之勢。

7樓:匿名使用者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

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一。

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

8樓:小小君子

啦啦啦(✪▽✪)'踢了'kk芥末太累了嗎單子要

端午節的最早是為了紀念誰?

9樓:爽朗的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在春秋之前已有以龍舟競渡形式祭龍祖的習俗。

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忠君愛國,後亦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起源於南方百越,把農曆五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附會紀念屈原跳江自盡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最後形成端午節文化相沿迄今。

拓展資料: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正陽節、龍日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  。

端午習俗主要有食粽子與賽龍舟。食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賽龍舟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

10樓:小樑仔

端午節的最早是為了紀念誰,有很多說法,請供參考:

1.紀念介子推,據東漢時期蔡邕《琴操》中載,端午節係為紀念先賢介子推。

2.紀念勾踐操練水軍,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於是日操練水軍。

3.紀念古越民族圖騰祭,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一。

4.紀念蓄蘭沐浴,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

5。紀念夏至,首倡夏至說者為黃石先生,2023年他在《端午禮俗史》(香港秦興書局2023年出版)一書中提出,端午節如涓涓之水發源於遠古時代,三代匯為川流,秦漢擴為河,唐宋納百川而成湖海。端午節源於夏至說聞世後,學者吞吐百家,從更廣泛的視野去研究,2023年,劉德謙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說》(《文史知識》2023年5期)中,認為端午來自夏、商、周時期的夏至,且提出端午節中「鬥百草」、「採雜藥」等與屈原無關。

端午節到底是紀念屈原的還是伍子胥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絕對不對,就是紀念屈原的。端午節的主要習俗賽龍舟。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

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端午節是紀念什麼,端午節是用來紀念誰的?

端午節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前340一前278年 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是一位千載不朽的愛國詩人和政治家。他二十歲左右入仕,任三閭大夫,二十五歲任左徒,負責制定楚國的內政外交政策。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將屈原和端午節聯絡起來的,是南北朝時南樑吳均的志怪 續齊諧記 此時屈原已去世75...

端午節是紀念誰呢

屈原屈原,名平,字原,出身於楚國貴族。公元前340年誕生於秭歸三閭鄉樂平裡。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 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提倡 美政 在屈原努力下,楚國...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早期粽子為何以三角形呈現

因為只有弄成三角形才會裝的多一點,也會更好裝糯米 古人研究出來的這種包粽子的方法,一直沿襲至今 吃粽子來紀念屈原,端午節的一種習俗,現在看到 的粽子一般是三角形的,它的由來有多種說法。據說,最早期的粽子根本是沒有特別規定的形狀的,但是現在通常所見到的示三角形粽子,明間有一種傳說,是關於孟姜女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