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五四時期文學創作實績五四文學革命對晚清文學的革新有什麼突破性意義

2021-03-06 21:18:56 字數 4683 閱讀 4685

1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研究會:(受**和歐洲現實主義文學思潮影響)

(1)時間地點:2023年1月於北京成立。

(2)發起人:周作人、朱希祖、蔣百里、鄭振鐸、耿濟之、瞿世英、郭紹虞、孫伏園、沈雁冰、葉紹鈞、許地山、王統照12人。

(3)主張:「研究介紹世界文學,整理中國舊文學,創造新文學」「文學應當反映社會的現象,表現並且討論人生的一般問題。」

(4)創作方法:強調寫實主義,以「為人生」為宗旨。

(5)代表刊物:沈雁冰《**月報》(會刊)

受其影響,整個現代文學都著眼於批判社會現實而相當程度的忽略文學的娛樂作用。這種態度不僅一直貫穿於新文化作家的創作中,也限制了現代文學的創作和研究領域,通俗文學的創作和研究被輕忽了。

創造社:(浪漫主義文學思潮影響)

(1)時間地點:2023年7月成立於日本東京,以2023年五卅為界,分前後兩期。

(2)發起人:郭沫若、張資平、郁達夫、成仿吾、田壽昌、穆木天、張鳳舉、徐祖正、陶晶孫、何畏等。後期增加李初梨、馮乃超、彭康、朱鏡我、李一氓、陽翰笙等

(3)代表刊物:前期《創造》季刊、《創造週報》、《創造日》、《洪水》

後期《創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雜誌

作家代表作品:張資平《衝擊期化石》(新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

馮沅君《菤葹》《春痕》《劫灰》三個短篇集

郁達夫《沉淪》(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短篇**集)

(4)主張:初期主張「為藝術而藝術」,強調文學必須忠實的表現作者自己「內心的要求」;講究文學的全與美,推崇文學創造的直覺與靈感,重視文學的美感作用。

(5)作品風格:側重自我表現,帶有濃厚的抒**彩,直抒胸臆和對病態心理的描寫往往成為他們表達內心矛盾和對現實反抗情緒的主要形式。

2樓:

反孔倒孔,注重民主與科學,由文言向白話轉變。

文學革命取得哪些實績?

3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革命的功績

我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場偉大而徹底的文學革新運動,帶來了文學的全面革新和解放,使中國文學告別古典,走向現代。

文學革命開始於2023年。它是晚清文學改良運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發展,是適應以思想革命為主要內容的新文化運動而發生的。是新文化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的轉向對封建主義文學的攻擊,反對文言,提倡白話,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成了一場文學革命運動。

在中國文學史上豎起一個鮮明的界碑,標示著古典文學的結束,現代文學的起始。

五四文學革命對晚清文學的革新有什麼突破性意義

4樓:蕭蕭落葉情

「五四」運動,興起於青年愛國****,集中地顯示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五四」運動又有著豐富的文化蘊含。「五四」的「文學革命」運動,雖興起於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而它的豐富內涵與深遠影響,卻決非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新青年》2023年1月2卷5期)所能代表的。

儘管當時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也是順應了歷史潮流,起過積極的作用。胡適提出的「文學改良」的「八事」,確也符合新文化運動的需要,只是他的所謂「八不主義」的改良主張,主要還是側重於文學形式的「改良」,即「文學工具上的改良」

,而絕少觸及內容,他自己就明言,並「不敢提起『文學革命』

的旗子」(《逼上梁山》)。早在2023年,魯迅就敏感地覺察到這個問題,在致錢玄同的《渡河與引路》一信中,十分明確地指出:「倘若思想照舊」,即使用白話文寫作,「便仍然換牌不換貨」,「所以我的意見,以為灌輸正當的學術文藝,改良思想,是第一事。

」(《集外集》)

真正舉起「文學革命」大旗的,是2023年2月《新青年》發表的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他所提出的三大主義,明確地要把文學的形式與內容聯絡起來進行考察:即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國民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瞭的通俗的社會文學。

這些口號和主張,雖還稍嫌籠統和空泛;對舊文學,也還存在著***同志所指出「五四」運動中的一般缺點:「所謂壞,就是絕對的壞,一切皆壞,所謂好,就是絕對的好,一切皆好。

」(《反對黨八股》)但是,它的基本精神,卻是要求文學應從封建貴族的壟斷中解放出來,成為廣大民眾所享有。其內涵更具有鮮明的反封建的思想「啟蒙」的意義。他明確宣稱:

「今欲革新政治,勢不得不革新盤踞於運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學」,意即要革新封建文學作為「文以載道」、「代聖賢立言」的政治工具。因而,這篇《文學革命論》,的確較全面地反映了「五四」

文學革命運動民主啟蒙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隨後,由於**十月革命的爆發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先驅者們的文學革命的理論主張,也更加表現出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鮮明傾向。李大釗在《什麼是新文學》一文中公開提出,只「用白話文作的文章」,「摭拾了幾點新知新物」,卻仍保留著科舉的商賈的舊毒新毒,並不是新文學。

而所謂「新文學」,應為「社會寫實的文學」,「要具有巨集深的思想,學理,堅信的主義,優美的文藝,博愛的精神」,此文的有些提法雖不很確切,卻同只借用白話文的形式改良而不涉及思想啟蒙的胡適之流劃清了界限。陳獨秀和李大釗對於「文學革命」與「新文學」思想啟蒙宗旨的闡發,實可稱之為文學革命運動的戰鬥宣言和戰鬥綱領,立即受到了當時「五四」新文學代表者們的響應與實踐。魯迅在回憶這段歷史時,就曾直言不諱,自豪地宣稱:

他在「五四」時期的作品,是「遵命文學」,「不過我所遵奉的,是那時革命先驅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願意遵奉的命令,決不是皇上的聖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揮刀。」(《南腔北調集·〈自選集·自序〉》)「我做**,是開手於一九一八年,《新青年》上提倡『文學革命』的時候的。……我的作品在《新青年》上,步調是和大家大概一致的,所以我想,這些確可以算作那時的『革命文學』。

」(同上書)魯迅非常瞭解藝術應是「發揚真美,以娛人情」,但是,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他還是將創作實踐與審美理想自覺地服務於「文學革命」的啟蒙。當然,他又並不因此而降低藝術的審美追求。他發表在《新青年》上,成為「五四」文學革命運動振聾發聵的豐碑式的傑作《狂人日記》、《藥》、《孔乙己》等,也同樣是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頗激動了一部分青年讀者的心,並真正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

」(《中國新文學大系·〈**二集·序〉》)

魯迅在談到自己怎樣做起**來,又曾明白地說過:「這裡我必得記念陳獨秀先生,他是催促我做**最著力的一個。」「說到『為什麼』做**罷,我仍抱著十多年前的『啟蒙主義』,以為必須是『為人生』,而且要改良這人生。

」(《南腔北調集·我怎麼做起**來》)

「為人生,而且改良這人生」,這是對「五四」文學革命的「啟蒙主義」很好的概括,它不只是魯迅的主張和實踐,也是現代文學史上較有影響的一大流派———文學研究會所積極倡導。

茅盾當時在《新舊文學評議之評議》一文中所強調的,就是文學應當有「表現人生指導人生的能力」;《文學研究會宣言》還明確宣告,它既反對封建主義的「載道」文學和遊戲文學,也反對只追求「純藝術」的文學。不過,在「五四」時期,「為人生」

的文學,雖是有影響的思潮,卻不是唯一的思潮,而是與「為藝術」的浪漫派、唯美派思潮分庭抗禮,各呈異彩。正如現代文學史家李何林所指出的:「人家(指世界各國)以二三百年發展了這些思想流派,我們縮短到二十來年反映它,所以各種『主義』

和『流派』的發生與存在的先後與久暫,不像歐洲各種文藝思潮的界限較為鮮明和久長,或同時存在,或曇花一現地消失。」(《二十年中國文藝思潮論·序》)以「浪漫主義」為旗幟的「創造社」,就有先後期主張的差異;「新月派」也有後期的分化和發展。不過,也應當承認,無論是文學研究會的寫實主義,創造社的浪漫主義,以至新月派的唯美主義,他們的口號是「為人生」還是「為藝術」,也無論是茅盾、葉聖陶的寫實**,許地山、王統照的問題**,還是郭沫若熱情奔放的自由體新詩,郁達夫的「自敘體」的抒情**,聞一多的力求表現「三美」(**美、繪畫美、建築美)的新格律詩,徐志摩的抒發性靈的「詠歎調」……它們或者與文學革命運動有著緊密的聯絡,或者遠離文學革命,以至與文學革命相對立,但它們卻都是同一歷史環境裡的產物,代表了「五四」新文學的一個方面,對反對舊文學,確立新文學,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動作用。

於是,所謂現代的白話文學,以及它的各種形式的作品,蔚然成風,為各種報刊所採用。革命文**動,終以其不可阻擋的聲勢,開拓了現代文學的新紀元。今年已是「五四」運動的八十週年,而以《文學革命論》、《文學改良芻議》為開端的現代文學史,卻已有了八十多年的發展。

這八十多年,中國社會與中國文學都發生了巨大變革,一代代作家活躍在文壇上,實是很少有未接受「五四」文學革命運動的影響,而能在現代文學史上有所成就。「五四」文學革命運動,又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一翼。如***同志所指出的:

「五四運動的傑出的歷史意義,在於它帶著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這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封建主義。」「五四」文學革命的「啟蒙主義」,也同樣是喚起人民的覺悟,改良這人生的「啟蒙」。「五四運動所進行的文化革命則是徹底地反對封建文化的運動,自有中國歷史以來,還沒有過這樣偉大而徹底的文化革命。

當時以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為文化革命的兩大旗幟,立下了偉大的功勞。」(《新民主主義論》)

從「五四」的文學革命,到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動,到四十年代的文藝為工農兵服務,到今天的文藝的「二為」方向,儘管時代已經不同,文學的審美追求也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卻始終是中國現代文學繼承和發展「五四」

的優秀傳統。二十世紀即將過去,中國人民正在***理論的指導下,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努力奮鬥。中國共產黨跨世紀的巨集偉藍圖正在鼓舞著我們。

九十二年前魯迅曾經預言:「人國既建,乃始雄厲無前,屹然獨見於天下。」(《墳·文化偏至論》)這是前驅者們的偉大理想,而「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

」當代文學只有時刻不忘「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魯迅:《墳·燈下漫筆》)的使命,才是對「五四」精神最好的繼承。

五四時候是什麼時代五四時期是指什麼時候?五四運動為什麼是一場政治運動又是一場文化運動?

內憂外患的年代,既要反對外國的帝國主義,又要反對本國的封建主義。嚴格意義講五四時期是指1915年9月 青年雜誌 創刊到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時間中國的歷史,五四時期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分水嶺,五四時期前期主要追求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打破封建舊思想束縛,1918年起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1...

急求五四詩歌朗誦稿,要經典的限於五四時期的優秀詩歌作品

紀念五四青年節作文詩歌朗讀稿 五四之火永不停熄八十八年前,一群熱血青年鑄就了輝煌,從此,反叛 的種子在中華大地上盟芽,民主和科學的大旗在神州飄揚!歷史記住了它 這個劃時代的日子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一位英雄在20世紀的發端歌吟 歌詞是民主和科學,和者是中華民族的兒女,那聲音沒有絲毫的羸弱和疲憊,有的...

五四時期中國思想領悟呈現怎樣的狀況這種狀況對近代中國社會的

呈現怎樣的狀況 中國思想領域出現的進步潮流,新文化運動興起,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傳播開來,思想戰線上的鬥爭比較激烈,馬克思主義吸引了眾多的進步青年,五四運動後傳播馬克思主義成為新文化的主流。影響 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丨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 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成為主力軍,顯示了巨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