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絨藏族漢化嚴重嗎嘉絨藏族女人頭帕的來歷

2021-03-05 15:05:28 字數 5663 閱讀 9813

1樓:逗比拂過臉頰

沒什麼嚴不嚴重的 嘉絨藏族屬於古老藏族的分支 同樣屬於藏族 也有自己的語言 現在更應該 民族的不分高等低等

2樓:三衢書庫

現在沒什麼純粹的漢化了,連漢族本身都嚴重西方化

3樓:洛鬆達瓦的老巢

藏族裡面漢化最嚴重的,大部分都說四川話,不會說藏語,說了也一句聽不懂。我是康巴藏族,我說康巴藏語的話,不管你是安多藏族還是衛藏藏族,都能聽得懂。

4樓:匿名使用者

他們本地方言就有四種,相互不能溝通,通常都是不同方言區人用漢話溝通。他們的四種方言還和康巴地區草原上的藏話不能相互溝通,也就是說**衛視康巴衛視講的藏語他們是聽不懂的,他們學習藏語和外地漢族學習藏語難度差不多,當地學生有的從**土話,然後小學了學說漢話,大點還要學英語,藏文,也挺惱火的

5樓:匿名使用者

實際上根本不是藏族,新中國成立初期,胡亂一分,劃分到了藏族一起了!

6樓:人們英雄民

漢化不嚴重,藏化倒是很嚴重。嘉絨、白馬等民族,現在都被大藏沙文主義同化了!心痛。

7樓:匿名使用者

我真的很想聽聽嘉絨語,最接近漢藏語系的祖語

嘉絨人,未識別民族之一,嘉絨藏族,2023年被識別為藏族,漢藏語系的嘉絨語應該是最接近古羌人的原始漢藏語

8樓:雪山之南

嘉絨藏族本來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非常豐富的

名族,與三區藏族一脈相承 。 本民族地域分佈廣,歷史上有源自吐蕃十八土司割據統治,因此嘉絨各區既有作為一個民族的統一性,又有顯著地差異。體現在各個地區語音,和鍋莊的音韻和形式上。

嘉絨有傳統語言嘉絨語(藏語方言)是一種發音複雜的方言,它的保留與傳承應是整個嘉絨人的驕傲。

然而,自乾隆時期起,清廷付出巨大代價平定大小金川后,便廢除二土司令大量漢族遷入嘉絨地區。一方面豐富了地區的文化,一方面卻使原生的文化淡化。經過兩三百年,曾經通行與嘉絨地區的藏文已經鮮有人能書寫。

甚至有人自出生就沒使用過本地語言,嘉絨藏族的民族特徵一直在減弱近幾十年卻在急速加劇。 作為一名嘉絨藏族的筆者覺得這實在一大不幸。目前許多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都急需保護與傳承。

嘉絨藏族女人頭帕的來歷

9樓:貓毛書店

嘉絨藏族女人頭帕是由嘉絨藏族服飾的演變與發展而來

嘉絨服飾文化歷史源遠流長。據考古資料分析,距今3000多年前,這裡的先民已能用線孔很小的骨針縫製衣服,並且有了骨梳及裝飾品。

秦漢時期,這裡已形成了以定居農耕為主,畜牧和採集為輔的經濟形式,麻布和獸皮是當時主要的服裝原料,儘管麻線較粗,但已表明手工織物的存在。

史料記載:漢時的冉髖已成為這一地區較大的部落集團,「其人能作旄氈、班罽、青頓、毞毲、羊羧之屬」。

這說明當地的土著夷人不僅能編織麻布、鞣製毛皮。而且還能夠製作各種毛類織物。到隋唐時,在族源上與漢代冉駹一脈相承的嘉良「以皮為帽,形圓如缽……衣多毛毼皮裘,全剝牛腳皮為靴。

項系鐵鎖,手貫鐵釧。王與酋帥,金為首飾,胸前懸一金花。徑三寸」。

這一段記載,從以帽為主體的頭。

10樓:匿名使用者

一、嘉絨藏族服飾的演變與發展

嘉絨服飾文化歷史源遠流長。據考古資料分析

,距今3000多年前,這裡的先民已能用線孔很小的骨針縫製衣服,並且有了骨梳及裝飾品。[1]秦漢時期,這裡已形成了以定居農耕為主,畜牧和採集為輔的經濟形式,麻布和獸皮是當時主要的服裝原料,儘管麻線較粗,但已表明手工織物的存在[2]。史料記載:

漢時的冉髖已成為這一地區較大的部落集團,「其人能作旄氈、班罽、青頓、毞毲、羊羧之屬」。[3]這說明當地的土著夷人不僅能編織麻布、鞣製毛皮。而且還能夠製作各種毛類織物。

到隋唐時,在族源上與漢代冉駹一脈相承的嘉良「以皮為帽,形圓如缽……衣多毛毼皮裘,全剝牛腳皮為靴。項系鐵鎖,手貫鐵釧。王與酋帥,金為首飾,胸前懸一金花。

徑三寸」。這一段記載,從以帽為主體的頭飾、服裝材料以及身體的裝飾多方面形象地描述了嘉良人的服飾習俗,雖未詳言其制,但可以看出「裘褐」等的使用。這與高寒的自然環境和半農半牧的生產方式是相適應的,是先民們適應自然環境的結果;同時,從中還可看出部族社會出現了階級差別,並且在服飾上有了明顯區別。

需要指出的是,秦漢以後嘉絨這一地區還分佈著從西北遷徙來的氐羌部落。[4]外來的氐羌人進入後與當地土著的夷系民族生活在一起,相互交融和影響,故前述的服飾特徵中也有著與羌人的某些方面的相似性。總的來說,這一時期服飾變化呈現兩個特點:

一是古夷服飾元素奠定了嘉絨服飾傳承基礎。即便在今天仍然能夠從服飾上看到嘉絨藏族與夷人後裔彝語支民族的彝族之間的源淵關係。①(注:

嘉絨藏族和彝語支民族傳統服飾具有三個主要相似特徵:百褶裙、頭帕和披氈。詳見石碩教授《藏族族源與藏東古文明》,四川民族出版社2023年版,第210~213頁。

)這可能也是嘉絨女性服飾呈現出不同於其他藏族地區服飾的主要原因。二是服飾差異已逐漸成為區分不同部族集團或族群以及同一社會群體內部等級、身份的標誌,且服飾特徵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如嘉絨先民以金為飾、尚黑,而吐蕃重瑟珠、貴紅色。

唐初隨著吐蕃興起並不斷東進,諸夷、氐、羌部落先後皆為之所役,使過去處於分散狀態的部落連結成為一個統一的共同體。經過200餘年的唐蕃交戰,處於川西北地區的部落不斷受到吐蕃文化的同化,並最終融合為藏族。在這一過程中,男子服飾逐步與其他藏區服飾相一致,而女子服飾卻與藏族主流服飾存在較大差別。

也就是說,男子服飾受到吐蕃影響「藏」化更為明顯,而女子服飾則較多地保留了本土風格,如辮髮盤頭、著百褶裙、披氈、貴黑。當然,嘉絨女子的服飾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吐蕃服飾的浸染,與主流藏族服飾也有著共同的元素和特徵,如:冬季服裝為寬袍、大襟,繫腰帶,佩戴嘎烏、綠松石飾品等。

這種變化,與當年吐蕃與唐打仗時大批士兵駐留該地並與諸羌部落融合的歷史事實是密切相關的。嘉絨作為藏族的一個邊緣族群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演變,其服飾也在長期的民族分合、交融以及眾多部族文化的交流後逐漸形成了與藏族主流服飾既有區別又有聯絡的服飾特徵。正如戴平先生指出的一樣,「一旦民族形成後,它的服飾也基本定格,形成了本民族獨特款式」。

[5]在這過程中,嘉絨受吐蕃文化的影響持續時間長、力度大、範圍廣。這突出地表現在服裝的穿著習慣、裝飾型別以及與服飾相關的審美心理和價值取向都受到同化,形成了「藏」式的風格。因而,隋唐時期是嘉絨藏族服飾發展變遷的一個關鍵時期。

隨著吐蕃王朝崩潰,嘉絨地區復又**為多個以吐蕃部落為主體的割據政權。中原王朝實行羈縻政策,隨俗而治,開設互市,促進**。吐蕃部落及其割據政權與東部的漢地之間發生了以茶馬**為中心的大規模經濟聯絡。

嘉絨地區是藏區東部茶馬互市的集散地,茶馬互市使內地的茶及絹錦廣泛地進入嘉絨人民的生活。其中,衣料布疋佔有很大比重,明代在茂州年銷棉布1萬匹以上,威州也在萬匹左右。[6]綢緞主要銷往藏族的上層人士,如土司、頭人及寺廟活佛等,而窄布為川中遂寧、安嶽等地手工產品,經久耐用,深受農牧區人民歡迎。

此外,各部落首領(土司)可通過「歲輸貢賦」獲得不少賜予,絹帛佔的份量較大。在民間,藏漢人民之間生活用品類的物物交換更是經常而大量的。通過茶馬互市和朝貢及民間物資交換,漢地布疋織錦日漸成為嘉絨人民生活的需求品,使嘉絨藏族服飾的衣料及其色澤等發生了變化,大大地豐富了嘉絨服飾文化。

清朝隨著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嘉絨服飾特色更加鮮明,地域風格越來越顯著。入清以後**加強了對嘉絨地區的統治,特別是雜谷事件和金川戰役之後開始實行「改土歸流」,變間接統治為直接統治,這種統治方式加強了漢藏的聯絡,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改土設屯,使嘉絨地區生產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同時,漢民大量遷入,人口增加,使得商業和手工業也得到一定發展。服裝面料除傳統的獸皮、氆氌、毪布等外,已能夠製作較細的胡麻布和絨毛織品。來自漢區的綢緞、棉布廣泛進入老百姓生活。

隨著與漢、羌、彝民族的交往,嘉絨吸收了外來民族的先進技術經驗,豐富了嘉絨民間工藝,使嘉絨傳統服飾更為華麗多彩。

由於嘉絨地區自然環境的差異,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與周邊民族的接觸程度不同,清代嘉絨各地的服飾顯現出明顯的區域性特徵。乾隆年間傅恆編撰的《皇清職貢圖》及清後期的《綏靖屯志》、《章谷屯志略》等方誌都詳細生動地記錄了嘉絨地區之間的服飾差異特徵。威茂瓦寺、雜谷等處,「其民衣服與內地相似」,婦女挽髻裹頭巾,長衣褶裙;大小金川男子椎髻蠔帽,短衣褶裙,身佩雙刀,婦女「以黃牛毛續發作辮盤之,珊瑚為簪,短衣革帶,長裙跣足」。

革什咱(屬今丹巴)男子戴羊皮帽,短衣短裙,外披毛褐,「番婦發綰雙髻,插鐵簪長尺許,短衣長裙,頗習耕織」。木坪男子剃髮留辮,戴圓頂斗笠,穿長衣披紅偏衫,女子雙辮盤額前,「著大領短衣,細褶長裙,拖繡帶」。

清代,隨著清王朝對嘉絨地區封建統治的加強和藏、漢、羌民族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增多,汶川、理縣及小金部分住在谷地、城鎮附近的嘉絨藏族,由於受漢文化的影響較深,服飾呈現「漢化」傾向也是清時期重要的特徵。《綏靖屯志》載:「富者多著襪及薄底平鞋,漸遵漢制矣,貧者則否……其寨首士兵,多從漢制,見漢官執禮甚恭,首戴白氈有盤帽,如漢人草帽樣微小……頭人則著漢服」[7]。

由於上層頭人的影響。漢族服飾逐步傳播到民間。女子服飾上衣改得短小緊身,斜襟也如漢式。

金川一帶婦女「如漢人之汗衣,窄袖,長僅及腰,貧富皆同」[8]。《四川通志》嘉慶(卷98)亦載,五屯(雜谷腦、乾堡寨、上盂董、下孟董、九子寨)「屯弁兵等服飾俱與內地相同」,婦女穿短衣長裙,髮結細辮,頭裹花帕,耳帶大環,男務耕獵,女織麻布毪子[9]。另外,男子頭纏青布或胡皺帕,留獨辮,頭戴瓜皮帽的漢族裝扮在嘉絨地區皆有出現。

清末民初,嘉絨藏族的服飾在形制結構上逐步趨於一致。男子普遍著大領袍或衫,拴腰帶,冬天加羊皮襖;女子穿馬甲、長衫、褶裙、花腰帶,冷天外加褂子。男蓄髮辮,婦女頂頭帕。

在服裝配色、衣料、腰帶以及頭帕大小、色調、飾品等方而不同地區又有差別。近漢地區或商業集鎮,男子留滿族髮辮,頭上包青布帕子或毛巾,著長衫,打裹腳,腳穿草鞋。而偏僻的山區和牧區服飾則寬袍長袖,腰束革帶,佩戴藏刀。

衣料多為本地的氆氌、毪布、胡麻布等。土司和頭人用的則是外地貨如嗶嘰、呢、布和綢等。盛裝比日常裝繁複、精美,衣料多用綢緞、平絨等製成,衣襟處還鑲上水獺皮、豹皮,鈕釦用銀銅等製成,髮辮上要套各種金銀製成的髮圈,項戴珠串,胸花、嘎烏等[10]。

這一時期,服飾在生活中仍有著獨特的社會意義,如三十歲以上婦女才能穿白褶裙,女子頭帕具有區示婚姻狀況的功能。

解放以後,隨著土司制度的廢除和新中國民族政策的推行,藏族地區社會生產關係及思想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人們可以根據自身的經濟條件和審美觀念打扮自己,而不受千百年來以服飾「昭名分、辨等威」的傳統習俗的制約。特別是2023年嘉絨被識別為藏族以後,嘉絨服飾強化了作為文化特徵的差異,女性服飾形象成為區別於其他藏族族群的主要特徵之一。

20世紀50年代以後,一些統稱為「番」的各地嘉絨藏族逐漸形成了小區域(寨、村、縣)的服飾認同。女子傳統服裝樣式變化不大,頭飾變化各地有異,裝飾更加多樣化,服飾對個體人生的象徵意義開始弱化。雖然受到漢族經濟文化的影響,各地嘉絨服飾已不同程度的漢化,但從20世紀50年代的調查資料來看,嘉絨傳統服飾仍是大多數嘉絨群眾喜穿的服裝,只是服裝款式和風格又有一些變化,「志書記載的上穿短褂,下穿白褶長裙的裝束現在已看不到了」[11],傳統服飾在衣料、製作上越來越成品化、現代化、多樣化,樣式趨向簡約、方便,在日常生活中,青年男女更多的是將傳統服裝與中西成品**搭配使用。

目前,嘉絨藏族婦女服飾的一致性,表現在方形頭帕和前後兩片圍裙上,當地人稱「三片式」。其他部分如服裝樣式、頭帕色彩及繡花圖案等則表現出地方性細節差異。因此,依據這些差異特點,可以把嘉絨服飾分為幾個不同的區域型別,如丹巴、馬爾康、理縣為代表的三個區域等[12]。

以丹巴為嘉絨傳統服飾的典型代表,一般頭頂青色繡花吊穗頭帕,外著深褐長衫,冬天披方形披風,內穿錦緞上衣,下著白褶長裙,腰前後還各系一條黑色圍腰。馬爾康一帶服飾明顯受到安多牧區服飾影響,編細辮,腰繫革帶並佩飾華麗。岷江河谷的嘉絨藏族受到羌族習俗影響,平時喜穿長衫,系圍腰,冬天穿羊皮褂等。

嘉絨藏族包括哪些族,嘉絨藏族屬於安多藏區嘛?

藏語分為衛藏 康 安多三個方言。常說的康巴藏族 安多藏族 衛藏一帶的藏族,就是根據三大方言的範圍來劃分的。嘉絨在州內金川 小金 馬爾康 理縣 黑水和汶川部分地區,以及甘孜州 雅安地區 涼山州等地,居住著講藏語方言嘉絨話,並以農業生產為主的藏族,為嘉絨藏族,藏區稱這地區的藏民為 絨巴 農區人 嘉絨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