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群體思維與群體極化機制的異同點

2021-03-05 09:21:36 字數 3671 閱讀 8212

1樓:匿名使用者

三大理論來解釋群體極化現象:

1.群體決策規則:群體之決策原則(如少數服從多數)將有助於極化現象之產生。此類解釋也主張,人們在團體中作冒險決定將覺得較自在,因為其行動之責任已分散至所有成員上。

(1)群體誘發的移轉是一種內化的,而非臨時性的群體產物。

(2)當群體決策法則中的預備測試決策被取消後,移轉仍會發生。

(3)偏態無法說明群體極化。

2.人與人之間的比較(interpersonal ***parison):這一種的影響是受到社會的規範。

從社會比較的過程來**,其觀點是群體成員會將其意見與群體其它成員相互比較。一種想要被群體所接受及喜愛的需求,將使個體順從群體之一般意見。人與人互動的動態研究上有以下三點**:

(1)在自我評估與推估他人對我之評估間的差異。

(2)從自我評估與推估他人對我之評估上出現的差異與理想差異,是否會產生**移轉。

(3)揭露出他人的反應後,所產生選擇的移轉。

2樓:

1樓貼上的太多了呵呵

群體極化:社會心理學中泛指群體成員中原已存在的傾向性通過群體討論而得到加強並趨於極端化的現象。這種傾向性及其發展具有兩個方向,即趨向於極端贊成或極端反對。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包括群體成員之間的資訊溝通、群體規範的壓力作用、群體內部的暗示和從眾、群體內聚力的大小、以及權威人格的影響等。

群體思維(group think)最初的群體思維理論是由janis於1972 年提出並於1977 年和1982 年進一步擴充套件的. 他在1972 年通過對一些執行問題解決任務的小群體行為的觀察, 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設, 並將這些假設綜合後稱之為群體思維。

群體思維發生於在任何有高度凝聚力的小群體中,其成員傾向於通過無意識形成共同的幻想和有關規範來維持團體精神從而障礙了批判性和思維的質問;而群體極化的發生機制主要有兩方面的理由:1、通過團體討論,成員在討論前認為自己的觀點是對的,而討論中其傾向於更關注其觀點相似的論據,從而使得整個團體對某個事物的觀點極化(增強);2、群體在討論過程中相互說服對方,個體在團體朝更極端立場的資訊壓力之改變自己的觀點或者是自己的觀點更加極端。

從上面可以看出,團體極化通常是發生於團體成員之間的相互討論使得他們對某個事物的觀點朝更消極或者更積極的方向發展,而團體思維是指向團體自身的,個體極端去個性化,表現為團體的非理性

3樓:匿名使用者

群體思維和群體思維極化機制沒有多大的關係啊,

試分析群體極化,群體思維和冒險轉移的區別和聯絡

4樓:匿名使用者

群體思維就是指有這麼一群人在討論問題,可能有的比較有主見啊提個意見啥的,有的覺得無所謂,可能就因為某個人說就採用這個建議啊,大家都懶的分辨討論啊就附和說行行,就討論完了。所以簡言之就是在群體中群體人員他們最後討論的答案會傾向於一致。

群體極化呢,還是上面那群人,比如有個人隨便提了個主意,可能是很保守的,大家開始討論,討論著討論著,最後的結果就比原來還保守,或者有人提了個冒險的建議,最後大家討論著討論著,比當初的建議還冒險。簡言之就是群體討論傾向於使原來的建議更加極端。

冒險性轉移就簡單了,就是指一群人的討論傾向於更加冒險,群體會產生一種強大的感覺嘛,就是群體的討論一般會得到一個比較冒險的決定。

求心理學大神幫忙分析群體極化、群體思維和冒險轉移這三個概念間的區別。。。

5樓:匿名使用者

我給你解釋一下:

群體思維就是指有這麼一群人在討論問題,可能有的比較有主見啊提個意見啥的,有的覺得無所謂,可能就因為某個人說就採用這個建議啊,大家都懶的分辨討論啊就附和說行行,就討論完了。所以簡言之就是在群體中群體人員他們最後討論的答案會傾向於一致。

群體極化呢,還是上面那群人,比如有個人隨便提了個主意,可能是很保守的,大家開始討論,討論著討論著,最後的結果就比原來還保守,或者有人提了個冒險的建議,最後大家討論著討論著,比當初的建議還冒險。簡言之就是群體討論傾向於使原來的建議更加極端。

冒險性轉移就簡單了,就是指一群人的討論傾向於更加冒險,群體會產生一種強大的感覺嘛,就是群體的討論一般會得到一個比較冒險的決定。

以上僅供參考

群體極化,群體思維和冒險轉移三個概念間的區別和聯絡

6樓:果果ai媽咪

我給你解釋一下:

群體思維就是指有這麼一群人在討論問題,可能有的比較有主見啊提個意見啥的,有的覺得無所謂,可能就因為某個人說就採用這個建議啊,大家都懶的分辨討論啊就附和說行行,就討論完了.所以簡言之就是在群體中群體人員他們最後討論的答案會傾向於一致.

群體極化呢,還是上面那群人,比如有個人隨便提了個主意,可能是很保守的,大家開始討論,討論著討論著,最後的結果就比原來還保守,或者有人提了個冒險的建議,最後大家討論著討論著,比當初的建議還冒險.簡言之就是群體討論傾向於使原來的建議更加極端.

冒險性轉移就簡單了,就是指一群人的討論傾向於更加冒險,群體會產生一種強大的感覺嘛,就是群體的討論一般會得到一個比較冒險的決定.

群體極化的論點

7樓:匿名使用者

1.群體決策規則:群體的決策原則(如少數服從多數)將有助於極化現象之產生。此類解釋也主張,人們在團體中作冒險決定將覺得較自在,因為其行動之責任已分散至所有成員上。

(1)群體誘發的移轉是一種內化的,而非臨時性的群體產物。

(2)當群體決策法則中的預備測試決策被取消後,移轉仍會發生。

(3)偏態無法說明群體極化。

2.人與人之間的比較(interpersonal ***parison):這一種的影響是受到社會的規範。

從社會比較的過程來**,其觀點是群體成員會將其意見與群體其它成員相互比較。一種想要被群體所接受及喜愛的需求,將使個體順從群體之一般意見。人與人互動的動態研究上有以下三點**:

(1)在自我評估與推估他人對我之評估間的差異[s3]。

(2)從自我評估與推估他人對我之評估上出現的差異與理想差異,是否會產生**移轉。

(3)揭露出他人的反應後,所產生選擇的移轉。

3.訊息影響論(informational influence):人自借聽取群體討論時的爭論極獲得新訊息(burnstein &vinokur,1975)。

由於這些論點傾向於支援成員之最初觀點,人們會聽到更多支援其主張之理由。群體可使成員確信其原來之觀點,因此導致更加極端之意見。

在比較群體決策與群體內部成員個人決策時,事實證明,二者之間存在差異。在有些情況下,群體決策比個體決策更保守。更多情況下,群體決策傾向於冒險。

在群體討論中,往往會出現這種現象.即群體討論會使群體成員的觀點朝著更極端的方向轉移,這個方向是討論前他們已經傾向的方向。因此,保守的會更保守,激進的會更冒險。群體討論會進一步誇張群體的最初觀點。

事實上,群體轉移可以看作是群體思維的一種特殊形式。群體的決策結果反映了在群體討論過程中形成的占主導地位的決策規範。群體決策結果是變得更加保守,還是更加激進,取決於在群體討論之前占主導地位的討論規範。

對於為什麼會出現冒險轉移現象,人們有多種解釋。比如,有些學者認為,在群體討論中,群體成員相互之間變得更加熟悉了,隨著他們之間的融洽相處,他們會變得更加勇敢和大膽。

另一種看法是,美國的社會崇尚冒險,我們敬慕那些敢於冒險的人,群體討論激勵成員向別人表明自己至少與同伴一樣願意冒險。不過,最有道理的一種說法是,群體決策分散了責任。群體決策使得任何一個人用不著單獨對最後的選擇負責任,因為沒有一個成員能夠承擔全部責任,即使決策失敗。

所以會更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