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陸軍的勝仗有哪些

2021-03-06 17:04:06 字數 5888 閱讀 8036

1樓:大乂

二戰德國名將曼施坦因的經典之作

挽狂瀾於既倒的「北頓涅茨奇蹟」

2023年11月下旬,正在蘇德戰場北翼籌劃奪取列寧格勒的戰役的德國名將、野戰第

11集團軍司令曼施坦因陸軍元帥,被希特勒緊急派遣到頓河前線,出任新成立的「頓河」集團軍群司令官。原來,在該方向上作戰的「b」集團軍群出現了嚴重的危機,保盧斯上將指揮的德國陸軍野戰第6集團軍全部及霍特上將指揮的坦克第4集團軍一部共22個師、33萬人,已經在蘇軍發動的強大**中被合圍於斯大林格勒地域。希特勒命令曼施坦因:

在蘇軍的重圍中撕開一條口子,救出被合圍於斯大林格勒地域的第6集團軍!

同死神賽跑

希特勒之所以選擇曼施坦因而非他人,乃是因為他對這位元帥的戰略洞察力和指揮能力佩服之至。2023年,德國之所以能夠在僅僅44天內就橫掃整個西歐,將自詡「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打得屈膝投降,取得上次大戰苦鬥四年半仍未到手的勝利,「曼施坦因方案」實在功不可沒。蘇德戰場上,曼施坦因也迭創佳績,最著名的是2023年初夏的克里米亞之役。

5月,他指揮德軍第11集團軍先取刻赤半島,俘虜蘇軍達17萬之眾,而自己僅損失7千餘人。7月,再陷防禦極其堅固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俘虜蘇軍9萬餘人,而德軍的**不過2萬餘人。經此兩戰,使擁有3個集團軍的蘇軍克里木方面軍全軍覆滅,導致蘇軍在戰場南翼的戰略態勢急劇惡化,曼施坦因也因此而晉升為陸軍元帥。

然而這一次,曼施坦因明白,元首交給他的是一項幾乎無法完成的任務。「頓河」集團軍群下轄德國野戰第6集團軍、坦克第4集團軍、義大利第8集團軍、匈牙利第2集團軍和羅馬尼亞第3、4集團軍,里希特霍芬上將指揮的德國空軍第4航空隊的部分兵力,約500架飛機負責支援。然而,儘管架子很大,但它實際上根本算不上集團軍群,在包圍圈中的第6集團軍受希特勒的直接控制,曼施坦因手中名義上雖然有30個師,但具有進攻能力的部隊實際上只有兩個不滿員的裝甲軍,它甚至還比不上2023年德軍入侵蘇聯時的一個集團軍。

曼施坦因憑著這點可憐的兵力,不但要在蘇軍的重重包圍中殺開一條血路,救出被圍的第6集團軍,而且還要在蘇軍日漸增強的壓力下,保障已深入高加索腹地的「a」集團軍群兩個集團軍後方交通線,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曼施坦因根據進攻距離和自己的實力,認為第6集團軍得向西同時突圍,並通過開啟的走廊撤離斯大林格勒,在頓河西岸建立牢固的戰略正面。但希特勒頑固地堅持「吞下去的東西不能吐出來」的立場,不準作任何撤退。

他只答應從高加索和西歐為曼施坦因調集部隊。

當時德軍極端缺乏預備隊,而能夠拼湊到的部隊在漫長的交通線上行進得又極其緩慢。因此,同獲得強大增援的蘇軍相比,曼施坦因手中可調動的機動兵力實在少得可憐。就連他總部的警衛部隊都是由一營哥薩克志願人員組成的。

曼施坦因最後只能將現有兵力編成兩個戰役叢集,即:以裝甲第48軍為核心的「霍利特」戰役叢集(位於距斯城70公里的托爾莫辛地域)和以裝甲第57軍為核心的「霍特」戰役叢集(位於距斯城130公里的科捷爾尼科夫斯基地域)。他計劃分兩路向斯大林格勒實施向心鉗形突擊,由裝甲第57軍實施主攻,裝甲第48軍擔任助攻,對蘇軍實施合擊,以求出其不意之效。

然而,由於蘇軍在齊爾河地區從北面不斷施加壓力,「霍利特」叢集已被牽制得無法動彈,實際上只能由「霍特」叢集單獨擔負起援救任務。

希特勒調集的援兵遲遲不能到齊,原定於12月8日發起的解圍戰被迫推遲,而第6集團軍的處境日趨危急。12日,曼施坦因懷著沉重的心情,嚴令「霍特」叢集冒著大雪發起進攻。此舉冒著極大的風險,蘇軍一旦突破「頓河」集團軍群側翼的脆弱防線,就可以攻抵截斷德軍南翼兩個集團軍群的一切後方交通線的致命位置。

為救出第6集團軍,曼施坦因已經是在拿「頓河」和「a」兩個集團軍群的命運來做孤注一擲了,他自己稱之為「生與死的競賽」。

在最初一個星期的戰鬥中,曼施坦因進展順利。「霍特」叢集以230輛坦克為核心,突破了蘇軍防線,於19日攻抵梅什科瓦河畔,推進到距第6集團軍只有45英里的地方。夜晚時分,被圍部隊已能看到大雪覆蓋的草原那一邊援兵發出的訊號彈了。

希特勒最高統帥部沉浸在一片樂觀氣氛之中。

然而就在這緊急關頭,蘇軍統帥部果斷地修改了原定戰役企圖,準備向羅斯托夫實施深遠突擊的西南方面軍現在轉過來對付曼施坦因。12月16日,瓦杜丁上將指揮的西南方面軍主力和沃羅涅日方面軍一部,共40餘萬人,1000餘輛坦克,在空軍兩個集團軍300餘架飛機的支援下,向負責掩護整個南翼德軍,包括高加索方向德軍深遠後方的義大利第8集團軍發起強大攻勢。兩天後,由7個義大利師和1個德國師扼守的義大利集團軍的整個正面都被突破了,意軍喪失了有組織的抵抗能力而狼狽潰逃,蘇軍開始向德軍的防禦縱深挺進。

曼施坦因預感到這已是挽救第6集團軍的最後一次機會了,遂鼓起極大的勇氣,毅然違抗希特勒的命令,向保羅斯發出立即突圍的命令。然而,性格軟弱的保羅斯固執地按兵不動,放棄了這一線生機。

此後,「霍特」叢集在梅什科瓦河北岸遭到蘇軍新銳部隊的頑強阻擊,曼施坦因動用了最後的預備隊也未能突破蘇軍防禦。在將近一個星期的時間裡,這裡所發生的激戰和後果,其歷史意義是難以估計的。戰後,德軍將領梅林津在他那本著名的《坦克戰》中認為,第三帝國命運的轉折點就是在這裡的戰鬥中被決定的。

為了阻止蘇軍的進攻,德軍不但動用了「霍利特」叢集,投入了全部航空兵,而且還從蘇德戰場其他地段和西歐調來了8個師,但是,由於他們是逐次投入交戰的,所以並未能扭轉敗局。到23日,瓦杜丁所部已南下180公里,直插托爾莫辛北側,威脅著整個「頓河」集團軍群的側翼和後方。「霍利特」叢集被迫從奇爾河向北頓涅茨河退卻,德軍戰線在米列羅沃以北出現了一個寬達100多公里的缺口。

捉襟見肘的曼施坦因,懷著沉重的心情,從「霍特」叢集中抽出最精銳的第6裝甲師轉向西北,去阻止如潮水般湧來的蘇軍。直到月底,德軍使出渾身解數,好不容易才守住了北頓涅茨河與亞速海之間的頓河下游,保住了最後的退路。但義大利第8集團軍和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均已被擊潰,被俘者達6萬餘人。

此時,「霍特」叢集實力大減,坦克只剩下35輛,進攻已成強弩之末。蘇軍斯大林格勒方面軍乘機於24日對德軍轉入**,戰至26日,德軍裝甲第57軍全部拚光,左右擔任掩護的殘餘部隊開始向後潰退。29日科捷利尼科夫斯基落入蘇軍之手,至此,德軍已被擊退到距斯大林格勒200公里以外的地區。

救出第6集團軍的最後的一線希望實際上已經破滅了。

曼施坦因在其回憶錄中這樣寫道:「12月12日開始的救援第6集團軍的作戰遭到了失敗,起碼是暫遭到了失敗。那麼,在當時複雜的情況下,是否還有任何希望再做一次嘗試呢?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在如今可以徹底研究集團軍群正面整個事態的條件下,看來只能是否定的。」蘇軍已完全有可能從科捷爾尼科夫斯基沿著冬季草原上的道路突向羅斯托夫,攻入「a」集團軍群后方,切斷德軍渡過頓河進入頓巴斯的最可能的退卻道路。

現在,曼施坦因只能放棄第6集團軍,任其聽天由命了。他現在主要考慮的怎樣保障處境已變得相當危險「a」集團軍群40萬人馬從高加索安全撤退的問題了。

頓河中游和科捷爾尼科夫斯基地域交戰的結局,使蘇軍在蘇德戰場的整個南翼都具備了發展進攻的條件。蘇聯最高統帥部認為,在外高加索發起大規模進攻戰役的時刻已經到來了。同時,命令沃羅涅日方面軍在布良斯克和西南兩個方面軍的配合下,在頓河上游擴張戰果,擊破掩護庫爾斯克和哈爾科夫兩方向的德軍「b」集團軍群主力,西南方面軍則受命向北頓涅茨河推進。

根據這個企圖,南翼德軍三個集團軍群總數達一百個師的兵力要受到蘇軍新的打擊。

雪崩北頓河

2023年1月1日,葉廖緬科指揮的南方面軍和丘列涅夫指揮的南高加索方面軍,投入105萬人,坦克1200餘輛,在900架飛機支援下,發起北高加索戰役,其主攻指向羅斯托夫,以圖徹底擊潰北高加索的德軍「a」集團軍群。7日,葉廖緬科的先頭部隊已攻抵距羅斯托夫60公里處,逼近「頓河」集團軍群司令部。

曼施坦因痛感整個德軍南翼的安全已受到嚴重威脅,如果羅斯托夫失守,兩個集團軍群都將一股腦兒地被裝入「口袋」。而他手中已無可用的預備隊,在蘇軍進攻的寬達700公里的地帶內,德軍只有18個師,戰役戰術密度低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頓河」集團軍群內的3個盟國集團軍都已潰不成軍,而德軍根本沒有現成的兵力來接替他們。

因此,「頓河」和「a」集團軍群的撤退已變得極為迫切。

然而,被高加索的石油、頓涅茨盆地的豐富資源深深吸引的希特勒極不願意作這種軍事上合理的的撤退。曼施坦因和德國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都警告說,如果非要寸步不退,死守到底,兩個集團軍群勢必全軍覆滅,人地兩失。最後希特勒終於同意撤退,但只是部分撤退,他還指望在頓河以南守住一條防線,在北高加索保住儘可能多的地方,至少可以保住邁科普油田。

這時,坦克第1集團軍距離羅斯托夫還有大約400英里的路程,曼施坦因被迫停留在頓河兩岸,繼續進行著艱苦的浴血戰鬥。他後來在回憶錄中承認:「到了2023年1月中旬,東線南翼的作戰情況是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階段」。

如果不能給「頓河」集團軍群增援足夠的兵力,則前途不堪設想。

就在曼施坦因苦苦支撐,局勢日趨危急之時,災難又一次降臨到德軍的頭上,魏克斯元帥指揮的德軍「b」集團軍群在頓河上游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戰線開始崩潰。

2023年1月14日,在最高統帥部代表、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大將的親自指揮下,沃羅涅日方面軍4個集團軍和西南方面軍第6集團軍,近30萬人,900輛坦克,沿三個方向對「b」集團軍群南翼實施向心突擊,此即奧斯特羅戈日斯克--羅索什戰役。4天后,匈牙利第2集團軍、義大利阿爾卑斯山地步兵軍以及德軍裝甲第24軍,總計有13個師遭到合圍 ,在猛烈的暴風雪中,大部被殲,德軍裝甲第24軍軍長汪戴爾上將戰死。15天內,蘇軍就擊潰和重創敵軍21個師,俘虜8萬6千餘人。

德軍的潰敗如此迅速,以至於其統帥部還來不及採取必要的措施來保障扎爾穆特指揮的德軍第2集團軍的南翼,這個集團軍已深深地陷入沃羅涅日方面軍和布良斯克方面軍的包圍中。

此時,華西列夫斯基大將和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員戈利科夫上將抓住這一極為有利的戰機,不待合圍於羅索什的敵軍被全部殲滅,就抽出第40集團軍在布良斯克方面軍第13集團軍的配合下,於24日從南北兩面,對沃羅涅日突出部的德軍第2集團軍兩翼實施突擊,以圖圍殲其基本兵力。此即沃羅涅日--卡斯托爾諾耶戰役。已陷於相當危險的境地的德軍被迫放棄沃羅涅日城後撤。

4天后,卡斯托爾諾耶失守,德軍第2集團軍的主要退路已被切斷。7個德國師和殘存的兩個匈牙利師拼力向西突圍,其中大部分部隊冒著攝氏零下25度的嚴寒長途跋涉了120英里,其重型裝備幾乎損失殆盡。直到2月月中,德匈軍才得以突圍成功。

僅僅半個月的時間,「b」集團軍群就幾乎全部被擊潰,德軍第2集團軍**慘重,丟掉了大部分技術兵器;匈牙利第2集團軍幾乎全軍覆沒,損失10萬人之眾。義大利第8集團軍只有阿爾卑斯山地步兵軍的少數部隊倖免被殲。在意軍第8集團軍地帶內作戰的德軍只剩下幾個師的殘部。

「b」集團軍群同北側的「**」集團軍群和南面的「頓河」集團軍群已失去聯絡,接合部處於威脅之下。在德軍防線上出現了一個寬達400公里的防守薄弱的缺口,蘇軍的重兵集團,現在正從這個巨大的缺口中勢不可擋地向前湧進。

戰局的惡化已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曼施坦因的處境已變得十分險惡。希特勒迅即撤銷了「b」集團軍群,將其所屬部隊分別轉隸「頓河」和「**」集團軍群指揮。這樣,曼施坦因所負責的正面擴大到700公里,可是和以往一樣,負債總是比遺產更多。

險退高加索

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不得不在1月27日做出從高加索撤退的明確決定。克萊斯特上將指揮的「a」集團軍群一分為二,馬肯森上將的坦克第1集團軍奉命與曼施坦因會合並轉隸「頓河」集團軍群,耶內克上將的野戰第17集團軍則退到高加索西端的塔曼半島,「以圖吸引儘可能多的蘇軍兵力。」曼施坦因則獲准撤退到頓河下游以西地區。

德軍的撤退形象地說,就是要把戰線最南面向高加索方向伸出的巨大「陽臺」收回來,退到羅斯托夫以西,拉直並且縮短戰線,這樣從收回的兵力中可組織起預備隊配置在後方留作機動。從計劃來看,撤退很簡單,主要是將坦克第1集團軍從東面跳到西面,但這種「蛙跳」具體實施起來難度極大。在撤退期間,曼施坦因所部無一日不處在驚濤駭浪之中,他們在戰鬥中早已疲憊不堪,在蘇軍的壓力下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但仍然死死堅守羅斯托夫,掩護坦克第1集團軍從高加索撤出。

最後連他們自己也差點陷入被包圍的絕境,只好由克萊斯特返身回來求援。就這樣克服幾次危機後,坦克第1集團軍帶著大量物資裝備,終於逃出高加索,2月14日德軍才最後放棄了羅斯托夫。

就時間、空間、兵力和氣候條件而論,這場撤退的確可以說是一次極為卓越的軍事行動,英國著名軍事史學家利德爾-哈特稱之為「奇蹟」。曼施坦因的卓越指揮使他獲得了一次很高的聲譽,克萊斯特也因此晉升為陸軍元帥。

然而,曼施坦因所面臨的危機並未就此消除,相反卻繼續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頂點。2023年2月2日,被圍於斯大林格勒的德軍第6集團軍徹底覆滅。蘇軍的重兵集團挾大勝之餘威,繼續從北面向西南方向實施大縱深迂迴,以圖圍殲整個南翼德軍集團。

而根據德軍的估計,「頓河」集團軍群與當面的蘇軍相比,兵力已居於1:8的絕對劣勢。

關於二戰陸軍迷彩的問題為什麼二戰美軍陸軍很少用迷彩?

1可以說,二戰德軍的迷彩種類是最多的,國防軍常用橡樹模式,黨衛軍用豌豆或斑點模式,空軍陸戰隊與傘兵用 塊模式,但不絕對。但限於成本與工藝,還有壽命問題,配發精銳部隊和黨衛軍且多以罩衣形式,但也不絕對,例如12ss師師長邁爾就穿一件自制的,以軍官常服為版型的 塊模式迷彩服。還有德軍常服不全是綠色,m3...

二戰德國陸軍的戰鬥力有多強,大家覺得德國軍隊是不是二戰中戰鬥力最強的軍隊?

我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有多麼強大,但我知道,他們拿下了整個歐洲,我們所崇拜的蘇聯依靠一場惡劣的天氣才勉強打贏他,我不知道,以後,還有哪個國家能夠重複二戰德國的輝煌。順便說一句,二戰德軍的確是一支優秀的軍隊,不僅戰鬥力強大,其軍事紀律,單兵的文明素質,都是二戰其他國家軍隊所不能比擬的,二戰時德國佔領區的 ...

二戰時期,德國的陸軍為什麼會那麼厲害

如果中國陸軍經過十多年的備戰,突然對周邊國家發起攻擊,那麼中國也會像德國一樣厲害。軍隊能否打勝仗,不只關係到軍隊的戰鬥力,還關係到指揮能力,後勤補給能力。作為當時全世界第二強大的工業化國家,德國擁有歐洲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資源和工業基礎優勢。鐵礦石,煤炭開採量都是歐洲第一,精密儀器和機械工業歐洲其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