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窟是什麼中國的三大石窟是什麼?

2021-03-09 06:31:47 字數 5351 閱讀 3424

1樓:牙牙的弟弟

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

1、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2、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3、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

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擴充套件資料:

遺產價值:

1、莫高窟

敦煌石窟營造及其歷史過程,敦煌的悠久歷史,當地有影響的世族與大姓,以及敦煌同周圍民族與西域的關係,在歷史中沒有或很少記載。

敦煌石窟有成千上萬個供養人畫像,其中有一千多條還儲存題名結銜。能夠了解許多歷史狀況和歷史線索。

2、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巨集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

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於世,顯示出複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

晚期窟室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3、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

兩朝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時代風格,北魏造像在這裡失去了雲岡石窟造像粗獷、威嚴、雄健的特徵,而生活氣息逐漸變濃,趨向活潑、清秀、溫和。

這些北魏造像,臉部瘦長,雙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紋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堅勁質樸。在北魏時期雕鑿的眾多洞窟中,以古陽洞、賓陽中洞和蓮花洞、石窟寺這幾個洞窟最有代表價值。

其中古陽洞集中了北魏遷都洛陽初期的一批皇室貴族和宮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舉國崇佛的歷史情態。

這些形制瑰異、琳琅滿目的石刻藝術品,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域外文明交匯融合的珍貴記錄。

2樓:匿名使用者

三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

3樓:山之不動

四大名窟指的是中國的敦煌莫高石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

4樓:樹林

第一名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史稱為武州(周)山石窟寺,明代起稱雲岡,始建於北魏和平初年(即公元460年),到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建成,前後計60多年。初(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65年)由著名的高僧曇曜主持,現第16至20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所謂「曇曜五窟」,現存洞窟大部分鑿於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據《水經注》記載,當時「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

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日新眺」。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米,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從石窟所儲存的紀年銘刻和藝術風格上看,這處巨集偉的藝術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遺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

雲岡石窟的雕刻在我國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氣魄雄偉、內容豐富多彩見稱。現存洞窟53個,石雕造像5萬1千餘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僅幾釐米。

其雕刻藝術繼承並發展了秦漢雕刻藝術傳統,吸收和融合了佛教藝術的精華,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石窟規模之巨集偉、雕刻藝術之精湛、造像內容之豐富,堪稱公元5世紀後半葉我國佛教雕刻藝術的「陳列館」。古代地理學家酈道元這樣描述它:

「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煙寺相望」。這是當時石窟盛景的真實寫照。雲岡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鑑印度犍陀羅佛教藝術的同時,有機地融合了中國傳統藝術風格,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今天,它已成為中外遊人傾慕和嚮往的旅遊勝地。雲岡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 雲岡幾十個洞窟中以曇曜五窟開鑿最早,氣魄最為巨集偉。

第五、六窟和五華洞內容豐富多采, 富麗瑰奇,是雲岡石窟藝術的精華。 第二名莫高窟 莫高窟又稱「千佛洞」,位於敦煌縣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下,因其地處莫高鄉而得名。它是我國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藝術石窟。

分佈在鳴沙山崖壁上

三、四層不等,全長1.6公里。現存石窟492個,壁畫總面積約45000平方米,彩塑像2100多身。

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大的雄偉渾厚,小的精巧玲瓏,其造詣之精深,想象之豐富,是十分驚人的。壁畫內容多為佛經故事,如釋迦牟尼一生和前生行善犧牲的故事。還有佛、菩薩、天王、力士、小千佛的畫像和羽人、飛人、花鳥、動物等。

壁畫雖經千百年的風沙侵蝕,仍然色彩鮮豔,線條清晰,使人不得不讚嘆古代藝術匠師們的精湛藝術和創造精神。 「敦」,大也,「煌」,盛也。因為這個地方對開發廣大的西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故自漢代以來即取名為「敦煌」。

由於石窟開發在沙漠高處的石崖上,所以取名「漠高窟」,古漢語中「漠」與「莫」通用,後來就叫成「莫高窟」。 敦煌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最西端,春秋時期因盛產美瓜,稱為「瓜州」。唐代因城南有鳴沙山又名「沙州」。

漢唐以來,絲路商旅往來頻繁,敦煌成為出西域和入長安的要道,因居於絲路咽喉之地,可謂一方重鎮,當時村塢接連,雞犬相聞,史稱「華戎所交一都會」。佛教和其藝術自西域東傳以此為第一站,因此佛塔遍地,市集繁榮,據文獻所載元宵燈節的盛會僅次於長安,其興盛可見於一般。白楊、新疆楊像一根根雞毛毯子般,是敦煌最明顯的植物景觀。

第三名龍門石窟 龍門,古稱伊闕,隋唐以後,泛稱龍門,沿用至今,位於洛陽市南12.5公里處。這裡青山聳翠,東西對峙,伊水汪洋,從中北流,是聞名中外的我國三大佛教藝術寶庫這一。

龍門石窟造像密佈在伊水兩岸,東西兩山的峭壁上。龍門石窟,始創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494年)前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諸朝500餘年大規模營造,使大大小小的窟龕像蜂窩一樣,密佈在伊水兩岸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餘。 就其營造史看,規模最大的開窟造像活動有兩次,北魏孝文、宣武和孝明三帝是第一次,計有35年左右;唐太宗、高宗、武則天和玄宗四帝是第二次,計110多年。

這兩次是開窟造像的高潮,歷時計150餘年。據2023年龍門文武保管所統計:兩山現存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餘尊,最大的造像高達17米多,最小的僅2釐米;造像題記和碑碣3600塊左右,佛塔40餘座。

北魏造像佔三分之一,全部在西山,其代表洞窟為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石窟寺和魏字洞等。唐代造像幾乎佔三分這二,大部分也在西山,武則天時轉移到東山,最有代表性的洞窟為潛溪寺、奉先寺、萬佛洞、看經寺等。龍門石窟在雕刻藝術史上佔有非常主要的位置,巨大的造像是東方雕塑的典型。

特別是石窟中的飛天,或在流雲中自由翱翔,或手捧聖果凌空飛舞,或奏樂高歌,或布撒花雨,姿態輕盈,神情優雅,令人歎為觀止。在龍門石窟的題記碑刻中,著名的龍門二十品和唐代著名書法家諸遂良書寫的《伊闕佛龕之碑》等,都是我國書法藝術的珍品。2023年***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門山青水秀,自古就是人們遊覽勝地。歷代文人學士關於描寫龍門風光的詩詞有千百篇,李白、白居易、歐陽修等許多著名詩人都有題詠。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說:

「洛陽四塞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山包」,歷來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之首。如今的龍門,滿山翠柏、鬱鬱蔥蔥。

流泉飛瀑,蔚為奇觀。2023年,雄偉壯觀的龍門大橋造成通車,飛架龍門之口,雄跨伊水之上,猶若彩虹臥波,使龍門的水光山色倍添光彩,點綴得山河更加秀麗,龍門正以它的秀麗山光水色和眾多的歷史文物,博得中外人士讚美,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人來參觀遊覽。

5樓:匿名使用者

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

6樓:區潔亥恬暢

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大同雲岡石窟

中國的三大石窟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敦煌莫高

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被譽為中國三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位於敦煌縣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下,因其地處莫高鄉而得名。它是我國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藝術石窟。分佈在鳴沙山崖壁上

三、四層不等,全長1.6公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相傳前秦建元二年(東晉太和元年,公元366年)僧樂樽(zūn)始鑿窟造像。經歷隋唐以至元代,均有建樹。現尚存有壁畫和雕塑作品的共有四百九十二窟,計有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二千一百餘尊。

壁畫的內容包括佛本生、佛傳、經變、供養人和建築彩畫圖案等;彩塑像有佛、菩薩、**、天王、力士等。作品反映了我國從6世紀到14世紀的部分社會生活及歷史造型藝術的發展情況。清光緒二十五年(2023年,一說2023年)發現藏經洞後,窟內歷史文物和藝術品遭到帝國主義分子嚴重破壞,斯坦因、伯賢、華爾納、鄂登堡等人曾盜竊大量的珍貴文物。

龍門石窟2023年11月30日上午9時16分(北京時間),洛陽龍門石窟經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全體成員在澳大利亞凱恩斯市表決,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古代鼎盛時期留給世界的雕刻藝術經典鉅作,從此得到了世界的承認與保護。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南郊13公里處。

東西兩山對峙(zhì),伊水中流。望之若厥(jué),故又稱伊厥。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

開盤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遷都洛陽前後。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造達150年之久。兩山現有窟龕(kān)二千三百多個,造像十萬餘尊,造像題記二千六百餘塊,有伊厥摩崖碑林之稱。

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米,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據文獻記載,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個著名的和尚曇(tán)曜(yào)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開鑿石窟五所,現存雲岡第16窟至20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所謂曇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於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

從石窟所儲存的紀年銘刻和藝術風格上看,這處巨集偉的藝術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遺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現存洞窟53個,石雕造像5萬 1千餘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僅幾釐米。

雲岡石窟以氣勢巨集偉,內容豐富,雕刻精細著稱於世。雲岡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鑑印度犍陀羅佛教藝術的同時,有機地融合了中國傳統藝術風格,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它已成為中外遊人傾慕和嚮往的旅遊勝地。

雲岡石窟(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 雲岡幾十個洞窟中以曇曜五窟開鑿最早,氣魄最為巨集偉。第

五、六窟和五華洞內容豐富多采, 富麗瑰奇,是雲岡藝術的精華。

我國三大石窟分別是什麼岩石中國三大石窟是哪三個

我國三大石 窟分別是 莫高窟 砂岩 雲岡石窟 變質岩 龍門石窟 石灰岩 三大石窟位於甘肅省的敦煌市 莫高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 北朝 隋 唐 五代 西夏 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

中國三大石窟是哪中國三大石窟是哪三個

中國三大石窟分別是 莫高窟 雲岡石窟 龍門石窟。1.敦煌莫高窟 近代以來發現了藏經洞,內有5萬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 敦煌學。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騙取 盜竊,文物大量流失,其寶藏遭到嚴重破壞。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 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中國三大石窟是哪三大,考考你中國三大石窟是哪三個

第一名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史稱為武州 周 山石窟寺,明代起稱雲岡,始建於北魏和平初年 即公元460年 到孝明帝正光五年 公元524年 建成,前後計60多年。初 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65年 由著名的高僧曇曜主持,現第16至20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所謂 曇曜五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