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什麼意思啊

2021-03-20 17:43:20 字數 4128 閱讀 1754

1樓:青島的於姑娘

「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的意思:孔子說:「先學習禮樂而後再做官的人,是原來沒有爵祿的平民。先當了官然後再學習禮樂的人,是原來就有爵祿的貴族。

出自:《論語》的《先進篇第十一》

2樓:胖虎炸死你

意思是:先學習

禮樂而後再做官的人,是(原來沒有爵祿的)平民;先當了官然後再學習禮樂的人,是君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張選用先學習禮樂的人。

出處:《論語》的《先進篇第十一》: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註釋:1、先進:指先學習禮樂而後再做官的人。

2、野人:樸素粗魯的人或指鄉野平民。

3、後進:先做官後學習禮樂的人。

4、君子:來就有爵祿的貴族。

評析:在西周時期,人們因社會地位和居住地的不同,就有了貴族、平民和鄉野之人的區分。孔子這裡認為,那些先當官,即原來就有爵祿的人,在為官以前,沒有接受禮樂知識的系統教育,還不知道怎樣為官,便當上了官。

這樣的人是不可選用的。而那些本來沒有爵祿的平民,他們在當官以前已經全面系統地學習了禮樂知識,然後就知道怎樣為官,怎樣當一個好官。

擴充套件資料

論語·先進篇出自《論語》,共有26章,主要說明了「過猶不及」的中庸思想,學習各種知識與日後做官的關係,以及孔子對待鬼神、生死問題的態度。

本篇共有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過猶不及」等。

這一篇中包括孔子對**們的評價,並以此為例說明「過猶不及」的中庸思想;學習各種知識與日後做官的關係;孔子對待鬼神、生死問題的態度。最後一章裡,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各述其志向,反映出孔子政治思想上的傾向。

3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是「先學習了禮樂而後做官的,是原來沒有爵祿的平民;先做了官而後學習禮樂的,是卿大夫的子弟」。野人可理解為鄉野平民或樸野粗魯的人。君子指卿大夫等當權的貴族。

他們享有世襲特權,可以先做官,後學習。

孔子認為,依靠門第當官之風必須改變,如果把選用系統的學習過禮樂知識、具有文化素養的平民當官形成一種風氣、一種制度,那對於促進社會的長治久安,對於社會公德發展,是很有好處的。

4樓:幸運的創業找我

子曰:「先進於禮樂①,野人也②;後進於禮樂③,君子也④,如用之,則吾從先進,」(《先進第十一》)

[註釋]

①先進於禮樂:這裡指先學習禮樂而後再做官的人,②野人:這裡指樸素粗魯的人,或鄉野平民,③後進於禮樂:先做官而後再學習禮樂的人,④君子:這裡指統治者階層,

[譯文]

孔子說:「先學習禮樂而後再做官的人,是原來沒有爵祿的平民;先當了官然後再學習禮樂的人,是君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張選用先學習禮樂的人,」

[點評]

在西周時期,人們因社會地位和居住地的不同,就有了貴族,平民和鄉野之人的區分,孔子這裡認為,那些先當官,即原來就有爵祿的人,在為官以前,沒有接受禮樂知識的系統教育,還不知道怎樣為官,便當上了官,這樣的人是不可選用的,而那些本來沒有爵祿的平民,他們在當官以前已經全面系統地學習了禮樂知識,然後就知道怎樣為官,怎樣當一個好官,

孔子說:「先學習禮樂而後再做官的人,是原來沒有爵祿的平民;先當了官然後再學習禮樂的人,是君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張選用先學習禮樂的人。」

擴充套件資料

禮貌是一種語言。它的規則與實行,主要要從觀察,從那些有教養的人們舉止上去學習。——洛克

有文化教養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發現美好的含義。這是因為這些美好的事物裡蘊藏著希望。——王爾德

性情的修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自己增強生活能力。——池田大作

禮貌出自內心,其根源是內在的,然而,如果禮貌的形式被取消,它的精神與實質亦隨之消失。——約翰·霍爾

仁義禮善之於人也,闢之若貨財粟米之於家也。——荀子

滿招損,謙受益,莫伸手,終日乾乾,自強不息。——**

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羅曼·羅蘭

在男人身上,智慧和教養最要緊,漂亮不漂亮,對他來說倒算不了什麼!要是你頭腦裡沒有教養和智慧,那你哪怕是美男子,也還是一錢不值。——契珂夫

教養中寄寓著極大的嚮往——對美好和光明的嚮往。它甚至還有一個更大的嚮往——使美好和光明戰勝一切的嚮往。——阿諾德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孟德斯鳩

我深信,再也沒有比人的外表(與其說是外表本身,不如說是對外表動人不動人的信念)對於人的發展會有這樣驚人的影響。——列夫·托爾斯泰

無知的人總以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應該見人就講。但是一個有教養的人是不輕易炫耀他肚子裡的學問的,他可以講很多東西,但他認為還有許多東西是他講不好的。——盧梭

人之所以為貴,以其有信有禮;國之所以能強,亦云惟佳信與義。

——唐張九齡

良好的禮儀的功用或目的只在使得那些與我們交談的人感到安適與滿足,沒有別的。要能做到通過恰如其分的普通的禮節與尊重,表明你對他人的尊敬,重視與善意。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要能做到這種境地,而又不被人家疑心你諂媚,偽善或卑鄙,是一種很大的技巧。

——洛克

人類追求的無非是快樂,因此有禮貌的人較之有用處的更能得到別人的歡迎,一個真摯朋友的能力,真誠和善意,往往不易抵消他的嚴肅與堅實的表示所產生的不安。——洛克

知識必需用禮貌來裝飾並撫平他在世間的道路,沒有它們,知識就像一顆碩大而粗糙的鑽石,為了好奇與它實質上的價值而收置在樹裡固然好,但是琢磨之後卻更為珍貴。——查裡德菲爾

要想有教養,「就要去了解全世界在談論和思索的最美好的東西」。

——阿諾德

生活裡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

——佚名

一人勇敢而率真的靈魂,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觀照,用自己的心去愛,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斷。不做影子,而做人。——羅曼·曼蘭

切忌浮誇鋪張。與其說得過分,不如說得不全。——列夫·托爾欺泰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徐悲鴻

衣冠不正,則賓者不肅。——管仲

進退無儀,則政令不行。——管仲

修養的本質如同人的性格,最終還是歸結到道德情操這個問題上。

——愛默生

懷著善意的人,是不難於表達他對人的禮貌的。——盧梭

一個人要幫助弱者,應當自己成為強者,而不是和他們一樣變成弱者。對於他們已經做了壞事,不防寬大為懷,如果你願意。對於他們將做未做的壞事可決不能放鬆。——羅曼·羅蘭

讓一得百,爭十失九。——馬克

謙遜是美德的色彩。——提奧格尼斯

禮之大本,以防亂也。——柳宗元

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難獲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能夠再恢復的。怯懦無能和不懂人情世故是大家歸給私家教育的過錯,其實這並不是在家庭裡面進行教育的必然結果,也並不是無法醫治的毛病。如果說家裡溺愛太過,常常使人懦弱無能,應該竭力避免,那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目的是為了德行的緣故。

——洛克

彬彬有禮的風度,主要是自我剋制的表現。——愛默生

這種落於俗套的高貴和風雅是再平庸低劣不過的。——雨果

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禮。——孟子

貧而無謅,富而無驕。——子貢

沒有經過琢磨的鑽石是沒有人喜歡的,這種鑽石戴了也沒有好處。但是一旦經過琢磨,加以鑲嵌之後,綜們便生出光彩來了。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但是使他們生出光彩的則是良好的禮儀。——洛克

5樓:愛單單愛

這句話的意思是:先學習禮樂而後再做官的人,是平民;先當了官然後再學習禮樂的人,是君子。

這句話出自《論語·先進》第一章,原文如下:

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白話譯文】

孔子說:「先學習禮樂而後再做官的人,是(原來沒有爵祿的)平民;先當了官然後再學習禮樂的人,是貴族。如果要選用人才,那我主張選用先學習禮樂的人。」

【詞語釋義】

(1)先進:指先在學習禮樂方面有所進益而後再做官的人。後進則是反過來。

(2)野人:樸素粗魯的人或指鄉野平民。

(3)後進:先做官後學習禮樂的人。

(4)君子:這裡指統治者,貴族。

在西周時期,人們因社會地位和居住地的不同,就有了貴族、平民和鄉野之人的區分。孔子這裡認為,那些先當官,即原來就有爵祿的人,在為官以前,沒有接受禮樂知識的系統教育,還不知道怎樣為官,便當上了官,這樣的人是不可選用的。而那些本來沒有爵祿的平民,他們在當官以前已經全面系統地學習了禮樂知識,然後就知道怎樣為官,怎樣當一個好官。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什麼意思

意思 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出自 孔子 論語 里仁 原文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解釋 訥 是忍而少言,敏 是機敏 積極,意思是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這句話告訴我們說話要慢慢說,要三思而後說,不要口無遮攔,信口開河 辦事情一定要積極敏捷 果敢決斷 雷厲風行,不要拖泥帶水。不然言多必失,禍從...

苛政猛於虎也的意思,苛政猛於虎也的猛是什麼意思

孔子路過泰山的一側,有一個在墳墓前哭的婦人看上去十分憂傷。孔子立內起身來靠在橫 容木上,派遣子路去問訊那個婦人。孔子說 你哭得那麼傷心,好像有很傷心的事。那個婦人說 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現在我的兒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問 那為什麼不離開這裡呢?婦人回答說 這裡 沒有苛刻的 孔子說...

鵬之徙於南冥也的之是什麼意思

鵬之徙於南冥也的意思是 大鵬向南方大海遷徙。這句話出自莊子的 逍遙遊 原文是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意思是 鵬鳥遷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擊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濤,海面上急驟的狂風盤旋而上直衝九萬里高空,離開北方的大海用了六個月的時間方才停歇下來。逍遙遊 是 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