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印度德國俄羅斯美國巴西埃及澳大利亞的自然和

2021-03-05 09:20:22 字數 6696 閱讀 9261

1樓:匿名使用者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個天體

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日地關係

太陽系概況。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

太陽能量的**。

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

(3)地球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軸。兩極。經線。本初子午線。經度。赤道。緯線。緯度。經緯網及其意義。

東、西半球的劃分。南、北半球的劃分。高、中、低緯的劃分。南、北迴歸線。南、北極圈。

時區的劃分。日界線。國際標準時間。北京時間。區時的應用。

地球自轉的方向、速度和週期。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地球公轉的方向、軌道、速度和週期、黃赤交角。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4)宇宙探測

宇宙探測的意義。宇宙探測的現狀。

2.大氣

(1)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大氣的組成。

大氣垂直分層及各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對流層大氣的熱狀況和大氣的運動

大氣的受熱過程。

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氣溫分佈的一般規律

大氣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的成因。三圈環流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大氣環流與水熱輸送的關係。

(3)大氣降水

降水的時間變化。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佈。

(4)天氣、氣候與人類

鋒面、低壓、高壓、鋒面氣旋等天氣系統的特點。

主要氣候型別及分佈。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光、熱、水、風等氣候資源及其利用。

寒潮、颱風、暴雨、大風等氣象災害的危害及防禦。

地球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等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危害。

(5)氣壓、氣溫、降水等值線圖、柱狀圖等圖形語言的解讀和應用。

3.海洋

(1)海水的性質和運動

海洋表層平均鹽度、溫度的分佈和變化規律

洋流。洋流的分佈規律。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2)海洋開發

海洋資源的主要型別及其開發利用現狀與前景。

海洋空間的重要性、開發利用現狀與前景。

中國鄰近海域,主要漁場和海洋水產,主要鹽場。

(3)海洋環境保護

主要的海洋環境問題。保護海洋環境的主要措施。

4.陸地

(1)陸地的組成要素和地殼變動

主要造岩礦物。三大類岩石。地殼物質迴圈的組成、過程及其對地表的影響。

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內容。板塊運動對地表的影響。

陸地水體型別及其相互關係。自然界的水迴圈及其意義。

生物在陸地環境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陸地環境中的作用。

(2)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地域分異規律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地域分異規律。

(3)陸地資源和地質災害

陸地自然資源的特點。陸地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資源問題。

中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

主要地質災害及其防禦。

5.地圖

地圖上的方向和比例尺。

常用圖例、註記。

海拔(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 等高(深)線和地形圖。地形剖面圖。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1.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

(1)農業

農業區位因素

主要的農業地域型別及其特點。

中國主要農作物的分佈。中國的畜牧業和水產業。

(2)工業

工業區位因素。工業發展與區位的關係。

不同型別工業區的特點。

中國主要工業基地和工業中心的分佈、特點和形成條件。

2.人口與環境

(1)人口的再生產

影響人口增長和分佈的主要因素。

世界人口的增長。世界人口的分市。

中國人口的增長和分佈。中國的人口政策。

(2)人口數量與環境

人口數量與環境的關係。

不同地區的人口增長狀況。

環境承載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數量的意義。

(3)人口素質與環境

影響人口身體素質的主要環境因素。

人口的文化素質對環境的影響。

(4)人口遷移與環境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我國人口遷移的現狀和原因。

3.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的形成

鄉村、城市的起源及發展。

(2)城市的區位

自然、經濟、社會等因素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3)城市化

城市化及其程序。

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以及解決途徑。

(4)城市地域結構

城市地域功能分割槽。不同城市地域結構的特點。

城市的合理規劃。

4.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絡

(1)人類活動地域聯絡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人類活動地域聯絡的主要方式(交通運輸、通訊、商業、服務業等)及作用。

(2)交通運輸和通訊

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

交通運輸線、站的區位因素。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主要交通運輸線、鐵路樞紐和港口。

城市的道路交通網路。

現代通訊手段和通訊網路的作用。

(3)商業**

商業中心的區位因素。商業網點的佈局。

中國主要商業中心,主要進出口商品,主要**國家和地區。

當代金融、**的國際聯絡及特點。

5.文化景觀

(1)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的形成。文化景觀與環境的關係。

(2)文化源地與文化傳播

文化源地。文化傳播、文化擴散的主要途徑。

6.旅遊活動與環境

(1)旅遊活動及其作用

旅遊活動的特點。旅遊活動的作用。

(2)地理環境與旅遊

旅遊資源及其特性。旅遊資源的價值。

中國的旅遊資源。

旅遊景觀欣賞的基本要求。

(3)旅遊活動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旅遊活動中的環境問題。

旅遊活動的規模應與環境承載力相適應。

7.世界政治經濟地理格局

(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國際政治的地緣合作與衝突。

(2)世界經濟地理格局

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經濟全球化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國際經濟的區域合作與競爭。

(3)綜合國力

綜合國力的影響因素。提高綜合國力的途徑。

8.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

(1)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的產生。

環境問題的防治。

中國的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

(2)可持續發展

人地關係的演變。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原則。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

1.世界地理概況

(1)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世界海陸分佈。海底地形。陸地地形。

(2)世界的居民和國家

世界主要人種的分佈。

世界的國家和地區。

2.世界地理分割槽

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歐洲西部,歐洲東部和北亞,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各區的位置、範圍;主要國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區域特徵。

3.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徵

日本,印度,埃及,德國,俄羅斯,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第四部分 中國地理

1.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

地理位置。國土構成。行政區劃。

2.中國的民族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國民族分佈特點及主要少數民族的地區分佈。

3.中國的地形

地形的總體特徵。各類地形的特徵和分佈。

地形對中國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中國**帶和火山的分佈。

4.中國的氣候

冬、夏季氣溫分佈特點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佈特點及其成因。季風活動對降水的影響。季風區和非季風區。

氣候的主要特徵。

主要氣象災害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5.中國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區和內流區。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徵。湖泊的分佈。主要湖泊。

長江、黃河、珠江的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徵;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

京杭運河概況。

6.中國的區域差異

中國三大自然區的空間位置和基本特徵。

東部季風區內部的差異。

中國自然區域差異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7.北方地區

地理位置和範圍。

氣候、地形特徵及其與農業生產、災害防治的關係。

重工業基地和能源工業基地。

主要城市。

8.南方地區

地理位置和範圍。

氣候、地形特徵及其與農業生產、災害防治的關係。

輕紡工業和有色金屬工業。

主要城市。

9.西北地區

地理位置和範圍。

氣候、地形特徵。農、牧業生產特點。保護草原,治理沙漠。

主要礦產地。

主要城市。

10.青藏地區

地理位置和範圍。

高寒氣候。農牧業生產特點。

能源和礦產資源。

主要城市。

11.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

地理位置和範圍。

經濟發展的特點。

臺灣省的地形、自然資源和主要城市。

12.中國國土的整治與開發

水土流失發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荒漠化產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大型水利工程建設及流域綜合治理。

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山區開發面臨的問題及綜合開發途徑。

農業低產區存在的原因及綜合治理。

商品農業發展的條件、問題及發展趨勢。

交通建設對區域發展的意義。重大交通工程建設面臨的困難及解決措施。

海島、海域開發的意義、面臨的問題及環境保護。

城市發展面臨的問題,城市新區發展的模式。

2樓:匿名使用者

a澳大利亞

1) 位置:120`w-150`w`

2)地形:東部(大分水嶺) 西部高原 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和北艾爾湖,地下水資源豐富)

東部:大分水嶺,全國最大河流墨累河發源在其西側,注入印度洋。

西部:低矮高原,佔全國面積一半。

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勢最低處艾爾湖。

3)氣候:呈半環狀分佈(乾燥面積廣) 冬季溫暖利於牲畜安全過冬,南迴歸線穿過大陸中部,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廣大內陸和兩部乾旱,為草原和沙漠,天然草場約佔全國總面積的3/5

地中海氣候:西風帶和副熱帶高壓的交替控制

熱帶沙漠氣候:正常(副熱帶高壓控制)

不正常(西澳大利亞寒流,大分水嶺東南信風的背風坡)

熱帶雨林氣候:東南信風迎風坡 東澳大利亞暖流

樹林-草原-荒漠 降水沿海向內陸遞減

注:澳大利亞氣候呈半環狀的原因:

①北部西北季風與東南信風影響,降水季節性變化。

②東部迎風坡降水豐富,低緯度形成熱帶雨林氣候,南部為**帶溼潤氣候;背風坡降水減少,草原向沙漠過渡。西風帶控制區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

③南部副熱帶高氣壓帶與西風帶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氣候,向內陸過渡為草原、沙漠。

④西部常年受副高影響,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氣候。

大陸乾旱面積廣其原因主要是:南迴歸線橫穿大陸中部,終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沉氣流

東部大分水嶺的屏障作用縮小了東南信風和東澳大利亞暖流影響,西部寒流影響。

澳大利亞的氣候特點,植被帶分佈及形成原因:半環狀 降水由東南北三方面向內陸呈半環狀遞減

由沿海的森林向內陸逐漸過度為荒漠帶

4)經濟

有現代化的農牧業和工礦業,羊毛、小麥著名世界,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煤和鐵礦石出口多,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目前,服務業大大超過農牧業和工礦業成為經濟支柱。

分佈:國土東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區

經營方式:種植小麥和牧羊混合經營

主營牧羊帶:墨累—達令盆地

農場是一個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有利於保持土壤的肥力

農民可有效地利用時間安排農業活動,小麥耕作活動與牧羊活動交替進行

農業生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

混合農業特點:主要是家庭農場、農場規模大、機械化水平很高,主要出口到英國

墨累—達令盆地農業不利條件及解決措施:處於大分水嶺西部,屬雨影區,降水

稀少,灌溉成為農牧業的限制性條件,**實施西水東調促進發農業發展

城市: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和港口悉尼。

農牧業型別:混合農業 特點:以家庭農場為單位,農業規模大,機械化水平和專業化程度高,商品率

高,小麥和牧羊混合經營

優點:1.農場就是一個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土地種小麥,牧草和休耕交替,有利保持土壤肥力

2.農民可有效地利用時間安排農業活動,小麥耕作活動與牧羊活動交替進行

3.農民可根據市場需求決定多種小麥還是多牧羊,生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市場的適應性

注:發展畜牧業有利的自然條件

1) 引水灌溉 地下水豐富 氣候適宜

2) 地形 澳大利亞中部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

3)氣候 冬季溫暖利於牲畜安全過冬,南迴歸線穿過大陸中部,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廣大內陸和兩部乾旱,為草原和沙漠,天然草場約佔全國總面積的3/5

4)河流中部平原 地下水豐富

5)無食肉猛獸,牲畜少天敵侵害

補: 特有動物

種類:具有古老性和獨特性,如袋鼠、鴯鶓、鴨嘴獸。

原因:位置孤立,自然條件單一,動物演化緩慢。

人口分佈與環境的關係

人口城市分佈在東部沿海地區,中部和西部內陸地區人口少,東南沿海氣候溫和溼潤、宜人,交通便利,開早工農業發達;內陸和西部氣候乾燥,東北部溼熱,有大堡礁不利建設港口。

美國 巴西 荷蘭 英國 法國 德國 義大利 挪威 俄羅斯 西班牙 瑞典 的大概位置

美國北美洲 美國位於北美洲南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及墨西哥灣 巴西位於南美中東部 東臨大西洋 德國位於歐洲中西部 北臨丹麥 西臨法國 法國位於位於歐洲西部 南臨地中海 北臨北大西洋英國為與北大西洋上的英倫三島 與法國相隔多佛爾海峽 英吉利海峽俄羅斯 北亞東歐 平原 冬寒夏...

俄羅斯被稱為熊英國 美國 蘇聯 埃及 印第安 瑪雅之類的別的國家被稱為什麼越多越全越好

熊代表 犬代表英國,青蛙代表法國,鷹代表美國,太陽代表日本,腸子代表德國。美國 白頭海雕,或者鷹 美國印第安人 美國印第安人歷史.和殖民地時期的問題.我找了一些材料,篩選分類後如下,希望有用。你提供個郵箱,發給你。已發 我記得斯塔夫裡阿諾斯 美 所著 全球通史 裡面有你所要的資料吧,自己翻翻看啦。我...

連線題近年來,中國 俄羅斯 印度 巴西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譽為「金磚四國」請將國

1 巴 抄西是世界上熱襲帶雨林分佈最bai 廣的國家,礦產資源豐富,du農zhi礦產品出口量大 dao 2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屬於發展中國家,製造業發達 3 印度是世界上語言種類最多的國家,運用引進西方現金管理經驗及企業,軟體業處於世界領先 4 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能源 礦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