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裡如來,佛,菩薩,羅漢有什麼區別

2021-03-26 04:20:59 字數 5042 閱讀 9415

1樓:晚詞i桑桑

佛與菩薩有什麼區別呢?

2樓:匿名使用者

覺悟的深淺不同。佛是完全覺悟的。其次是菩薩,再次是阿羅漢,他們都是出六道輪迴的。而我們還是凡夫,在輪迴裡面轉。

南無阿彌陀佛

佛,菩薩,羅漢怎麼區別

3樓:晚詞i桑桑

佛與菩薩有什麼區別呢?

4樓:女神姐夫

佛,菩薩,羅漢的區別:

1、在佛教中的地位不同

1)佛:地位高於菩薩、羅漢。是修行所能達到的第一等果位。從羅漢修煉到菩薩,之後再從菩薩修煉到佛。成佛是所有佛教修行者的最高目標。

2)菩薩:地位低於佛,高於羅漢。是修行所能達到的第二等果位。

菩薩已經悟透了「五蘊皆空」,因為「有情」,尚未到一切皆空的境界,只是接近佛境,還沒有成佛,但他們卻發願將眾生超度到更高的層次,也就是讓眾生成佛。自己還未成佛,卻想讓眾生成佛,

3)羅漢:地位低於佛,菩薩。是修行所能達到的第三等果位。佛教認為,獲得羅漢這一果位即斷盡一切煩惱,應受天人的**,不再生死輪迴。

2、覺悟程度的高低不同

1)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等修煉成佛陀的時候,就有了一個自己的天國世界。佛陀同樣有大慈悲心,於是傳法於人世間,救度眾生去他的世界。佛處於有情和無情之間,佛光普照眾生,眾生平等。

佛對芸芸眾生是引導者,只是用一片佛光引導我們自度。

2)菩薩:是自覺和覺他。

修煉到了菩薩境界就有了大慈悲心,因為看眾生皆苦,所以發出大慈悲心去救度眾生。菩薩尚未達到覺行圓滿, 覺悟尚有情,自己覺悟了,又有善心救世救難的活菩薩。「自立,自覺,又能犧牲自我。

「自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薩發心。」

3)羅漢:自覺。

羅漢覺悟但無情 ,是比較注重個人修持和覺悟。羅漢境界是指度己,個人通過修煉達到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用佛家思想來說,羅漢境界就是剛剛自己解脫了,不在入六道輪迴了。

3、形象不同。

1)佛:滿頭小發結(佛螺髻發),也有例外:地藏王菩薩和彌勒佛有光頭形象

2)菩薩:通常頭上戴著帽子或頭巾。

3)羅漢:外形多樣,更接近於普通人。

5樓:匿名使用者

佛,菩薩,羅漢的區別在於定義、境界、修行目標的不同。

1、定義不同

佛:佛梵語為「佛陀」,小乘佛教講的「佛」。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爺。~像。借花獻~。

菩薩: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在梵文中的意思是「覺悟有情」、「道心眾生」,是大乘佛教的一個果位。菩薩是佛**,語意如菩提樹枝繁葉茂。

羅漢: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含有殺賊、無生、應供等義。

殺賊是殺盡煩惱之賊,無生是解脫生死不受後有,應供是應受天上人間的供養。在小乘佛教中,是偉大的佛陀得法**修證最高的果位。

2、境界不同

佛:等修煉成佛陀境界,就有了一個自己的天國世界。佛陀同樣有大慈悲心,同樣看眾生皆苦,於是傳法於人世間,救度眾生去他的世界。

菩薩:修煉到了菩薩境界就有了大慈悲心,因為看眾生皆苦,所以發出大慈悲心去救度眾生。

羅漢:境界是指度己,個人通過修煉達到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用佛家思想來說,羅漢境界就是剛剛自己解脫了,不在入六道輪迴了。

3、修行目標不同。

佛:修行至上,領悟也是至上。為釋迦族的聖人,大乘佛教認為,一切圓滿者皆可稱為佛。

菩薩:僅次於佛,修行比佛低,跟隨於佛,要以佛所說真理和覺悟,去啟發和引導世間有情眾生,使眾生擺脫煩惱,得到徹底的覺悟,渡過生死輪迴的此岸,達到涅槃寂靜的彼岸世界,這樣方被稱為「菩薩」。

羅漢:修行能斷除一切煩惱,達到涅槃境界,不再受生死輪迴之苦,修行圓滿又具有引導眾生向善的德行,堪受人天供養的聖者。

擴充套件資料:

佛如過去有七佛、燃燈佛;未來有彌勒佛;東方有阿閦佛、藥師佛;西方有阿彌陀佛,信仰面很大的還有毗盧遮那佛(大日佛)等。

菩薩有多種分類,除依悟解之淺深而有不同之菩薩階位外,菩薩地持經卷八菩薩功德品亦舉出菩薩有十種。

就阿羅漢之種類而論,聲聞四果中之阿羅漢,依其根性利鈍之差別,可分為六種。

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菩薩:自覺、覺他

阿羅漢:自覺;

也就是說,三者之中佛的境界最高,已功德圓滿;菩薩次之,羅漢最低。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就叫阿羅漢果。修持佛法的人達到了脫生死,即不再生死輪迴就叫阿羅漢。

我國漢族地區佛寺常塑有十八羅漢像,其實本應是十六羅漢。

三者之中佛的境界最高,已功德圓滿;菩薩次之,羅漢最低。

6樓:樂觀小山

一、、修行不同

佛:佛陀的簡稱。小乘佛教講的「佛」,一般是對釋迦牟尼的尊稱。

釋迦牟尼是梵文的音譯,意思是「能仁」、「能忍」、「能寂」,即釋迦族的聖人。大乘佛教認為,一切圓滿者皆可稱為佛。所以,大乘佛教除釋迦牟尼佛之外,三世十方有無數無量的佛。

菩薩:是梵文「菩提薩陲」的簡稱,意為「覺有情」,指發巨集大誓願,要以佛所說真理和覺悟,去啟發和引導世間有情眾生,使眾生擺脫煩惱,得到徹底的覺悟,渡過生死輪迴的此岸,達到涅槃寂靜的彼岸世界,這樣方被稱為「菩薩」。

羅漢:又稱阿羅漢,指能斷除一切煩惱,達到涅槃境界,不再受生死輪迴之苦,修行圓滿又具有引導眾生向善的德行,堪受人天供養的聖者。

二、思想不同

佛:無論智慧與悟性都已達到最高境界的覺悟者。他不僅自己覺悟,而且幫助他人覺悟,使自已和他人覺行共同得到圓滿。

菩薩:僅次於佛,是因為菩薩雖能自覺,併發大心願為眾生求最高的覺悟方法與覺悟的道理,但卻沒能將自己與眾生的覺悟、行為一起圓滿。所以,他們所達到的不過是大乘佛教中的上乘境界。

羅漢:注重自我覺悟,自我解脫,而較少把佛教的教義擴大化。通常人們稱他們為「自了漢」。所以,他們到達的只是小乘佛教中的最高境界。

三、境界不同

佛:等修煉成佛陀境界,就有了一個自己的天國世界。佛陀同樣有大慈悲心,同樣看眾生皆苦,於是傳法於人世間,救度眾生去他的世界。

菩薩:修煉到了菩薩境界就有了大慈悲心,因為看眾生皆苦,所以發出大慈悲心去救度眾生。

羅漢:境界是指度己,個人通過修煉達到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用佛家思想來說,羅漢境界就是剛剛自己解脫了,不在入六道輪迴了。

擴充套件資料

羅漢分類:

另就阿羅漢之種類而論,聲聞四果中之阿羅漢,依其根性利鈍之差別,可分為六種。

《雜阿毗曇心論》卷

五、俱舍論卷二十五等所舉,即:

(一)退法阿羅漢,又作退相阿羅漢,指遭遇小惡緣即容易退失所得之果位者。

(二)思法阿羅漢,又作死相阿羅漢,指由於憂懼退失果位而思自害者。

(三)**阿羅漢,又作守相阿羅漢,指能守護而不致退失果位者。

(四)安住法阿羅漢,又作住相阿羅漢,指不退亦不進,而安住於果位者。

(五)堪達法阿羅漢,又作可進相阿羅漢,指能迅速精進,而達於不動法者。

(六)不動法阿羅漢,又作不壞相阿羅漢,指永不退失所得之法者。

上述六種阿羅漢中,前五種為鈍根者,故得時解脫或時愛心解脫,而後者系屬利根者,故得不時解脫或不動心解脫。詳言之,須遇善因緣而得入定之解脫,稱為時解脫;隨時可入定,

而無須等待某種特定因緣之解脫,稱為不時解脫。又善護自己所得之阿羅漢果,並解脫煩惱者,稱為時愛心解脫;永無煩惱,永不再須解脫煩惱,永遠不再由於煩惱而退失果位,稱為不動心解脫。此外,不動法阿羅漢以其善根之形成,又分為兩種,即:

(一)本來生就不動種性者,稱為不退法阿羅漢、不退相阿羅漢。

(二)由精進修行而達不動法者,稱為不動法阿羅漢。此二者合上述之五者共為七種阿羅漢。若再加緣覺、佛,則總稱九種阿羅漢。

《阿含經》卷三

十、《成實論》卷一等所云:其中,藉智慧力以解脫煩惱之阿羅漢,稱為智解脫阿羅漢。若得滅盡定,而於心、智慧兩方面悉皆解脫之阿羅漢,則稱雙解脫阿羅漢。

此二者再加無疑解脫阿羅漢(在俱解脫中通達一切文義,因而得四無礙解脫者),則成三種阿羅漢果。

7樓:末你要

區別:1、思想方面不同。

佛:無論智慧與悟性都已達到最高境界的覺悟者。他不僅自己覺悟,而且幫助他人覺悟。

菩薩:能自覺,併發大心願為眾生求最高的覺悟方法與覺悟的道理,但卻沒能將自己與眾生的覺悟、行為一起圓滿。

羅漢:注重自我覺悟,自我解脫,而較少把佛教的教義擴大化。

2、修行不同。

佛:修行至上,領悟也是至上。為釋迦族的聖人,大乘佛教認為,一切圓滿者皆可稱為佛。

菩薩:僅次於佛,修行比佛低,跟隨於佛,要以佛所說真理和覺悟,去啟發和引導世間有情眾生,使眾生擺脫煩惱,得到徹底的覺悟,渡過生死輪迴的此岸,達到涅槃寂靜的彼岸世界,這樣方被稱為「菩薩」。

羅漢:修行能斷除一切煩惱,達到涅槃境界,不再受生死輪迴之苦,修行圓滿又具有引導眾生向善的德行,堪受人天供養的聖者。

3、意思不同。

佛:是「佛陀」的簡稱,在梵語的意思「知者」、「覺」、「覺悟者」。覺有三層意思:一是自覺,二是覺他,三是覺行圓滿。

菩薩: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在梵文中的意思是「覺悟有情」、「道心眾生」,是大乘佛教的一個果位。

羅漢: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羅漢是小乘佛教的聖人,是小乘佛教的最高果位。

8樓:有點意思si兒

以名稱,含義,特點來進行區別。

1、佛,佛陀的簡稱。小乘佛教講的「佛」,一般是對釋迦牟尼的尊稱。釋迦牟尼是梵文的音譯,意思是「能仁」、「能忍」、「能寂」,即釋迦族的聖人。

釋迦牟尼本名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是佛教對他的尊稱。

因釋迦牟尼是創始人,所以被稱為「佛祖」,因其「佛備眾德,為世欽量,故號世尊」。大乘佛教認為,一切圓滿者皆可稱為佛。所以,大乘佛教除釋迦牟尼佛之外,三世十方有無數無量的佛。

2、「菩薩」是梵文「菩提薩陲」的簡稱,意為「覺有情」,指發巨集大誓願,要以佛所說真理和覺悟,去啟發和引導世間有情眾生,使眾生擺脫煩惱,得到徹底的覺悟,渡過生死輪迴的此岸,達到涅槃寂靜的彼岸世界,這樣方被稱為「菩薩」。

3、羅漢又稱阿羅漢,指能斷除一切煩惱,達到涅槃境界,不再受生死輪迴之苦,修行圓滿又具有引導眾生向善的德行,堪受人天供養的聖者。

羅漢有三種意思,一是「殺賊」,意思是殺盡一切煩惱;二是「應供」,意思是受到眾人供養;三是「不生」,即達到果位永遠進入涅槃,跳出輪迴生死,所以,所有人都可以修羅漢行,都可以成「羅漢果」。

佛和菩薩 羅漢 辟支佛 神仙有什麼區別

佛 智慧圓滿,稱為無上正等正覺。三界至尊菩薩 修行接近佛,繼續修行,就將成佛,比如彌勒菩薩,將來會來地球成佛。羅漢 也稱阿羅漢,佛經上指修聲聞乘成就的修行人,已經超越輪迴,將來也可以成佛。神仙 修行人有禪定的成就,有神通,就稱為神 仙。這是佛經中的定義,道教經典認為神仙至高無上,教認為中國一切神仙都...

佛和菩薩有什麼區別,羅漢又是什麼意思,除此之外佛教中還有什麼神

佛教中沒有神 佛 菩薩 羅漢都是明白正確道理,並依照道理去做的人。如果你去依照正確的道理去做了,一樣也可以。簡單的講,就是佛教學位的名稱,因境界不同,次第稱謂也不同。比如阿羅漢是大學生,菩薩是碩士生,佛是智慧圓滿的博士。二樓的說得很仔細!佩服!佛跟菩薩 使者 羅漢有什麼區別 佛與菩薩有什麼區別呢?你...

佛,菩薩,觀音到底有什麼區別呢,菩薩和佛有什麼區別

佛與菩薩有什麼區別呢?我可以用最通俗的話來說,看看 有沒有二樓的探花郎簡單明瞭?佛 佛教 專裡面的至聖者。真正屬悟道的人,所謂四象皆空 悟道成無,證得大乘佛教的最終真諦,超越菩薩完成究竟的佛果。500年一世,前一輪是釋迦牟尼如來,當今一世為彌勒佛。菩薩 佛教中同為修大乘者。和佛不同的是,他們上求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