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林升落雪江南雨和周曄都有什麼作品

2021-03-08 06:31:08 字數 3897 閱讀 1165

1樓:匿名使用者

林升,字夢屏,平陽(今屬浙江)人(《水心集》卷一二有《與平陽林升卿謀葬父序》)。孝宗淳熙時人。

只要粗識漢字的老人,大概都讀過《千家詩》。如果對古典詩詞感興趣,一定會記得千家詩所選的宋·林升寫的《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因為這首詩風格明快,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成為人們十分喜愛的千古名篇廣為傳誦。清乾隆五十五年編纂的《東甌詩存》收有此詩,並註明作者是「平陽人」。

據**《平陽縣誌》、《西湖志》等地方文獻載,林升大約生活在南宋紹興至淳熙之間,善詩文。他既然是平陽人,到底是今日的平陽**人?日前,因受託編寫平陽·蒼南姓氏通覽文化稿,我對這首名詩的作者進行了查考。

查閱今日的平陽、蒼南兩縣的林氏譜牒,據平陽八丈《林氏宗譜》(今日蒼南縣靈溪鎮百丈村,譜系清乾隆辛亥年[1791]編修)載:「林升,字雲友,夢屏,葬西程山,娶渡龍(今蒼南靈溪鎮)楊氏,生雄、熙。」林升系靈溪廈林遷始祖林時鳴四世孫。

兩宋紹興前後儒士,譜中未註明其有無獲取功名。而其子林雄,譜載為「宋紹興廿七年(1157)武進士授承議大夫……娶錢倉時氏,生一子方大,娶遊岐張氏,合葬小亭(今靈溪浦亭)」;林升孫即林方大,字正榮,宋景定三年(1262)武進士。再以林升為中心上溯:

父仲美;祖清;曾祖時鳴;高祖岐;曾高祖萼九;曾高祖萼九兄芸八。芸八和萼九均系由福建長溪(今霞浦)赤岸遷至橫陽親仁鄉蓀湖裡(今蒼南繁枝林坳)的林嵩的嫡孫,林嵩是橫陽林氏(包括今日平陽、蒼南和泰順林姓)的始遷祖,唐末大順元年(890),由閩遷浙之橫陽蓀湖,唐元符進士,金州刺史,禮部尚書,現在平陽、蒼南、泰順三縣直系嫡傳約十萬之眾。

至此,我認為可以得出結論:《題臨安邸》的作者林升,系今日蒼南縣人,即原平陽縣蓀湖裡人。

行文至此,不得不提到本地報紙和全國發行的《文學遺產》上曾刊文認為:林升系平陽人,並與南宋著名學者葉適的《水心文集》第六集第十二卷的一篇短文《與平陽林升卿謀葬父序》扯到一起,認定「林升卿」即林升。並說「葉稱其為『卿』,可見是葉的長輩或年長的朋友」等云云。

那麼,「林升卿」是誰呢?據乾隆年間當地林譜載,林升卿系晚林升三代的另外一個人,但也是林升房族裡的同祖晚輩。升卿父三兄弟,與林升卿同輩的有亮卿、清卿、允卿、春卿、淳卿共6位「卿」。

葉適是永嘉(今溫州)人,南宋淳熙五年進士,永嘉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哲學、史學、政論及文學方面都很有成就,現不妨花些筆墨抄錄其《與平陽林升卿謀葬父序》全文:

林君好學有文,貧不能葬其父,屬餘為之言。餘謝以母喪猶在殯,方圖葬未克,不忍言也。林君乃言:

「吾先人葬大父時,鄉先生林英伯為謀於江南故人叔材,亦得治墓葬。」不以為嫌,今其無可辭,餘聞而傷之。士貧累世,命也。

若死不得葬,乞於人而後葬,此貧之不可諱之極也,亦可以繼世為之乎?何子遇之深也!雖然不可以諱此名而使其親不得葬也,其往告之,當有見哀者。

據查,現存的《葉適集》中既未有稱前輩為「卿」,又無習慣稱晚輩為「卿」。那麼何以會稱林升為「林升卿」呢?這顯然是武斷的 「後學」們給這位博學的老前輩「校正」時套上去的。

如果葉適老先生地下有知,又會作何感想呢?

2樓:冰凌雪兒

林升,字夢屏,平陽(今屬浙江)人。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孝宗朝(1163—1189),是一位擅長詩文的士人。《西湖遊覽志餘》錄其詩一首。

題臨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薰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註釋:這是一首政治諷刺詩。南宋統治集團偏安杭州,只顧遊覽玩樂,不思收復失地。詩人警告南宋統治集團:汴京淪陷之前,你們就是沉醉在歌舞生活中的啊!

臨安:今杭州市。宋朝南渡後定都於此。

邸:旅店。

休:停止、罷休。

直:簡直。

汴州:今河南開封市,宋朝原來建都於此。

周曄: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伯父魯迅先生在世的時候,我年紀還小,根本不知道魯迅是誰,以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樣。伯父去世了,他的遺體躺在萬國殯儀館的禮堂裡,許多人都來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聲痛哭。數不清的輓聯掛滿了牆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滿了整間屋子。

送輓聯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學生,各色各樣的人都有。那時候我有點驚異了,為什麼伯父得到這麼多人的愛戴?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弔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裡,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到伯父家裡去。那時候每到週末,我們姐妹三個輪流跟著爸爸媽媽到伯父家去團聚。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談起《水滸傳》裡的故事和人物。

不知道伯父怎麼會知道我讀了《水滸傳》,大概是爸爸告訴他的吧。老實說,我讀《水滸傳》不過囫圇吞棗地看一遍,只注意緊張動人的情節;那些好漢的個性,那些複雜的內容,全搞不清楚,有時候還把這個人做的事情安在那個人身上。伯父問我的時候,我就張冠李戴地亂說一氣。

伯父摸著鬍子,笑了笑,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

"聽了伯父這句話,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捱打捱罵還難受。從此,我讀什麼書都不再馬馬虎虎了。

那天臨走的時候,伯父送我兩本書,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約翰》。伯父已經去世多年了,這兩本書我還儲存著。

有一次,在伯父家裡,大夥兒圍著一張桌子吃晚飯。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對他說:"大伯,您跟爸爸哪兒都像,就是有一點不像。"

"哪一點不像呢?"伯父轉過頭來,微笑著問我。他嘴裡嚼著,嘴脣上的鬍子跟著一動一動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們半天才說。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著說,"我小的時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樣,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麼--"

"可是到了後來,碰了幾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說,"您怎麼會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哦!"我恍然大悟),"牆壁當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有一天黃昏時候,呼呼的北風怒號著,天色十分陰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趕著回家。爸爸媽媽拉著我的手,到伯父家去。

走到離伯父家門口不遠的地方,看見一個拉黃包車的坐在地上呻吟,車子扔在一邊。

我們走過去,看見他兩隻手捧著腳,腳上沒穿鞋,地上淌了一攤血。他聽見腳步聲,抬起頭來,飽經風霜的臉上現出難以忍受的痛苦。

"怎麼了?"爸爸問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動著的嘴脣裡發出低微的聲音,"沒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進腳底了。疼得厲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裡,不一會兒,就跟伯父拿了藥和紗布出來。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著,一個半跪著,爸爸拿鑷子給那個拉車的夾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給他洗乾淨。他們又給他敷上藥,紮好繃帶。

拉車的感激地說:"我家離這兒不遠,這就可以支援著回去了。兩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麼謝你們!"

伯父又掏出一些錢來給他,叫他在家裡休養幾天,把剩下的藥和繃帶也給了他。

天黑了,路燈發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門口看著他們,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腳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這麼冷的天,那個拉車的怎麼能光著腳拉著車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來的時候,我就問他們。伯父的回答我現在記不清了,只記得他的話很深奧,不容易懂。我抬起頭來,要求他給我詳細地解說。

這時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見,而且現在也清清楚楚地記得,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變得那麼嚴肅。他沒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後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伯父逝世以後,我見到他家的女傭阿三。阿三是個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業,她愁得兩隻眼睛起了蒙,看東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著霧。她跟我談起伯父生前的事情。

她說:"周先生自己病得那麼厲害,還三更半夜地寫文章。有時候我聽著他一陣陣接連不斷地咳嗽,真替他難受。

他對自己的病一點兒也不在乎,倒常常勸我多休息,不叫我乾重活兒。"

的確,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至於中間兩個,我不太瞭解

3樓:匿名使用者

我知道落雪寫過《唯一的聽眾》

誰知道關於雨的詩句呢,誰知道關於母愛的詩句?

關於母愛的詩句有 出自唐代孟郊的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出自清代蔣士銓的 歲暮到家 歲末到家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出自先秦的 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

請問誰知道關於描寫雪美的古詩,請問誰知道關於描寫雪美的古詩

雨雪瀌瀌,見晛曰消 瀌瀌 雪盛的樣子 一說猶 飄飄 晛 太陽的熱氣。曰 語助詞,無實義。詩經 小雅 角弓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漢 樂府古辭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悽悽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悽悽 寒涼。翳翳 陰暗。希 少。在目 眼睛所見。皓 白。晉 陶淵明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

林嗣環的簡介,誰知道林嗣環的簡介???

林嗣環,字起八,號錢崖。福建安溪赤嶺後畲人。明萬曆三十年 1607 生,從小聰穎過人。甫七歲即能屬文。及長赴試,因文章峭奇卓絕,考官疑為他人代筆,故不得售。嗣環遇挫折不氣餒,倍加發憤功讀。於明崇禎十五年 1642 年壬午科中舉人,繼而於清順治六年 1649年 已醜科登進士第。授大中大夫,持簡隨徵,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