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叫青島,青島為什麼叫「青島」

2021-03-22 13:34:55 字數 4019 閱讀 4425

1樓:匿名使用者

「青島」這個名稱,原指小青島(也叫琴島),以島上「山岩聳秀,林木蓊鬱」而得名。「青島」之名的出現,就現在已發現的典籍文獻來看,最早有明確記載的是在明代中葉,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呵呵,就是因為這個!

青島為什麼叫「青島」?

2樓:匿名使用者

原來青島是這麼來的。

青島也叫琴島嗎?為什麼

3樓:

青島的由來:

很久以前,有個小漁村,叫姜家莊。姜家莊裡有對小兩口,男的叫漁哥;媳婦彈得一手好琴,人們叫她琴妹,小兩口恩恩**,日子雖然清苦些,但很甜蜜。

這一年,新年剛過,漁哥看著天氣好、風道順,就約合村上的打漁人,一起拔錨出了海。誰知天有不測風雲。漁哥他們剛撒下漁網,忽然變了天。

一剎那,風捲雲,浪攪水,大海翻了個底朝天。「漁家出海下遠洋,妻子望夫斷肚腸」。琴妹惦記著出海的漁哥,吃飯不香,閤眼難眠。

她抱起古琴來到海岸邊的大礁石上,面朝發了狂的大海彈了起來。天色漸漸暗了,琴妹擔心漁哥他們找不到靠岸的灣子,就找來一堆破爛魚網,纏在竹竿上,蘸上桐油,點成一支火把,插在最高的礁石岸縫裡。但是,漁哥他們卻沒有回來。

原來是海中的鯊魚怪故意興風作浪,把漁哥他們打得天昏地暗,翻進海里去了。等他醒過來以後,發現自己竟在海底鯊王宮中,海蛇正把他一道道纏在珊瑚柱上。鯊魚怪看見漁哥醒過來了,連忙上前假惺惺地呵斥海蛇:

「嗨,我叫你們請他來作客,你們怎麼這樣無禮!」說完,拉開海蛇鬆綁,請漁哥坐到上席,吩咐斟酒上菜。漁哥瞪著尖嘴突眼的鯊魚怪問:

「有什麼事情找我?你掀翻了那麼多漁船,淹害了那麼多鄉親。要吃要剮你找我就是,何必這樣傷天害理!

」鯊魚怪說:「你的水性好,不攪它個海底朝天,哪能請到你這樣的船老大呀。」「有什麼事,你直說吧。

」「好好好,不瞞你說,我這兩三年來,時常到海邊藉著浪頭望人間。你家琴妹果然名不虛傳,是個才藝雙絕的好媳婦。多看了幾回,鯊仙我也少不得動了凡情,一心想娶她到我這鯊王宮裡來享福。

實話說了吧,你們兩口子也是鹹魚淡飯,苦熬苦過,不如把琴妹讓給我,我給你一把珍珠,一株珊瑚樹,足夠你回到人間享盡榮華富貴……」漁哥不等他說完就把酒席給掀了,大喝一聲道:「痴心妄想!你這海中妖怪,黑了心,瞎了眼,你四下裡打聽打聽,我漁哥是不是昧良心、賣老婆的人!

」鯊魚怪見漁哥不依,臉色徒然一變,說:「好一個窮打漁的,你別以為我身為水族,上不得幹岸。我自有本事興風作浪,別說你家的破茅棚子,就是磚牆瓦屋,我也有法力用海水卷它入海去。

她一個婦道人家,能逃得出我的手心嗎?我只是估摸著琴妹戀著你,就把你先請來了。」「你不要白日做夢!

」「好啊,敬酒不吃吃罰酒。來呀,把這窮打漁的纏上!」說時遲,那時快,海蛇又爬過來把漁哥纏得動彈不得,空著前胸後背讓眾鯊魚撕咬衝撞。

漁**得死去活來,但始終不肯討饒。3天3夜過去了。鯊魚怪又來對漁哥說:

「今天可是最後一天了。你答應了,還來得及;你若還是死心眼兒,我先吃了你,再掀海浪去把琴妹捲到這裡來。」漁哥閉上眼睛想了一會兒,突然睜開眼睛說:

「好吧,你送我去姜家莊,我自己跟琴妹說去。」鯊魚怪聽了大喜:「哎呀,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我派海蛇送你回岸上去,帶來琴妹以後,我重重地賞你。」

一連3天3夜,琴妹站在海礁石上。海水打溼了衣服,她不覺得;海風吹散了頭髮,她不知道。這時,她突然看見漁哥從海浪中掙扎出來,走上沙灘,簡直不想信自己的眼睛。

她一頭撲到漁哥的懷裡,有多少心裡話對他說呀。可是漁哥半天也不吭氣,琴妹以為漁哥死裡逃生,太乏了,拉住胳膊就要扶他回家。這時,漁哥開了口,說:

「琴妹,鯊魚怪要搶你去。你別管我,趕快遠走高飛吧!」琴妹聽見了,如同睛天霹靂。

仔細一看,漁哥的腿上一邊纏著一條海蛇,後邊還有許多水怪。漁哥使盡氣力,把琴妹推回到礁石邊上,一面拚命扯住海蛇和水怪,不讓它們接近琴妹。海水漲潮了,漁哥又被海浪捲走了。

琴妹重新爬起來,抱起了古琴,呆呆地望著漁哥被捲入大海的方向。海潮越卷越猛,越撲越凶,眼看就要吞沒姜家莊了。

琴妹滿臉淚痕,彈起了古琴,琴聲跟海濤聲一起,一陣陣撕扯人心。這時候,海浪花越來越高,浪中隱約看到一條鯊魚怪時隱時現,海蛇和水怪也在浪中翻騰。

突然一陣海風吹來,琴妹身上披著的一條紗巾,在她的兩邊吹開來,變成了兩隻雪白的翅膀。琴妹一下子變成了一隻海鷗,騰空而起,挾著那把錚錚作響的古琴,在浪尖上掠過,直上雲霄,然後又衝向海面。忽然,她對準海浪中的鯊魚怪和海蛇,拋下了古琴。

古琴立刻變成了一塊大石頭,把鯊魚怪一夥全都鎮在離姜家莊不遠的海水中了。頓時,海面重新平靜下來,快要淹沒姜家莊一帶的海潮退去了,鄉親們保住了。

那塊古琴一般的石頭從此就成了一座小島,因為它是古琴化成的,仍像一把浮在海面上的古琴,鄉親們都管它叫琴島。琴島上蒼松翠柏,四季常青,來往的漁民、客商沒有一個不想多看它幾眼。天長日久,琴島就出了名,可是名字也叫走了音,成了青島。

青島為什麼被稱為琴島

為什麼我們青島要叫島城??

4樓:路過哦啊

】「青島」這個名稱,原來指的就是小青島(也叫琴島),以島上「山岩聳秀,林木蓊鬱」而得名。「青島」之名的出現,就現在已發現的典籍文獻來看,最早有明確記載的是在明代中葉,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明代萬曆七年(2023年),即墨縣令許鋌曾遍察即墨四方海域及鄉土,主持過《即墨縣誌》的編纂。可以說,許鋌是第一個全面瞭解青島的人。儘管青島在當時,還僅有一個小小的浮山所,但坐落於青島灣畔的一座小島「青島」,亦被許鋌所提及。

在許鋌編撰的《地方事宜議·海防》中,有關青島之名有這樣一段記述:「本縣東南濱海,即中國東界,望之了無津涯,惟島嶼羅峙其間。島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曰白馬、曰香花、曰田橫、曰顏武。

」這裡說的「青」,即是指青島,也就是現在的小青島。在許鋌的眼裡,小小的一個青島,不僅可以設防,抵禦倭寇的侵擾,而且還是可供人居的地方。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小青島最初還是主要用於軍事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許鋌所此時所提及的「青島」,是浮山千戶所管轄的一個可以駐軍的小島。而在這個島的對面岸坡上,一座小小的天后宮,也已在這裡存在了一百多年。如果再往前追溯,還可以追尋到天后宮附近山坡上居住的村民初來闢建青島村的時代。

據編修於2023年的《胡氏族譜》記載:「吾族相傳自明永樂初年由雲南遷居即墨,世居青島之『上莊』」,「聚族而居,五百餘載」。這就是說,在天后宮還沒修建的60多年前,胡氏族人就已經從雲南遷居在現迎賓館一帶建村居住。

胡氏族人建的村落,初名就叫「青島村」。只是到了後來,村民繁衍愈眾,原來的村址已不能容納,故又分出一支來,搬遷到了現在的湖南路和廣西路一帶。這樣,原先的「青島村」就被稱之為「上青島村」,俗呼「上莊」;而新建的「青島村」就被稱之為「下青島村」,俗呼「下莊」。

胡氏族人的祖居地即是「上莊」。

這就基本上給了我們一個清晰脈絡,即「先有青島,後有青島村,最後才有天后宮」。因為我們已知,青島附近的一些島嶼是在宋代以前就已經有了名稱。估計「青島」之名,最晚也不能晚於明初。

後來,胡姓族人從雲南來了,他們除以青島灣裡這座小島的名字命名自己的村落外,還將附近東面的一座山嶺,命名為「青島山」。來青島之後,他們「可樵可漁」,在這裡建了一座「媽祖廟」,這就是後來的天后宮。到了天后宮建成的2023年,青島灣一帶就成了整個青島地區最大的漁貨碼頭,被稱之為「青島口」。

等有了這麼多冠以「青島」之名的地名之後,原先的「青島」就被俗呼為「小青島」了。

而另一個被稱做「青島」的小島,位於今即墨市田橫島的東北方,又名「三平島」。這個小島曾在清同治版的《即墨縣誌》中有過記載,但因與「青島」重名,故自20世紀初之後,便多稱為「三平島」。而這個「青島」,也就慢慢地沒有人叫了。

那麼,什麼時候才將「青島」作為青島地區的總稱呢?現在有資料記載的,就是天后宮內的一塊刻於清同治年間的《募建戲樓碑記》的石碑。此碑文記載:

「竊聞青島開創以來,百有餘年矣。迄今旅客商人,雲集而至。」在這裡,碑文中使用的「青島」一詞,已不是一個島、一個村、一座山和一個海口的概念,而是青島地區的總稱。

對於碑中之「青島開創」和「百有餘年」的斷語,時間當在清乾隆年間,這應該是青島的「開埠」之始,至今已近300年的歷史。

一半在海中,一半接陸地,半島形式。半島也是島,半島上的城市---島城 ,一定採納哦!!!

5樓:匿名使用者

一半在海中,一半接陸地,半島形式。半島也是島,半島上的城市---島城

青島為什麼叫青島青島為什麼被稱為島城

青島 本是指膠洲灣海口北側的海中小島 就是今天的小青島 面積僅零點零一二平方公里,海拔十七公尺有餘,北側距陸地一華里多 約720公尺 即墨縣誌 卷一 島嶼 條目中記載,青島,縣西南百里 是說 青島 位於即墨縣城西南百里的海中。在 山川脈絡圖 和 七鄉村莊圖 中都標註有這個海中島嶼。膠澳志 還明確地說...

為什麼我們青島要叫島城為什麼稱青島為島城?

青島 這個名稱,原來指的就是小青島 也叫琴島 以島上 山岩聳秀,林木蓊鬱 而得名。青島 之名的出現,就現在已發現的典籍文獻來看,最早有明確記載的是在明代中葉,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明代萬曆七年 1579年 即墨縣令許鋌曾遍察即墨四方海域及鄉土,主持過 即墨縣誌 的編纂。可以說,許鋌是第一個全面瞭...

濟寧人歧視青島人,為什麼

朋友你只是碰到狹隘的不良心境之人 或者這個人在青島身上被傷害過 說道歧視,我更不理解那個人了,在全國中看青島和濟寧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不在一個當量上,當然不排除個別人對某一個城市有偏見,很多外地人歧視上海人,上海人也歧視外地人,青島人也有很多歧視外地人的 這都是某些不恰當的環境造成.絕大部分的濟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