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明末清初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2021-03-06 23:12:14 字數 5031 閱讀 5410

1樓:匿名使用者

王夫之哲學思想概要

一、反禁慾主義

不能離開人慾談天理,天理在人慾之中。

二、均天下、反**、愛國理想

三、氣一元論

1)理氣關係說

他認為氣是唯一實體,不是「心外無物」。

程朱認為「理在氣先,道在器先」,王夫之認為「理在氣中,道不離器。」,他說,「氣者,理之所依。」(《思問錄》),「氣外更無虛託孤立之理」(《讀四書大全說》)。

這就表明理依存於氣,超物質,超時空的理是不存在的。他還指出,天地間存在著的一切都是具體的實物,一般原理存在於具體事物之中,決不可說具體事物依存於一般原理。

王夫之認為「形而上」與「形而下」雖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著上下之間有界限可以分割開來。從知識的**上看,原理、規律是從對事物的抽象而得來的,因此,應該是先有具體形器,後有抽象觀念。

2)有無之辯

道家佛家都把「虛無」視為無限和絕對,而將「有」視為有限和相對。王夫之認為這把相對、絕對的關係弄反了,在他看來,「有」是無限的,絕對的,而「無」是有限的,相對的。

王夫之是這樣論證的:人們通常講無,是相對於有而言。就象相對於犬有毛而說龜**,相對於鹿有角才說兔無角。所以,講「無」只是講「無其有」。

3)動靜之辯

王夫之認為,廢然無動、絕對的靜即熄滅,這是天地間所沒有的。

由闔而避,由闢而闔,都是動,運動是絕對的。

所謂靜,就是動之靜,是運動的暫時靜止狀態,不是廢然無動。

王夫之說,「動而成象則靜」,「靜者靜動,非不動也」,「動而趨行者動,動而赴止者靜」。王夫之的這些話表明,靜止裡包含著運動,靜止是運動在區域性上的趨於穩定而成形象的暫時狀態,所以靜止的東西不是凝固的,而是生動靈活的。

王夫之發展了張載的氣化之道思想:

(1) 物質固有的矛盾是運動的源泉。

(2) 運動是矛盾的發展過程。

(3) 陰陽對立統一普遍存在,但每類事物又有其特殊規律。

王夫之對程朱的理一元論和陸王的心一元論都作了深刻的批判,大大地發展了張載的氣一元論。

四、心物(知行)之辯——反對「生而知之」的先驗論

王夫之說,「耳有聰,目有明,心思有睿知。入天下之聲音研其理者,人之道也。聰必歷於聲而始辨,明必擇於色而始晰,心出思而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豈驀然有聞,瞥然有見,心不待思,洞洞輝輝,如螢乍曜之得為生知哉?果爾,則天下之生知,無若禽獸。」(《讀四書大全說.

論語.季氏篇》)

意思是說,憑藉感官心知,進入世界萬物聲色之中,去探尋知曉事物的規律,這才是認識世界的途徑。也就是說,知識是後天獲得的,非生而知之也。

從認識**上來說,心物關係包括形、神、物三項內容,有兩個關係:

1.神與物的關係(即能、所之關係)

王夫之所說之「所」,指的是有待於主體作用的客觀物件,它不是假有,而是實有其體。「能」是能作用於客體而有功效的主體,它不是虛無,是「實有其用」。一方面客體激發主體的認識作用,另一方面主觀必須符合客觀。

王夫之批評佛教唯心唯識的說法,他認為唯識的說法是用主觀去代替客觀,取消了客觀世界。

2.形與神的關係

王夫之認為人的一切稟於氣,而氣有清有濁,太虛之氣是清的,人稟清氣而為精神;而耳目等肉體感官則是濁而有礙的氣所構成。由此,他進一步認為,精氣自然有其「良能」,即精神,性存在於精神裡,具有眾理。

在知行問題上,王夫之肯定行第一,行可兼知,另外,他還認為知與行可以根據不同情況而立先後之次序,有時行先於知,有時知先於行。知行相資為用。

王夫之以為人類知識是積古今人物為一體,是歷史的,故在知識發達之後,感性認識仍然有重要的作用。他說:

「知見之所自生,非「固有」。非固有而自生者,日新之命也。原知見之自生,資於見聞,見聞之所得,因於天地之所昭著,與人心之所先得(過去經驗)。

人心之所先得,自聖人以至於大婦,皆氣化之良能也。能合古今人物為一體者,知見之所得,皆天理之來複,而非外至矣,故知見不可不立也。……介然恃其初聞初見之知為良能,以知見為客感,所謂不出於煩者也,悲夫!

」王夫之說感性經驗有三個條件:「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覺乃發」——形指人身感官(濁而有礙,耳目口體之各成其形也),神指人心之神明,物指客觀事物,即天地之所昭著。三者相遇,人的精神通過肉體感官接觸客觀事物而有所反映,知覺就產生了。

王夫之此說,指「客感」為「人心之所先得」,不能專依它作為知見,因為「知見」或理性認識日新而受命。積古今知識於個人生活的時代,猶孩提之童至於**,經過無量數的錯誤改正而成為一種知識烘流。這不是說一經得到前人之積知,便可以閉住耳目的感覺去空想,要緊的還在於日日求助於感覺,而日新其理性的富有。

王夫之認為格物和致知是認識的兩種方式,也是兩個階段。在博學的基礎上求其理,是格物;虛心地進行邏輯思維,是致知。離開格物去致知,就會成為空想;若只格物而不致知,則會被表面現象迷惑,以致玩物而喪志。

王夫之說,「大抵格物之功,心官與耳目均用,學問為主,而思辯輔之,所思所辯者,皆其學問之事。致知之功,則唯在心官,思辯為主,而學問輔之,所學問者乃以決其思辯之疑。致知在格物。

以耳目資心之用,而使有所循也,非耳目全操心之權,而心可廢也。」(《大學經十》,《讀四書大全說》卷一)

王夫之與朱熹一樣,在「格物窮理」的具體方法上肯定了耳目之官與思辯對窮理的作用,肯定了人學習知識和外部事物的重要性,但他「格物窮理」的目的並不在運用所窮之理,所致之知於客觀事物的認識和改造,不在於把握世界萬物的規律,或應用與技術發明來促進人類的進步。這與近代西方認識論興起的背景目的是完全不同的。所謂「格物致知」,目的在於「明善」。

「格物致知」說原居於《大學》八條目之中,其理應服務於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三綱目。他在《大學章句》最後指出「其第五章乃明善之要」,因而,「格物致知」論從一個角度上說就是對於儒家倫理的認識和修養方法。由此可見,「格物」、「致知」、「窮理」之說最終當落於達到最高的道德境界上。

「格物致知」是為了「正心誠意」,而道德的修養則依靠對於倫理原則的認識和把這些原則內化為「在我者」的程度。所以,「格物致知」道德上的修養方法和認識論的結合。

王夫之主張以物為師,他說,「師心不如師古,師古不如師天,師天不如師物」(《莊子通.人間世》)這強調敢以物為師的重要性,人們要力求按照事物的本來面貌去了解它,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達到主客、內外的統一。

王夫之在認識上闡明瞭能所關係,提出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論點,批判了程朱的「知先行後」說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解決了知行關係問題,達到了樸素唯物主義和樸素辯證法的統一。

王夫之對「格物致知」作了更深刻的解釋,把它們看作是認識的兩種方式、兩個階段——即格物是在博學的基礎上窮理,致知是虛心地進行邏輯思維,這兩個階段是相互聯絡、不能割裂的。

王夫之還指出,學習和思維、知識和才能,都應看作是在運動中前進的過程。

王夫之的侷限性在於有時候也陷入先驗論。他以氣稟來解釋精神,講「德性之知」和「人心之所先得」的「良能」,說「儘性者,極吾心虛靈不昧之良能,舉而與天地萬物所從出之理合而知其大始」。

五、揭示「名」、「辭」、推的辯證性質

名——概念

辭——判斷

推——推理

1.王夫之認為,真知識一定是名與實的統一

「知實而不知名,知名而不知實,皆不知也。」

2、對於概念能否如實地模寫現實,邏輯思維能否把握宇宙發展法則,這是認識論上的大問題,老子講「無名」,莊子講「坐忘」,禪宗講「無念」,共同之處都在於認為名言、概念不足以表達變化之道,只有破除一切名相,才能達到與本體合一。

王夫之提出「克念」,就是說人能夠進行正確的思維。王夫之把概念看作一個過程,既不可執著概念而使之僵化,也不可把概念的運動看作是剎那生滅,不留痕跡。

六、理勢合一的歷史觀

七、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論

2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反禁慾主義,提倡不能離開人慾空談天理,天理即在人慾之中。王夫之在其《周易外傳》、《尚書引義》等書中對程朱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慾」提出了批評。

其次、均天下、反**、愛國理想。王夫之在《讀通鑑論》與《宋論》中指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觀點。

其三、氣一元論,王夫之認為氣是唯一實體,不是「心外無物」。王夫之還指出,天地間存在著的一切都是具體的實物,一般原理存在於具體事物之中,決不可說具體事物依存於一般原理。王夫之認為「形而上」與「形而下」雖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著上下之間有界限可以分割開來。

從知識的**上看,原理、規律是從對事物的抽象而得來的,因此,應該是先有具體形器,後有抽象觀念。道家佛家都把「虛無」視為無限和絕對,而將「有」視為有限和相對。王夫之認為這把相對、絕對的關係弄反了,在他看來,「有」是無限的,絕對的,而「無」是有限的,相對的。

王夫之是這樣論證的:人們通常講無,是相對於有而言。就象相對於犬有毛而說龜**,相對於鹿有角才說兔無角。

所以,講「無」只是講「無其有」。王夫之認為,廢然無動、絕對的靜即熄滅,這是天地間所沒有的。王夫之說,「動而成象則靜」,「靜者靜動,非不動也」,「動而趨行者動,動而赴止者靜」。

王夫之的這些話表明,靜止裡包含著運動,靜止是運動在區域性上的趨於穩定而成形象的暫時狀態,所以靜止的東西不是凝固的,而是生動靈活的。

其四、心物(知行)之辯——反對「生而知之」的先驗論。王夫之說,「耳有聰,目有明,心思有睿知。入天下之聲音研其理者,人之道也。

聰必歷於聲而始辨,明必擇於色而始晰,心出思而得之,不思則不得也。豈驀然有聞,瞥然有見,心不待思,洞洞輝輝,如螢乍曜之得為生知哉?果爾,則天下之生知,無若禽獸。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季氏篇》)意思是說,憑藉感官心知,進入世界萬物聲色之中,去探尋知曉事物的規律,這才是認識世界的途徑。也就是說,知識是後天獲得的,非生而知之也。

其五、揭示「名」、「辭」、推的辯證性質。王夫之認為,真知識一定是名與實的統一「知實而不知名,知名而不知實,皆不知也。」對於概念能否如實地模寫現實,邏輯思維能否把握宇宙發展法則,這是認識論上的大問題,老子講「無名」,莊子講「坐忘」,禪宗講「無念」,共同之處都在於認為名言、概念不足以表達變化之道,只有破除一切名相,才能達到與本體合一。

王夫之提出「克念」,就是說人能夠進行正確的思維。王夫之把概念看作一個過程,既不可執著概念而使之僵化,也不可把概念的運動看作是剎那生滅,不留痕跡。

其六、理勢合一的歷史觀。王夫之提出「理勢合一」,並在其著作《讀通鑑論》對前人所提出的「復古論歷史觀」、「迴圈論歷史觀」等歷史形式進行全面的批判和反思。[6]

其七、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論。王夫之在其《四書訓義》一書中提出人性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髮展變化的;同時,人性的形成不全是被動的,人可以主動地權衡和取捨。他說:

「生之初,人未有權也,不能自取而自用也。……已生之後,人既有權也,能自取而自用也。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說 靜者靜動,非不動也。靜即含動,動

事物的發展變化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同時運動和靜止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反映了辯證的發展觀。與顧炎武 黃宗羲並稱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的王夫之認為 靜者靜動,非不動也。靜即含動,動不捨靜。王 古代哲學家王夫之認為 靜者靜動,非不動也 靜即含動,動不捨靜 此是外道魔說。遵循無明妄動的規律,故有作死,彼人不解...

2023年是明末清初的年代嗎,2023年是明末清初的年代嗎

不是,1905年已經差不多到了清朝滅亡的時候了,那是清末了!明朝 1368年 1644年 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歷經十二世 十六位皇帝 十七朝,國祚276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清代自努爾哈赤稱帝至末帝溥儀,共歷十二帝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

誰可以稱為明末清初的頭號大漢奸孔有德?吳三桂?還是另有

誰可以稱為明末清初的頭號大漢奸 孔有德?吳三桂?還是另有其人 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從此,明朝失去中原。古代,得中原者為正統,清兵沒入關前,明朝佔據中原,明朝哪個時候是正統,因此,吳三桂在當時是明朝的漢奸。孔有德攻克桂林時,滿族已經佔據中原了。以上是根據當時的情況。但是,如果站在今天,中國是由56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