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都有學伴制度嗎

2021-03-07 09:12:59 字數 4561 閱讀 5089

1樓:墨陌沫默漠末

沒有。自2023年開始,山東大學為該校留學生一對一配對學伴,2023年,該制度升級為一對三,即一名留學生配3個學伴。重新整理了人們對「學伴」這個詞的理解,延伸了「學伴」的含義。

雖然校方稱其目的是,「可以讓我校中國學生與來自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的留學生一起相互學習和交流,彼此成為好朋友、好夥伴。」但「一對一」的學伴模式,在當時就曾引發質疑。

2023年6月,山東大學臨床醫學院就下發了《關於舉辦學伴計劃第四期幫扶計劃的通知》,表示即將開展題為「『相伴成長』學業幫扶共進專項」的專案,活動內容主要是「學習成績較好幫扶掛科同學」。

也就是說,山東大學其實是把「學伴計劃」「學伴制度」作為其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學伴就是結伴學習、相互促進,而這在學校教育管理中,實在正常不過。

當然,此次風波中,也有人認為即便學伴制度切實可行,設定異性學伴也不妥當。

網曝**顯示,該校針對學生「參加活動的主要目的」設定的調查問題中,一個選項為「結交外國異性友人」。有人據此指責學校是在有意無意促進男女學生間的交往。

實際上,設定調查環節也是為了瞭解情況,以便推進計劃,由此對其加以演繹和指責,有失偏頗。

2樓:小爺本無心

您好,有些大學留學生配學伴引發的爭論,早已超出問題本身,而升級為對留學生特權的質疑。在各種不滿情緒堆積的背景下,群眾對學伴問題言辭激烈,是一種很自然的情緒宣洩,它反映了群眾對留學生政策的不理解與強烈質疑。謝謝採納。

3樓:免w費r算y命

具山大的人和我說,中國大學都有學伴制度。但是他們不敢公佈罷了。

4樓:帆飛天涯

不一定,去過湖南許多學校,都沒有聽說過。包括湖大,中南,湖師大,南華等等。學伴這個東西還是最近才第一次聽說。

簡單說說我所知道的外國留學生吧。

本科在南華讀的,烏克蘭巴基斯坦和黑人留學生都不少,主要是學醫。我在讀的時候白人和巴鐵多住臥虎山上,黑人多住實習工廠附近,不知道現在有沒有調整,當時學校裡貌似只有醫學院的男生和hé院的博士生住得比他們差。南華對留學生放養,無學伴,學習生活有問題的可以找國際學院的輔導員,不過可以確認老師授課一般不是用漢語(可能用英語也可能有用俄語的,這個不太瞭解)。

記得留學生的漢語教學當時是由普通話測試站的老師負責,聽說南華現在設立了專門的語言文學學院,不知道會不會因此有所調整。

基本上都是他們自己玩,而且大多是同膚色的一起玩,但是我見著的白妹一般都是獨來獨往的。偶爾會在臥虎山下的防空洞冷飲店裡遇到他們,互相用蹩腳的漢語和蹩腳的英語交流兩句,基本能聽懂。沒見過幾個相貌好的,白妹體型大多橫向發展,黑蜀黍和黑嬸嬸晚上在路燈下很難看清他們的臉,隔三條街都能聞到他們身上用來掩蓋體味的劣質香水。

顏值最高的應該是巴鐵,還見過有一年巴鐵的妹子畢業前穿紗麗留影,美翻了。黑蜀黍和黑妹比較瘋,經常玩到很遲才返校,這一點南華人都知道。不過據老師說哪怕這些黑人玩再遲,第二天也絕不會曠課,有點神奇。

學習成績怎樣我不大瞭解,努力不努力得看個人(這也是一些教過留學生的老師的觀點)。就拿語言來說吧,有的留學生不論種族都習慣用英語和我們交流,有的比如我見過一個盧安達的黑哥們哪怕說得結結巴巴也堅持用漢語,還讓我教他。

學伴這個概念南華是真沒有的,倒是我們男生晚上臥聊會時有議論過學校為啥不給搭個橋,至少相互學習一下漢語和英語,抓幾個黑蜀黍幫忙踢球也好啊。現在想來,要麼是南華國際學院和學工部太懶所以沒有搞,要麼是**遠矚,畢竟瓜田李下要避嫌啊哈哈哈。

5樓:匿名使用者

起碼不少,有的可能不是制度式的,但是都有交代對口幫助的,如學生會社團,什麼的。。而且歷來都是留學生宿舍高人一等,全國各地都是如此,,早就聽過女學生被召進留學生公寓的事情,,山大學生率先揭露批判,值得尊敬,其他大學應該感到羞恥

6樓:匿名使用者

好學伴伴教機器人是「好學伴」的。伴教機器人是機器人裡面的新的一個品類吧。

詳細介紹一下當前中國大學制度?

7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大學制度

一大學的招生制度

大學本科生主要源自於通過嚴格高考選拔的高三畢業生。在這種制度下,大學選拔符合自己需要的學生的權力十分有限,因為制定標準的不是大學本身,而是國家。國家的標準是通過一份試卷來測出學生的考分,然後來評定一個學生的優劣,大學在從中擇優錄取。

這種招生制度一方面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對個人的一元化的評價標準,不利於個體差異的呈現和才能的發揮;同時,這也造成中國大學的千篇一律,毫無生氣;在高唱素質教育的中國中學校園裡,中國學生卻在為如何應付高考而費盡腦汁,他們的生活是每天用記憶的知識來求得一個預先設定的答案。如此的求學,使廣大學生缺乏獲取知識的能力、缺乏探索、創新的能力(實際上學校裡也沒有這樣的環境)。這樣的學風無疑是病態的。

也許是意識到這樣的標準有它自身的缺陷,國家也給與了高校有限的自主招生的權力。最近,復旦大學出新招,錄取以面試成績為主。「『放著前來面試學生的推薦信、個人基本資訊表、高中三年各科成績表、兩封推薦信----至少一封為任課教師推薦,還有平時表現得各項能力證明材料……』⑴這一改革的最大特點是面試決定錄取結果 、學校說了算」。

也許其中可能蘊藏著某些不可預知的弊端,但畢竟我們邁出了第一步,這對廣大的中學生和高校來說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訊息。

另一個就是高校的分省招生制度。中國普通高校的招生也許不會引起多大關注,但重點 、名牌高校的招生則容易引起爭議。重點、名牌高校作為一種稀缺資源,它們的任何微小舉動都會牽動千家萬戶的心,因為這些優勢資源的分配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社會公正與公平。

分省招生制度就是這樣。中國重點大學都是省部共建,高校所在地區的**會在政策與資金等方面大力支援高校辦學。高校為了「報恩」就會在招生比例上對本地學生特別傾斜,如此一來,缺乏優勢教育資源的省份和地區為了獲得優質教育的機會,必須面對比那些身處有利地區的學生更大的壓力。

可最終的結果還是會有很大一部分人失去機會。雖然說學生之間由於經濟、地域上的差別會在知識、能力、綜合素質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平衡,但這些客觀的因素並不能成為我們放棄主觀努力的理由。今年,「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徐顯明在兩會上透露,中國政法大學今年對招生制度實行重大改革,本科分省招生計劃首次按人口比例確定。

據悉,這是全國首所按人口比例下達分省指標的高校。」⑵我們可以說這是一次利益集團博弈的結果,它要給我們傳達的是這樣的資訊:高校招生制度應該最大限度地體現社會的公平與公正。

這對整個高校及社會而言,是一個有益的引導。

二大學人才培養

現在社會上出現了令大學生們憂心的現象:四年的大學生涯,換來的是1000元左右的月工資或者在失業隊伍中的徘徊;不少大學生迴流技校……我想,從這些現象中,我們需要對我們的大學人才培養制度作一些必要的反思。

①大學的學科設定與市場的脫節問題。大學裡的很多學科並不是市場所需要的,一旦失去了需要,這些學科便失去了它們所存在的價值。因此,這些學科的繼續存在,不但會造成大學資源的浪費,更重要的是會讓很多學生喪失學習的動力,失去方向。

②缺乏「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四年之後,一部分人選擇就業,一部分人讀研、從事研究工作。就業和作研究的方向的不同,決定了在教學方式、傳授的知識體系與技能的不同,我們的大學顯然在這一塊內容上是模糊的。

③教育政策的盲目性。始於上個世紀末的大學擴招風席捲了全國大部分高校,大學生的數量急劇增加。近五年來,我國每年高校畢業生由2023年的107萬迅速增加到2023年的338萬,再到今年的419萬⑶。

與此同時,大學教育資源隨之緊張,大學生的整體素質不升反降,社會對大學生的認同感普遍降低;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在**湧動的就業市場上,大學生們的憂慮明顯增加,針對2023年普通應屆高校本、專科生的調查顯示:已簽約的學生中,簽約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佔了13.1%,1000元——1500元的佔了34%,而還沒找到工作的學生中,30.7%的人認為自己第一份工作月薪應在1000——1500之間⑷。另外,考研的人也前所未有地增加,很多人為的不是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而是推遲就業時間,減緩就業壓力,或者是為了謀求更高的底薪。

在我們的視線之外,我們可以看到另一番風景,在很多企業不斷提高工資待遇的情況下,仍找不到熟練的高階技術工人……

不知什麼時候起,我們對大學開始頂禮膜拜,期望她能給我們帶來美好的前程,然而在經歷了從計劃體制到市場體制的轉變之後,我們的命運重新回到我們自己的手中。但是大學的教育體制仍然延續了計劃體制的風格,這讓我們很茫然。職業技術教育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追捧之後,突然受到前所未有的冷遇。

據悉,從2023年代後期到2023年,由於高校擴招,職業技術教育比例從原來的58%縮到38%,不少職業學校因招不到學生而萎縮⑸。到現在,兩類學校的鐵飯碗均被砸碎。因此,有理由相信,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未來的人群中大部分人仍會走向職業教育,而不是大學教育。

畢竟,在教育目學教育和標和教授的知識上,大學教育和職業教育是有很大差別的。有人說,教育應該走向平民化,這種提法沒錯,但這種平民化的趨勢不是飄向大學,而是飄向職業學校。大學教育思想仍應該是「精英教育」的思想。

大學的擴招風應該急剎車了,這是一次錯誤的嘗試。無論我們如何指責當初的政策制定者都無濟於事。我們現在所要做的是如何引導**和大眾,讓社會大眾從大學的狂熱崇拜中驚醒,讓主流**接受多元化的辦學理念。

這樣,我們的高等教育才能步入正軌。

教育是一個民族的未來,是一個國家真正希望之所在。我們不但要有投身教育的激情,更要有認真反思教育的理性。社會大眾對教育的反思是教育良性迴圈的必要條件;然而,社會**的轉變需要很長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制度變革能先行一步,這將加速大眾**的轉變。總之,只有在內在規範上不斷實現分化與整合,我們的高等教育才有改良的希望。

景觀設計專業在中國大學排名,中國都有哪幾所大學的景觀設計專業不錯?

國外哪些大學的景觀設計專業比較好?1 謝菲爾德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謝菲爾德大學,簡稱 謝大 是英國老牌名校,也是世界百強名校。該學校位於英國中部南約克郡謝菲爾德,在英國一直享有美譽,其建校歷史可追溯至1828年。作為英國百年名校之一,謝菲爾德大學以其卓越的教學...

中國教育部認可的韓國大學都有哪些

可以通過中國涉外教育監管網查詢。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資訊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布各類教育涉外活動監督與管理資訊的專門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主管。目前以釋出自費留學中介相關資訊為主,之後逐步擴大到教育涉外其他領域。你可以把你這些gpa 專業等資訊輸入到留學志願參考系統http ti...

中國大學生去日本讀研究生都有什麼要求?需要準備什麼

基本條件 一 學歷國家統招本科畢業生,畢業證,學位證齊全。一些專科生,自考生,專升本,無學位證的學生,在國內直接申請日本國公立大學的可性非常的小,建議通過日本語言學校申請。二 日語能力日語二級以上 文科類專業,日語專業學生,要求一級。雖然理論上研究生是可以不要語言成績的,但是經驗來看,如果沒有日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