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中見到有個詞叫「妙用恆沙」,不理解,是什麼意思啊

2021-03-22 20:16:57 字數 5162 閱讀 4908

1樓:匿名使用者

恆沙,指無量無數的意思。

妙用恆沙,指不可思議的、難以形容的用處無量無邊。

2樓:虎騰異世

「妙用恆沙也無極」:這種妙用,恆河沙數也數不完那麼多的功德。

3樓:匿名使用者

從真心發起的隨緣的用,都是妙用,所以是沒有辦法全部列舉的,而且緣因人而異,所以也只能供予參考、沒有必要全部說明的。

4樓:莫文靈雲南

母音老人:「妄念妙用恆沙之道行」

「應知其所起者,皆為本元清淨性中之道行。」應該知道,我們所起的一切作用,所起的一切念頭,所認識的一切事物,都是「本元清淨性」中的「道行」。本元清淨性就是真如自性。

道行就是修道的行為,這正是真如自性的妙用啊!應該知道,所起的一切,都是真如自性的妙用。

「功夫至此,毫無粘滯,妄念皆妙用恆沙之道行。」功夫至此,就是功夫到這種地步。什麼地步啊?

即清醒地了知其所起者,皆為本元清淨性中之道行。若功夫至此,就毫無粘滯了。執著於妄心妄境不捨,謂之「粘」;於無上道停止不前,謂之「滯」。

無粘,就不再住相,不再分別取捨,心裡面自然空空蕩蕩。無粘必然無滯,必然在修行的大道上快速前進。那麼,所起的念頭便都是「妙用恆沙之道行」。

恆河是印度的一條大河,河中的沙土很細,可以想像恆河中沙粒的數目多到何種程度。佛經裡常用「恆河沙」比喻數量之多。妙用恆沙,意即無窮多的妙用。

剛才講過,道行就是修道的行為。俗雲:某某**師道行很深。

是說他修行功底深厚。所以,道行也指修行的功底。到了這一地步,一絲一毫的粘滯都沒有了,妄念就成了道行,能起無量無邊的妙用。

參禪悟道是什麼意思

5樓:口號

釋義:靜下心來禪坐,心態平靜感悟世間萬般道理。

概述:參禪是禪宗用以學人求證真心實相的一種行門。參禪所參的是出生宇宙萬法的實相--自性心---即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若得參透,便是明心。

然此參禪又外延至見性和過牢關。 參禪最要生死心切。和髮長遠心。

若生死不切。則疑情不發。功夫做不上。

若沒有長遠心。則一曝十寒。功夫不成片。

只要有個長遠切心。真疑便發。真疑發時。

塵勞煩惱不息而自息。時節一到。自然水到渠成。

目的:在於明心見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汙染,實見自性的面目。汙染就是妄想執著,自性就是如來智慧德相。因此參禪的先決條件,就是除妄想。

相關警語:心即是佛,佛即是覺,此一覺性,生佛平等,無有差別,空寂而了無一物,不受一法,無可修證。靈明而具足萬德,妙用恆沙,不假修證。

只因眾生迷淪生死,經歷長劫,貪嗔痴愛,妄想執著,染汙已深,不得已而說修說證。所謂修者,古人謂為不祥之物,不得已而用焉。

6樓:第四類接觸啊

知苦斷集滅定修道,這是佛門四聖諦,大徹大悟的人才能叫做悟道得道,然後才是修道。大徹大悟後不是直接成佛了,而是還要過正常人的生活,他們是真正的肉身菩薩,他們的業還沒走完,涅槃以後還會再來到人間度劫,只要沒成佛以前他們都算是在修道。 禪參是佛法裡八萬四千法門之一,八萬四千種法門都是方便法,證得初果阿羅漢以後就已免墜三惡道,悟道以後的菩薩不受六道約束,來去自如。

7樓:匿名使用者

參禪是禪宗用以學人求證真心實相的一種行門。參禪所參的是出生宇宙萬法的實相--自性心---即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若得參透,便是明心。然此參禪又外延至見性和過牢關。

參禪最要生死心切。和髮長遠心。若生死不切。

則疑情不發。功夫做不上。若沒有長遠心。

則一曝十寒。功夫不成片。只要有個長遠切心。

真疑便發。真疑發時。塵勞煩惱不息而自息。

時節一到。自然水到渠成。悟道   1.

領悟佛理。 唐 王維 《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之一:「洗心詎懸解,悟道正迷津。

」 宋 吳自牧 《夢粱錄·**講經史》:「談經者,謂演說佛書,說參請者,謂賓主參禪悟道等事。」《紅樓夢》第一二○回:

「後來待二奶奶更生厭煩,在別的姊妹跟前,也是沒有一點情意,這就是悟道的樣子。」   2.引申為出家為僧。

清 吳偉業 《贈願雲師》詩序:「甲申聞變,嘗相約入山,予牽帥不果,而師已悟道,受法於 雲門 具和尚 。」    悟道3思考領悟真理的過程,踐驗理論的實際可行性。

  4一切眾生的被妄想。分別。執著所障礙。

處在痛苦之中。 佛陀的智慧光明照破一切煩惱與魔障。 一切佛法皆從自性而出,心佛眾生本無差別。

只因為無明迷失本性。迴歸清淨本心。 發大誓願。

利益眾生,發菩提心,修菩薩道。 忍辱精進智慧增長。努力修行佛法。

走向覺悟的大道。 阿彌陀佛

8樓:匿名使用者

參禪是禪宗用以學人求證真心實相的一種行門。 參禪最要生死心切。和髮長遠心。

若生死不切。則疑情不發。功夫做不上。

若沒有長遠心。則一曝十寒。功夫不成片。

只要有個長遠切心。真疑便發。真疑發時。

塵勞煩惱不息而自息。時節一到。自然水到渠成。

極則事也。諸佛正法眼藏也。這事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非思議之所到。

達摩西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若是個漢,直下承當,即為法王寵子。向去但隨緣銷舊業,更勿作新殃。

娘生鼻孔,不欠分毫;自己衣珠,何曾有失。原不需參也。 參何禪?

悟何道?這是禪宗專有名詞,禪與道有別。禪(梵語dhyana),又作禪那,馱衍那,持阿那。

意譯作靜慮、思惟修習、棄惡、功德叢林(以禪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無量等功德)。寂靜審慮之意,指將心專注於某一物件,極寂靜以詳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狀態。禪有大乘、小乘、外道(梵語tirthaka)、凡夫所共修,然其目的及思惟物件則各異。

禪及其他諸定,泛稱禪定。禪之類別頗廣,但不外乎有三種:

一、世間禪。

二、出世間禪。

三、出世間上上禪。道(梵語marga)者其性質亦類分廣泛,譬如迷界有六道,通稱六道法界,屬三界內的世間法而言;悟界有四聖道,通稱四聖法界,屬出三界外的出世間法而言。道者,音譯作末伽。

即至目的地之通路,或指踏行之道。俱舍論卷二十五雲:道即通往涅槃之路,為求涅槃果之所依。

准此,道乃意謂達成佛教終極目的之修行法則。廣義而言,亦指趣向果之通路。大智度論雲:

有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等四種道,人天以十善(梵語dasakusala-karmani)、佈施為道,而求人天之福樂;二乘以三十七道品(梵語bodhi-paksika)、而求涅槃;菩薩以三十七道品,六度波羅蜜為道,而求佛果。禪與道已略知一二,那麼,參禪悟道是何意呢?這是禪宗欲令人人蔘悟佛性,以達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為宗的莊嚴術語。

禪就是佛心,佛心是聖心,聖心是不生不滅之涅槃妙性。

9樓:匿名使用者

通俗點。 讓自己跳出三界內,不在五行中! 不想讓上頭的「人」管了。。

挖掘真正的自我,(很少有人會去想自己是誰,自己從**來,生命從何而來,思想從何而來)。當然挖掘出真正的自我以後,就能當超人了,時間空間啥的,來無影去無蹤! 仁兄。

你的明白?

10樓:木繹

一切眾生的被妄想。分別。執著所障礙。處在痛苦之中。

佛陀的智慧光明照破一切煩惱與魔障。

一切佛法皆從自性而出,心佛眾生本無差別。

只因為無明迷失本性。迴歸清淨本心。

發大誓願。利益眾生,發菩提心,修菩薩道。

忍辱精進智慧增長。努力修行佛法。走向覺悟的大道。

阿彌陀佛

一滴水中看世界,半辨花上品人生。是什麼意思啊

11樓:匿名使用者

曾經有這樣一則廣告,從一滴水中倒印出一條垂天瀑布,廣告詞叫:點滴,見澎湃.這裡就是這意思,詳細一點就是一種精神境界,到了一定的精神境界,就連一滴水中一朵花裡都能發現人生至理,籠統一點就是,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將出塵表現到極至.

12樓:匿名使用者

一滴水中看世界,半辨花上品人生。這跟佛經中的一些句子,意思類同《華嚴經》:「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佛典》:「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一、科學式解答:

佛教認為一粒沙可見三千大世界,現在科學叫做宇宙全息論;佛教認為人可以修出百千萬化身,科技現在可以有初級的所謂「克隆人」;最有趣的是科學對物的最基本組成物質的認識,曾經認為它是原子,後來又認為是粒子,再後來又認為是質子等等,事實上等於是說現在最前端的認識也是不徹底的,而佛教早在兩千多年前,乃至更早的無量光年前就認為「萬物無自性、無本質」!一個字——空,說明了一切的根本。佛教和科學殊路而同向,揭示事物的本相!

二、每個人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都是一片葉,每片葉都有自己的綠意。

三、世界的一切原本由細節構成。如果一切歸於有序,決定成敗的必將是微若沙礫的細節

四、一花而見春,一葉而知秋,窺一斑而見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尋常細微之物,常是大千世界的縮影,無限往往珍藏於有限之中。懂得見微知著的人才能真正開啟這個世界的門。

五、細節決定成敗。蝴蝶振翅吸引起龍捲風暴,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一杯薄酒映出一個衰落帝國的背影。

六、在浩瀚宇宙中,我們宛若恆沙微塵,雖然渺小,卻也自成一世界。

七、生命永恆存在亙古不老的原始見證。無限的人類歷史可以由有限的人類個體來串織;無極的時空宇宙可以用有限的沉浮人生來度量,永恆的筆端能夠記錄人類文明的變遷。

八、表現對人類個人生命充分的自信與自由,從一個卑微的個體生命中我們有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整個物種的生命力。

九、表達有限與無限的轉換,短暫與永恆的共同死亡。

十、一朵野花雖然渺小,但是對於蜂蝶來說卻是一個天堂。十一、

一件很小的東西里也可能隱藏著很大的道理,一件很平凡的事情裡也可能隱藏著大智慧。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點滴,只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都會發現其所蘊含的獨特的美。珍惜點滴,把握細節,生命便能如同蓮花一樣清瑩脫俗。

十二、《華嚴經》認為這個世界無所謂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這個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萬法自如,處處成佛,時時成道。這也就是所謂的華嚴境界。 十三、

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堂,佛祖就是佛祖,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 佛曰: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俗語「花花世界」正來意於此。

佛經的偽經有哪些佛教中偽經有那些,真經又有那些,分別叫什麼名字

大藏經 收入的 都是真經。如果大藏經沒有收入的,就可以質疑。大藏經 有歷代祖師閱讀檢驗,如果有偽經,早就被剔除。即使是 大藏經 的疑似部,我們凡夫俗子也不能去懷疑,大德高僧才有資格質疑,普通人佛經都讀不懂,怎能質疑佛經呢?現在有一些邪教團夥總是在造謠,說佛經是偽經,說 聖經 是偽經,我們不要聽信那些...

你生活中見到的腦殘行為有哪些

藍精靈 有一哥們他想試探一下用熱得快燒的水熱了沒,把手伸進水桶裡,結果剛伸進去就呱呱叫起來了...

我有個朋友,什麼都好就是有個毛病,見到陌生人打一拳踹幾腳撒腿就跑,卻一直沒有事。直到昨天,見到個陌

你那朋友還是算了,不值得交 損友 是個正常人都不會做出這種事來 你跟他交朋友 你自己想想吧 假如,你在路上,有一個人陌生人,不由分說的就踹了你幾腳,扇了你幾巴掌,又給了你幾拳,還罵罵咧咧的罵 那還是要看具體的情況,估計下打不打得過對方?如果可以,當然要反擊,是自衛反擊沒事 人生最窮不是沒有錢,而是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