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山陝會館

2021-03-05 18:45:38 字數 1138 閱讀 9153

1樓:匿名使用者

聊城山陝會館在城區的南部,運河西岸,是清代聊城商業繁榮的縮影和見證。會館始建於清乾隆八年(2023年),是山西、陝西的商人為「祀神明而聯桑梓」集資興建的,從開始到建成共歷時66年,耗銀9.2萬多兩。

會館東西長77米,南北寬43米,佔地面積3311平方米。整個建築包括山門、過樓、戲樓、夾樓、鐘鼓二樓、南北看樓、關帝大殿、春秋閣等部分,共有亭臺樓閣160多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全國現存的會館中,聊城山陝會館的建築面積不算很大,但是其精妙絕倫的建築雕刻和繪畫藝術卻是國內罕見。

會館按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的基本格局排列各組建築,強調中軸線兩側均衡對稱,突出中軸線上建築,通過屋頂的形式、面闊進深的大小、藝術構件雕刻的繁簡等來區分建築的主次級別。沿中軸線由東到西依次為山門、戲樓、鐘鼓樓、南北看樓、碑亭、中獻殿、關帝殿、春秋閣。從山門到春秋閣三個院落逐漸增高,錯落有致,各單體建築互相連線,佈局緊湊。

山門,又稱三門或牌樓,為四柱三間牌坊式門樓。面闊7米 ,進深1.7米,高10米 。四根柱子的柱礎均為圓雕的獅子,中間兩柱正面陽刻楹聯,字型雄渾,氣魄巨集大。

上聯為:本是豪傑作為只此心無愧聖賢洵足配東國夫子;

下聯是:何必仙佛功德惟其氣充塞天地早已成西方聖人。

中間石質門框和門楣石上遍雕蝙蝠圖案。門楣上方中間嵌條石一塊,上刻「山陝會館」四個大字。

南北兩小門的門框和門楣也用整塊青石作成,石上淺雕捲雲紋。門楣上方各嵌一石質方匾,匾上分別楷書「履中」、「蹈和」。次間兩門的兩側為磚築八字形影壁,影壁左書「精中貫日」,右為「大義參天」。

山門外南北兩端,各有一座插旗杆用的正方形石墩。石墩高1.98 米 ,寬0.

92米 ,石墩前後兩面刻有龍鳳,左右兩面刻有荷花牡丹。山門內側有木質圓柱四根。門後兩內柱的上端與壁中兩外柱以構件相連。

走進會館,過了戲臺下的一道山門,便見華美的戲樓,戲樓坐東面西,與大殿對峙。戲樓後山牆**有一條從戲臺下穿過通往庭院的甬道,寬2.16米,高12.

12米 ,入口處為磚雕垂花門罩。罩上方有石刻匾額「岑樓凝霞」四字。甬道左右各有一個石刻照壁,左刻丹頂鶴與蒼松,右刻梅花鹿及花草,均高2.

08米 ,寬1.15米。照壁下有精緻的石刻插屏架,上有細膩的磚刻垂花壁罩,上飾琉璃制黃牡丹、綠麒麟和萬年青等。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在聊城 我帶你去看啊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