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財政的職能包括

2021-03-05 09:20:20 字數 5352 閱讀 7966

1樓:匿名使用者

公共財政是以國家為主體,通過**的收支活動,集中一部分社會資源,用於履行**職能和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經濟活動。職能包括經濟職能和政治職能,比如社會資源配置,社會保障,滿足人民物質文化需要。

我國公共財政及其職能問題的研究

一、公共財政的概念與特徵

眾所周知,西方公共財政理論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發展過程,大體可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8世紀後期至20世紀30年代,以亞當。斯密創立的公共財政理論為代表。

亞當。斯密雖然沒有給公共財政下明確的定義,但基本內容包括國家的費用、公共收入、公債,與現代公共財政的內容基本一致。但就公共財政的範圍或社會公共需要的範圍限於「夜警國家」較窄的活動領域,其目的是為了維護自由競爭的市場秩序。

2023年英國經濟學家巴斯塔布林出版了《公共財政學》一書,他認為「財政是關於公共權力機關的收入和支出並使其相適應的事務」。其基本主張仍是維護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第二階段,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干預經濟理論的產生至今。

公共財政的範圍不再侷限於「公共權力機關的維持費用」,而是擴大到對市場經濟的管理和調控,以及擴大到直接介入市場領域並形成一定規模的公共生產部門。例如:美國著名財政學家馬斯格雷夫在《美國財政理論與實踐》一書中指出:

「財政學是研究公共部門的經濟學,不僅包括其理財活動,而且包括其與資源利用水平、配置以及在消費者之間的收入分配的全部關係」。可見,公共財政的定義及其範圍是隨著市場化國家**職能的不斷拓展而不斷豐富和發展的。

我們認為,公共財政是建立在「公共產品」理論和「市場失靈」理論基礎上的,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一種財政模式。我國雖然還處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過程中,從財政滿足社會公共需要這一本質特徵出發,公共財政的定義可以概括為:它是以國家為主體,通過**的收支活動,集中一部分社會資源,用於履行**職能和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經濟活動。

深入分析,公共財政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1.公共性。公共財政的公共性是由「公共產品」理論決定的。

其本質特徵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人們常說,在市場經濟下,市場能幹的,**就不應去幹;而市場不能幹的,**就應當去幹。這對於市場經濟下財政來說,也是應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

具體來看,什麼是市場不能幹的呢?就是社會公共需要領域,即「公共產品」和準公共產品,這類**活動領域是難以通過市場提供的。

反過來,由於**活動是從整個社會角度進行的,因而社會公共需要的領域只能由**來解決。**通過自身的收支活動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就直接彌補著「市場失靈」領域。在現實市場經濟執行中,市場失靈的領域是極為廣泛的,需要藉助**的公共權力強制性地進行彌補。

因此,公共財政的「公共性」特徵,就是「市場能幹的,**和財政就不要去幹;市場不能幹的,但市場又需要彌補的,**和財政就應當去幹」。實際上這也是區分**公共財政活動與私人活動範圍的基本準則。

2.非盈利性。盈利性是人們參與市場活動的唯一動力,但作為**及其公共財政,就不能直接進入市場去追逐盈利,而只能以社會利益作為活動目的,只能從事非盈利活動,這就使公共財政具有非盈利性特徵。

儘管企業和個人活動於市場有效領域內,而**活動於市場失效領域內,這是劃分兩者活動範圍的基本準則。然而,現實的經濟活動是錯綜複雜的,大量的社會經濟活動是需要企業和**共同介入和承擔的。為此,非贏利性就提供了一個具體標準,來界定兩者在共同活動中的各自參與程度。

當某些行業的活動為社會公眾所需要,並且可以有一定的市場收入,但又達不到市場平均贏利水平之時,**和企業是可以共同承擔這類活動的。這就是**通過公共財政的投資或補貼等,使得投入到該行業的企業具有獲得平均利潤率的能力,從而**通過自身的無償投入,支援了該行業的發展,併為整個社會的利益服務;與此同時,企業由於可以獲得平均利潤率,而承擔起了部分的乃至主要的投資任務,從而大大減輕了財政的支出負擔。這樣,財政的非贏利性活動,就直接與為市場提供公共服務相聯絡了。

3.調控性。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財政是**調控經濟的重要政策工具。

我們知道,**巨集觀調控的主要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抑制通貨膨脹、提高就業水平等。**各項調控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一定的財政手段的支援。

這些手段包括稅收、規費、支出、預算、補貼、國債、赤字等。對財政政策的調控可以從不同角度加以劃分。首先,根據財政政策對社會經濟活動的影響,可以劃分為分配性、調節性、再分配性財政政策。

分配性財政政策涉及到將服務和利益分配給人口中的特定部分個人、團體、企業和社群。如農產品**補貼,只對生產特定農產品的農民進行補貼。調節性財政政策則與限制和規定某些個人、企業或團體的行為有關,如稅收的獎限政策就是為了鼓勵或限制那些受調節者的某些經濟行為,實現**某一經濟目標。

再分配政策指**在社會各階層中針對財富、收入、財產等所進行的轉移性分配。**從公平和效率權衡的角度,採用累進個人所得稅、轉移性支出,實現收入公平分配的目標。其次,根據財政政策具有調節經濟週期的作用,劃分為自動穩定的和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

自動穩定的財政政策是指某些能夠根據經濟波動情況自動發生穩定作用的政策,無需藉助外力就可直接產生控制效果。通常**藉助稅收和支出的自動穩定性,達到調節經濟波動、穩定經濟的目的。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是指**根據經濟景氣變動情況,通過稅收政策和公共支出政策進行的、使社會供需總量達到短期平衡的財政操作。

再次,根據財政政策在調節國民經濟總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劃分為擴張性、緊縮性和中性財政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是指財政通過減稅、增支或財政赤字和擴大國債發行來增加刺激社會總需求,促進社會供需總量的平衡。緊縮性財政政策是指財政通過增稅、減支或財政盈餘來減少和抑制總需求;中性財政政策是指財政政策對社會總需求的影響保持中性,既不擴張,也不收縮。

通過上述不同型別和不同性質的財政政策調節,達到全社會資源優化配置、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社會供需總量的平衡和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目的,從而充分體現公共財政的「調控性」。

4.法治性。市場經濟是一個法治經濟,對於**來說,其活動和行為也應當置於法律的根本約束規範之下。

財政作為**直接進行的活動,在市場經濟下無疑必須受到法律約束和規範,從而具有明顯的法治性特徵。

財政的法治化,意味著社會公眾通過國家權力機構和相應的法律程式,決定、約束、規範和監督**的財政行為,從而使得財政體現出是社會公眾的財政,是建立在法規規範化基礎上的財政。如稅收是依據稅法徵收的,沒有國家權力機關的批准和授權,有關稅法和稅收條例是無法確立的。如**預算也要通過國家權力機關審議和批准,否則**是一分一毫也無權隨意使用的。

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財政職能

按照現代西方財政學,市場化國家的財政職能一般包括資源配置職能、收入分配職能、經濟穩定職能。中國正處於向市場化轉軌的過程中,確立我國的財政職能,一方面需要借鑑西方財政理論的有益成份,另一方面必須結合中國國情考慮。具體分析,在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財政職能包括下述幾個方面:

1.資源配置職能。

財政的資源配置職能,就是將一部分社會資源(即國內生產總值)集中起來,形成財政收入;然後通過財政支出分配活動,由**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務,引導社會資金的流向,彌補市場的缺陷,最終實現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的最優狀態。在市場經濟中,財政不僅是一部分社會資源的直接分配者,而且也是全社會。資源配置的調節者。

這一特殊地位,決定了財政的資源配置職能既包括對用於滿足社會共同需要的資源直接分配,又包括對全社會資源的間接調節兩個方面。具體表現在;一是調節社會資源在**部門和非**部門之間的配置。主要是調整財政收入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使之符合優化資源配置的要求。

二是在**部門內部配置資源。主要是根據不同時期**職能的變化,通過財政對自身支出結構的調整,將財政資金分別用於滿足各種社會公共需要,如保證****和社會秩序穩定以及經濟正常執行等方面的需要。三是對非**部門資源配置的調控。

儘管非**部門的資源配置活動主要是由市場來完成的,但財政作為彌補市場機制缺陷的主要手段,通過財政資金的分配以及制定和執行有關政策,可以引導非**部門的資金投向。如對某些需要發展的產業,在市場機制難以引導資金投入時,財政可通過提供補貼或稅收優惠等手段,鼓勵和支援其發展。

2.收入分配職能。

收入分配職能,是指**財政收支活動對各個社會成員收入在社會財富中所佔份額施加影響,以實現收入分配公平的目標。在**對收入分配不加干預的情況下,一般會以個人財產的多少和對生產所做的貢獻大小等因素,將社會財富在社會各成員之間進行初次分配,這種分配可能是極不公平的,而市場對此無能為力,只有依靠**的力量,才會對這種不公平現象加以調整和改變。財政收入分配職能的實現方式有四種:

一是劃清市場分配和財政分配的範圍和界限。原則上講,屬於市場分配的企業職工工資、利潤、租金和股息收入等,放手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財政分配的範圍是醫療保健、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等。二是規範工資制度。

主要是由財政供給的國家公務員的工資制度和類似的事業單位職工的工資制度。凡應納入工資範圍的收入都應納入工資總額,取消各種明補和暗補,提高工資的透明度;實現個人消費品分配的貨幣化,取消變相的實物工資等等。三是加強稅收調節。

比如通過個人所得稅,調節個人勞動收入和非勞動收入,使之維持在一個相對合理的差距之內,實現社會基本公正;通過企業所得稅,調節不同企業的利潤水平;通過遺產稅、贈與稅,調節個人財產分配等等。四是通過轉移性支出,如社會保障支出、救濟支出和補貼等,使每個社會成員得以維持基本的生活和福利水平。

3.調控經濟職能。

財政的調控經濟職能,是指通過實施特定的財政政策,促進較高的就業水平、物價穩定和經濟增長等目標的實現。財政調控經濟職能的實施方式有四種:一是在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分別採取不同的財政政策,實現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基本平衡。

當經濟下滑的時候,社會總需求不足,失業增加,這時**應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增加財政支出,同時減少稅收,以便刺激總需求的擴大,緩解失業現象;當經濟膨脹的時候,社會總需求過度,會引起通貨膨脹,這時**應採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減少財政支出,同時增加稅收,以便控制總需求,抑制通貨膨脹。二是通過發揮累進的個人所得稅等制度的「內在穩定器」作用,幫助社會來穩定經濟活動。如累進的個人所得稅使稅收在經濟蕭條時趨於下降,從而有利於經濟的復甦;在通貨膨脹時期趨於上升,從而有利於經濟的降溫,這是保證經濟健康執行、減輕經濟週期性波動的一個重要原因。

失業救濟金制度也有這樣的功能。三是通過財政投資和補貼等,加快農業、能源、交通運輸、郵電通訊等公共設施和基礎產業的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和環境。四是逐步增加治理汙染、生態保護以及文教、衛生等方面的支出,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4.監督管理職能。

在財政的資源配置、收入分配和調控經濟各項職能中,都隱含了監督管理的職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利益主體的多元化、經濟決策的分散性、市場競爭的自發性和排他性,所以需要財政的監督和管理。特別要看到,我國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必須保證政令統一,必須維護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就更需要強化財政的監督管理職能。

一是通過對巨集觀經濟執行的監督管理,跟蹤、監測巨集觀經濟執行指標,及時反饋資訊,發出預警訊號,為國家巨集觀調控提供決策依據,從而為經濟正常執行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二是通過對微觀經濟執行的監督管理,規範經濟秩序。主要是建立健全和嚴格執行財政、稅政、會計法規,為市場競爭提供基本的規則,當好市場裁判,保護企業之間的正當競爭;同時嚴肅財經紀律,依法治稅,依法理財,保證國家財政收入。

三是通過對國有資產營運的監督管理,主要是實施價值形式的監督管理,在搞活搞好國有企業的同時,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促進國家財力的壯大和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再生產。四是通過對財政工作自身的監督管理,不斷提高財政分配效益和財政管理水平。

公共部門主要有哪些職能,公共部門的職能是什麼

1 協調是公共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能之一。協調之所以在公共管理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其原因就在於 1 要執行任何一項公共管理措施並使其獲得成效,必須調動和組織各個方面的力量 2 當一個公共管理機構為了某一項措施的實施而要求另一個機構協調時,通常意味著另一個機構已經事先了解該措施 3 每一個公共管理機構必須克...

財政學中的財政職能分別舉例子,資源配置,收入分配,穩

財政的三大職能 1 資源配置職能 現在的路燈都是接電線的,社會的資回源還沒有向太陽能路燈轉移,答如果 出錢,把路燈都改為太陽能路燈,那麼廠家就會衝著利益把原來生產普通路燈的資源調拔到發展生產太陽能路燈。2 收入分配職能 主要是通過稅收,把錢收回來再分出去,例如一方面收取個人所得稅,一方面建立最低保障...

貨幣的職能包括哪些?貨幣的職能有哪些?

貨幣的職能有哪些?1 價值尺度 貨幣價值尺度是貨幣最基本 最重要的職能,即貨幣充當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尺度。商品價值量的大小,取決於它所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長短。2 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就是指貨幣在商品流通中充當交換媒介的職能。在貨幣出現之前,商品交換是物物直接交換,即商品 商品。貨幣出現...