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2分)我國古代生產工具和技術不斷改

2021-03-22 16:39:20 字數 5075 閱讀 2898

1樓:陳且好喵

(1)①圖一:春秋戰國時期;圖二:唐朝;(2分);②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1分)

(2)①活字印刷術(1分);②指南針(1分);③棉紡織業(1分);④宋元時期(1分)

(3)①清朝,閉關鎖國政策(2分);②廣州(1分);

③對西方的發展一無所知,逐漸落後於西方(1分)

(4)堅持對外開放;重視科技創新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古代生產工具及其作用。材料一中的圖一是鐵農具,最早出現於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

圖二筒車最早出現於我國的唐朝時期。鐵農具、筒車等生產工具的出現並廣泛使用的共同作用是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2)本題考查的是古代四大發明和棉紡織業的發展。材料二圖一中的人物是畢昇,他是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材料二中圖二是指南針,又稱羅盤針。

材料二中圖三的人物是黃道婆,她在棉紡織業上有突出的成就。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的發明,火藥的改進都是在宋元時期,所以我國古代科技在宋元時期到達頂峰。

(3)本題考查的是閉關鎖國政策的內容。材料三中的第二次海禁主要反映的是清朝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圖中「限單口通商」中的「單口」指的是廣州,因為清朝留有「廣州十三行」與外國進行**往來。

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危害是使中國對西方的發展一無所知,逐漸落後於西方,逐漸遠離世界發展潮流。

(4)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時期中國的衰落對當今中國經濟的發展的借鑑意義。中國古代科技經濟長時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明清後卻逐漸落後於西方,以史為鑑,我們應該認識到:開發則國盛,閉關則國衰,要堅持對外開放,重視科技創新,努力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等。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國是世界農業的發祥地之一。隨著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生產技術的日益完善,農業生

2樓:隕落

(1)半坡種植慄或蔬菜,河姆渡種水稻。

(2)戰國時期。

(3)獎勵生產(或:生產糧食和布帛的人,免除勞役。從事商業而貧窮的人,全家罰作奴隸)。

(4)鐵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廣。

(5)九章算術;齊民要術。

(6)南方比較安定:北方人口南遷,補充了勞動力,帶來了先進的工具和經驗;南方優越的自然條件。

(7)社會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減輕農民負擔,推廣新技術,制定利於農民政策:勞動力、工具、經驗對於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必要言之有理即可)

(12分)閱讀下列關於中國古代商業發展的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圖1 西漢工商業城市分佈圖 &n...

(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2023年,我國基本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在生產資料

3樓:天災

(12分)

(1)特點: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公有制建立起來;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優先發展重工業。(任答兩點4分)

(2)原因:人民公社化運動超越了當時生產力水平;大躍進運動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提出的目標不切實;左傾錯誤.(任答兩點4分).

認識:實事求是;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注重協調發展。(任答兩點3分,答三點4分)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祕籍。

(1) 「2023年」是題眼,2023年我國經濟發展的特點顯然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公有制建立起來;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2) 《2023年政治工作報告》是題眼,2023年是三年經濟困難時期,顯然材料二所制定的經濟目標在實踐中並沒有達到是因為「人民公社化運動超越了當時生產力水平;大躍進運動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 制定經濟工作基本原則的認識,其實就是考查人民公社化運動、大躍進運動的啟示。

(12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是中國、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較表。材料二 農業的產生,

4樓:寶寶

(1)3一15世紀中國科技領先於西方,此後中國科技發展逐漸落後於西方。(2分)原因:3—15世紀中國政治上國家統一,經濟上封建經濟發達,思想文化上也相對比較進步,發達的農耕文明催生了高度發達的傳統科技;(4分)14、15世紀以後,歐洲資本主義興起,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成長刺激了對技術的需求,為近代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發展和科技進步開闢了道路,人文主義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動近代科技迅速發展。

(4分)

(2)「神舟五號」、「神舟六號」載人宇宙飛船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2分)

回答第(1)問要首先讀懂材料一中的圖表,獲取有效資訊,然後按照題目要求,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原因,要注意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全面考 慮。第(2)問比較容易,聯絡中國的載人航天技術即可。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1818—2023年的百年間,大國間的戰爭幾乎都不出自家門前的區域

5樓:手機使用者

(1)①20世紀初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為一個整體,各國聯絡加強(或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②科技進步成果和巨大的生產力被應用於軍事領域,使戰爭能在更大範圍內進行;

③完成工業革命以後的主要列強,爭奪殖民地的鬥爭或戰爭會影響到它們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進而影響整個世界。(9分。每點3分)

(2)原因:國聯被英法等少數大國操縱,成為維護世界霸權的工具;美國、蘇聯未加入;全體一致的原則,限制了制裁的能力。(6分,每點2分)

試題分析: 第(1)問,考查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可以從世界的聯絡的緊密、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生產力的發展、工業革命完成的影響等角度思考歸納即可。第(2)問,考查原因分析的能力,回顧已學知識可知國聯首先為少數大國所操作,成為維護世界霸權的工具,其次美國與蘇聯沒有加入,再次是全體一致的原因,對限制了制裁的戰爭的能力。

(1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古代農業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它畢竟主要是在小農分散

6樓:手機使用者

(1)特點:分散經營,勞動效率低下:經濟資源協調能力不高。(4分)

(2)新變化:私營手工業發展迅速,取代了官營手工業的主導地位於紡織領域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形成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場主、包買商等早期資本家。(6分)

(3)新氣象:產生了一批使用機器生產的近代企業;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產生。(2分)

主要原因:近代小農經濟解體,經濟結構變化;西方工業文明的影響;抵制西方經濟侵略的需要。(6分)

試題分析::第(1)問,解答此問的關鍵在於準確的概括材料的內容:從材料「由於經營規模的狹小和分散,勞動效率低下」可以看出分散經營,勞動效率低下;從材料「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經營條件下,不可能更大規模合理利用經濟資源協調發展」可以看出利用經濟資源、協調發展能力不高。

第(2)問,由材料中的關鍵資訊「民間私營手工業迅速發展」、「孕育出主要通過對運用生產技術和調配勞動力等環節加強管理來提高經濟效益的新型地主經營」、「手工場主、包買商中轉化出類似西方資本主義勞動組合中的早期『資本家』」可以歸納出新變化:私營手工業發展迅速,取代官營手工業的主導地位;紡織領域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形成了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場主、包買商等早期資本家。第(3)問,從**中可以看出,此時中國出現了近代企業,資本主義企業產生。

原因在於商品經濟的發展,自然經濟的解體;西方工業文明的影響;抵制西方經濟侵略的需要。

(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集權制是全國統一的重要條件,而全國大一統的局面能夠為經

7樓:瀟瀟3鏈

(1)作用:有利於減少動亂,維護社會穩定;便於全國各地的經濟交流和商品流通。(2分)

(2)原因:進入工業時代後,商品經濟的發展加強了各地之間的經濟聯絡,對國家的統一穩定提出要求;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也需要一個統

一、強大的國家作為後盾。(4分)

(3)同:減少內部的矛盾與戰爭;促進經濟發展;增強國家實力。(3分)

異:中國**集權的形成,是在統一戰爭後通過權威力量推行的;歐洲的聯合是通過成員國協商由條約來維繫的。中國的**政權較歐盟對地方具有更強的執行力。(3分)

試題分析:(1)作用:題目要求「依據材料一概括」,所以從材料一中的「可以避免一些紛爭和割據,可以減少某些統治階級內部的有害戰爭」、「有利於全國範圍內的經濟交流和商品流通」等資訊可以得出,即有利於減少動亂,維護社會穩定;便於全國各地的經濟交流和商品流通。

(2)原因:題目要求「結合材料二及所學知識說明」,所以從材料二中的「為了應付對外競爭和內部協調」以及所學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發展需要擴大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的需要角度去思考,即進入工業時代後,商品經濟的發展加強了各地之間的經濟聯絡,對國家的統一穩定提出要求;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也需要一個統

一、強大的國家作為後盾。

(3)同:題目要求「依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所以從材料一中的「可以避免一些紛爭和割據,可以減少某些統治階級內部的有害戰爭」、「有利於全國範圍內的經濟交流和商品流通」等資訊和材料三中的「為了應付對外競爭和內部協調」、「在西方社會進入工業化時代以後,實行**集權的政治體制」等資訊可以知道兩者的共同之處有減少內部的矛盾與戰爭;促進經濟發展。同時結合所學知識可以知道中國古代加強**集權和歐洲的聯合結果都有利於增強國家實力。

異:需要結合所學知識來看,即中國**集權的形成,是在統一戰爭後通過權威力量推行的;歐洲的聯合是通過成員國協商由條約來維繫的。中國的**政權較歐盟對地方具有更強的執行力。

(12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這次衛星發射成功,是我國發展空間技術的一個良好

8樓:扼殺瑗仙

小題1:美國和蘇聯。(1分)兩極格局。(2分)

小題2:材料一,政治;材料二,經濟。(2分)

材料一,國內,*****時期,以階級鬥爭為綱;國際,處於冷戰時期。(3分)

材料二,國內,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國際,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4分)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點但言之成理,可在每問總分範圍內酌情給分。

本題主要考查*****和十一屆三中全會關於改革開放的決策以及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等內容,主要是考查學生對中外歷史的分析比較能力。

小題1:比較簡單,一般學生都能答出;

小題2:只要能讀懂材料,也能答出材料

一、二的側重點不同,分析原因時,結合歷史背景,主要看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熟悉程度,以及概括總結能力。

(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小農的經濟行為,絕非西方社會一般人心目中那樣懶惰 愚昧,或沒

12分 經濟形態 小農經濟 或自然經濟 1分 特點 精耕細作 1分 其他特點 家庭為單位,男耕女織 自給自足 種植業為主,家庭畜牧業為輔 規模小。2分,答對兩點即可 現象 出現了具有僱傭關係的農場 或資本主義萌芽在農村出現 2分 原因 生產力的發展和農業商品化的發展等 2分 原因 統治者固守 重農抑...

(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九年前,少數同

1 皇帝制度 或封建君主 制度 郡縣制。4分 三省六部制。三省長官都是宰相,相權一分為三。4分 相權不斷被分割削弱直至消失,皇權不斷加強。主義 集權制度不斷強化 4分 試題分析 材料一中 海內為郡縣 去泰,著皇,採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 說明秦朝採取郡縣制 皇帝制 材料二中皇帝 中書 門下 尚書 六部...

(1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6 19世紀英國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材料二人口向城市

1 城市化程序加快。2分 圈地運動和工業革命的推動。4分 2 起步晚,專 發展緩慢,程度屬低。4分 3 通商口岸的開放 列強的經濟侵略 洋務運動和民族資本主義的推動 小農經濟破產,農村人口的流動。8分 略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16 19世紀英國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 1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