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思考科學技術,社會制度與人類發展的相互關係

2021-03-07 06:15:44 字數 4746 閱讀 1573

1樓:雲南萬通汽車學校

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是科學發展觀中起主導和決定作用的因素,它反映了科學發展觀的精華和最本質的東西。對這一精神實質的準確把握,直接牽動著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實踐準則,影響著用科學發展觀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向未來的廣度與深度。深入細緻地研究這一精神實質,有助於我們加深對科學發展觀與馬克思主義精神實質的一致性的理解;有助於**科學發展觀所蘊含的追求歷史進步的價值取向;有助於實現科學發展觀理論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自覺轉化。

本文認為,對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應從多層面去把握:從理論層面上透視,它所追求的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和諧;從政治層面上透視,它所追求的是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完整實現;從實踐層面上透視,它所追求的是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理性效果。

一、追求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和諧

***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科學發展觀應本著「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這就是:人與人之間「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人與社會之間「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

從理論層面上透視,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乃是追求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和諧。如馬克思所言:「共產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物件化和自我確立、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鬥爭的真正解決」。

資本主義之所以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三個和諧統一的問題,主要原因在於以資本為軸心的社會制度。該制度按照資本的多寡把人群劃分成不同階級,社會總資源為資本服務,資本為少數利益者服務,少數利益者按照資本的秉性——追求剩餘、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標,通過資本的瘋狂擴張和吞噬,必然帶來人與自然關係的緊張、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異化、人與社會關係的衝突。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之所以能夠最終達到三個和諧統一,是因為該社會制度的軸心是為人民服務,人民群眾是社會的生產者、組織者和領導者的主體,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整個社會存在與發展的根本宗旨,是處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惟一尺度。

因此,追求每個人的全面發展乃是該社會制度的本質要義,人的目的論替代了資本的目的論。故它是人向作為社會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復歸。

1.追求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

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之所以有著「追求人與自然關係和諧」的內涵,首先是因為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追求的發展,是在深刻地揭示發展是人的尺度與自然尺度和諧一致的重要價值哲學基礎上提出來的。它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生命進化不同方向的智慧選擇,體現了對發展與生命的意義、人在自然界中的正確地位、生命問題與認識問題的關係、自然秩序與人類智慧的自然傾向的關係、類的問題與規律的問題、生命過程與自然進化過程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問題、肉體生命質量與精神生命的品質的關係等重大問題思考的智慧。儘管現代人類進化從形式到內容還很不完善,但已經能使我們明白無誤地意識到如下事實:

自然界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類社會是在認識、利用、改造和適應自然變化過程中不斷髮展的。人類在自身與自然的物質、能量和資訊的交換實踐中不斷探索、實踐並反思著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反映的是人的歷史進化與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

人類的生存發展離不開自然所提供的諸多條件,同時人類的勞作也改變著自然的內部結構、功能與演化過程。人類的智力進步應當包括如下內容:人類意識能夠對自然生存條件作出越來越準確、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靈活的適應。

人類智慧旨在保證我們的身體完美地適應自然所給予我們的生態環境,再現外部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它顯示了邏輯思維與生命自然、無生命物質的密切關係。

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之所以有著「追求人與自然關係和諧」的內涵,其次是因為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追求的發展,是在成功地總結國內外發展實踐的經驗教訓、甄別當代人類面臨的生態發展重大現實問題、利用制度優勢產生自覺調控意識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它的理論與實踐代表了當下人類對人與自然關係反思和考量的一種高度與深度。在自然經濟狀態下,貧弱的工具理性導致人與自然的關係陷入「天命論」、「感應論」、「符咒論」的窠臼中。

在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歷史推進中,自然被資本定義、肢解和通約。它被作為工業化資源而受到無限制的開採和破壞;被作為獲取資本利潤的商品而受到肆無忌憚、慘絕人寰的交易和侵吞。自然受到人與資本的雙重奴役,其合理性、合法性受到威脅。

當前,人與自然關係的緊張又出現新性狀:一是人與自然的相互作用模式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複雜多樣,協調入與自然的關係更為困難;二是發達國家在推進工業化的過程中,走了一條只考慮當下資本既得利益而忽視後代長遠利益、先汙染後治理、先開發後保護的道路;三是由於國家與區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發展中國家往往難以擺脫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的模式,它們始終面臨著資源被進一步掠奪、環境被進一步破壞的嚴峻局面。我國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也存在著一些矛盾:

經濟增長過程中資源約束不斷加劇,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資源供需矛盾愈來愈凸顯,生態環境被汙染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保護資源環境的體制還很不完善,等等。如何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已成為當今世介面臨的重要課題。當代人類運用技術與資本所構成的強大動力,造成了人與自然關係的鉅變並引來了一系列的反應;在科學發展**來,無論這些反應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都必須給以超越。

社會主義發展觀不是以追求剩餘價值為社會總目的,而是追求發展的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的辯證統一,努力清除人類有關自然界的偏見或成見,努力糾正人類有關自然界的錯誤決策或行為,努力營造符合人的尺度與自然尺度相統一的美好的生態家園,這些是科學發展觀應然判斷的核心內容。

科學發展觀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的注重,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一,從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和路線方針政策制定的基點上,充分關注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協調人的發展與自然發展的辯證關係。如:

經濟發展應放在生態文明的框架中來考量;用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不可再生能源;強化自然資源稀缺意識,嚴格禁止外國資本對國內自然資源的開發和交易行為,積極推進自然資源進口戰略;嚴格禁止在重大江河流域實施攔水、截水工程;消解「城市構建摩天高樓規模效應即現代化」的觀念,積極開發和運用新型環保建築材料,弱化水泥、木材等建築意識。其二,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但並未輕視乃至無視自然存在的價值,把自然看作是單純的客體或人的發展手段,而是主張在考量人的發展時須以自然的發展為前提,既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和價值,也尊重自然的地位和價值。在以人為本時,人不可以按照自身的掠奪性、征服性、貪婪性來隨意改變自然、吞噬自然;人在處理人與自然和諧關係方面擁有第一責任主體的地位。

應當樹立人與自然平等的觀念,以新型的法律關係、倫理關係來協調和處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其三,在處理人與自然關係方面,工具理性的應用需確立倫理善的取向。科學發展觀強調科學精神和人文理性精神的統一,要求克服工具理性在一種瘋狂而貪婪地開發自然意志的驅動下因違背自然規律所產生的負面效應。

法國學者貝爾納?斯蒂格勒指出:「科學的技術化就在於無視原型。

」作為工具理性的技術以一種知識的位移產生一種形而上學方法的程式,在賦予自然的程式化和器具化的同時,便擱置了自然的原型,使自然與人相對立。工具理性追求那種使人類征服自然的知識形式,把對自然的本質的判斷急於轉化為對自然的深度掠奪和高效侵吞的工具手段;並且主張通過抽象、分析,把自然界看成是數學上可掌握的、可推論的、可計算的客體世界,同時也看成為市場上可量化的、可通兌的、可交換的商品。科學發展觀則主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發展科學技術方面應當做到:

把自然納入到人類社會的歷史程序中來考察,把人的本質力量的發展同自然的發展統一起來。人對自然的科學認識與實踐與人自身的價值追求、理性選擇、審美情趣、能力發展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自然的發展是人的本質力量的生動體現。

2.追求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

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之所以有著「追求人與人之間關係和諧」的內涵,首先是因為科學發展觀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的集中體現,它是對人類歷史上的人本主義哲學觀念的改造與提升,也是對中外人性關係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具體實踐樣式的變革和改進。人與人的關係在人與自然的物質、能量和資訊交換的實踐中形成。在自然經濟狀態下,人與人之間依靠血緣和宗法關係連線起來,並形成相關的嚴格規定的差等關係。

人與人之間被經驗、權威、長老、輩分、等級所編排。在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狀態下,物的關係遮蔽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資本在開拓私人財富和私人生存空間的同時,程度不同地擠壓了公共空間和公共權利。

商品經濟對人與人關係中內在維度的改變,造**與人之間相互隔膜、高度私密化的制度,使人與人之間變成孤立原子的關係;對資本的貪婪性和高風險的市場競爭迫使人與人之間變成狼與狼的關係。科學發展觀與舊的認識觀念和舊的實踐樣式有著本質區別:一是舊的發展觀和實踐樣式把「物」作為追求發展的終極目的,從追求「實物物品」到追求「物品的符號」,把需求豐富的人變為異化的人、單向度的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完全被物化、異化和幻化;而科學發展觀則把「人」作為發展的終極目的,消滅人與人之間的剝削、壓迫和不平等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一貫原則。

二是舊的發展觀和實踐樣式把資本作為人的等級劃分、人的價值評價、人的權利表達、人與人的矛盾能否根本解決、社會發展的效能檢驗等的唯一標準,而科學發展觀則把提升每個人的生存質量、改善每個人的發展條件、激發每個人的創造能力作為關注物件和評價核心,使人人都能夠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諧相處。三是舊的發展觀和實踐樣式的倫理核心是極端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原則,人與人之間外在形式的存在雖然是開放的、自由的,但內在私向化的本性決定了他們之間是原子封閉式的關係,嵌入的是「霍布斯叢林」秉性;而科學發展觀的倫理核心則是每個人的全面發展和利他主義原則,發展是群體活力的激發,而不是少數人意志的顯現,發展不是個人力量的簡單社會加總,而是具有整體進化意義的能動性個體存在的群體互動結果。所以,科學發展觀在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方面實現瞭如下重大突破:

舊的認識觀念和舊的實踐樣式存在著內容與形式的背離,固守私有制、絕對個人主義價值觀、資本的絕對至上性原則等發展觀的實質內容,必然與追求發展的普遍性、發展價值的普適性、發展人權的徹底性、人與人關係的公平與公正性等諸多形式根本背離;科學發展觀則以奉守公有制、每個人的全面發展、集體主義、利他主義、人民意識、不斷滿足人民利益和人民需要為實質內容,必然與追求發展的普遍性、發展價值的普適性、發展人權的徹底性、人與人關係的公平與公正性等諸多形式根本一致。

如何理解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科學技術有哪些社會功能?如何看待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

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就是提高社會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或社會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科學技術的認識功能。憑藉著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人們不僅能認識自然狀態下顯露的事實,也能認識超出感官功能的微生物 基本粒子 紅外線等 不僅能捕捉 搜尋到現象,也能揭示出現象背後的本質和規律 不僅認識當下的現...

如何認識科學技術革命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槓桿

科學技術bai是推動經濟和社會du發展的強大 zhi槓桿。縱觀人dao類文明的發展史版,每一次重大的科學技術革權命,都會引起生產方式 生活方式 思維方式的深刻變革和社會的巨大進步。現代科技革命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更為廣泛,更為強烈。新科學技術革命出現在20世紀四十年代。它以微電子學和電子計算機為主要標誌...

為什麼科學技術能推動人類社會進步?

科學技術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改善生活質量 科學技術的進步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比如說,醫療技術的提高 家用電器的普及等。提高人類智慧 科學技術的發展,可以促進人類智慧的提高,推動科學的發展。促進社會的進步 科學技術的進步可以推動社會的各個方面的發展,比如說,經濟的發展 教育的提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