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海權對國家政治,經濟,安全的意義

2021-03-07 08:35:10 字數 4732 閱讀 1163

1樓:何許人

海權即是一個國家的海洋

主權,中國包括南海,東海,黃海,渤海在內的四大海洋,由於很多年以來,國家的海軍建設落後,許多海洋權益沒有得到保護,影響****。海權的時代

海權,一直是一個大國得以強大發展的重要保證。這個說法在英國的崛起過程中得到了極好的體現。對中國海權的發展,國內外有著形形色色的觀點。

畢竟這是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如何判斷中國海權發展及其影響的戰略困惑;同時這也反映了中國作為一個傳統的陸權國家向海權國家轉型中所出現的戰略迷茫。因此,科學規劃和安排海權發展戰略的確已經成為中國和平崛起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議題。

海權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它屬於權利政治的範疇。所謂「海權握,國則興;海權無,國則衰。」正是對海權在綜合實力上所有的作用的印證,也無疑適用在各個時代的國家發展中。

海洋是中國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一來,海洋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了足夠的空間,而海洋本身就蘊藏著豐富的資源;二,海洋為國際**提供了橋樑和紐帶,其廣闊的海面為各國進行海外**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三,擁有海權意味著擁有無可匹敵的安全優勢,海洋作為一個國家的天然保護屏障,為****帶來了優勢。

當前,中國積極發展著「外向型經濟」,而國際海權競爭又出現了新的特點和新的趨勢——海權在各國安全戰略中的地位顯著提升;各國在海洋的爭奪焦點向公海及國際海底區擴充套件(各國紛紛加緊對海底資源的爭奪,不斷加大對深海考察和資源開發;不斷強化對極地的戰略爭奪;將大片公海圈佔為本國專屬經濟區,如日本在國內地圖上的衝之島礁及其周邊海域);國際海洋規約體系嚴重缺失成激化競爭的誘因(聯合國頒佈海洋公約;各國使用專屬經濟區的許可權沒有明確界定,引發國際爭端;公海的使用與保護不全面);國際海洋秩序面臨深刻調整,各國在海洋問題上的合作、鬥爭更趨複雜激烈。

在國際海權競爭出現新變化的當前,中國的安全利益也有了新的隱患。一,中國傳統海域頻遭周邊國家染指,越南侵佔南沙群島、中日在東海劃界,釣魚島問題上存在爭議;二,域外大國加緊插手中國周邊海洋事務,美國推進海軍力量東移、英法在南海上建油田;三,海上通道安全面臨嚴峻考驗,中國80%以上的外貿需經海上運輸,逾90%的進口石油需走海路;四,臺海兩岸分治影響海上安全維護與海權拓展;五,繞公海及國際海底區域的無序爭奪損害中國正當海洋權益。

面對當前呼喚海權的時代,中國積極構建體現時代特徵的中國海洋大戰略——從戰略高度認識海洋重要性,加快構建新時期中國海洋戰略;建立健全統

一、高效的現代海洋管理機制;推進海上國際合作,加大與國際海洋組織交流;強化全民海洋意識,加強海洋資源利用,保障發展安全;充實海上力量,打造綜合防護體系。

從一定意義上講,海權就是****,其物質基礎是海上力量,海上力量的核心是海軍。所以,中國要加大海軍隊伍建設加強本國的海上力量,維護好我國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建議去看看(海權論)

3樓:

對中國來說沒什麼意義,海權歸根到底是侵略國家的進攻型稱霸戰略,中國奉行不擴張、不侵略、不稱霸的防禦型軍事外交政策。所以海權對中國意義不大。對於中國的近海領域,發展防衛型空軍就行了,。

中國、德國、蘇聯(俄羅斯)、法國從來都是陸權國家,海軍只是其侵略的工具,而不是強大的前提

如何理解海權對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安全的意義

4樓:記憶時光

海權論誕生於19世紀末的美國,由馬漢將軍提出,把海軍建設上升到同國家命運的高度,從國際關係、地緣政治等大戰略角度認識海上力量,提出了「炮艦外交」、「海軍威攝作用」等觀點,認為海軍在戰時與和平時期同樣重要。起初沒有定義,但共同解釋點為:海權從來不是一個只關于海洋的概念,也不是一個簡單的軍事概念,它具有時代特徵。

海權的意義不僅在於控制海洋,更重在利用海洋。在歷史和現實中,海權與陸地緊密相連,共涉及 政治、科技、自然資源、國際社會等各個方面。甚至可以說:

「海權的歷史,從其廣義來說涉及了有益於一個民族依靠或利用海洋強大的所有事情,是一種有內外聯絡、統一使用軍事與民用力量于海洋,以使國家越來越強大」反應了一個國家在海洋上的綜合力量優勢,軍事力量~更具體地說海軍實力只是海權的一個支柱或關鍵因素。

5樓:蝴蝶

這個嗎,可以結合自己的想法加上資料就行了,我看看……

6樓:匿名使用者

最近幾年,一方面是中國的能源緊缺狀況日益嚴重,另一方面中國與日本在東海,與東南亞國家在南海主權問題上的爭議也日漸浮上表層。中國如何思考海洋策略,已經提上議事日程。

眾所周知,中國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四大海域,其中渤海基本上屬於內海,而黃海、東海和南海則都與其他國家存在爭議。尤其是石油儲量豐富的東海、南海爭議更大。相比之下,石油和天然氣儲量最大的南海,問題也最為嚴重。

從周邊國家的反應來看,當東海、南海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尚未探明之時,各國基本上相安無事。上個世紀70年代,無論是越南***的宣告還是越南教科書和地圖,都說稱南沙群島是中國領土。然而,南海發現石油後,有關沿海各國的反應立時發生變化。

不可預設既成事實

針對中日東海以及中國和東南亞諸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爭議,中國曾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倡議。但一段時間來的實際情況是:爭議擱置了,共同開發卻沒有;更有甚者,各周邊國家採取「先下手為強」策略,搶先攻佔有爭議海域和島嶼。

從表面上看,中國與涉及南海主權爭議的諸國近年來簽訂了一系列框架性協定,為主權問題解決之前的各國行為作了一個大致的規範。但實際情況卻是,包括《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在內的一系列共同檔案幾乎已經成為一紙廢文。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提出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倡議不但得不到迴應,反而被他國利用中國按兵不動來實行「先下手為強」的策略。

在這方面,中國有必要確立基本原則和底線,即:

一、國家利益一定要維護;

二、若有妥協,一定要在談判之後才能接受;

三、絕不可接受或預設既成事實。

中國企業須主動出擊

鑑於中國目前的國力和其他實際情況,希望一蹴而就解決所有海洋爭端既不現實,也不符合中國最終利益。因此,迫使有關國家同意並真正實施「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應該是中國在過渡階段的主要戰略。

這一戰略的第一步,是將有關國家逼到談判桌邊;而雙邊談判的目的,是迫使有關國家同意「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在這方面,中國須改變以前只是提出動議,一味等待其他國家迴應的消極做法;中國必須走出去,主動在有爭議地區採取開採行動,將爭議的問題主動提上臺面。中國只有主動提出議題,才能在這一爭議中獲得主動,也才能在雙邊或多邊談判中取得主動權。

國家須有統籌機制

如果說,中國採取主動,提出議題的目的,是逼迫周邊各國回到雙邊或多邊談判桌邊上來,那麼雙邊或多邊談判的目的則是迫使有關國家同意並開始實施「擱置爭議,共同開發」。近年,中國國內有學者提出「先深海後淺海」、「先遠海後近海」的開採建議,大體也是順著這一思路。

在這方面,中國和日本以及與東南亞國家的爭議,實際上處於兩個不同的階段。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在南海問題上的爭議,由於東南亞一些國家「先下手為強」而使得「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幾乎成為一紙廢文,因此這一問題實際上尚處於初步階段;中國須做的,是通過主動出擊,提出相關議題,從而將這些國家拉到談判桌邊來。而與日本在東海大陸架問題上的爭議,實際上已經進入第二階段;中日談判雖然勢必曠日持久,但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可以再次就「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問題提出詳盡的思路,從而使得領土爭議談判和「共同開發」蹉商同步進行。

要實現上述思路,中國方面必須有一個統籌的機制。作為中國方面的石油開發公司,其首先是一個企業,即便採取主動在有爭議領域開始開採行動,但考慮的也首先是商業利益,其風險的覆蓋必須由國家進行全面統籌。在這方面,國家企業和能源管理部門,以及交通、外交都須有一個統籌的機制。

7樓:南通是個好家園

海洋,在佔地球表面積71%的海洋裡,有我們發展的希望,有人類得以延續的豐富資源。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子孫後代的繁榮延續,保護海洋的安全,維護海洋的主權,充分利用開發海洋經濟是當代人所必須關注的,也是後代人所要繼承的。自先秦時代「徐福東渡」為早期海洋發展奠定了基礎,也帶來了早期的海外交通和移民;兩漢時期中國南北沿海通向世界的海上絲綢之路發揚了中華的文明,這給當時帶來了經濟文化的空前繁榮和大發展;至唐朝,海上絲綢之路開放了數百年,陶瓷業的發展又一次拓寬了海上**的航線;宋元時期指南針等科技文化的發展,使海上瓷器之路再次拓寬了,也促進了中國走向了遠洋航海的新階段,使中國海洋事業到達了一個轉折點。

明朝永樂年間,中國著名航海家鄭和於2023年開始率領艦船百餘艘,七下西洋,足跡遍及亞非30餘國,其航海規模之大,所到大的國家地區之多,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偉大壯舉,也標誌著中國古代遠洋事業、造船事業等海洋科技文化的發展到達了當時世界的頂峰。但是明皇仁宗朱高熾的「禁海令」破滅了鄭和下西洋的願望,也斷送了中華民族海上的命運。自仁宗至清末,幾百年間,中華民族似乎遺忘了當年的強盛,似乎遺忘了我們還有海洋,中華民族的海洋意識開始變的淡化、薄弱,中華民族的發展也變的封閉內向。

90%以上的大學生認為中國的版圖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而不知道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許多大學生更不知道領海、大陸架、專屬經濟區等海洋國土的基本概念。有高知識文化水平的大學生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其他文化水平相對低的群眾了。在中小學初級的地理歷史教材中對中國海洋歷史地理的講述是少之又少,而上面中國的版圖描繪,只是以陸地疆域為主,而我們管轄的海洋呢?

領土可以派駐軍隊進行駐守,而海洋恰恰相反,沒有大規模的部隊,安全自然得不到保障。近年來中國與鄰國日本、越南、菲律賓等國家在東海南海的領海和資源方面發生很多分歧。海洋意識的缺失導致人民對海洋權益合法地位的爭議蒼白無力,而在這方面日韓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國家,兩國人民的海洋意識可謂是當今海洋國家最高最強的。

韓國著名的「獨島光榮」事件值得我們深思。韓國青年洪淳七,一個人一杆槍登上「獨島」趕走日本人,插上國旗,一守就是三年多,最終在個人的努力和全民的呼聲中,韓國**出兵收復管理,這是全民海洋意識的體現,對國家海洋主權維護的意識。美國用事實告訴世界:

海權維繫著一個國家的命脈,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的命運!所以海權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政治以及安全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何理解把權力關進籠子這句話,如何理解把權力關進位制度的籠子裡,把權利放出籠子

歷史中英國曾經頒佈 權利法案 限制國王權利美國憲法設計三權分立限制 權利 中國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限制主席權利 所以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防止 希望採納謝謝 如何理解 把權力關進位制度的籠子裡,把權利放出籠子 用制度監督權力。要將權力關進位制度的籠子裡,須有足夠的途徑和手段,而要長期關住權力,須有足夠...

對於侵犯著作權罪的處罰,國家是如何規定的?

自然人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是指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具有其他特別嚴重的情節。所謂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是指個人違法所得數額即獲利數額在10萬元以上,或單...

如何理解「顧客總是對的」這句話,怎樣理解「顧客總是對的」這一酒店服務理念

首先,顧客是上帝,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即買方市場經濟。在商品或服務短缺時,或被寡頭壟斷時,即賣方市場上,顧客不但不是上帝,而是任人坑害或宰割的受害者。何謂買方市場?在商品充裕,款式多樣,服務齊全,商家之間競爭激烈而尚未被壟斷之前的市場,才是真正的買方市場。第二,顧客是上帝,是因為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