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浮士德》悲劇簡介歌德《浮士德》五個悲劇簡介

2021-03-07 00:47:26 字數 5330 閱讀 4903

1樓:各種怪

一、知識悲劇

知識悲劇是他靈魂衝突的第一個階段。

「我已對哲學、法學、以及醫學方面,還對神學都花過苦功,徹底鑽研,我被稱為博士,牽著學生們的鼻子,上上下下,縱橫馳騁」飽學之士的榮譽及上升的心理追求,使他進入了知識的天堂,至尊的地位和處於知識顛峰的心態顯示了浮士德光明精神世界的體驗。

但對知識極限世界的清醒審視和對鮮活生命的拷問之後,他又陷入了「枯守這個牢籠,在這裡暗淡無光」的心理體驗,乏味和僵死的知識以及由此而發的陰暗、無聊的精神焦渴更加劇了無法預知未來的精神危機,百般的厭惡和極度的恐懼決定了他對無意義生命的剝奪。

二、生活悲劇

寫浮士德和小市民出身的瑪甘淚相愛,遭到封建和宗教勢力壓制,他們的私生子被溺死,瑪甘淚被投入監獄,判處死刑。浮士德的生活悲劇表現了新興資產階級的現世人生享樂的幸福觀與中世紀禁慾主義的對立,反映了他們的人生追求。

三、政治悲劇

寫浮士德到羅馬帝國宮廷服務,企圖有所作為,但以失敗告終。政治悲劇反映了資產階級對封建王朝的反抗及其妥協性、軟弱性。

四、藝術美的悲劇

藝術悲劇是他靈魂衝突的第四個階段。

浮士德在經過了地獄和天堂心理的幾番較量之後,終於明確了地獄映照後的天堂世界的最高定位,頻繁衝突的世界給予他豐富經驗的汲取,事業的「大我」追求是經驗積累後的總爆發,更高境界的追求呼喚出了浮士德的心聲。

五、事業悲劇

寫浮士德帶領人們在國王賞賜的一塊封地上用勞動開闢了萬畝良田,建立了一個人間樂園。征服大自然的成功,使浮士德感到無比歡樂,便情不自禁地喊出:「停一停吧,你真美麗!

」於是倒地而死,結束了探索的一生。但他的靈魂並未被魔鬼帶走,而是被天使接到了天堂。

浮士德建立的理想社會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它反映了文藝復興以來資產階級思想家對美好社會的嚮往,也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黑暗現實的強烈不滿和改造社會的美好願望。

2樓:這個人一直都在

歌德《浮士德》五個悲劇簡介如下:

一、知識悲劇

寫浮士德在陰暗的書齋裡鑽研枯燥的書本,一無所得,感到厭倦,便同魔鬼訂約,走出書齋,投身社會實踐。知識悲劇否定了陳腐的書本知識和脫離現實的書齋生活,肯定了活的知識和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表達了覺醒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不滿現狀,要求個性解放,渴望實踐的強烈願望。

二、生活悲劇

寫浮士德和小市民出身的瑪甘淚相愛,遭到封建和宗教勢力壓制,他們的私生子被溺死,瑪甘淚被投入監獄,判處死刑。浮士德的生活悲劇表現了新興資產階級的現世人生享樂的幸福觀與中世紀禁慾主義的對立,反映了他們的人生追求。

三、政治悲劇

寫浮士德到羅馬帝國宮廷服務,企圖有所作為,但以失敗告終。政治悲劇反映了資產階級對封建王朝的反抗及其妥協性、軟弱性。

四、美的悲劇

寫浮士德幻遊希臘神話世界,與美女海倫(古典美的象徵)結合,他們的兒子在探索世界中不幸身死,海倫悲痛欲絕,也隨之消逝。這一悲劇說明,對古典美的追求也不能實現改造社會的美好願望。

五、事業悲劇

寫浮士德帶領人們在國王賞賜的一塊封地上用勞動開闢了萬畝良田,建立了一個人間樂園。征服大自然的成功,使浮士德感到無比歡樂,便情不自禁地喊出:「停一停吧,你真美麗!

」於是倒地而死,結束了探索的一生。但他的靈魂並未被魔鬼帶走,而是被天使接到了天堂。浮士德建立的理想社會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它反映了文藝復興以來資產階級思想家對美好社會的嚮往,也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黑暗現實的強烈不滿和改造社會的美好願望。

3樓:讓更多

一知識悲劇,說明陳舊腐朽的書本知識不是美,主要描寫浮士德在「返歸自然」中掙脫中世紀的精神枷鎖而獲得新生。二愛情悲劇,說明低階的吃喝玩樂和個人的愛情生活不是美。三政治悲劇,寫魔鬼引誘浮士德為封建小朝廷服務,浮士德識破**厚祿、榮華富貴不是美。

四美的悲劇,寫浮士德追求與希臘美女海倫的結合,說明只有形式而無靈魂的古典藝術不是美。五事業悲劇,浮士德終身探索,最後發現與人民進行創造性的勞動,改造自然,創造自由國土才是美

4樓:千島雲

參考一下

5樓:秦磚漢瓦在隴原

《浮士德》悲劇分上、下兩部,它沒有始終一貫的故事情節,而是以主人公浮士德的精神性格的發展以及他不滿現實、不斷追求理想的過程為主線,把全劇連成一體。浮士德的上下求索是從兩次打賭引出來的,首先魔鬼與天帝打賭,魔鬼靡非斯特否定人和世界,天帝卻相信人的精神力量,「在他摸索之中不會迷失正途」,這給全劇提供了廣闊的背景,第二次打賭為浮士德與靡非斯特賭賽、訂約,條件為魔鬼今生侍奉浮士德,死後靈魂歸魔鬼所有,這次打賭為浮士德上天入地提供了條件,也是對他精神力量的有力考驗。詩劇以浮士德的精神探索貫穿始終,共經歷了五個階段:

一知識悲劇,說明陳舊腐朽的書本知識不是美,主要描寫浮士德在「返歸自然」中掙脫中世紀的精神枷鎖而獲得新生。二愛情悲劇,說明低階的吃喝玩樂和個人的愛情生活不是美。浮士德在這個階段經歷了貪戀情慾和剋制慾望的矛盾,並從自我主義的泥淖中掙脫出來。

三政治悲劇,寫魔鬼引誘浮士德為封建小朝廷服務,浮士德識破**厚祿、榮華富貴不是美。四美的悲劇,寫浮士德追求與希臘美女海倫的結合,說明只有形式而無靈魂的古典藝術不是美。五事業悲劇,浮士德終身探索,最後發現與人民進行創造性的勞動,改造自然,創造自由國土才是美。

浮士德探索的五個歷程,概括了從文藝復興到十九世紀初的歐洲和德國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精神探索的道路。浮士德自強不息地探索真理、追求美的過程,是掙脫中世紀愚昧狀態、克服內在與外在矛盾、建立資產階級理想王國的啟蒙過程,體現了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浮士德精神」包括肯定人生的積極意義,以行動投身實踐的創造精神;敢於否定一切醜惡事物與錯誤思想的否定精神;以及追求理想生活的自強不息的戰鬥精神。

歌德《浮士德》愛情悲劇的寓意?

6樓:黛妮

一、歌德《浮士德》愛情悲劇的寓意:

首先是對舊的習俗的挑戰,浮士德所追求的格雷琴是一個貧窮而善良的宗教女孩,而浮士德則是一名貴族青年,這在地位上是無法改變的平等,這也決定了他不可能在這個女孩身邊停留太久。

而最後格雷琴拒絕浮士德的救贖也證明了宗教之間不可跨越的鴻溝。

其次,一系列無意識中犯下的錯誤最終導致了他和格雷琴之間的悲劇,表明命運在很多時候是無可奈何的,人生往往會陷入走投無路的絕望之中。

二、浮士德精神:

首先是永不滿足的追求精神。梅非斯特一開始就相信像浮士德這樣好高騖遠,想「摘下天上最美的星辰」,想「獲得人間最大的快樂」,除此以外,一切都不能滿足其心腸的雄心勃勃的追求者,最終必將導致墮落,被他引入魔路。

「浮士德精神」另一個重要方面在於他重視實踐的積極入世精神。走出書齋是他實踐意識的朦朧覺醒。

總之,「浮士德精神」是指在追求真理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勇往直前的精神。這種精神的實質和內容主要有三點:重視實踐和現實;永不滿足於現實;不斷追求真理。

三、內容簡介: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德國最偉大的詩人,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被稱為與荷馬、但丁、莎士比亞並列的四大文豪。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為詩體悲劇,它根據十六世紀―民間傳說創作而成,是歌德傾注了畢生心血寫成的巨集篇鉅著;它描寫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經歷,反映從文藝復興到十九世紀初整個歐洲的歷史,提示了光明與黑暗,進步與落後,科學與迷信兩種勢力的不斷鬥爭。歌德藉助浮士德的抱負和追求,表達了他本人對人類未來的遠大而美好的理想。

全書由一系列敘事詩、抒情詩、戲劇、歌劇以及舞劇組,涉及神學、神話學、哲學、科學、美學、文學、**以及政治經濟學。 同樣,《浮士德》與荷馬的史詩,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並列,同為歐洲的四大名著。

四、作者簡介: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是歐洲文藝復興以來最後一位「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他一生著作等身,一部較完備的全集(如「蘇菲版」)竟達一百四十三卷,《浮士德》則是他傾注畢生心血寫成的、從頭到尾共計一萬二千一百一十行的一部巨集篇鉅著。從一七七三到一七七五年他動手寫出了《浮士德片思》;一七九七年在席勒的鼓舞下重寫《浮士德》。

7樓:鳶尾初夏

首先是對舊的習俗的挑戰,浮士德所追求的格雷琴是一個貧窮而善良的宗教女孩,而浮士德則是一名貴族青年,這在地位上是無法改變的平等,這也決定了他不可能在這個女孩身邊停留太久。

而最後格雷琴拒絕浮士德的救贖也證明了宗教之間不可跨越的鴻溝。

其次,一系列無意識中犯下的錯誤最終導致了他和格雷琴之間的悲劇,表明命運在很多時候是無可奈何的,人生往往會陷入走投無路的絕望之中。

浮士德真的是一本很好的書。希望可以幫到你。

8樓:浩宇行空

▲愛情幻滅▲

在體驗愛情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浮士德與女主角葛麗卿中間出現了感受的疏離。

很多人在分析浮士德與葛麗卿時,都認為他們的悲劇是來自於社會觀念的封閉,導致姦情與私生子演變成隨後生髮的殺母殺兄殺子重罪。但這只是其中的一點原因。

因為我們還看到,當葛麗卿因罪惡而痛苦到極點時,浮士德都不在身邊。浮士德自承,他跟葛麗卿有「不同的性質」,浮士德犯罪前後可以避居山林、或深夜跟魔鬼去狂歡,但葛麗卿是何等孤獨的一人面對痛苦。

葛麗卿深愛浮士德,浮士德的心中卻不是隻有愛情。

葛麗卿入獄後,浮士德痛苦的說:「她對愛情疑迷!」浮士德也愛葛麗卿,卻永遠不可能這麼疑迷,因為他們性質不同,這才是愛情永恆的悲劊即使他們沒有社會規範的約束,發生**不算犯罪,他們將一樣的,經會因這種性質的不同,而經歷愛情的幻滅。

男女性質不同,導致最後彼此傷害,不正是在社會規範解嚴後的現代,更常發生的愛情幻滅版本嗎?葛麗卿為了贖罪,放棄任何逃亡的計畫。最終是從天上傳來聲音:

「她得救了(她的靈魂被上帝接納了)。」

▲美與幸福是不能長久並存的▲

浮士德再度透過自然,讓自己安詳而漸漸淡忘,終於走出痛苦的過去後,他開始另一個追求,那就是永恆的美—藝術。

從思索到完稿,歌德幾乎用了六十年才完成浮士德的。很明顯可以看出,在處理追求永恆之美與社會實踐時,歌德的筆法與思想,都比葛麗卿時代老練深厚許多。

歌德是用浮士德透過魔法喚出希臘神話中的天下第一美女海倫,並與之結婚的比喻手法來鋪陳的。這樣的婚姻按理來說,比葛麗卿要更合適。因為葛麗卿太過純樸簡單,跟浮士德複雜的心靈「性質不合」,海倫是永恆之美,浮士德又有高度的理想性格,其實是很配襯的,但後來還是幻滅了。

歌德用了非常高明的暗喻來處理這種幻滅,那就是浮士德開始說出類似「心靈不看過去和將來,只有現今!」海倫接著答:「這就是我們最幸福的時辰。

」然後他們生下一個兒子:「跳到堅固的地面,卻被地面**到空中,觸到屋頂。」海倫憂慮的說:

「你可以跳,但是不要飛。」然後跟浮士德說:「他集合了我們兩人。

」最後這孩子說:「我不願長久的留在地上。我要去尋找最難得到的東西。

」孩子浪漫的選擇了戰爭,並死在戰場上。(隱射浪漫時代的詩人拜倫)海倫悲傷的說:「美和幸福是不能長久並存的!

」然後跟浮士德分開了。

歌德透過這一幕表達美的瞬間感受激情、是撤徹底底不能平凡的,因此美不可能長久,只能跟幸福擦肩而過。

歌德是哪國作家歌德是哪國人?作品有

歌德是德國的作家。歌德出生於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德國著名思想家 作家 科學家,他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而作為詩歌 戲劇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他是最偉大的德國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學領域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他在1773年寫了一部戲劇 葛茲 馮 伯利欣根 從此蜚聲德國文壇。1774年發表了 少年...

歌德有哪些小說作品歌德的作品有哪些?

戀人的情緒 戀愛劇 1768年創作,1806年付印 同謀犯 喜劇 1769年開始創作,1787年付印 鐵手騎士葛茲 馮 貝利欣根 劇本 1773年 普羅米修斯 兩幕劇,未完成 1773年 普羅米修斯 詩歌 1774年 新的道德 政治木偶戲 1774年 佈雷伊長老的謝肉節劇 1774年 普倫德爾斯鎮的...

暑假想看一下歌德的《浮士德》,但卻看不懂,也看著沒意思,為什麼,我真的很膚淺

我的建議是,可以先了解一下宗教改革 歐洲啟蒙運動時期的社會背景,其次看一看當時的德國文學史。等了解了大背景之後,就知道歌德寫 浮士德 的目的和裡面的各種玄機。不需要深入瞭解,否則就變成了負擔,反而讀起來很累。還有個小提示,浮士德 開頭上帝與梅菲斯特打賭是基於 聖經 約伯記的改寫,如果能瞭解一點聖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