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

2021-03-23 09:36:06 字數 5516 閱讀 8557

1樓:雪舞草

出自杜甫的《詠懷古蹟五首·其三》,原詩為: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譯文:千山萬嶺好像波濤奔赴荊門,王昭君生長的鄉村至今留存。

從紫臺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獨留的青墳對著黃昏。

只依憑畫圖識別昭君的容顏,月夜裡環佩叮噹是昭君歸魂。

千載琵琶一直彈奏胡地音調,曲中抒發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說的是誰

2樓:小白家裡小白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這兩句詩說的是「王昭君」。意思是:從紫臺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獨留的青墳對著黃昏。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詠懷古蹟五首·其三》。

紫臺:漢宮,紫宮,宮廷。朔漠:

北方的沙漠。青冢:指王昭君的墳墓。

這裡的紫臺和朔漠,就會想到離別漢宮、遠嫁匈奴的昭君在萬里之外,在異國殊俗的環境中,一輩子所過的生活。

原詩:《詠懷古蹟五首·其三》唐代: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註釋:1、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2、明妃:指王昭君。

3、去:離開。

4、紫臺:漢宮,紫宮,宮廷。

5、朔漠:北方的沙漠。

6、青冢:指王昭君的墳墓。

7、省識:略識。

8、春風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釋義:千山萬嶺好像波濤奔赴荊門,王昭君生長的鄉村至今留存。

從紫臺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獨留的青墳對著黃昏。

只依憑畫圖識別昭君的容顏,月夜裡環佩叮噹是昭君歸魂。

千載琵琶一直彈奏胡地音調,曲中抒發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作者簡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

3樓:慧慧的網盤

說的是王昭君。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詠懷古蹟五首·其三》: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釋義:千山萬嶺好像波濤奔赴荊門,王昭君生長的鄉村至今留存。從紫臺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獨留的青墳對著黃昏。

只依憑畫圖識別昭君的容顏,月夜裡環佩叮噹是昭君歸魂。千載琵琶一直彈奏胡地音調,曲中抒發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4樓:

這是杜甫經過昭君村時所作的詠史。想到昭君生於名邦,歿於塞外,去國之怨,難以言表。因此,主題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開始,「獨留」兩字,是怨的終結。

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潛說:「詠昭君詩此為絕唱。

」這是《詠懷古蹟五首》的第三首,詩人借詠昭君村、懷念王昭君來抒寫自己的懷抱。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是什麼意思?

5樓:中國消防救援

意思是:

成千上萬的山巒山谷連綿不斷地奔赴荊門,王昭君生長的山村還至今留存。

皇宮離開去到那塞外沙漠,最後只留荒郊上的一座孤墳對著黃昏。

出自:詠懷古蹟五首·其三

朝代:唐

原文: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翻譯:成千上萬的山巒山谷連綿不斷地奔赴荊門,王昭君生長的山村還至今留存。

皇宮離開去到那塞外沙漠,最後只留荒郊上的一座孤墳對著黃昏。

糊塗的君王只依憑畫圖識別昭君的容顏,月夜裡環佩叮噹是昭君歸魂。

千載流傳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傾訴的分明是滿腔悲憤。

6樓:匿名使用者

詠懷古蹟五首(其三)

杜甫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①。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②。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③。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④。

註釋註釋

[註釋]

①明妃:即王嬙(qiáng),字昭君,漢元帝時宮女。西晉時避司馬昭諱而改稱明妃。村:指王嬙生長的鄉村。

②去:離開。紫臺:

紫宮,皇帝所居的宮殿,這裡指漢宮。連:這裡是連姻的意思。

朔漠:北方沙漠之地,這裡指匈奴所在地。青冢(zhǒng):

指王嬙的墳墓。向黃昏:指王嬙死後淒涼冷落。

③省識:指約略地看。環佩:指婦女環鐲一類裝飾物,這裡指昭君。「環佩」句說昭君死於匈奴,懷念故土,但不得歸漢,只有魂在月夜歸來。

④曲中論:樂曲中抒發感情。

賞析賞析

[賞析]

這首詩詠昭君。開頭描繪昭君故鄉的自然環境,用一個「赴」字寫出叢聚在三峽一帶的山嶺,勢若賓士的生動姿態,很有氣勢。隨即感嘆王嬙人逝村存,點出題意。第

三、四句緊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昭君生前及死後的淒涼。第

五、六句先講漢元帝的昏庸,後寫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歸。這裡用一個「空」字,以突出昭君遺恨之深,並深寄詩人的同情。最後兩句以琵琶樂曲將昭君的怨恨傳之千載收束全詩。

詩寫得含蓄委婉,耐人尋味。

7樓:匿名使用者

杜甫 - 詠懷古蹟五首之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王昭君名嬙,秭歸香溪村人。年當二八,仿如空谷幽蘭,漢元帝年間,因美貌且才慧出眾,被選入皇宮。其性格耿直,未向宮廷畫師毛延壽行賄,毛便串通黃門上書石顯,將昭君畫像改醜,昭君被貶居冷宮三年 。

一次,元帝偶遇昭君,見其才貌雙全,琴棋超凡。由此得元帝寵愛,朝侍酒,夜弈棋,月下花前,形影不離 。這時,匈奴單于乎韓邪提出要昭君和親,元帝不允,匈奴即揮戈入侵中原,狠煙四起。

昭君知情後,為免民眾受兵戈之苦,力勸元帝,決意以家國為重,出塞和親。她拋棄豪華的宮廷生活,手抱琵琶,含淚出塞。自此流落異域,黃沙漠漠,白雲悠悠,冰天雪地,胡笳羌笛,不勝家國河山之思。

千古有誰知昭君之心?

詩詞鑑賞(6分)詠懷古蹟(其三)杜 甫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8樓:█小雨

小題1:昭君雖骨留青冢,但魂靈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養她的父母之邦,可見其懷念故國之心是多麼強烈啊!像這樣一個美女,竟然淪落到如此下場,怎不感動?

怎不傷心?一個「空」字,將詩人的悲憤之情、傷悼之意傳達得淋漓盡致。

小題1:「帝始不見遇」的怨恨,更是一個遠嫁異域的女子永遠懷念鄉土、懷念故土的怨恨怨思。杜甫在寫昭君的怨恨之情時寄託了自己的身世家國之情。

杜甫的懷才不遇、漂泊異地、遠離故鄉的處境與昭君相似,寫昭君的怨恨也是寫自己的怨恨。

小題1:先答「空」的含義,再翻譯句意,最後答情感,反應詩人的悲憤之情、傷悼之意。

小題1:此詩為懷古詩,杜甫借古傷己,借昭君的怨恨之情時寄託了自己的身世家國之情。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意思是什麼?

9樓:魅

詠懷古蹟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①。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②。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③。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④。註釋註釋[註釋] ①明妃:即王嬙(qiáng),字昭君,漢元帝時宮女。

西晉時避司馬昭諱而改稱明妃。村:指王嬙生長的鄉村。

②去:離開。紫臺:

紫宮,皇帝所居的宮殿,這裡指漢宮。連:這裡是連姻的意思。

朔漠:北方沙漠之地,這裡指匈奴所在地。青冢(zhǒng):

指王嬙的墳墓。向黃昏:指王嬙死後淒涼冷落。

③省識:指約略地看。環佩:

指婦女環鐲一類裝飾物,這裡指昭君。「環佩」句說昭君死於匈奴,懷念故土,但不得歸漢,只有魂在月夜歸來。 ④曲中論:

樂曲中抒發感情。賞析賞析[賞析] 這首詩詠昭君。開頭描繪昭君故鄉的自然環境,用一個「赴」字寫出叢聚在三峽一帶的山嶺,勢若賓士的生動姿態,很有氣勢。

隨即感嘆王嬙人逝村存,點出題意。第

三、四句緊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昭君生前及死後的淒涼。第

五、六句先講漢元帝的昏庸,後寫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歸。這裡用一個「空」字,以突出昭君遺恨之深,並深寄詩人的同情。最後兩句以琵琶樂曲將昭君的怨恨傳之千載收束全詩。

詩寫得含蓄委婉,耐人尋味。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的讀音

10樓:你好嘛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的讀音是:yī qù zǐ tái lián shuò mò,dú liú qīng zhǒng xiàng huáng hūn。這句話出自唐杜甫的《詠懷古蹟(其三)》

《詠懷古蹟(其三)》

【作者】杜甫 【朝代】唐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白話翻譯:

千山萬嶺好像波濤奔赴荊門,王昭君生長的鄉村至今留存。

從紫臺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獨留的青墳對著黃昏。

只依憑畫圖識別昭君的容顏,月夜裡環佩叮噹是昭君歸魂。

千載琵琶一直彈奏胡地音調,曲中抒發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擴充套件資料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前兩句寫昭君村,這兩句才寫到昭君本人。詩人只用這樣簡短而雄渾有力的兩句詩,就寫盡了昭君一生的悲劇。

從這兩句詩的構思和詞語說,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賦》裡的話:「明妃去時,仰天太息。

紫臺稍遠,關山無極。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但是,仔細地對照一下之後,杜甫這兩句詩所概括的思想內容的豐富和深刻,大大超過了江淹。

清人朱瀚《杜詩解意》說:「『連』字寫出塞之景,『向』字寫思漢之心,筆下有神。」說得很對。

但是,有神的並不止這兩個字。只看上句的紫臺和朔漠,自然就會想到離別漢宮、遠嫁匈奴的昭君在萬里之外,在異國殊俗的環境中,一輩子所過的生活。而下句寫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黃昏這兩個最簡單而現成的詞彙,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藝術匠心。

在日常的語言裡,黃昏兩字都是指時間,而在這裡,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間了,它指的是那和無邊的大漠連在一起的、籠罩四野的黃昏的天幕,它是那樣地大,彷彿能夠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獨有一個墓草長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想到這裡,這句詩自然就給人一種天地無情、青冢有恨的無比廣大而沉重之感。

11樓:潛水蟲

一(yiˊ)去(quˋ)紫(ziˇ)臺(taiˊ)連(lianˊ)朔(shuoˋ)漠(moˋ),獨(duˊ)留(liuˊ)青(qingˉ)冢(zh ong ˇ)向(xiangˋ)黃(huangˊ)昏(hunˉ)

ˉ ˊ ˇ ˋ(聲調)

請賞析「群山萬壑赴荊門」,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求解釋??

描繪昭君故鄉的自然環境,用一個 赴 字寫出叢聚在三峽一帶的山嶺,勢若賓士的生動姿態,很有氣勢。詩人站在白帝城高處,東望三峽東口外的荊門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遠隔數百里,本來是望不到的,但他發揮想象力,由近及遠,構想出群山萬壑隨著險急的江流,奔赴荊門山的雄奇壯麗的圖景。這是組詩 詠懷古蹟五首 其中的第三...

媽祖金身赴臺信眾超1600萬人是真的嗎

是的。據中國新聞網2017年09月23 道,2017年9月23日6時56分,湄洲媽祖金身自湄洲島祖廟起駕,啟程赴臺灣巡安之旅。2009年,媽祖信俗列為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有上萬座從湄洲祖廟分靈出去的媽祖廟 天后宮 遍佈在41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媽祖信眾約3億人,其中臺灣地區超過1600萬,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