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最勝王經,藥師經和什麼經也叫三大王經

2021-03-11 22:47:22 字數 5185 閱讀 7572

1樓:aaa**王

《金光明經》,全名為《金光明最勝王經》。與《法華經》、《仁王經》同為內鎮護國家之三部容經。若誦讀此經,國家可獲得四天王之守護。

本經重點在壽量品以下之四品,壽量品系記敘王舍城之信相菩薩懷疑佛之壽命僅有八十歲時,四方四佛即現身說明佛壽之長遠。懺悔品、讚歎品則謂金鼓光明之教法、金光明懺法之功德。此後之諸品則敘說四天王鎮護國家及現世利益之信仰。

西域諸國對四天王之崇拜,以及中國金光明懺法之流行,均因信仰本經所致。

本經譯本有五種:

(一)《金光明經》,四卷,北涼曇無讖譯。

(二)《金光明帝王經》,七卷(或六卷),陳·真諦譯。

(三)《金光明更廣大辯才陀羅尼經》,五卷,北周耶舍崛多(一說闍那崛多)譯。

(四)《合部金光明經》,八卷,隋代寶貴等糅編。

(五)《金光明最勝王經》(略稱《最勝王經》),十卷,唐義淨譯。其中(一)(四)(五)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

《金光明最勝王經》是眾經之王,在開闡如來祕密心髓、懺悔業障、

積聚福德資糧以及弘揚佛法、護國利民等方面具有無比殊勝的功德

2樓:

《金光明經copy》,全名為《金光明最勝王經》。梵名suvar?aprabhāsottama-sūtra 。

與《法華經》、《仁王經》同為鎮護國家之三部經。若誦讀此經,國家可獲得四天王之守護。

本經重點在壽量品以下之四品,壽量品系記敘王舍城之信相菩薩懷疑佛之壽命僅有八十歲時,四方四佛即現身說明佛壽之長遠。懺悔品、讚歎品則謂金鼓光明之教法、金光明懺法之功德。此後之諸品則敘說四天王鎮護國家及現世利益之信仰。

西域諸國對四天王之崇拜,以及中國金光明懺法之流行,均因信仰本經所致。

本經譯本有五種:(一)《金光明經》,四卷,北涼曇無讖譯。(二)《金光明帝王經》,七卷(或六卷),陳·真諦譯。

(三)《金光明更廣大辯才陀羅尼經》,五卷,北周耶舍崛多(一說闍那崛多)譯。(四)《合部金光明經》,八卷,隋代寶貴等糅編。(五)《金光明最勝王經》(略稱《最勝王經》),十卷,唐義淨譯。

其中(一)(四)(五)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

《金光明最勝王經》是眾經之王,在開闡如來祕密心髓、懺悔業障、積聚福德資糧以及弘揚佛法、護國利民等方面具有無比殊勝的功德

佛經都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廣義上說,各個時代、各

個地區編輯的大藏經主要是三大類(所謂三藏):經、律、論。這些都屬於廣義上經的範圍。

再細化些的經,狹義的說只是佛的言說可以稱「經」,指如來所說之法。依其敘述之形式與內容,分成十二種類別,又稱為十二部經:

1.契經——(梵文音譯,修多羅)又作長行,為以散文直接記載佛之教法。

2.應頌——(梵文,音譯祗夜),又稱重頌,為與契經相應,即是以偈頌重複闡釋長行所說之教法。

3.記別——(梵文,音譯和伽羅那),又作授記,為佛對眾生之未來所作的證言。

4.諷頌——(梵文,音譯伽陀),又作孤起頌。全部**皆以偈頌體來記載佛之教說。此與「應頌」不同,應頌是重述長行的**之義,而孤起頌則無長行,為偈頌單獨存在之**。

5.自說——(梵文,音譯優陀那),為佛未待他人問法,而自行開示之教說。

6.因緣——(梵文,音譯尼陀那),記載佛說法教化之因緣。

7.譬喻——(梵文,音譯阿波陀那),以譬喻宣說法義。

8.本事——(梵文,音譯伊帝曰多伽),載「本生」以外之佛與**過去生之行證。

9.本生——(梵文,音譯奢陀伽),載佛過去生修行之種種大悲行。

10.方廣——(梵文,音譯毘佛略),宣說廣大深奧之教義。

11.希法——(梵文,音譯阿浮陀達磨),又作未曾有法。載佛及諸**稀有之事。

12.論議——(梵文,音譯優波提舍),載佛論議抉擇諸法體性,分別明瞭其義。

4樓:匿名使用者

1. 看大乘佛經,以儘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淨土諸經》等。

2. 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修的機緣,甚難得!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

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不僅僅是開悟,且證量足,能夠灌頂加持,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貝旺旭仁波切 為師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江央確吉寧瑪仁波切

修習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 !

3.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唸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唸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唸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唸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淨多矣,故名淨念。

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唸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

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

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

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

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

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

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

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

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唸佛,唯宜行住二時。

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唸,不可出聲。

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淨土宗唸佛法門)

而開悟、明心見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回光一瞥,了了常知,當下抓住,覺性顯前——《大手印淺釋》

《金剛密乘大圓滿》:有所謂:「內觀心性,向內觀!」之口訣。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觀。

此偈誦的意思是說:使能想、能念之心識,向它自己稍微地內轉;稍微地內向;輕微地內收,這樣便能認識本覺。華智仁波切說由此不能認識的話,便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認識了。

當以自心稍許向內輕微地觀於它自身的時候,會有一種遠離一切散亂分別的赤裸明清,這就是覺性。

念:南無(音:那摩)阿(音:a) 彌陀佛

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4.修行需要先消業障,在消業障方面《地藏菩薩本願經》甚佳,讀經、念: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名號。

《地藏菩薩本願經》: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益,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

5樓:逆風揚起正黃旗

廣義的佛經

廣義的佛經總稱「三藏」,佛教的聖典是「經」「律」「論」三大典藏,也就是所謂之三藏,本書所集二三六篇經藏解釋,不僅介紹其出處,且將經典、戒律典論內容逐條介紹其內容使學習佛教理論者能深入淺出的認知。

本書所指經,就是梵語的義譯記載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所說的教義,「律」亦是梵語譯音,是將當年的教團生活規則作為學佛的戒律,論是將佛教教義加以詮譯,因而本書可說是佛教聖典全集的濃縮。

◎經藏:梵文sū-tra-pitaka的意譯,音意合譯為「素袒纜藏」,指釋迦牟尼諸**所傳述的釋迦在世時的說教,以及其後佛教徒稱為釋迦牟尼言行的著作。

◎律藏:梵文vinaya-pitaka的意譯,音意合譯為「毗奈耶藏」,記載佛教僧侶的戒律及佛寺的一般清規。 ◎論藏:

梵文abhidharma-pitaka的意譯,音意合譯為「阿毗達磨藏」,是對佛教教義的解說。

狹義的佛經

狹義的佛經專指經藏。

6樓:郟真豆念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佛說阿彌陀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地藏菩薩本願經

妙法蓮華經

佛說百佛名經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佛說八大人覺經

四十二章經

佛遺教經

梵網經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無量壽經

大寶積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

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

往生論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大智度論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大乘百法明門論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大乘起信論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說無常經

佛說維摩詰

佛說無垢稱經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金光明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