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則無魚下一句是什麼

2021-03-21 10:17:58 字數 5381 閱讀 4210

1樓:機關快

人至察則無徒。

出處:班固《漢書》卷六十五 東方朔傳第三十五「雖然,安可以不務修身乎哉!《詩》雲:

『鼓鍾於宮,聲聞於外。』『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苟能修身,何患不榮!

太公體行仁義,七十有二乃設用於文、武,得信厥說,封於齊,七百歲而不絕。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闢若鶺鴒,飛且鳴矣。

傳曰:『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計其功。

』《詩》雲:『禮義之不愆,何恤人之言?』

故曰:『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枉

而直之,使自得之;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蓋聖人教化如此,欲自得之;自得之,則敏且廣矣。

2樓:匿名使用者

完整地說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

無徒。」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句俗話,源於《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後人多用此告誡人們指責人不要太苛刻、看問題不要過於嚴厲,否則,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願意與之打交道,就像水過於清澈養不住魚兒一樣。但是,時下總有一些人喜歡背離這句俗話的本義,以此勸人凡事不必認真,得饒人處且饒人,甚至見了危害人民利益的人或事,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當寬也寬。這就有必要議一議了。

這句俗語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恐怕主要還是因為它具有勸告人們待人少苛求、多寬容的積極意義。時下有些同志尤其是有的領導幹部沒有正確理解這句俗話的積極意義,而是把它當作「慈悲」為懷的處世哲學,在當「察」 的時候也一味寬容遷就,尤其是面對一些問題和矛盾時,漠然視之,放任自流,當「老好人」。殊不知,這種「慈悲」非但不能贏得多數人的好感,換來所謂的 「人緣」,反倒容易讓大家反感。

因為迴避問題和矛盾,縱容缺點和錯誤,最終必然會損害大多數人的利益,人們對這種不講原則的「老好人」,怎麼會發自內心的真正信服呢?

「察」,本身是沒什麼問題的,而「至察」就超出了一定的度。「察」而及時適度,把問題和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無論對同志、對部隊建設,都是負責任的表現。當然,「察」要有道,一方面「察」要注意範圍與重點,事關政治立場、工作作風、精神狀態、人品道德等原則問題,就應該細察真究,決不含糊;而對那些雞毛蒜皮、無關巨集旨、純屬個人性格方面的枝節問題,則不必「察」之過細、責之過嚴。

另一方面,「察」要實事求是,力求做到持之有據、言之成理,不捕風捉影,不無中生有,不誇大其辭,不無限上綱,不簡單粗暴,不以權壓人。總而言之,處理事情,既要堅持原則,又不能絕對化;對待同志,既要真誠批評幫助,又要注意團結。「察」到如此境界,自然就不會有「無徒」之憂了。

在「察」的問題上,不同價值取向的人會有不同的表現形態。遇事消極應付,「難得糊塗」,當清不清、當察不察者,其舉動看似寬容豁達,實則有悖職業道德要求。尤其是身處領導崗位的同志,肩負著為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和軍隊建設加快發展而帶領官兵不斷修正錯誤、不懈追求真理的神聖使命,責任和義務都要求我們既要有寬廣的胸襟,不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計較,又要有求真務實的作風,在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面前,講真理不講面子,講原則不講私情,敢於直言不諱,勇於較真碰硬。

有道是,「為官避事平生恥」。當寬則寬、當察則察,才是領導幹部應有的情懷。

3樓:冬熱夏寒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要求別人太嚴了,就沒有夥伴。現在有時用來表示對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也說水清無魚。

希望能幫助到你

4樓:匿名使用者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5樓:匿名使用者

人至察則無徒。

人至察則無徒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人如果太精明就沒有夥伴。現在有時用來表示對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作品出處《漢書》卷六十五 東方朔傳第三十五

當然你也可以說人至賤則無敵。

6樓:首湛斛正浩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乎先路。

7樓:鐵天偉合瑞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典故出處

班固《漢書》卷六十五

東方朔傳第三十五

…「雖然,安可以不務修身乎哉!《詩》雲:『鼓鍾於宮,聲聞於外。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苟能修身,何患不榮!太公體行仁義,七十有二乃設用於文、武,得信厥說,封於齊,七百歲而不絕。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闢若鶺鴒,飛且鳴矣。傳曰:

『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計其功。』《詩》雲:

『禮義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故曰:『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蓋聖人教化如此,欲自得之;自得之,則敏且廣矣。

「今世之處士,魁然無徒,廓然獨居,上觀許由,下察接輿,計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與義相扶,寡耦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於我哉?若夫燕之用樂毅,秦之任李斯,酈食其之下齊,說行如流,曲從如環,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內定,國家安,是遇其時也,子又何怪之邪?語曰『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繇是觀之,譬猶鼱鼩之襲狗,孤豚之咋虎,至則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處士,雖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適足以明其不知權變而終或於大道也。」求採納

水至清則無魚 下一句是什麼

8樓:明明說好幸福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出自班固《漢書》卷六十五 東方朔傳

「雖然,安可以不務修身乎哉!《詩》雲:『鼓鍾於宮,聲聞於外。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苟能修身,何患不榮!太公體行仁義,七十有二乃設用於文、武,得信厥說,封於齊,七百歲而不絕。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闢若鶺鴒,飛且鳴矣。傳曰:

『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計其功。』《詩》雲:

『禮義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故曰:『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蓋聖人教化如此,欲自得之;自得之,則敏且廣矣。}m

「今世之處士,魁然無徒,廓然獨居,上觀許由,下察接輿,計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與義相扶,寡耦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於我哉?若夫燕之用樂毅,秦之任李斯,酈食其之下齊,說行如流,曲從如環,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內定,國家安,是遇其時也,子又何怪之邪?語曰『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繇是觀之,譬猶鼱鼩之襲狗,孤豚之咋虎,至則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處士,雖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適足以明其不知權變而終或於大道也。」

9樓:儒雅的小百合

人之賤則無敵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出自班固《漢書》卷六十五 東方朔傳

「雖然,安可以不務修身乎哉!《詩》雲:『鼓鍾於宮,聲聞於外。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苟能修身,何患不榮!太公體行仁義,七十有二乃設用於文、武,得信厥說,封於齊,七百歲而不絕。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闢若鶺鴒,飛且鳴矣。傳曰:

『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計其功。』《詩》雲:

『禮義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故曰:『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蓋聖人教化如此,欲自得之;自得之,則敏且廣矣。}m

「今世之處士,魁然無徒,廓然獨居,上觀許由,下察接輿,計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與義相扶,寡耦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於我哉?若夫燕之用樂毅,秦之任李斯,酈食其之下齊,說行如流,曲從如環,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內定,國家安,是遇其時也,子又何怪之邪?語曰『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繇是觀之,譬猶鼱鼩之襲狗,孤豚之咋虎,至則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處士,雖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適足以明其不知權變而終或於大道也。」

10樓:匿名使用者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類似的說法還有: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親...

11樓:都怪時間

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12樓:陌上花醉紅塵

正確的說應該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如果搞笑的說應該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賤則無敵。

13樓:德有福過嫻

【成語】

水至清則無魚

【發音】

shuǐ

zhìqīng

zéwú

yú【解釋】

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要求別人太嚴格了,就沒有夥伴。現在有時用來表示對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也說「水清無魚」

。【出處】《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後漢書·班固傳》:「君性嚴急,水清無大魚……宣蕩佚簡易。」

14樓:v孟婆

應該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賤則無敵」

水至清則無魚下一句是什麼?

15樓:七情保溫杯

水至清則無魚下一句是人至察則無徒。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要求別人太嚴了,就沒有夥伴。現在有時用來表示對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

後人多用此告誡人們並指責人們不要太苛刻、看問題不要過於嚴厲,否則,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願意與之打交道,就像水過於清澈養不住魚兒一樣。

16樓:漩渦o鳴人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告誡人們指責人不要太苛刻、看問題不要過於嚴厲,否則,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願意與之打交道,就像水過於清澈養不住魚兒一樣。

17樓:

【成語】 水至清則無魚 【發音】 shuǐ zhì qīng zé wú yú 【解釋】 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要求別人太嚴格了,就沒有夥伴。現在有時用來表示對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也說「水清無魚」 。

【出處】《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後漢書·班固傳》:

「君性嚴急,水清無大魚……宣蕩佚簡易。」

水清則無魚,下一句是什麼水至清則無魚下一句是什麼?

下句是 人至察則無徒 語出 大戴禮記 子張問入官 意思是 就是說水太清了,則沒有魚,人過於明察秋毫,就沒有朋友。拓展資料 出處 漢書 卷六十五東方朔傳第三十五 雖然,安可以不務修身乎哉!詩 曰 鼓鍾於宮,聲聞於外。鶴鳴九皋,聲聞於天 苟能修身,何患不榮!太公體行仁義,七十有二,乃設用於文武,得信厥說...

「水至清則無魚」有怎樣的典故?下半句是什麼

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上聽到有人說 水至清則無魚 水至清則無魚 的下半句,是什麼?這句完整的話是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出自 大戴禮記 子張問官篇 它意思是水如果太清澈了,魚是無法存活下去的。同樣地,人如果太過於明察秋毫,身邊就會沒有跟隨你的人。這句話意在向我們說明做人不能夠過於吹毛求疵,對人 對事...

精益求精的下一句是什麼,精益求精下一句

精益求精,好中求好 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取人之長 補己之短 眾人一條心 其力可斷金 精益求精 的下一句是什麼?精益求精下一句 一 精益求精下一句 密益加密。這一句話出自清代趙翼的 甌北詩話 七言律 蓋事之出於人為者,大概日趨於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風會使然。日趨於新 密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