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瞭解華夏文明有哪些意義

2021-03-19 00:28:42 字數 2608 閱讀 9870

1樓:永遠的周鋒

追根尋緣,知道從**來,才知道往**去。不忘初心,方得本心

中國的含義

2樓:熱詞替換

詮釋可以被解釋為對一種事物的理解方式;或者是用心感受的一種方式,一種方法。也可理解為:對某事的講解、證明。

同時也可指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合理地說明事物變化的原因,理解事物之間的聯絡的一種練習方式。

3樓:醉意撩人殤

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被統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2023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形成國家,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

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君主政體退出歷史舞臺,共和政體建立。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這個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到春秋時已經用得很普遍了。「國」(繁體字作「國」)與「或」字相通,指的是城、邑。春秋以前,大大小小的國數以千百計,於是天子所居的「國」(京師)就被稱為「中國」,即處於中樞地位的國或各國中心的國。

以後又將地理上處於中心區的國泛稱為「中國」,即處於中心區的國。這一中心區開始只限於今天的黃河中下游,即周天子的直屬區和諸侯中的晉、鄭、宋、魯、衛等國,而周圍地區或其他諸侯國就不能算中國。到了秦漢時代,原來的諸侯國都已包括在統一國家之內,這些地區就都可以稱為「中國」了。

顯然,隨著統一國家的形成、疆域的擴大和經濟文化的發展,「中國」的概念是在不斷地變化和擴大的。一般說來,一箇中原王朝建立了,它的主要統治區就可以被稱為中國,而它所統治的邊遠地區以及統治範圍之外就是戎、狄、蠻、夷,就不是中國。

正因為中國的概念是變化的,範圍是不固定的,所以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是模糊的、不確切的。即使在中原王朝內部,人們也可以把其中比較邊遠偏僻的地區看作非中國。由於沒有明確的標準,人們往往只是根據習慣,所以不僅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說法,就是在同一時代說法也不一樣。

有些地區已經歸入中原王朝的版圖,經濟文化有了一定的提高,自認為可以躋身中國了,可是在老牌的中國看來,它們還沒有稱中國的資格。以後它們被承認為中國了,又有相對落後的地區被當作非中國。例如在西漢時代,四川盆地的漢人聚居區對周圍的少數民族早已以中國自居了,可是在關中盆地和黃河下游人們的眼中,四川或許還沒有稱中國的資格。

今天的江西、湖南,那時已經正式設定了郡縣,是漢朝疆域的一部分,卻還沒有被當作中國。到了明朝,湖南、江西當然能稱中國了,可是今天的雲南、貴州一帶還被當成非中國。

[ **鐵血社群 http://bbs.tiexue.***/ ]

中國也是一個文化概念,一般即指漢族(華夏)文化區。在特殊情況下,中國就成了王朝法統的同義詞。例如在西晉以後,東晉和南朝政權雖然已經離開了傳統的中心地區,但都以西晉的合法繼承人自居,自認為是真正的中國,而把北方的政權稱為「索虜」(扎著頭髮的下賤人)。

但北方的政權卻認為自己滅了西晉,奪取了這塊傳統的中國地區,當然就成了中國,而東晉和南朝只不過是偏於一隅的「島夷」(海島上的野蠻人)。這場中國之爭到隋朝統一才解決。隋朝繼承了北朝的法統,自然承認北朝是中國;但它又不能否定南朝的中國傳統,更何況南朝也已歸入自己的版圖。

所以隋朝給了雙方以平等的地位,都承認為中國,到唐朝初年編前朝歷史時就南、北雙方並列,因而有了南北朝的名稱。

從明朝後期開始,來華的西方人一般都用中國或中華、中華帝國來稱中國,而不是用明朝或清朝。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被作為國家或清朝的代名詞,尤其是在國際交往中。但是人們的概念還是相當模糊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像魏源(公元1794—2023年)這樣一位傑出的學者和思想家也是如此。在他的著作中,中國一詞有時是指整個清朝的領土,和今天的概念一致,有時卻只指傳統的範圍,即內地18省,而不包括蒙古、**、新疆、東北和臺灣在內。

到了晚清,中國作為國家的概念已經明確了,但清朝的正式名稱還是清、大清或大清國。清朝在對外交往或者正式條約中也使用中國,往往還包含著一種傳統的心態,即著眼於中國二字的字面含義——中心、**、天下之中的國家。同樣一個名詞,西方人的理解只是一個國家,即china,並無特別尊崇的意思;清朝卻理解為central empire,當作一種尊稱而樂於接受。

2023年中華**建立以後,中國才成為它的正式簡稱,成了國家的代名詞。中國也有了明確的地理範圍——中華**的全部領土。

5樓:呂屹

華夏民族由中原向四方擴張,對外自稱中國,

意思文化興盛,力量強大,影響綿綿不盡,內中國,外夷狄,一開始中國就是指中原,後來泛指華夏族的土地,這就是文化概念的意思,基於文化概念又有了地名的意思,華夏有記載可考證的歷史是到商國時期,商國對商湯大量祭祀文字中就是沒有滅夏,在早期大量考古中也沒有發現與夏的歷史相印證的文字記載,夏即使存在,可能也沒有文字,周人祖先來自中原,向西遷徙,和商人擁有相同的語言文字習俗信仰等,有同一個祖先,是商的屬國,春秋時期的孟軻說舜是出身東夷有誇自己家鄉的成分,舜即使存在,也是來自中原,華夏民族擴張到今山東地區已經是商國後期了,那時還在同東夷打仗呢,舜怎麼可能以東夷身份治理華夏,也有華夏民族2023年建立的國家正式國號的意思,為這個國號還跟日本打了幾十年嘴仗,他不肯承認我們國號叫中國,我們這個國號比日本這個國號好,日本的意思就是太陽東昇之地,我們中國這個國號直接把他壓下去了。

華夏什麼成語,帶有“華夏”的成語有哪些?

華夏又稱中華 中夏 中土 中國。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 又稱 中夏 如 左傳 定公十年載孔子語云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裡的 華 亦即 夏 孔子視 夏 與 華 為同義詞。在甲骨文中,夏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約從春秋時代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 華 與 夏 連用,合稱 華夏 到現...

有哪些文明行為,文明行為有哪些

最佳答案十大文明交通行為 1.行人 車輛各行其道,互相禮讓。2.行人 車輛按交通標誌和訊號通行。3.雨雪天和遇泥濘路車輛減速緩行。4.維護等車候車秩序,排隊上下車。5.車輛在規定區域 地點有序停放。6.自覺服從交通指揮。7.乘車主動扶老攜幼 為特殊人群讓座。8.過馬路走過街天橋和人行橫道。9.遇交通...

安全教育的意義有哪些?你是否瞭解?

雖然說現在的社會發展越來越快,可是安全教育相對來說越來越嚴重了,中國每一天都會因為安全措施沒有到位,導致很多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所以說安全教育也包括交通安全,公共安全,財產安全,人身安全很多方面,最為重要的就是交通安全。如果安全保護不得體的話,就會失去珍貴的生命,大家學習一下安全教育知識,平時也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