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涉及到的歷史人物是誰

2021-03-12 15:41:18 字數 3423 閱讀 7716

1樓:雨說情感

歷史人物:吳王夫差。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想討伐楚國,還放出狠話,誰勸諫他就殺誰。有個侍從想勸他卻又不敢,於是,拿了把彈弓在宮裡在後院裡轉,遇見吳王就給他講了個故事。

這個年輕人說:「樹上有隻蟬,只知道放聲高歌,卻不知道旁邊有隻螳螂準備捕殺它;而這隻螳螂只顧盯著那隻蟬,卻不知道身後有隻黃雀準備襲擊他;這隻黃雀伸著脖子準備啄蟬,卻不知道我在下邊拿著彈弓瞄著他。」吳王聽了恍然大悟,於是罷兵。

這便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諺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個典故發生在兩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時期,一直為後世所傳誦,也成為了警醒後人的一個重要的諺語,讓我們時刻不能掉以輕心,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了潛在的敵人。

擴充套件資料

【漢字】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拼音】táng láng bǔ chán, huáng què zài hòu

【釋義】螳螂想捕捉蟬,卻不知潛在危險。比喻目光短淺,沒有遠見。等待時機從後面襲擊。也比喻有後顧之憂。

【出處譯文】 「園中的大樹上有一隻蟬,它一面放聲鳴叫,一面吸飲露水,卻不知已有一隻螳螂在它的後面;螳螂想捕蟬,但不知旁邊又來了黃雀;而當黃雀正準備啄螳螂時,它又怎知我的彈丸已對準它呢?

【近義詞】鼠目寸光、急功近利

【反義詞】未雨綢繆、天衣無縫

【英文翻譯】oriole in the post

2樓:匿名使用者

出處:《說苑·正諫》:「園中有樹,其上有蟬。

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要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吳王曰:

「善哉!」乃罷其兵。 翻譯:

園子裡有一棵樹,樹上有一隻蟬,它一邊放聲地叫著一邊吸飲著露水,卻不知道背後有一隻螳螂啊;螳螂縮著身子緊貼樹枝,彎起了前肢,想要抓這隻蟬,卻不知道它的旁邊有一隻黃雀啊;黃雀伸長脖子想要啄螳螂,卻不知道有人在他所處的樹下拿著彈弓正瞄準了他啊。這三個小東西都在力求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卻都沒考慮隱伏在它們身後的災禍啊!」吳王說:

「您說得好啊!」於是停止用兵。基本解釋:

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後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只想到算計別人,沒想到別人在算計他。

詞語分開解釋:

螳螂捕蟬:蟬:知了。螳螂捉蟬,不知潛在危險。比喻目光短淺。

黃雀在後: 比喻伺機從後面襲擊,也比喻有後顧之憂。

3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時期,吳國國王闔閭準備攻打荊地(楚國),遭到大臣的反對。吳王很惱火,在召見群臣的會上警告:「誰敢勸阻就處死誰!

」儘管如此,還是有人想阻止吳王出兵。王宮中一個青年侍衛知道自己身份卑微說話沒有分量,勸阻肯定沒有用,還會白白地斷送性命,便想出一個好辦法:每天早晨,他拿著彈弓、彈丸在王宮後花園轉來轉去,露水溼透他的衣鞋,接連三天如此。

吳王很奇怪,便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侍衛道:「後園裡有一棵樹,樹上有一隻知了,知了停息在樹上吸飲著露水,卻不知道有隻螳螂就在知了的身後;螳螂彎起了前肢,想撲上去捕捉知了,卻不知道有隻黃雀就在螳螂身旁;黃雀伸長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卻不知道有個人舉著彈弓在樹下要射它。這三個東西,都極力想要得到它們眼前的利益,卻沒有考慮到它們身後有隱伏的禍患。

」吳王聽後,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放棄了攻打楚國的打算。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告訴我們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不考慮後果。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中的吳王是誰?

4樓:

吳王欲伐荊 吳王,指吳王闔閭;荊,楚國 看 http://bbs.xxyw.

5樓:冰§兒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形容行事僅顧前而不顧後。 或喻目光短淺, 僅視眼前利益,而不知後患能隨之而來,常用此語。

典出《戰國·莊子·外篇山木第二十》「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蜋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

《劉向·說苑·第九卷·正諫》「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顧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槐西雜誌十四》:「後數年,聞山東雷擊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殺過度,又伏天誅歟?『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挾彈者,又在其後,此之謂矣。」

春秋時,吳王欲伐楚,曰:「敢有諫者,死!」。

此時,其下有一年少者,自知人微言輕,諫必無用,徒遭橫死。惟日懷彈弓,遊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吳王問之,對曰:

「後園有樹,上有蟬正飲露,不知螳螂在後欲捕之也!而螳螂作勢欲撲,竟不知黃雀躡其旁也!黃雀伸頸僅顧啄螳螂,而不知樹下之彈弓也!

彼皆欲得前利而不顧後患也!」吳王聽後,甚覺有理,乃不出兵。

6樓:匿名使用者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

《螳螂捕蟬》說課稿

7樓:詩語夜靜

笨,吳王就吳王,相當與是螳螂咯!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中,吳王是誰?

8樓:南邕

吳王:指吳王闔閭之子夫差。

原文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遊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

「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患也。」吳王曰:

「善哉!」乃罷其兵。

譯文吳王想要討伐楚國,告訴左右大臣說:「我會殺死所有敢勸諫我不出兵的人!」吳王的侍從中有個年輕人想要勸諫吳王卻不敢,就懷裡藏著彈丸,手裡拿著彈弓,在後院遊蕩,露水沾溼了他的衣服,這樣做了幾天。

吳王說:「你,為什麼要這樣辛苦地沾溼衣服?」

年輕人回答說:「園子裡有一棵樹,樹上有一隻蟬,蟬處在高處一邊放聲叫著一邊吮吸著露水,卻不知道螳螂在他的後面;螳螂彎曲身子貼緊前肢想要取蟬,卻不知道黃雀在它的旁邊;黃雀伸長脖子想要啄螳螂,卻不知道彈弓和彈丸在他的下面。這三者都必定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卻不考慮身後的隱患。

」吳王說:「好啊!」於是吳王停止了戰爭。

9樓:劍王牙

táng láng bǔ chán,huáng què zài hòu

[釋義] 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後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只想到算計別人,沒想到別人在算計他。

[語出] 漢·劉向《說苑·正諫》:「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

[用法] 複句式;作分句;含貶義

[例句] 你們不可以打邊區。「鷸蚌相持,漁人得利」,「~」,這兩個故事,是有道理的。(***《質問國民黨》)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寫作背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寫作背景100字

歷史上著名的諺語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個典故發生在兩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想討伐楚國,還放出狠話,誰勸諫他就殺誰,有個侍從想勸他卻又不敢,於是,拿了把彈弓在宮裡在後院裡轉,遇見吳王就給他講了個故事。這個年輕人說 樹上有隻蟬,只知道放聲高歌,卻不知道旁邊有隻螳螂準備捕殺它 而這隻螳螂只顧盯著...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是什麼意思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意思是諷刺了那些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後禍患的人 對鼠目寸光 利令智昏 不顧後患的這類人提出警告。拼音 t ng l ng b ch n,hu ng qu z i h u。出自西漢劉向 說苑 第九卷 正諫 原文 吳王曰 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 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間的A

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環境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 溫度 水 空氣 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種和不同種的生物個體 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係常見有 捕食關係 競爭關係 合作關係 寄生關係等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體現了生物對生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