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在古代以什麼地方為基礎開始劃分的

2021-03-06 03:14:27 字數 5413 閱讀 4696

1樓:愛喝粥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為春秋二時,所以後世常以春秋作為一年的代稱。

開始時的四時順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素問•八正神明論》:「四時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氣所在,以時調之也。

」西周中期之後,四時之稱就規範為春夏秋冬了。長夏:因為四時與五行相配缺少一位,故加上一個「長夏」以配土。

在我們中國古代,夏,商,周,春秋(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476年)就有四季之說。 夏代出現了天干紀日法,商代發展成干支記日法。而四季的出現是在更早的年代,最早發展的天地,陰陽,太極,兩儀,四象,八卦等,按照二十四節氣,一季共六個節氣,就是以四季做基礎跟四季對應的演算法。

而早在遠古,就有軒轅黃帝四季詩流傳,所以可見四季之說是早在5000到2023年前,有歷史以前就有的一種說法。

2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的四季也叫四時。指一年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後來又按夏曆把12月分為123月為春,456月為夏,789月為秋,10.

11.12月為冬。但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兩時。

所以後來稱春秋就意味著一年。後來曆法日趨詳細,由春秋再分出冬夏。所以古書排列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

3樓:小豬發財

一年四季在古代以什麼地方為基礎開始花粉的一年四季在古代。適應氣溫的變化來劃分的。

4樓:匿名使用者

秦嶺淮河以北。古時兩廣並不是咱們的地方

四季劃分的方法和依據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對四季的劃分,有以下幾種方法:

1.天文劃分法 從天文現象看,四季變化就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在一年中,白晝最長、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就是夏季,白晝最短、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就是冬季,冬、夏兩季的過渡季節就是春、秋兩季。為此,天文劃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為四季的開始。

即:春分到夏至為春季,夏至到秋分為夏季,秋分到冬至為秋季,冬至到春分為冬季。

2.氣象劃分法 在氣象部門,通常以陽曆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來年2月為冬季,並且常常把1、4、7、10月作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劃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為春季開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為夏季開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為秋季開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為冬季開始。

4.農曆劃分法 我國民間習慣上用農曆月份來劃分四季。以每年陰曆的1~3月為春季,4~6月為夏季,7~9月為秋季,10~12月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頭一天,也是春天的頭一天,所以又**節。

上述幾種方法雖然簡單方便,但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全國各地都在同一天進入同一個季節,這與我國各地區的實際情況是有很大差別的。例如,按照上述劃分方法,3月份已屬春季,這時的長江以南地區的確是桃紅柳綠,春意正濃;而黑龍江的北部卻是寒風凜冽,冰天雪地,毫無春意;海南島的人們則已穿單衣過夏天了。為使四季劃分能與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們生活節奏相吻合,氣象部門採取了候溫劃分四季法。

5.候溫劃分法

這種劃分法是以候(五天為一候)。平均氣溫作為劃分四季的溫度指標。當候平均氣溫穩定在22℃以上時為夏季開始,候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下時為冬季開始,候平均氣溫在10~22℃之間為春秋季。

從10℃升到22℃是春季,從22℃降到10℃是秋季。

6樓:匿名使用者

四季劃分

四季是根據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變化來劃分的。在四季的劃分中,以太陽在黃道上的視位置為依據,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為界限。但是,東西方各國在劃分四季時所採用的界限點是不完全相同的。

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強調四季的天文意義,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的。如春季立春為始點,太陽黃經為315°,春分為中點,立夏為終點,太陽黃經變為45°,太陽在黃道上執行了90°。

西方四季劃分更強調四季的氣候意義,是以二分二至日作為四季的起始點的,如春季以春分為起始點,以夏至為終止點。這種四季比我國劃分的四季分別遲了一個半月。

從天文意義上講,我國的以四立為劃分四季界限更為科學。

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都等於全年的平均值,具有從極大值(或極小值)向極小值(或極大值)過渡的典型特徵。因此,把春分作為春季的中點,和把秋分作為秋季的中點是非常合理的;夏季裡,晝最長,夜最短,太陽高度最大的是夏至那一天,該日地表獲得太陽能量是最多的。所以,夏至作為夏季的中點是很合理的;同理,冬至作為冬季的中點也是很科學的。

但是,從實際氣候上講,夏至並不是最熱的時候,冬至也不是最冷的時候,氣溫高低的極值都要分別推遲1~2個月。我國有「熱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說法。因此,把夏至和冬至分別安排為夏季和冬季的開始日期,與實際氣候能更好地對應。

所以,西方四季劃分更能體現實際的氣候意義。

無論是我國的具有天文意義的四季劃分,還是西方具有氣候意義的四季劃分,都是天文上的劃分方法。這是因為,二分、二至和四立在天文上都有確切的含義,都是把全年分成大體相等的四個季節,每個季節三個月,太陽在黃道上執行90°。它們都不能反映各地氣候的實際情況。

通過這種方法劃分的季節,就是天文四季。

天文四季是半球統一的。在半球的範圍內,每個季節有統一的開始和結束的時刻,並且在半球範圍內,每一地點均存在著這四個季節,每個季節都是等長的。

為了準確地反映各地的實際氣候情況,劃分四季常採用氣候上的方法,例如,採用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並且規定:候平均氣溫大於或等於22℃的時期為夏季,小於或等於10℃的時期為冬季,介於10℃~22℃之間的為春季或秋季。

按此標準劃分四季,中緯地區季節與氣候相一致,低緯地區和極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溫度變化很不明顯。同時,在中緯地區,各季的長度也不一樣。這就是氣候四季。

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

天文四季具有理論意義,氣候四季具有實用價值。天文四季是氣候四季劃分的基礎。天文四季是半球統一的。

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氣候四季則是區域性區域(中緯地區)統一的。天文四季的劃分取決於天文現象的變化,氣候四季的劃分取決於氣溫的變化。無論哪個半球的哪個地點,都有等長的天文四季;而氣候四季則在同一地點也不一定等長。

這是天文四季和氣候四季的主要不同之處。

*二十四節氣總覽(按公元月日計算):

春季:2月3--5日交節 [立春(節氣),黃經315度];2月18--20日交節[雨水(中氣),黃經330度];

3月5--7日交節 [驚蟄(節氣),黃經345度];3月20--22日交節[春分(中氣),黃經 0 度];

4月4--6日交節 [清明(節氣),黃經15度 ];4月19--21日交節[穀雨(中氣),黃經30 度];

夏季:5月5--7日交節 [立夏(節氣),黃經45度 ];5月20--22日交節[小滿(中氣),黃經60 度];

6月5--7日交節 [芒種(節氣),黃經75度 ];6月21--22日交節[夏至(中氣),黃經90 度];

7月6--8日交節 [小暑(節氣),黃經105度];7月22--24日交節[大暑(中氣),黃經120度];

秋季:8月7--9日交節 [立秋(節氣),黃經135度];8月22--24日交節[處暑(中氣),黃經150度];

9月7--9日交節 [白露(節氣),黃經165度];9月22--24日交節[秋分(中氣),黃經180度];

10月8--9日交節 [寒露(節氣),黃經195度];10月23--24日交節[霜降(中氣),黃經210度];

冬季:11月7--8日交節 [立冬(節氣),黃經225度];11月22--23日交節[小雪(中氣),黃經240度];

12月6--8日交節 [大雪(節氣),黃經255度];12月21--23日交節[冬至(中氣),黃經270度];

1月5--7日交節 [小寒(節氣),黃經285度];1月20--21日交節 [大寒(中氣),黃經300度]。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

六、廿一,下半年是

八、廿三。

7樓:願見不見

劃分主要根據地球自轉軸的傾斜度,而不是我們離太陽的遠近

一年四季是怎麼劃分的?

8樓:百度使用者

1. 四季

的劃分,我國與西方有所不同。我國的四季劃分方法,強調季節的天文特徵:夏季是一年中白晝最長,正午太陽最高的季節;冬季是一年中白晝最短,正午太陽最低的季節;春秋兩季,晝夜均勻,正午太陽高度適中,是冬夏之間的過渡季節。

具體地說,它以二十四氣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為四季的起止,而以二分二至為四仲(見四季的劃分)。

春季:立春為起點,春分為中點,立夏為終點;

夏季:立夏為起點,夏至為中點,立秋為終點;

秋季:立秋為起點,秋分為中點,立冬為終點;

冬季:立冬為起點,冬至為中點,立春為終點。

這樣的四季,具有明顯的天文意義,但與實際的氣候情況不符。例如,立春和立秋,是春秋二季的開始,而在氣候上仍是隆冬和盛夏;夏至和冬至,是夏季和冬季的中點,可是在氣候上,它們並非一年中最熱和最冷的時候。

二十四氣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進行天文、氣象和物候觀測的經驗總結,是我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科學成就。它的劃分兼具天文季節和氣候季節的特點。它的二分二至和四立(合稱八節),表達的是天文季節;而雨水、驚蟄、清明、穀雨、小滿、芒種、小暑、大暑、處暑、白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和大寒等氣,則明顯地表示氣候和農事季節。

其中的大暑和大寒,分別表示一年中最熱和最冷的季節。大暑是夏至後第二氣,即夏至後一個月,大體與傳統的「三伏」中的中伏相當;大寒是冬至後第二氣,即冬至後一個月,同傳統的「三九」相近。故民諺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

天文季節和氣候季節,區別明顯,結合緊密。

西方的四季劃分,較多地側重於氣候方面。它把二分二至看作四季的起點。這樣的四季比我國的天文四季各推遲一個半月。

例如,從立春至春分的一個半月,在我國屬春季的前半部分,而在西方卻是冬季的後半部分。

無論是我國的四季,還是西方的四季,都是按二分二至劃分的,它們都有確切的天文含義。兩種劃分方法本身都是天文上的,因而都不可能全面地考慮氣候的特點。按天文上的定義,一年分成大致相等的四個季節;同一季節,在不同緯度都有同樣的始終。

而在氣候上,春夏秋冬四季,不一定是長短相等的;同一季節,在不同緯度也會有不同的始終。

要使春夏秋冬四季反映地面上的氣候條件,必須採用氣候本身的標準來劃分四季。氣候學上通常以侯平均溼度(每5日的平均氣溫)作為季節的劃分標準:候溫高於22℃的時期為夏季,低於10℃為冬季,介於二者之間的為春季和秋季。

這樣,各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共同的溫度標準。但是,同一地點,四季必然長短不一;不同地點,同一季節並非同時始終。而且,並非到處都有四季。

2. 一年是12個月,每季三個月。根據氣溫高底、冷熱的不同,人們就把3月、4月、5月定為春季;6月、7月、8月定為夏季,9月、10月、11月定為秋季;12月、1月、2月定為冬季。

我國幅原遼闊,南北相距幾千公里,所以,同是一個季節,溫度大不相同,比如春季,最南邊已經穿夏衣了,可是最北邊還在穿棉衣呢。

什麼植物一年四季都不死,盆景樹哪些一年四季都不死比較好養

吊蘭蘆薈 仙人掌三葉草 麥草蓮鐵樹 如果你不用心照顧,再頑強的植物都是要死的,就是時間的早晚而已。常綠木本樹種 宿根草本植物 常綠觀葉花卉植物,都在一年四季能成活的,只有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不能四季常生。要詳細說出,可就太多了。即使是落葉喬木 灌木也能一年四季不死的。不死的多呢,樹不死。你是不是想種樹啊...

有關一年四季的成語,關於一年四季的成語

春 紅杏出牆 柳嚲鶯嬌 春深似海 百花齊放 百花爭豔 鬥色爭妍奼紫嫣紅 萬紫千紅 花紅柳綠 花嬌柳媚 柳暗花明 柳鶯花燕柳昏花螟 綠草如陰 綠肥紅瘦 桃紅柳綠 繁花似錦夏 赤日炎炎 綠樹成蔭 揮汗如雨 蟬聲陣陣 烈日當空 電閃雷鳴暑氣逼人 酷暑難耐 烈日炎炎 驕陽似火 汗流浹背 蟬不知雪簟紋如水 火...

為什麼有的樹一年四季不落葉一年四季不掉葉子的樹有哪些?

樹的分類裡有落葉樹與常綠樹 常綠樹其實也落葉子,但四季都落,且春天相對落的多些.冬天葉子也落 典型且常見的的落葉樹,比如水杉 我家門口多的是 銀杏,香椿,梧桐,楊樹,白楊,槐樹,柳樹,楓樹,桃樹,梅樹等 典型且常見的不落葉樹,比如各類松樹,各類柏樹,香樟,橘子樹,龍舌蘭,劍蘭等 常綠樹之所以常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