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寫了作者對三味書屋怎樣的情感,分為幾個部

2021-03-22 11:31:40 字數 2135 閱讀 2731

1樓:

兩個部分:①讀書環境和對老師的印象②師生讀書情境及書外樂趣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襯托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輔修,脫離兒童實際的私塾教育。也有說法說是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與三味書屋的枯草無味作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還有一說說是通過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者對百草園有怎樣的情感??

2樓:匿名使用者

百草園自然是作者的樂園,即使對三味書屋的回憶,也洋溢著少年快樂的情趣。從「黑油的竹門」、大匾等陳設,從那沒有孔子牌位的拜孔子儀式,從同窗趁先生讀書入神時,溜到三味書屋後的小花園「折臘梅」「尋蟬蛻」到人聲鼎沸的課堂,自得其樂的老先生,頗有些成績的繡像,飛速進步的「對課」,處處洋溢著一種成年人回顧往事的樂趣,時時流露出新奇天真和快樂的情趣。因此,縱然是森嚴的三味書屋,也是作者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也洋溢著作者當時的童真童趣。

3樓:停止丶這段愛

描寫了當時兒童天真幼稚的心裡. 也是愛百草園那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自由快樂的生活.. 而三味書屋卻是對兒童的身心摧殘即限制

4樓:白跳蚤

一種懷念,同時也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

5樓:匿名使用者

留戀,是兒時的樂園。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對三味書屋的感情

6樓:匿名使用者

1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課文研討

7樓:飄雪塵戀

對於三味書屋魯迅是另一種不同於百草園的喜愛之情。

8樓:匿名使用者

對三味書屋是厭惡,是枯燥的:

9樓:放羊の小豬

三味書屋是灰暗的枯燥乏味的

魯迅在文中對三味書屋的枯燥乏味,有疑不答,難懂,束縛孩子身心的教育的不滿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二,七段表達了作者對百草園的什麼感情

10樓:只求一個採納

第二段描寫了百草園的景物及作者在百草園的生活情趣,表達了作者對百草園一草一木的熱愛,對自由有趣童年生活的追憶。同時又與下文的第七段三味書屋的枯燥生活作對比,更表達了作者對百草園的痴愛與追念。

11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 好孩子· 努力學習啊· 樓下正解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百草園和三味書屋裡作者都做了那些事。

12樓:小倩兒七七

百草園:按斑蝥,拔何首烏藤,摘小珊瑚珠,拍雪人,塑雪羅漢,用閏土父親教的方法捕鳥。

三味書屋:折臘梅花,尋蟬蛻,捉蒼蠅,喂螞蟻,畫畫,書屋學習。

13樓:永恆之紀元

我的天,憑我的記憶,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了,應該是做了好多事吧。在百草園捕鳥、拔何首烏、將磚頭拋到隔壁人家,站在石井欄上跳下來。三味書屋應該是讀書、折蠟梅花,尋蟬蛻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作者寫到了哪幾個生活場景

14樓:匿名使用者

百草園:童年時玩耍的地方

三味書屋:童年時學習的地方

15樓:匿名使用者

3個,分別是雪地捕鳥、塑學羅漢、百草園階紹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原文中怎樣描寫三味書屋的環境

16樓:匿名使用者

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道:

三味書屋;匾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沒有空子牌位,我們便對著那匾和鹿行禮。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這是描寫三味書屋的環境的一個自然段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者從那幾個方面描寫了百草園的生活?表達了作者怎麼樣的情感?

17樓:憂鬱的二狗

你是在做題的時候提出來的吧 建議你詳細讀那課 不懂的問老師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作者對百草園景色的描寫有詳有略,請分別找出來

詳寫的是 泥牆根一帶,斑蝥,何首烏,覆盆子。略寫的是 菜畦,皂莢樹,桑葚,鳴蟬,黃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者是怎樣描繪百草園的美麗景色 作者調動自己的感官,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是中年的魯迅先生對兒時快樂生活的甜美回憶,是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好奇。即便是三味書屋的生活,對於童年的魯迅而言也同樣是新鮮...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生字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後生字意思和拼音

謝謝你的關注 確 鑿 z o 菜 畦 q 桑 椹 sh n 油 蛉 l ng 斑 蝥 m o 積 攢 z n 攢 集 cu n 覓 食 m 收 斂 li n 罕 見 h n 秕 谷 b 淵 博 yu n 宿 儒 s 蟬 蛻 tu 沸 騰 f i 狗 竇 d u 叵 耐 p 紳 士 sh n 盔 甲 ...

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的簡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作者簡介

作者魯迅,中國思想家 革命家 文學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他出身於落破的封建家庭,青年時期收進化論等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後回國從醫,後棄醫從文,希望可以改變國民精神。他陸續創作了很多作品,其中 吶喊 彷徨 狂人日記 朝花夕拾 等等頗具代表。他為中國教育革命事業作出了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