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杜甫的《登樓》回答下面的問題

2021-03-05 14:20:11 字數 5009 閱讀 5656

1樓:幽流讀書

我的理解:

1 花」傷客心「主要原因是戰亂之中,生民塗炭,而詩人自己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負都無法實現,此時正值春季,萬物復甦,偶然看見欣欣向榮的花木,更加反襯出詩人悲傷、憂慮的心緒;

2 先說」來「字。從藝術的角度來說,」天地」變成了一塊大幕布,錦江春色款款而來,在其間扮演自己的角色,「來」字有一種動態感,寫活了春色,而這麼動態的、驚豔的春,優雅降臨於四圍都是烽火的天地,美好生動之中反而有一種淒涼的味道。其次,用」來「字,表示春天的降臨是自然而然的事件,是不可更改的自然法則,而人事在宇宙中卻又變遷無常,在這裡是用客觀的自然規律來反襯主觀的人事變化,寄予了詩人的興廢之感;再次,「來」是一種行走、變動的狀態,這也是春天的狀態,而「天地」則是凝重的、不易改變的,這樣是動靜兩種狀態互相映襯,增強本詩「滄海桑田」的感覺;

再說」變「字。在「玉壘浮雲」和「古今」之間串聯一個「變」字,非常切合。想來也只有一個」變「字才能將這兩者連線起來了。

」玉壘浮雲「是看似實有、其實虛無飄忽的意象,而」古今「看似廣大無疆,其實卻是真實的、可以歷歷細數的意象。這兩者相似其實只在一個」變「字。詩人是想說古代和現代,這麼廣大的時間其實和瞬間變化的玉壘山上的浮雲沒有區別,也就是「以萬世為須臾」的意思,平添一種對時間飛逝、人事更變迅速的感慨。

3 尾聯是用典。(要解釋這個典故有點難啊~下面只是我個人的理解~)歷史上的蜀後主劉禪並沒有「還祠廟」的史實,詩人在這裡是以後主借指當時的皇帝,當然並不是用昏君比喻他,而只是借用了詩人替後主設想還祠廟時應該有的一份感情來借代唐朝當時的皇帝經由戰亂重新回到宗廟的心情。「日暮聊為梁父吟」,是自喻為諸葛亮,「梁父吟」則是一個很豐富的典,它相傳是諸葛亮隱居隆中時作的一首詩,現在流傳下來這首詩的內容則是感慨「二桃殺三士」的故事,詩人引用它的動機可能很複雜。

他可能想表達一份激越、蒼涼、不平的感情,也可能想表達自己這個以諸葛亮自詡的人理想無法實現的失落和對當時形勢的擔憂;又可能是抒發猛士難得的感慨,當然,很可能他將自己的這首詩比喻成諸葛亮的《梁父吟》,正如他將自己比喻成諸葛亮一樣。(這只是我的理解~)

2樓:匿名使用者

花」傷客心「主要原因是

戰亂之中,生民塗炭,而詩人自己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負都無法實現,此時正值春季,萬物復甦,偶然看見欣欣向榮的花木,更加反襯出詩人悲傷、憂慮的心緒;

2 先說」來「字。從藝術的角度來說,」天地」變成了一塊大幕布,錦江春色款款而來,在其間扮演自己的角色,「來」字有一種動態感,寫活了春色,而這麼動態的、驚豔的春,優雅降臨於四圍都是烽火的天地,美好生動之中反而有一種淒涼的味道。其次,用」來「字,表示春天的降臨是自然而然的事件,是不可更改的自然法則,而人事在宇宙中卻又變遷無常,在這裡是用客觀的自然規律來反襯主觀的人事變化,寄予了詩人的興廢之感;再次,「來」是一種行走、變動的狀態,這也是春天的狀態,而「天地」則是凝重的、不易改變的,這樣是動靜兩種狀態互相映襯,增強本詩「滄海桑田」的感覺;

再說」變「字。在「玉壘浮雲」和「古今」之間串聯一個「變」字,非常切合。想來也只有一個」變「字才能將這兩者連線起來了。

」玉壘浮雲「是看似實有、其實虛無飄忽的意象,而」古今「看似廣大無疆,其實卻是真實的、可以歷歷細數的意象。這兩者相似其實只在一個」變「字。詩人是想說古代和現代,這麼廣大的時間其實和瞬間變化的玉壘山上的浮雲沒有區別,也就是「以萬世為須臾」的意思,平添一種對時間飛逝、人事更變迅速的感慨。

歷史上的蜀後主劉禪並沒有「還祠廟」的史實,詩人在這裡是以後主借指當時的皇帝,當然並不是用昏君比喻他,而只是借用了詩人替後主設想還祠廟時應該有的一份感情來借代唐朝當時的皇帝經由戰亂重新回到宗廟的心情。「日暮聊為梁父吟」,是自喻為諸葛亮,「梁父吟」則是一個很豐富的典,它相傳是諸葛亮隱居隆中時作的一首詩,現在流傳下來這首詩的內容則是感慨「二桃殺三士」的故事,詩人引用它的動機可能很複雜。他可能想表達一份激越、蒼涼、不平的感情,也可能想表達自己這個以諸葛亮自詡的人理想無法實現的失落和對當時形勢的擔憂;又可能是抒發猛士難得的感慨,當然,很可能他將自己的這首詩比喻成諸葛亮的《梁父吟》,正如他將自己比喻成諸葛亮一樣。

3樓:匿名使用者

1,萬方多難,此時正值安史之亂,國家危亡,江上依舊在,但卻物是人非了,詩人憂國憂民,所以花傷客心。

4樓:尼瑪扎西啊

尾聯詠懷古蹟,諷喻當朝昏君,寄託個人懷抱。後主,指蜀漢劉禪,寵信宦官,終於亡國;先主廟在成都錦官門外,西有武侯祠,東有後主祠;《樑甫吟》是諸葛亮遇劉備前喜歡誦讀的樂府詩篇,用來比喻這首《登樓》,含有對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佇立樓頭,徘徊沉吟,忽忽日已西落,在蒼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廟、後主祠依稀可見。

想到後主劉禪,詩人不禁喟然而嘆:可憐那亡國昏君,竟也配和諸葛武侯一樣,專居祠廟,歆享後人香火!這是以劉禪喻代宗李豫。

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魚朝恩,造成國事維艱、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劉禪信任黃皓而亡國極其相似。所不同者,當今只有劉後主那樣的昏君,卻沒有諸葛亮那樣的賢相!而詩人自己,空懷濟世之心,苦無報國途徑,萬里他鄉,危樓落日,心中雖有萬千憂思,也只能聊吟詩以自遣,不甘如此,卻又只能如此,怎不令人哀嘆!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後面的問題(8分)登樓杜甫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

5樓:匿名使用者

小題1:

「傷客心」的原因是「萬方多難」。(1分)花傷客心,以樂景寫哀情,和「感時花濺淚」(《春望》)一樣,同是反襯手法。(1分。

答出「反襯」或「以樂景寫哀情」就能得分。)在這樣一個萬方多難的時候,流離他鄉的詩人愁思滿腹,登上此樓,雖然繁花觸目,詩人卻為國家的災難重重而憂愁傷感,更加黯然心傷。(2分。

語句不通,邏輯混亂,不給分。)

小題2:

詩人借眼前古蹟,感嘆劉禪任用小人而亡國,暗示了唐代宗寵信宦官(或治國無能),造成萬方多難、盜寇相侵的局面。(2分)在這樣的現實中,詩人空懷抱負,卻只能若躬耕隴畝的諸葛亮「好為《樑甫吟》」一樣。詩人藉助典故,感嘆時事,借古傷今(借古諷今),抒發了自己垂暮多病,有志難伸(或壯志難酬)的感慨。

(2分)

小題1:

試題分析:

首聯提挈全篇,「萬方多難」,是全詩寫景抒情的出發點。在這樣一個萬方多難的時候,流離他鄉的詩人愁思滿腹,登上此樓,雖然繁花觸目,詩人卻為國家的災難重重而憂愁,傷感,更加黯然心傷。花傷客心,以樂景寫哀情,和「感時花濺淚」(《春望》)一樣,同是反襯手法。

在行文上,先寫詩人見花傷心的反常現象,再說是由於萬方多難的緣故,因果倒裝,起勢突兀;「登臨」二字,則以高屋建瓴之勢,領起下面的種種觀感。

小題2:

試題分析:

尾聯詠懷古蹟,諷喻當朝昏君,寄託詩人的個人懷抱。後主,指蜀漢劉禪,寵信宦官,終於亡國;先主廟在成都錦官門外,西有武侯祠,東有後主祠;《樑甫吟》是諸葛亮遇劉備前喜歡誦讀的樂府詩篇,用來比喻這首《登樓》,含有對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詩人佇立樓頭,徘徊沉吟,很快日已西落,在蒼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廟、後主祠依稀可見。

想到後主劉禪,詩人不禁喟然而嘆:「可憐那亡國昏君,竟也配和諸葛武侯一樣,專居祠廟,歆享後人香火!」這是以劉禪比喻唐代宗李豫。

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魚朝恩,造成國事維艱、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劉禪信任黃皓而亡國極其相似。所不同的是,詩人生活的時代只有劉後主那樣的昏君,卻沒有諸葛亮那樣的賢相。而詩人自己,空懷濟世之心,苦無獻身之路,萬里他鄉,高樓落日,憂慮滿懷,卻只能靠吟詩來聊以自遣。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問題。 登 樓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

6樓:鵬管管鎊

1.頷聯描述山河壯觀的景象,憑樓遠望,錦江流水挾著蓬勃的春色從天地的邊際洶湧而來,玉壘山上的浮雲飄忽起滅正象古今世事的風雲變幻。上句向空間開拓視野,下句就時間馳騁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來,形成一個闊大悠遠、囊括宇宙的境界,飽含著對祖國山河的讚美和對民族歷史的追懷;而且,登高臨遠,視通八方,獨向西北前線遊目騁懷,也透露詩人憂國憂民的無限心事。(分析表述意思接近即可)

2.用典(借古諷今),借三國時劉禪重用小人導致亡國暗諷當朝國君重用奸邪,昏聵誤國。表達詩人自己空懷濟世之心,苦無獻身之路,只能姑且吟詩以自遣,此詩抒寫詩人對國家災難的深重憂思和自己報國無門的無限感傷。(意思接近即可)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登樓杜甫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7樓:手機使用者

小題1:一是作者客居他鄉對自己遭遇的傷感,二是看到國家多災多難而對專國家的憂慮。屬

小題1:所使用的主要藝術手法是用典。本詩最後兩句主要使用了後主劉禪和諸葛亮兩個典故。

使用後主的典故主要表達了自己對國家統治者重用宦官而造成國事維艱、吐蕃入侵的局面的擔憂。使用諸葛亮的典故表達了自己空懷濟世之心,苦無獻身之路的感傷。

小題1:此類試題先了解背景、詩意,再分層回答。首聯提挈全篇,「萬方多難」,是全詩寫景抒情的出發點。

在這樣一個萬方多難的時候,流離他鄉的詩人愁思滿腹,登上此樓,雖然繁花觸目,詩人卻為國家的災難重重而憂愁,傷感,更加黯然心傷。

小題1:後兩句所使用的主要藝術手法是用典,表達對國家統治者重用宦官而造成國事維艱、吐蕃入侵的局面的擔憂及自己空懷濟世之心,苦無獻身之路的感傷。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登樓 杜甫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

8樓:百度使用者

(1)頷聯寫闊大悠遠的自然景象,頸聯寫國家動盪不安的局勢;寄寓古今世事滄桑變幻、祈望國運久遠的感慨。(意對即可)

(2)用典(借古諷今)。

①暗諷君王重用奸邪,昏聵誤國;

②表達自己空懷濟世之心卻報國無門的抑鬱與自遣之情。(意對即可)

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共5分) 登樓  唐·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

9樓:肥沙扯臥

小題1:表現了詩人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以及要效仿諸葛亮輔佐朝廷的抱負和報國無門的傷感。(意對即可)

小題1:「來」即「來臨」是說錦江的兩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鋪天蓋地迎面撲來,烘托錦江春色逐人,氣勢浩大令人有蕩胸撲面的感受,表現詩人對祖國山河的讚美。「變」是「變化,」指玉壘山的浮雲變幻莫測從古到今(浮雲如白雲變蒼狗,世事如滄海變桑田)一字雙關,表現詩人對民族歷史的追懷。

(意對即可)略

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樹艾青,閱讀下面的詩歌 回答問題。 樹 艾青 一棵樹,一棵樹 彼此孤立地兀立著 風與空氣 告訴著

樹一棵樹,一棵樹 彼此孤離地兀立著 風與空氣 告訴著他們的距離 但是在泥土的覆蓋下 他們的根伸長著 在看不見的深處 他們把根鬚糾纏在一起 看來看去考慮了oklook咯努力t lou kan wj拉姆圖咯墨跡了u模稜兩可來咯額頭科目考djmy提供顧問我考慮拖拉機開心 o l l lj金路雲麗坤家長 舉...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日暮杜甫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

1 描繪了一幅牛羊歸來 柴門深閉,寂靜清冷的山村日暮圖景。首聯的圖景為頷聯的感慨作鋪墊 牛羊歸來 柴門深閉使人從寂靜而冷清的村落想象到戶內人們享受天倫之樂的景況,再聯絡自己漂泊異鄉的處境,自然發出 江山非故園 的感慨。意對即可 2 杜甫在詩中表達了自己懷念故園 思鄉念親之情,以及人至遲暮,濟世渺茫的...

閱讀《漫談橋的美》,回答下面的問題,謝謝

l 文章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2 本文屬於哪種結構?3 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橋的美?4 作者為什麼要在文章結尾處寫一種非建築的橋呢?5 文中引用大量古詩的作用是什麼?6 本文在介紹橋的美時都用了什麼說明方法?你認為本文所說明的橋的美中有哪一點與課文 橋之美 的看法一致?用原文語句回答 我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