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皇帝戴的帽子叫什麼,元朝皇帝戴的帽子叫什麼

2021-03-26 13:39:31 字數 3713 閱讀 5090

1樓:林顧姝

元朝皇帝戴的帽子叫鈸笠冠。

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察必發明的,這種帽子**較高,如同半個倒扣的雞蛋,而且最頂上還有一個金屬的尖紐,底部周圍卻有一圈類似遮陽帽那種平出的圓沿,遠看起來就如同一隻銅鈸,在元朝這叫「鈸笠冠」,尤其是貴族最為喜愛它。

元末明初人葉子奇在其《草木子》一書中也說,蒙古「官民皆帶〔戴〕帽,其簷或圓,或前圓後方;或樓子,蓋兜鍪之遺制」。所謂「樓子」,指的大概就是笠,所以才說它是兜鍪〔古代頭盔〕之遺制。所謂笠,是一種圓簷斗笠形帽,因為形狀象鈸,所以叫鈸笠冠。

這種冠有頂,冠後還垂一片帛以護頸。夏天也戴軟帽,冬天則戴毛皮製軟帽或氈帽。這類帽本來無前簷,後來忽必烈射獵時感到日光刺眼,察必皇后特意給加了前簷,從此蒙古族便都戴這種有圓簷、或前圓後方式的帽子了。

2樓:新疆張鵬

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察必發明的,這種帽子**較高,如同半個倒扣的雞蛋,而

且最頂上還有一個金屬的尖紐,底部周圍卻有一圈類似遮陽帽那種平出的圓沿,遠看起來就如同一隻銅鈸,在元朝這叫「鈸笠冠」,尤其是貴族最為喜愛它。元末明初人葉子奇在其《草木子》一書中也說,蒙古「官民皆帶〔戴〕帽,其簷或圓,或前圓後方;或樓子,蓋兜鍪之遺制」。所謂「樓子」,指的大概就是笠,所以才說它是兜鍪〔古代頭盔〕之遺制。

所謂笠,是一種圓簷斗笠形帽,因為形狀象鈸,所以叫鈸笠冠。這種冠有頂,冠後還垂一片帛以護頸。夏天也戴軟帽,冬天則戴毛皮製軟帽或氈帽。

這類帽本來無前簷,後來忽必烈射獵時感到日光刺眼,察必皇后特意給加了前簷,從此蒙古族便都戴這種有圓簷、或前圓後方式的帽子了。後來大概受中原影響,蒙古族也有戴襆頭的。蒙古貴族婦女戴姑姑冠。

這種冠以木或竹為胎,外面包以紅絹或帛,高二尺許,上面插以裝飾彩色絲綢的柳枝或銀枝。

古代皇帝上朝時頭上戴著的那個有好多珠子的帽子叫什麼啊

3樓:學院派魚多多

古代皇帝上朝時頭上戴的帽子,稱為冕冠。

也稱「旒冠」,俗稱「平天冠」。與冕服、赤舄、佩綬、玉圭等同時在祭祀等大典時穿用。是帝王、王公、卿大夫在參加祭典等典禮活動時所戴的等級最高的禮冠。

冕的頂部叫「綖板」,綖板前圓後方,比喻天圓地方,表示博大之意;綖板塗黑漆,以示莊重。板前後系垂旒,表示帝王不視非,不視邪,是非分明。旒的多少視佩戴者的身份決定,有

三、五、

七、九、十二之分,以十二旒最為尊貴,是帝王的專用。

板下有玉衡,連線於冠上兩邊凹槽內;衡兩端有孔,兩邊垂掛絲繩直到耳旁,至耳處繫著一塊美玉,好像塞住了耳朵,即所謂「充耳」,寓意帝王不聽讒言,求大德不計小過,有所聞,有所不聞,從而衍化出一個成語「充耳不聞」。

4樓:_子螭

叫做旒,那些珠子都是玉質。形制不同的朝代有所變化,不同的場合也有變化。從12串到5串不等,通常是五串,每串上面有九個珠子,象徵「九五之尊」。

冕旒象徵著古代奴隸制或封建制君主的無上權力和順天應人的政治理念。最初意思是讓你記住不該看的不看,不要被眼睛矇蔽。

皇帝的皇冠叫做「冕旒」。「冕」就是帽子和上面的平板,象徵著頭頂著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的權威。前面和後面的珠穗叫做「旒」。

冕旒象徵著古代奴隸制或封建制君主的無上權力和順天應人的政治理念。

皇帝戴的帽子叫什麼?

5樓:石油工業出版社

周朝天子的禮冠叫作冕,冕板前後掛著用玉珠串成的「旒」,一串玉珠為一旒。最高階別的禮冠前後各有十二旒,每旒要串十二顆玉珠。雖然皇帝的帽子垂下的珠子很多,但也足夠皇帝看清道路。

皇帝戴的帽子,叫什麼冠

6樓:猴胃紫

東漢輿服的情bai況,從明du

帝永平改制,恢復、損益周代

zhi六冕開始,由於dao司馬彪《續漢書@回輿服志》有載答,其所撰各志(包括《輿服志》在內)被後人與范曄《後漢書》合刊而得以儲存,再參以流傳下來的大量的漢代畫像資料而有較為明確的認識。 皇帝的六冕中,最尊貴者為大裘冕,但其旒數不詳,且服用場合也有限,僅用於冬祭昊天上帝和五帝時服用。次於大裘冕者為袞冕,冕為十二旒,前後邃綖,就間一寸,每旒綴白玉珠十二顆,與周代綴五彩玉石略有不同。

再次者為鷩冕(九旒,享先公、饗射時服用)、毳冕(七旒,祀四望山川時服用)、絺冕(五旒,祭社稷五祀時服用)、玄冕(三旒,祭群小祀時服用),各有等差。其中影視劇中出現最多,而被濫用了的,就是袞冕。由於「袞」是指「畫卷龍於衣」,故而服用袞冕時,戴十二旒冕,著玄色袞衣和纁色下裳,故而俗稱「龍袍」。

但袞冕所用的場合,其實也不太多,僅在祭祀先王,以及一些頂級的隆重禮儀場合(如冬至、元旦的大朝會)時才服用。

7樓:戴高履厚

冕旒miǎnliú古代帝王的禮冠和禮冠前後的玉串,也用作皇帝的代稱 冕

古代皇帝皇后戴的帽子是叫什麼

8樓:岸裡何以顧

冠冕(古代帝王、**戴的帽子);冕弁(冕和弁。均為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冕版(冕頂之板);冕服(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與服飾);冕冠(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之禮帽) 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在舉行祭祀等大典時所戴的大禮冠。外黑色,裡硃色。

冕頂有長方板,稱為延,後高前低,略向前傾。延之前端綴有數串小圓玉,謂之旒。冕加在髮髻上,要橫插一長笄(簪),以別住冕。

笄的兩端繞頷下系一小絲帶,謂之紘;又各用一條名叫枕的絲繩掛下一個綿丸,謂之纊,纊下端飾玉,謂之珎。因兩珎正當左右兩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鬆、纊都是冕的部件。

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說前後各有十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歷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後,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專稱皇帝的禮冠。

《淮南子.主術訓》:「古之王者,冕而前旒。

」高誘注:「冕,王者冠也。」唐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皇后頭上戴的叫鳳冠,身上披的叫霞帔(pèi )。

鳳冠,因以鳳凰點綴得名。鳳凰是萬鳥之王,所以只有皇后或公主才配得上它,通常只在隆重慶典,如婚禮上才戴,普通平民一概不能佩戴。

9樓:昊天皇帝

皇帝:冕旒,古代漢族禮冠之一種。相傳,冕制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古時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為禮冠中最貴重者。

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頂有延,前有旒,故曰「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見《周禮.夏官.弁師》。

皇后: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飾,其上飾有鳳凰樣珠寶。明朝鳳冠是皇后受冊、謁廟、朝會時戴用的禮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發展和完善,因之更顯雍容華貴之美。

明清時一般女子盛飾所用彩冠也叫鳳冠,多用於婚禮時。

冠上飾件以龍鳳為主,龍用金絲堆累工藝焊接,呈鏤空狀,富有立體感;鳳用翠鳥毛貼上,色彩經久豔麗。冠上所飾珍珠、寶石及重量各不相等,最多的一頂上有寶石128塊,最少的95塊;珍珠最多5,449顆,最少的3,426顆,最重者2,905克,最輕者2,165克。冠上嵌飾龍、鳳、珠寶花、翠雲、翠葉及博鬢,這些部件都是先單獨作成,然後插嵌在冠上的插管內,組合成一頂鳳冠。

鳳冠造型莊重,製作精美,其工藝有花絲、鑲嵌、鏨雕、點翠、穿系等項。點翠面積大(四頂鳳冠上有翠鳳23只,翠雲翠葉翠花多達數百片),寶石鑲嵌多達400餘顆,大小珠花及珠寶串飾的製作也不少。最後的組裝更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序,各飾件的放置,幾千顆珍珠的穿系,幾百顆寶石的鑲嵌,諸多飾物於一冠,安排合理。

鳳冠口銜珠寶串飾,金龍、翠鳳、珠光寶氣交相輝映,富麗堂皇,非一般工匠所能達到。鳳冠上金龍升騰奔躍在翠雲之上,翠鳳展翅飛翔在珠寶花葉之中。

10樓:聖誕節睡覺睡好

僱個人脫回孃家哈哈哈光光

成吉思汗是元朝的皇帝嗎,元朝開國皇帝是成吉思汗,對嗎?

紹興三十二年 1162年 生於漠北斡難河上游地區 今蒙古國肯特省 取名鐵木真。淳熙十一年 1184年 前後,成為蒙古乞顏部可汗,一步步統一蒙古諸部。開禧二年 1206年 建立大蒙古國,也就是今天的元朝,尊號 成吉思汗 genghis khan 成吉思汗立國後,勢力益盛,實行千戶制,建立護衛軍。開始對...

元朝有哪幾個皇帝,元朝有多少個皇帝?

元朝歷代皇帝 元朝 公元1206年 1368年 始於太祖鐵木真,終於元順帝,共15帝。元朝是蒙古族的王朝,疆域寬廣,但統治殘暴,致使王朝短命。元朝皇帝譜 太祖鐵木真 1162 1227 1206年稱汗,在位22年 太祖鐵木真,姓奇渥溫,名鐵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貴族推舉為 成吉思汗 之後...

請問元朝的開國皇帝是那一位,元朝的開國皇帝是誰?

開國皇帝是元太祖成吉思汗於1206年建國 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 元 鐵木真,忽必烈打下江山但沒有建國 元朝的開國皇帝是誰?元朝歷代皇帝 元朝 公元1206年 1368年 始於太祖鐵木真,終於元順帝,共15帝。元朝是蒙古族的王朝,疆域寬廣,但統治殘暴,致使王朝短命。元朝皇帝譜 太祖鐵木真 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